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19 篇有关 叶以群 的页面,用时 0.12秒.

第1页  共6页

茅盾为钱玉如取笔名

   ...就悄悄地走进他的房里,把稿子放在书桌上就溜走了。”郁茹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将没有标题、没有署名的半部小说稿子,放在了叶以群的书桌上。 叶以群看到郁茹的小说稿子,特别重视,将其转给茅盾。茅盾问这是谁的稿子,叶以群告诉他,就是曾经在文艺阵地社帮忙的小钱。茅盾听后,既欣喜又惊讶:“她爱写小说?”郁茹和茅盾的女儿沈霞是同龄人,在茅盾的印象里,这是一个很腼腆的姑娘。在重庆回唐家沱的轮船上,茅盾浏览了郁茹的小说稿子,晚...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3-404716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6分47秒 记忆里的上海先生

   ...收集海派文化资料,也专门向他请教。按老报人秦绿枝《师友追梦》中所讲,魏先生的父亲曾任上海中汇银行副总经理,他后来也进入金融界,凭借“银行小开”的雅号热衷结交文人雅士。后来他进入文化界,有机会得以认识像叶以群那样的进步作家。 记忆中我与魏先生的相识可以回溯至20世纪90年代。东方电视台组织全国戏曲名家绝技绝活汇演,魏先生来商城剧院找我,并以《文心雕犬》和《戏文锣鼓》两册随笔集相赠。魏先生那时虽已年逾七旬,...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04019-404240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5日8时54分59秒 燃烧的火焰——纪念艾明之诞辰一百周年

   ...编辑,他作自我介绍说叫叶以群,从此艾明之记住了这一令他终生难忘的名字。叶以群笔名以群,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参与左联的创建,任组织部部长、《北斗》《抗敌文艺》编委。后来茅盾创办《文哨》,具体编辑事务,都由叶以群一人负责。他告诉艾明之,《文哨》只发短篇作品,不刊中长篇小说。但如果能修改好,可以列入他们主编的“新绿丛书”中,出版单行本。艾明之听后,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接着,以群对《上海二十四小时》的创作进行了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63-404071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16时1分48秒 “茅盾文艺奖金”征文与青年作家的“人民文艺”实践

   ...9 作为承办此次征文的刊物,《文艺杂志》和《文哨》具有很强的左翼色彩。由于战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刊物更迭迅速,待评奖结果公布之时,两份杂志均已停刊,刊发获奖征文的任务转交给了叶以群、茅盾主编的《文联》。叶以群不仅是茅盾的好友,更是茅盾在党内的秘密联系人。七位评选委员均是“文协”成员,除老舍没有明显的党派色彩外,其他都是左翼人士。由此可见,此次征文是一场借助茅盾的个人声望,将延安的工农兵文艺推向全国的左翼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04063-4037992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1日10时1分52秒 一个华文作家的道义和担当

   ...传承的践行者》《地老天荒》《巴黎的盛宴》《伸展的文学地图》等。 2017年以来,叶周文学创作形成一个井喷期,接连在国内大型文学期刊推出十余部高水准中篇小说,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这些作品,除了追忆他父亲叶以群先生与战友革命峥嵘岁月的非虚构纪实文本——如《以笔为剑的如歌岁月》(《花城》2022年第5期),《世纪波澜中的上海文化记忆》(《上海文学》2023年第4期)与《张家花园里热闹的编辑部》(《花城》202...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5/c404030-402717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5日9时56分40秒 新时期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书写的突破与局限

   ...绍,从学术上看,王永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2年到1966年,王永生担任了现代文学教研室的助教和讲师,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参与复旦大学1957级学生编写《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二是出任叶以群主持的《文学基本原理》编写组副组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三是向青年评介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作为“读书运动辅导丛书”其中一部出版了王永生的专著《谈小说“青春之歌”》。“读书运动辅导...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8时56分3秒 1948年香港《华侨日报》上的茅盾佚文

   ...的情形。他由那失勒荆联想到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济公活佛”,但指出前者“更富于人间味”,进而建议爱看《济公活佛》的华南观众也去看看《江湖奇侠》。除茅盾外,当时香港左翼文化界均十分推崇该片。同月,夏衍、叶以群等发表“七人影评”《评〈江湖奇侠〉》,称许影片“无时不充满着民间故事的轻松活泼的情调,而在这轻松情调之中却又传达出了那么严肃沉重的主题。这在艺术上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成功”[17],并希望我国电影工作者能...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30/c404063-402274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30日14时55分44秒 “给人间添一点温暖”——记巴金与罗荪的点滴往事

