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0004 篇有关 台湾 的页面,用时 0.31秒.

第1页  共1501页

钱穆与熊十力、梁漱溟交往始末

   ...,顷已忘其名,由其作书劝漱溟来粤,亦未得复。”由此可见,钱穆1945年虽未能与梁漱溟合作办文化机构,但内心始终留有一些期盼。而梁漱溟,自然不会和他一起离开内地。 此后,钱穆前往香港办新亚书院,后来定居台湾,撰写出版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新论》《朱子新学案》《师友杂忆》等许多著作。在其身后,《钱宾四先生全集》出版,其他著作亦不断再版,产生深远影响。 《师友杂忆》中,钱穆不仅回忆了与熊十力、梁漱溟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3-404716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3分26秒 “实过其名”的顾随先生

去年11月24日,“诗词的女儿”叶嘉莹逝世。叶先生对于古典诗词在当代传播的意义不言而喻,她的去世也让很多人想到了她的老师顾随(字羡季,1897-1960)。正如1956年叶嘉莹在台湾发表《说静安词〈浣溪沙〉一首》、《从义山〈嫦娥〉诗谈起》两篇文章后,偶遇台大中文系郑骞教授(1906-1991,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郑骞对叶嘉莹说:“你所走的是顾羡季先生的路子”,后来叶嘉莹在南开大学设立的“叶氏驼庵奖...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4-404716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2分37秒 东君:中国小说的味与道

   ...而老子呢?也许会像卡夫卡、博尔赫斯那样,极尽想象之能事,上至天上的星辰,下至地洞里的老鼠,都可以入其笔端。 “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入世太深,与小说向来不亲。而道家思想之出世,足可激发想象,增长放逸。台湾作家张大春奉庄子为“中国第一位小说家”,说起来,也不无道理。庄子会讲故事,而且讲得十分轻灵。如果说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超现实主义作家”恐怕也不过分。 庄子身上有着非常强劲的虚构才能。他写到庖丁解牛时,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易彬谈《幻想底尽头:穆旦传》:首先是“幻想”,然后才是“尽头”

   ...关于她的全部线索也不过几条而已。曾淑昭后来嫁入名门,当初她原本打算将穆旦给她的信、诗稿和照片交还给本人却未果,可以设想,这些什物一旦送达,日后将无法存留,而它们一直在曾淑昭的手边,陪伴她从上海到曼谷、台湾和美国,直到2014年,年届90岁的她才(有机会)最终讲出当年的故事。这些大概都只能归为谜一般的命运。 百岁老人杨苡大概也是不想带走她和穆旦的故事吧。当年穆旦在给她的信中感慨共同的友人萧珊之死,“究竟...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3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0分45秒 书阁相望

   ...三百多年,“四库七阁”各有其命,书与阁仍在一城的,如今只有杭州一处。 蒋复璁当年忌惮国民党中的浙江势力,放弃了文澜阁本,但把故宫文渊阁里的《四库全书》运到了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大陆撤退时,文渊阁本被运往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今日,文渊阁依旧耸立在故宫东华门内,乾隆年间的楠木书架也犹在阁中。 传说中运到日本的文溯阁本,虽最早落入日本人之手,但并未离开沈阳。抗美援朝期间,文溯阁本被运往黑龙江暂存。中苏...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19-404704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8分41秒 书阁相望——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日西迁记

   ...蒋介石“文胆”陈布雷的亲弟弟,又参与过补书抄书,自然深知这“百衲”中凝聚的心力。 “你们自己逃难去吧”是陈训慈作为馆长的担当,但其代价是,妻子在老家难产丧子,儿女在沦陷区苦苦挣扎。2021年,陈约文在台湾做口述史时,已是93岁高龄,仍不愿意回忆那段童年梦魇,“即便到了这把年纪,偶尔还会做噩梦”。 省内三迁,无钱无车 带着书逃难,还能多次跳出日军围剿,躲过一次次空袭,这与陈训慈曾师从竺可桢,有史地研究功...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42005-404710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22时5分58秒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向各级工会组织和全体工会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工会和劳动界的朋友们致以节日祝福!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李强主持大会,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李希出席,蔡奇宣读表彰决定。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3991-404704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7时47分47秒 新大众文艺:从打工文学到素人写作

