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008 篇有关 古汉语 的页面,用时 0.262秒.

第1页  共51页

《山花》2025年第4期 | 强雯:暮云长

   ...凝视了一会香樟,翻阅起《世说新语》。 其实这本书有点断章取义,从历史方面和叙述方面,都没有前几日逐字逐句读的《资治通鉴》好看。翻书时,总有鸟鸣将我唤起,让我突然地从书中抬起头来,仿佛空中有巨大的《中国古汉语字典》。 是的,你不能完全把《世说新语》当史实看,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小说,那样它的毛病就不会太多。 在我身后生长着一人高的枇杷树,但主干只有大拇指粗细,旁边还有正在吐露新芽的黄桷兰。阳光从樟树枝干的缝隙...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8988-404632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7时36分9秒 南帆:故乡的纹路

   ...来我才明白,这种感觉多么错误——方言恰恰是历史脉络的见证。当年中原移民陆续南下,同时带来一波又一波的语言潮汐。各个时期的中原古音如同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南方土地,逐渐演变为五花八门的方言。福州方言存留大量古汉语遗迹,例如称“你”为“汝”,“他”为“伊”,“锅”为“鼎”,“筷子”为“箸”,“如何”为“何如”。方言吟诵的古典诗词音韵铿锵,古意盎然。福州人林则徐讲不好京城的官话,据说道光皇帝声称“天不怕,地不怕,...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4030-404562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9时8分59秒 生僻字更易输入 文言文更快释读

   ...华介绍:“我们支持研发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舱、声纹分析系统等,打造了全国首个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智慧考场,能够做到‘随到随考’。” 语言文字信息化让古籍里的文字展现出新的活力。打开“AI太炎”古汉语大语言模型,输入待分析的古籍文本,系统便能根据用户选择进行释读,包括字词释义、文白翻译、句读标点、用典分析等。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介绍,“‘AI太炎’依靠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技术路线,理解...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3994-404558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7时13分54秒 王蒙:中华文化、中华文学的传统,是虎虎有生气的活的传统

   ...命力、凝聚力和有效性,以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品质与能力 ·多元文化之间应当对话交流,求同存异,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各自发展和共同发展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至今活着的文化,而绝对不仅仅是博物馆与古汉语典籍中的文化;我们强调的文化自信是针对结合现代的、生机勃勃的中华文化,不是只供欣赏和保护的稀有文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落实到生活层面来;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资源,可以参与到中国...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5057-404524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16时5分27秒 AI赋能千行百业,传统文科也不例外

   ...语言理解指标上超越人类。另一AI巨头OpenAI则从2018年起推出GPT系列模型。 在这样的影响下,中文语言大模型也层出不穷,例如通义千问、文心一言、智谱清言、百川等。同时,在垂类领域,还出现了很多古汉语语言模型、民族语言模型及古籍智能平台。 技术影响下的传统文科 谈到数字人文,也不得不说说AI与人文社科的关系。 其实,文学对AI的冲击更为敏感,文学家在AI面前越来越显得无奈。中文逍遥大模型基于创作者...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2/c407521-404443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2日9时36分8秒 专访代表委员:激发文化活力 焕发新时代精神

   ...。她特别提到,粤语岭南文化在海外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大量海外华人使用粤语交流,这为相关文化出版产品的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粤语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独特的语言体系,其丰富的词汇蕴含着大量古汉语元素,通过出版相关书籍,可以深入剖析粤语词汇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 谈到具体的文化符号,吴静怡如数家珍:“粤语地区的粤剧是岭南文化瑰宝,其独特的唱腔、精美的服饰和极具张力的表演形式,都是出版可挖掘的素材...

专题#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60133-404364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50分48秒 《时代文学》2024年第5期|李达伟:遥远的目光

   ...些溪流的塑造很明显,那些溪流往往只能用发洪水的形式对那些河谷进行一些冲击与重塑。溪流的力量同样是不可小觑的,苍山中的一些村落和建筑,被那条看似不大的河流淹没。在苍山中,我们看到了记录水灾的碑文,哪怕用古汉语写下依然是密密麻麻的,它们被放在那些重建了的建筑前面。当与那些碑文相遇,我们才真正相信了那些溪流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力量,我们也似乎明白了一点那些拦沙坝存在的意义。也许那些溪流已经多年不发洪水,也许它们...