   ...迟) 1982年末,我转业到市文联,被临时安排帮助编“文革”大事记和其他杂事。说是文联牵头,实际是在搞作协“大事记”。作协在十年动乱中属“重灾区”,老作家几乎都先后靠边,无一幸免。刚开始,我看到巴金、叶以群、孔罗荪、吴强、王西彦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可想其受难也就越多。 一 在编年过程中,我对已奉调至京任职的文艺评论家罗荪先生有了最初的了解。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哈尔滨邮局工作的罗荪创作了长篇小说《新坟》...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5/c404063-402161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5日8时52分52秒 郑苏伊:也谈我的父亲臧克家

   ...稿件为他编辑的报刊增色不少。 父亲的住处离郭沫若、茅盾先生的住处很近,他经常前往拜访、约稿。在白色恐怖日趋严重之时,父亲同这些左翼作家前辈、朋友相濡以沫,互传消息。同时,父亲与党组织也保持了密切联系,叶以群、蒋天佐、陈白尘先后是父亲与党组织的联系人,负责传送消息,通知参加活动。 友人曹辛之在上海创办了星群出版公司,父亲全力支持,并在曹辛之的倡议下,创办了《诗创造》丛刊,在上面发表诗作的有许多著名诗人,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5/c404063-4014600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5日9时8分29秒 经典作家专刊——草明

   ...人的故事》 □张元珂 若深入解读草明的《女人的故事》,必先大致了解天马书店的《天马丛书》的策划和出版情况。上世纪30年代(1935年—1936年4月),尹庚受天马书店老板韩振业之邀——此前,因楼适夷、叶以群两任编辑先后被捕入狱——曾经主编过一套丛书《天马丛书》。这套丛书包括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两类,原拟出100种,实际上最后仅出版了30多种。出版流产也实属正常,因为当时国民党当局严格的图书审查经常干扰或打...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8/c404064-4014108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8日8时53分56秒 版本形态、文本之变与历史风景

若深入解读草明的《女人的故事》,必先大致了解天马书店的《天马丛书》的策划和出版情况。上世纪30年代(1935年—1936年4月),尹庚受天马书店老板韩振业之邀——此前,因楼适夷、叶以群两任编辑先后被捕入狱——曾经主编过一套丛书《天马丛书》。这套丛书包括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两类,原拟出100种,实际上最后仅出版了30多种。出版流产也实属正常,因为当时国民党当局严格的图书审查经常干扰或打断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一...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8/c404064-4014097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8日8时12分10秒 文艺理论家钱中文:​“现代性”与“本土化”漫谈

   ...学概论》,后来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教材之一,您能谈一谈当时的情况吗? 钱中文:60年代初,上级领导要求编撰两本《文学概论》,作为高校的教科书。北方的一本由蔡仪先生担任主编,南方的一本由叶以群先生担任主编。我因当时还未正式进入理论组,所以没有参加《文学概论》的工作。《文学概论》写作组主要成员是文学所的理论组成员,并从各地高校调了一些老师参加,为了保证写作时间,还给予特殊待遇,把他们集中到远...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4/c405057-4013917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5日7时59分29秒 枕流忆往

   ...为历史的熏染和人物的故事,成为有血有肉、充满精神内核的灵魂之家,而不再只是一座座寡淡乏味的建筑。 坐落于上海华山路上的枕流公寓,也是一个像蜜罐那样的文化之家。生活于此的住户,如徐铸成、朱端钧、周而复、叶以群、沈柔坚、周璇、孙道临、王文娟、乔奇、傅全香、范瑞娟、余红仙……几乎每个人都书写了当代文化史的一部分,从而载入史册。由此,枕流公寓本身就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文化驿站。 一 余生也晚,无缘瞻仰徐铸成、朱端...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3/c404018-4012408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4日9时2分31秒 论发展中的我国当代文学学科

