...5次,一次3个多小时(其他老师上课大致也如此)。开宗明义第一讲,徐先生讲了“关于古代文论研究的一些想法”,随后他陆续讲了 “‘温柔敦厚’及其他”“如何学习古代文论”“曹氏兄弟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贡献”“叶燮的《原诗》”等专题。除了讲课,徐先生还常来学员宿舍辅导,还曾邀全班同学分批到他府上聊天,师训班结业后大家都和徐先生保持着密切联系。徐先生曾多次来西大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徐先生是1915年生人,现年10...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63-404622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12时42分53秒 改文风,应该提倡“断辞必敢”...对性的褒贬意见。这也就是呼唤作为学者或评论家应有的理论勇气。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通变》篇的赞辞中又说过:“趋时必果,乘机无怯!”也从文学发展的角度,再次提出“无怯”,也即把握大势果断立论的主张。清代叶燮论诗时对于主体的素养,提出“才、识、胆、力”之说,这四者当然是联结为一体的,而其中的“胆”,从学术和评论写作的意义上即是理论勇气。叶燮这样谈到“胆”的意义:“昔贤有言:‘成事在胆’。文章千古事,苟无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04030-404404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9时30分8秒 《朔方》2025年第2期|储劲松:因为爱情,一世蒿蓬——晚年李商隐...隐在晚唐文坛的至高地位。到了宋初,西昆体诗人杨亿、刘筠等人,刻意师法李商隐,奉之为西昆体之祖。但西昆体诗人作诗堆金砌玉,繁碎不堪,不及李商隐远矣。王安石则说,唐人学杜甫而得其精髓者,唯李商隐一人。清代叶燮在论诗著作《原诗》中评论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开成二年十一月,令狐楚病故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上。死前,遗命李商隐为他写墓志铭。第二年,令狐楚入土为安,李商隐又写了祭文...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18991-404247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9时1分2秒 诗魂·诗艺·诗体 ——评顾浩八韵体新诗集《中华雅颂》...春三月故乡行》《童心·遥念儿时友》 ,以灵动之笔叙述苦思家乡、深恋故土、遥念儿时友的情事,写得情真意切,很能扣人心弦。 诗人的人格作为一种审美的主体力量,在诗歌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初著名诗论家叶燮把诗人的胸襟视为作诗的根基:“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2叶燮的话极有见地。所谓“有胸襟”是指诗人具有远大的抱负、非凡的气质、高尚的情操和独特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5时58分56秒 新时代文艺应有怎样的思想定位...化等各领域的巨变,不断催生新的创作素材。另一方面,时代又对文艺的形式产生潜在的影响。这充分体现在体裁、意象、语言、风格等方面上。正因如此,清人梅曾亮才于《答朱丹木书》中提出:“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时。”叶燮在《原诗》中写到:“夫自《三百篇》而下,三千余年之作者,其间节节相生,如环之不断;如四时之序,衰旺相循而生物、而成物,息息不停,无可或间也。吾前言踵事增华,因时递变,此之谓也。”放眼古今中外,因时而兴...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8/c419351-403976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8日9时20分38秒 文学理论知识生成机制的反思...描述、说明和评价。早期的文学理论的确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如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布瓦洛《诗的艺术》,以及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严羽《沧浪诗话》、叶燮《原诗》、王国维《人间词话》等都是关于文学(诗)的理论。我们离开文学的在场无法讨论文学理论的意义,更不可能设想一种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理论与文学一起构成文学存在的两个维度,并都受时代精神的感召和现实情...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19351-4039425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2时15分48秒 中国文艺评论话语自主建构的问题指向与方法创新...语体系建设是以话语形式和话语范式为基础的,是要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文艺经验等多种理论资源中熔铸而成的。