新作品#报刊在线#《时代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18965-404325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5分20秒 南方写作或诗意小说的新形构——关于龚万莹小说的一点感想

   ...下作品中的注释,有时则故意不看,慢慢地就能够“猜”出来。 以《岛屿的厝》为例,“厝”字非常生僻,但它非常古雅且有吸引力。我开始想,她为什么使用了这样一个古老的词,一查方知,它是闽南方言中留下来的古音。古汉语中许多词汇和说法,都是在历代南迁的北方族人的语言中留存下来的,所以这些方言成分反而是“古时的正音”。“厝”字在《诗经》中就有运用,《小雅·鹿鸣》中有“他山之石,可以为厝”的诗句,此为厝的原始用法,为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4/c404030-404304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9时16分7秒 边界·共生·碰撞

   ...级技术基础设施、开辟新维度技术赛道、重构全球AI价值标准等,而大模型的垂直落地及大范围实际应用,有赖于持续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为此要改进现行教育教学模式,大力推行汉字古籍的教育普及,减少年轻一代对古汉语的疏离感。 现实中,中办、国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已经提出“持续推进古籍进校园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实践落实有成效但还不够深入,古籍走进了校园,很多学校的学生已经...

专题#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5/c460133-404311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8时40分47秒 新世纪以来方言写作的观念与策略

   ...出方言本身的韵味。 粤语与普通话之间的词汇差异在小说中多有体现。“词汇是声音的载体,一个作家独特的声音主要还是在词汇上表现出来的。”16在词汇方面,粤语与普通话的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粤语中保留了古汉语中的词语如“行”“畀”“企”“闻”“饮”“着”等,但是在普通话中这些词语发生了很大变化。林白在小说中多次使用这些词语,例如,“她们一个比一个老,不折不扣,行在街上是不堪的婆婄”17中的“行”是古语词,...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22分50秒 欧阳江河的“炼金术”与“窑变”工艺

   ...多异质竞争中“脱颖而出”,还是有赖于欧阳江河自身的独特禀赋,包括他对于汉语词汇的质地、语感、语调、色泽、弹性、黏合度,极其敏锐,在同代诗人中,只有极个别者可与之匹敌。不费吹灰之力,他就可以把日常用语、古汉语、方言、流行语、行当语、最新出现的高科技语言,杂合一体。 最终冶炼出来的,可能不是某些人期许的那种百分之百的“赤足”,大量的异质混成削减了传统审美的“灵韵”,且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出炉的可能并非文明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0分37秒 朝戈金:我的姨父亦邻真

   ...也是少而又少。北京大学教授陈岗龙曾撰长文分析他的《红楼梦》蒙译汉的艺术成就和语言特色,极为推重,对他的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也给予极高评价。他读书和掌握知识一向有自己琢磨出来的窍门。记得我在大学本科学习古汉语时,他就建议说不一定要从先秦开始读古文,反而要先读《聊斋志异》,他说从清代往前读,才能更好地体会语言的变化和用典的层累现象。 他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期间,就以超常的自学能力迅速成为专业翘楚。内蒙古大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7/c404063-404139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7日8时30分21秒 《雨花》2025年第1期|陈先发:灯穿影去

   ...最澄的灯盏中添油一样。貌似无根之物,又爆出新芽无限。新的语调与语义不断滋蘖,这就是诗与文学的超越性在发生。诗的本质是“一月千潭”。在孤月与千潭的映照、孤灯与万灯的呼应中,一个“超我”在到来。 我读到的古汉语经典文献中,最具当代意味的一句话,是《世说新语·品藻》中的“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三个我,在这短句中盘旋不已,相互纠缠、质诘,又在深深的怀疑氛围中企图合体于一场对话。一首一尾两个我,不妨看作一次省悟...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19885-404130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8时41分8秒 岭南文化视角下的葛亮小说

   ...中自然营造出的带着浓浓广府韵味的语境,读者根本不需要去适应,若一口气读下去,人不知不觉就沉浸其中,还不容易跳出,这是葛亮小说粤语方言元素应用最成功之处。 一般来说,粤语方言元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古汉语词汇保留较好、受英语等外来影响的缘故,或是粤语声调韵母的复杂所带来的语言发音复杂,会存在许多粤语专有的字词,或是普通话虽有该字词但并非通常含义,如“畀”是“给”,“闹”实则是“骂”;二是粤语俚语、历史...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4/c404030-404121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4日8时43分55秒 《天下第一楼》:南腔演北调“第一楼”焕新