   ...满了意大利的标件/比利时在角落等待出售,西班牙跟新加坡/在检测,俄罗斯被搬运工放入仓库,黑非洲/站于露天场的原料,智利的订单如它的国土/那样狭长,我的四川方言有些守旧,湘西话/更难听懂,福建的闽南话跟台湾人交谈/粤语的香港只是停靠站,如果我愿意/把印度,阿拉伯阿富汗,巴基斯坦安排在/澳大利亚附近,伊拉克和美国紧靠着/以色列搬运到加勒比海众国中央/英国与阿根廷握手,日本和墨西哥……/在这个工业时代,我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698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9分33秒 台湾作家白先勇:一生厮守精神原乡

   ...方向调整。“一出戏如果不适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就无法被观众接受,尤其是青年观众。” 白先勇坚持推动“昆曲进校园”,如今青春版《牡丹亭》已走进全世界40多所高校。此外,白先勇还曾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开设昆曲课程,“高校学生是我们最需要培养的观众,一种表演艺术如果不能吸引青年观众,就没有未来”。 回忆去年《牡丹亭》20周年巡演经历,白先勇感慨,两岸年轻人都沉浸于昆曲之美。“在看戏的几个钟头里,...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3994-404698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55分49秒 好的“少儿读物”不等于“儿童文学”

   ...文学艺术与批评的双重演进,传统的儿童文学认知边界需要打开,儿童文学的开放性、多元性应该得到更充分的认识和实践。 我们不妨从语言、题材、伦理三个典型方面,来谈一谈当代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首先是语言。我国台湾的儿童文学作家林良的“浅语的艺术”,常被引用作为儿童文学语言艺术的精练概括。今天看来,这一概括仍然是精准的。儿童文学的典型语言样态,是一种符合各个年龄段儿童普遍认知和表达特点的“浅语”。儿童文学在语言...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72-404696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40分23秒 从一台机器开始

   ...市寻找未来的人的梦想。机器滚动的声音里、笨拙的转动中、生锈的铭牌上、油腻的齿轮间,蕴含着工业时代的乡愁。生活在异乡的我们,对于这座城市的工业区,有着太多陌生感。当时,这台机器的零配件还需从台湾带过来,台湾师傅每个月往返数次,每次过来都会背上大包的工具和五金配件。 后来,这台机器被我的另一个工友买下。他在那家公司工作了7年,2006年出来创业。他依靠二手机器进入这个行业,给一些初创公司代加工零件。当年他...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18-404686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6日9时30分40秒 跨文化阐释学的空间性及其研究范式

   ...播、接受和转化过程。 20世纪初,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1904)中开创“取外来观念与固有材料互相参证”的跨文化阐释实践雏形。中国学界跨文化接受和研究西方阐释学始于20世纪30年代。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于提出“阐发法”,主张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文学,但因其单向性被批评为“文化殖民”。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对外贸易与交往的扩大与深化,跨文化阐释学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兴盛,中国学...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30-404683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15时7分55秒 方志小说的女性文本——黎紫书《流俗地》的地方感形塑与精神归属

   ...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出版后,黎紫书于2020年推出了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流俗地》。十年磨剑,精益求精,《流俗地》一经出版便在华文文学圈引起广泛关注,反响热烈。该书的简体和繁体版本分别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再版并多次印刷,尤其在中文市场规模较小的马来西亚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绩。凭借《流俗地》的成功,黎紫书自信倍增,她曾坦言“吾若不写,无人能写”,并在创作逾二十五年后首次自称为“小说家”,言辞中带...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11时24分13秒 张爱玲、宋淇与秦羽的电懋之缘