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不乏体系性突出的论著,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叶燮的《原诗》等,西方文艺评论论著也有体系性研究的典范之作,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丹纳的《艺术哲学》、卡冈的《艺术形态学》等,20世纪以来,H.H.阿纳森的《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4030-403585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2日8时49分10秒 袁济喜:从传统诗文评到当代文艺评论...调“作文害道”。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其重道轻文思想由此可见一斑。明清诗文评亦以“道”作为最高范畴,例如王夫之的《姜斋诗话》、叶燮的《原诗》,号称当时诗话之冠冕,其论诗以“道”为出发点,对于当时诗歌与风雅之道作出了他们自己的判断与论述,其影响之大,泽被今人。 在诗文评理论中,“心”是“道”的载体与发挥者。《礼记•乐记》提出:“乐...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19351-403560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7日9时23分50秒 诗人的想象力——再谈“风雪夜归人”...描,变成了诗人由声音想象画面的主观构想。可以说,“风雪夜归人”,不是实在的邻人、主人或是诗人自己,而是诗人想象中虚构的人。如此,二位先生说解下的诗人,无疑是更有想象力的。因此金先生在说解之后,还引用了叶燮《原诗》中的一段话“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可谓该诗此种说法之定评。 不过,陈邦炎先生的说法还是凿实了一点,把诗句想象为“主人”的夜归。刘学锴先生则承袭此说,更进一...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6/c442005-403555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6日21时30分57秒 江弱水:杜诗何以封圣...最好的人。那么,为什么好?怎么样好?以下就围绕着风格、结构、节奏三方面,贯穿起句法、章法、韵法等要点,加以阐说。 一部杜诗,地负海涵,千汇万状。元稹《墓系铭》称其“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叶燮赞其“包源流,综正变”,无非在说 :向前看,《诗经》的典雅、《楚辞》的藻艳、建安的慷慨、齐梁的绮靡,杜甫学什么像什么;向后看,昌黎的奇险、香山的平易、长吉的幽仄、义山的精深,杜甫要什么有什么。这正是韩...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5/c404064-402711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5日6时48分31秒 叶兆言:写作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子了无生趣,可他突然发现文学能安慰他的灵魂,他体会到了文学的美妙,这就是文学的价值所在。” 对新闻媒体和文学研究者来说,很多人都爱提及叶兆言背后的文人家族现象。中国的文学史,在明末,苏州曾出现叶绍袁、叶燮、叶小纨、叶小鸾等“午梦堂”文学世家。三百多年后,同样是苏州,又出现了一个叶圣陶,叶至善、叶至诚、叶至美,叶三午和叶兆言,叶子的文学世家,四代人与文学结缘,在国内还是唯一的文化现象。 虽然媒体和研究者...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4/c405057-401882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5日7时54分38秒 文学批评要有“才胆识力”...,却也十分贴切。实际上,“批评”也是一种“创作”,批评主体要具备真正的才、胆、识、力。 一 首先,批评家要有自己的见识和见解。才、胆、识、力四者,叶燮最重“识”,认为无“识”则“人云亦云,人否亦否”。叶燮认为,批评家有见识才会有判断,才能分清是非黑白,也才不会人云亦云。有“识”则“是非明”,“不但不随世人脚跟,并亦不随古人脚跟”。(《原诗》)中国文论史上,有许多有自己洞见的文论家,他们秉持自己的文论观...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4/c404033-401652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4日8时19分29秒 开掘更为饱满的情感世界——“诗缘情”理念的当下启示...,不厌其烦地确认既固若金汤又似是而非的情感联结,既对情感世界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又时时对其进行观察和勘测。这不仅仅是个体的叙事选择,而且背后还凸显出人与人之间既紧密相连又变动不居的生活谱系。 至清代,叶燮在《原诗》中写道:“作诗者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即为俗儒之作。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文学作品本来就是被...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5/c419351-4011894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5日22时2分52秒 “文如其人”的历史发展与当下价值...乐府》)南宋陆游:“人之邪正,至观其文则尽矣决矣,不可复隐矣。”(《上辛给事书》)明代田艺衡:“诗类其为人。