   ...烈的争论,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真理性及其对当代文学研究产生主导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在我国当代文学七十多年的发展中,茅盾、周扬、冯雪峰、邵荃麟、林默涵、张光年、何其芳、蔡仪、陈荒煤、冯牧、陈涌、秦兆阳、叶以群等老一辈我国文艺理论家,尽管程度不同地受到当年左倾思潮的影响,但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肯定当代文学优秀作家和作品方面都作出了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多仍健在,并在理...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3-3261516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7日17时9分31秒 《上海文学》2023年第4期|叶周:世纪波澜中的上海文化记忆

   ...色彩,所以这张以‘客观报道’为标榜的四开小报(周刊),居然能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期,在上海出版,并很快地就成了“左翼”的外围刊物。我认识袁殊是冯雪峰介绍的……和我一起到《文艺新闻》去工作的还有楼适夷、叶以群等。” 当年《文艺新闻》的战时特刊《烽火》还刊登过鲁迅、瞿秋白以笔名发表的文章。这份共出了六十期的小型文艺周刊成为当时唯一能够公开出版的进步文学刊物。冯雪峰、楼适夷、夏衍、叶以群、林焕平等参加过《...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4/c418962-3267856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9日9时6分15秒 《讲话》的挑战与“社会”的生成

   ...看出一点端倪。《暴风骤雨》座谈会的发言人有:宋之的、草明、金人、赵则诚、黄铸夫、马加、白刃、李一黎、舒群、周洁夫等;《种谷记》座谈会的发言人有:巴金、李健吾、周而复、唐弢、许杰、黄源、程造之、冯雪峰、叶以群、魏金枝。相对来说,《暴风骤雨》座谈会的发言人多为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种谷记》座谈会的发言人主要是国统区文艺工作者。虽然发言人来自不同地区,经验不同,但对待两部作品的态度却颇有相似之处:他们对这两部小...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8/c442005-3256126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8日8时51分5秒 上海文艺出版社:放下历史包袱,关注更年轻的力量

   ...。而上海文艺出版社,作为中国南方的文学出版重镇,更是将这一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海文艺出版社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新文艺出版社,如今已过第七秩。它是新中国最早的一家公私合营专业出版社。郭沫若、叶以群、吴朗西、巴金等分别主持的十家私营出版社先后并入,开风气之先,令上海文艺出版社走向鼎盛。某种程度上,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发展,亦是当代中国文学史发展的侧影。 然而,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后人们并没有倚仗其丰...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04/c405057-3253935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4日8时53分42秒 上海文艺出版社:放下历史包袱,关注更年轻的力量

   ...。而上海文艺出版社,作为中国南方的文学出版重镇,更是将这一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海文艺出版社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新文艺出版社,如今已过第七秩。它是新中国最早的一家公私合营专业出版社。郭沫若、叶以群、吴朗西、巴金等分别主持的十家私营出版社先后并入,开风气之先,令上海文艺出版社走向鼎盛。某种程度上,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发展,亦是当代中国文学史发展的侧影。 然而,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后人们并没有倚仗其丰...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06/c405057-3252057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7日8时31分27秒 艾青与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述包括阶级属性在内的艺术创作的属性问题。《大众文艺》《拓荒者》《艺术》等刊物也有意识地介绍国外普罗美术作品,鼓吹新兴美术运动,传播革命理念。1928年和1929年,许幸之等人在东京举办普罗美术展览会。叶以群说道:“我们将可看见对那向着崩颓的深渊中奔去的,动摇着的资本主义——尤其是日本的——有着怎样的曝露和反映。”[43]1930年许幸之指出新兴的美术运动不是单纯的美术问题,“而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意识的问题...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02/c404064-3251805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日9时34分40秒 夏衍是怎样创作电影剧本《祝福》的

   ...要的、必不可少的人物和事件,作了大胆而成功地创造。” 1956年10月31日,中国作协上海分会针对电影《祝福》上映后的盛况,举办了电影剧本《祝福》的座谈会,黄佐临、袁雪芬、魏金枝、范瑞娟、魏鹤龄、叶以群等来自电影界、戏剧界、媒体的23位人士就电影《祝福》和电影剧本《祝福》的优缺点进行了研讨。电影导演黄佐临在发言中认为《祝福》是一部好电影,同时也指出该片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北京,我和白杨跟夏衍同志谈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01/c404063-3251671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日8时3分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