   ...称《宋淇传奇》) 由此可见,秦羽曾协助宋淇处理电影事务,并保持良好的友谊,例如宋淇于一九六七年时一次病发,幸得住在附近的朋友,即秦羽的丈夫协助才能送到医院获救(《宋淇传奇》,页七八—七九);一九七六年台湾《半生缘》电视剧播放,小说剧情被修改,秦羽会致电宋淇为张爱玲抱不平等(《纸短情长》,页二九○),都显示三人之间有形和无形的交往和联系。 通过本文所整理的资料来看,张爱玲、宋淇和秦羽的电懋之缘,印证着当...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63-404681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56分46秒 郑培凯:幺凤浴火 柔蚕无憾——怀叶嘉莹老师

   ...京图书馆与叶老师重逢,这才与她熟稔起来。她每年暑期都来哈佛燕京图书馆查资料,我和一些学长便有机会和老师相聚,也认识了她的先生赵钟荪及两个女儿,逐渐知道了老师坎坷的人生经历。仪态高雅温婉的叶老师,曾经受台湾白色恐怖的折磨,与她先生一样坐过黑牢,出狱后无家可归,寄人篱下,好不容易靠着自己的学识教书养家,先是教中学,后来到大学兼课,成为台大中文系的教授。我认识的赵先生,体格魁梧,看起来风度翩翩,时而谈笑风生...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63-4046817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46分43秒 江苏南京:交融互补,守护两岸共同文学记忆

南京与台湾,血脉同源,文脉相通,在数字浪潮时代将共同面对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其处理方式又有何异同?2025年“江苏·南京台湾周”举办期间,两岸出版界、文学界代表齐聚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以“数字时代的两岸文学对话”为题,从阅读、写作、出版等角度展开讨论,共绘文学灿烂图景。此次活动由南京市作协承办。 文学阅读 两岸读者志趣多有重合 从六朝烟水到当代华章,从《文心雕龙》的文艺哲思到余光中先生笔下“乡愁是一湾浅浅...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3994-404680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4分34秒 忧患与悲情:一百年中国人的心灵史

   ... 年春节后携带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到海南岛,在南海的涛声中深情回望百年。一开始,我的耳边总是响起丘逢甲写于1896 年的那充满哀伤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天割台湾。”从黄遵宪的求索,也从丘逢甲的诗句中,我看到了吾国吾民百年的斑斑泪痕。写作中时时流露着我对先贤的感情,也不时地表达我个人的评价,我几乎是在沉重的思考中,含着泪光写下了《1898:百年忧患》中的每一个...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5057-40467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8时3分33秒 六神磊磊:于阅读中感知“侠之大者”家国情怀

   ...有华人处,皆闻金书。”如今,正是这种贯穿古今的历史文脉,让金庸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2024年金庸诞辰百年时,一股“金色旋风”席卷大江南北、海峡两岸。从北京、杭州、嘉兴到香港、台湾,再到新加坡等海外地区,相关纪念活动全网“刷屏”,见证着家国情怀的强大影响力。 “金庸是一个连接不同人群的纽带,能够弥合很多分歧,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六神磊磊举例说,比如,可以通过读书会、旅行...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3994-404671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8分57秒 程皎旸《打风》:这些故事的创作,伴随我跌宕的香港职场之旅

   ...我也书写“传奇”。2017年,我打了两份工。白天,我坐在办公室,夜晚,我为“VICE中国”做访问。我发起了一个访问计划,“姑娘真棒”,采访全球各地不同行业的酷女孩。从公关界裸辞去纽约学艺术的插画师,在台湾地区开创内衣品牌的设计师,在英国收集垃圾并制成艺术品的摄影师,在柬埔寨的摇滚女歌手……她们的勇敢好像薄荷味道的子弹,刺激了我,我开始书写一些与众不同的传奇人生。 如《逃出棕榈寨》,一个来自东南亚的神秘...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32-404658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5分31秒 泛娱乐时代的“青年写作”

   ...乐趣。笑总比哭好吧?于是,什么都变得搞笑起来。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肖千超:青年人当然想要更好的生活,但能够通过个人奋斗得来吗?我还要举个例子,2017年有一部现象级作品《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台湾青年作家林奕含在写出这部作品后自杀离世。这是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作品。或许是这部作品,又或许是这部作品与作家的自杀事件共同产生的社会效应,推动了台湾修改相关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从现有的文学秩...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5057-404656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13分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