且只如李杜二大家,太白做人飘逸,所以诗飘逸;子美做人沉着,所以诗沉着。”(《留青日札》)清代叶燮:“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能欺一人一时,决不能欺天下后世。究之,阅其全帙,其陋必呈。”(《原诗·外篇上》)到了刘熙载,更是明言“诗品出于人品”(《艺概·诗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3/c404030-4011722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3日21时24分54秒 我们这个时代的批评伦理...判者”。用中国人的说法就是临文以敬,衡文以恕。那种毛举细琐,见树忘林,居高临下,摘瑕掩瑜,是有批而无评的刻酷,“将使从事风雅者唯谨守老生常谈,为不刊之律,但求免于过,斯足矣,使人展卷,有何意味乎?”(叶燮《原诗》),实无益作者,还有害创作。那种不看对象,整天说过年才说的讨喜的话,是有评而无批的乡愿。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王宜山《围炉夜话》),足以“乱德”(徐幹《中论考伪》),尤需摒弃。盖因中国人...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9/c404033-4011450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9日8时44分42秒 《绿洲》2023年第5期|汗漫:云间鹤自飞...尽相”等成语,免得后人张口结舌、言尽词穷。 正是《文赋》这一篇伟大文章,决定了以下文论、名篇的生成: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严羽《沧浪诗话》、清代叶燮《原诗》、王夫之《姜斋诗话》、民初王国维《人间词话》……可以说,陆机为中国文论的诗性风格,提供了一种范式、一种启示:须有情志眷眷在焉,须抱持不平之心,辨析汉语、中国精神的秘密生成机制。当下,读《文赋》...
新作品#报刊在线#《绿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25/c450424-4008505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26日9时37分11秒 一种崭新的家族小说叙述方式——论王跃文《家山》的乡贤文化书写及当下意义...,主张经世致用的“两汉经学”,杂糅释、道义理的宋明清理学,晚清民国以降以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劢、梁漱溟、冯友兰和方东美等八大家为卓越代表的化用西洋东洋哲学社科要旨的“新儒学”。清初学者叶燮曾提出一个诗论观点,即“才、胆、识、力”这四种“交相为济”的修养素质是文学创作主体应该兼备的基本能力,相较而言,四者当中,尤以代表作家眼界胸襟的“识”这一文学品位最为重要。一名作家能否创作出兼具经典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9/c404030-4006594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9日9时4分7秒 “乡愁”这株老树...用喜忧杂糅的笔墨,写出乡愁的微妙婉转之处。司空曙的《送郑佶归洛阳》:“苍苍楚色水云间,一醉春风送尔还。何处乡心最堪羨,汝南初见洛阳山。”将到未到、初见乡山之时的心情,隐藏着长久思乡之深、急欲到乡之切。叶燮的《客发苕溪》:“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此诗用“乍闻”“陡见”把归客那种惊喜莫名的复杂心情,如特写镜头般显现出来。这类诗中,最深切动人的要数元稹的《西归绝句...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0/c419926-400537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1日9时9分36秒 《随园诗话》的现代性...跟诗话这种体例的功能直接有关,我们来看看《随园诗话》具体是怎样运用这种功能,而达到很大的成功的。 诗话是一种与诗品诗说、诗格诗式不同的体例。中国诗学著述分三大体例,一种是诗品诗说,如钟嵘《诗品》、叶燮《原诗》、沈德潜《说诗晬语》等;另一种是诗格诗式,包括皎然《诗式》、王昌龄《诗格》,陈应行《吟窗杂录》收集了很多这类诗法之作;诗话则由欧阳修《六一诗话》作为开山之作,此后又有司马光《续诗话》等。三种体...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08/c442005-3265979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2日7时53分19秒 释 “探本” :钱锺书的诗品伦理学——“批本随园诗话”现代版...诗又文学之余事,为之而工,不足以取世资。”这是历代文士的通识。靠诗话来赢取荣华富贵,更像痴人说梦。然随园偏不卖账。故称随园是自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以降,到清代王士禛《渔洋诗话》、沈德潜《说诗晬语》、叶燮《原诗》、赵翼《瓯北诗话》等,近八百年间唯一能把“诗话”做成“大买卖”的批评史传奇,并不过分。其秘诀何在?秘诀是在,随园确比一般诗家多长了一颗极精明的“经济大脑”,以致他几乎能将平生所遭逢的每条人际缝...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8/c404064-3263945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8日8时42分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