   ...楼》中他每一幕亮相,身体姿态都会“说话”,前期卢孟实的充满力量和第三幕他的英雄末路,从体态背影上就可见一斑。 《天下第一楼》与粤语方言传递的气质也非常符合。九声六调的粤语抑扬顿挫,语音、词汇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特色,念读出来铿锵有力,颇具古朴之气。这种古意与剧中卢孟实一肩扛起福聚德的大义十分相符,结尾处由卢孟实念出对联文字更是十分贴切。 《天下第一楼》是2024天桥戏剧展演的闭幕大戏,也是天桥艺术中心20...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7/c419389-403966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7日8时39分0秒 东君谈《无雨烧茶》:我写小说,像是用文字来画画

   ...。我想好的小说家大概也是如此,你日常是否从生活中搜集和发现写作素材?请举例讲讲。 东君:写这本小说的过程中,我会在汉语词典之外寻找一些更偏僻的与自己心气相通的方言。如果说明清时期的方言融入白话小说是在古汉语的语境内完成一次语言革新,那么,方言作为一种过去的语言进入当下的小说同样需要一次刷新,而且它要跟现代汉语很好地融合,才能生成一种现代性的叙事语言,这种语言越是口语化,越能让人感觉是生活本身在发声。小说...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东君《无雨烧茶》#深度对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59907-403943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5时34分22秒 《山西文学》2024年第12期 | 石厉:诗笔高情

   ...诗中偶有拗句,反因生硬而独特,这都丝毫不妨碍诗意的显现,在诗人黄山谷那里反而是得分的项目。 无论汉语古诗、格律诗还是新诗,其实要表现的诗意在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只不过所衍示的语言表现系统不同,一种是书面古汉语,一种是现当代口语。古诗及格律诗需要像古人那样炼句,需要受到声韵及格律的规范和限制,创作者得以在方寸之间收获抒情与创造的自由。而对今人而言,古代诗人与当今诗人一样,其实也不愿接受格律的束缚,在格律诗的...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19827-4039426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3时4分27秒 海外出版机构谈中国图书出版之道

   ...辞典、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在欧洲学术界广受重视和好评。法国汉语教育总督学白乐桑(Joël Bellassen)曾4次与友丰出版社合作出版法国汉语教材,巴黎各大学中文系都使用友丰出版的法文辞书及法文版的古汉语教材授课,法国学术机构亦常与巴黎友丰出版社联合出版与亚洲文化相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根据我从业近50年的观察,法国读者偏好中国哲学、文学经典以及现当代小说。哲学是法国人对中国文化最关注和了解的领...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7/c403994-403907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10时41分17秒 语言艺术的废存与蜕变——读《去老万玉家》

   ...事,却又极具情节魅力,自始至终像一把力钳抓紧读者。真正的语言艺术,一定在高密度的高妙行文中,包含无数的细节、精微机妙的智性元素,又预留出慨叹回味的疏朗空间。它既有现代汉语敏思、灵智和精准的质地,又兼具古汉语简洁清晰的意境和韵律。文中有大量的四字短语,既古朴典雅又微言大义,其艺术源头可追溯到《诗经》。更不可忽视的是它的音乐感。比起古汉语,现代汉语在音乐感上一直有缺失之憾,而《去老万玉家》则做了一次成功的尝...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04030-403895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22时30分1秒 想象藏地的方法——文化人类学与《尘埃落定》 本事问题

   ...以及黑水土司苏永和等都是藏人汉名。而且,其教育也以汉语儒家文化教育为主。以阿来特别熟悉的瓦寺土司为例,其教育即与汉地精英子弟教育高度相似。末代瓦寺土司索国光回忆: 我随周老师学习了大约三年半时间,专学古汉语,偶尔也学算术和自然科学的内容。我学过《孟子》《孝经》还有部分唐诗。周老师教书非常严格,一天一篇大字、一篇小字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到了1944年的秋天,家里要求我参加灌县的高中考试,但是当时我的数学成...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4/c404030-4038844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4日9时31分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