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22 篇有关 古代神话 的页面,用时 0.13秒.

第1页  共37页

童话选本编纂与百年中国童话观念的演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号召下,有关传统童话的选本大量涌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统编教材和配套的课外读本都强化这一方面的作品,如商务印书馆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丛书”中包括《中国民间故事精选》《中国古代神话》等读本。同时,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出发,《非洲民间故事》《欧洲民间故事》和《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集》与中国的传统故事一起构成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这套选本反映了中国乃至世界童话的传统资源与教育实...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72-404688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7分55秒 来自文学创作者的观与谈 AI时代,文学几何?

   ...识到:技术可以赋能,但真正的创作灵魂永远属于人类。” 刘洋认为,AI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通过海量数据关联生成人类难以想到的设定组合,从而呈现出一种“无意识创新”,激发作者的灵感,比如将量子力学与古代神话结合,催生全新的科幻概念;但另一方面,AI依赖现有数据的特性可能导致创作趋同化。采访中,刘洋袒露出面对AI挑战的兴趣与自信——他说:“真正的挑战在于,写作者必须比AI更‘像人类’。AI的短板恰恰是人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3994-404477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50分35秒 利兹:托尔金的“青椒”岁月

   ...索了大量资料,我差点就以为如此壮观的整个十字架都来自两千年前。不过作为普通参观者,我不可避免地认为利兹大教堂里的这种展示更具灵韵——将残片重构成完整的石雕,这也正是托尔金的创作方式,他将日耳曼和北欧的古代神话传说中那些支离破碎甚至充满矛盾和混淆的残片收集起来,然后重构出名为“中洲”的完整画卷,我们可以如文物专家那样去考据他的各个原型,但也完全可以(且更应该)仅仅去享受一个灵韵未曾消散的故事。 距离回伯明翰...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5/c404090-404465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17时43分19秒 真实与虚拟交映成辉的文学原野——网络文学人物塑造简论

   ...作品等也是网络文学人物形象的重要来源。作者往往借鉴这些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创新和改编,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的网络文学人物。如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白浅这个角色的性格洒脱、敢爱敢恨,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小说中的仙族、神族等设定,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显然受到了传统文化中神话传说的影响。十四郎的《琉璃美人煞》,女主角褚璇玑从懵懂无知到逐渐成长为有担当的强者,其成长历程体...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27-404436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9时2分55秒 《雷池渔歌》:让科幻回归传统文化本源

   ...径依赖,但近年来,不少科幻作者尝试突破这一困境,回归文化本源和本土语境。从《雷池渔歌》一书中可以看出,作者马传思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及他对于将科学幻想作表达方式的深入思考。他以科学的逻辑和视角解读古代神话和文化遗产,以科幻思维为传统文化赋予鲜活的生命,不但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色彩,更以科幻文学严密的逻辑性,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场域,让传统文化面向未来展开一场想象力的突围。 如《巨龙之怒》中...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04080-404419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8时59分32秒 聆听中伊文明交流乐章

   ...的卢里斯坦青铜器,年代为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马镳由两个相似的带翼异兽组成,通过一根金属杆连接,异兽头部为盘羊的形状。盘羊是当时卢里斯坦最常见的动物,也是当地青铜器常用的装饰题材。带翼异兽是伊朗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可能受到亚述文明影响。 第四部分“剔透耀彩·波斯玻璃器”展示了从阿契美尼德王朝到萨非王朝2000多年间伊朗玻璃生产工艺的变迁。伊朗目前发现的玻璃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进入阿契美尼德王...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19390-404360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8时0分13秒 “哪吒闹海”后,中国电影如何继续“乘风出海”

   ...、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自今年春节期间上映以来,《哪吒2》势如破竹,接连刷新多项影史纪录,也让全球观众关注到中国动画行业的高光时刻。 《哪吒2》以“包容性大格局”的叙事特色重构中国古代神话,不仅包含对中国传统神话的创新型演绎、创造性转化,还打通了世界大娱乐范畴中许多市场要素。叙事方面,影片的叙事节奏精准契合当代观众需求:高密度情节中融入亲情、正义等普世情感,反派申公豹的悲情反转突破传统...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19388-4042937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8时46分37秒 从《哪吒2》的火爆看中国神话

   ...认知世界的体系,更是参与当代文化建构的活性基因。哪吒、孙悟空、杨戬等神话人物凭借独特性格与鲜明形象,跨越千年,勾勒出中国人的精神轮廓。如今,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并喜爱中国古代神话,为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影视改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商业价值。未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影视改编有望探索更多跨界合作,与游戏、动漫等产业联动,创造出更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新。当前,...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07521-404250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36分32秒 破解副本与都市异能流美学

   ...神是稀有职业之一,其能力是获得死者记忆、驱使鬼怪,在灵境和现实中都有极大的帮助,因而受到各大组织追捧。作品以各种爆笑梗和脑洞吸引读者,呼应了网络文学“萌要素”式“数据库”写作的理论。而副本破解借鉴中国古代神话叙事传统架构其世界和修炼体系,在映射魔幻世界的同时蕴含家国情怀。《灵境行者》表现的正是在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星海漫游、时空穿梭和机械科技中,现代都市小人物祈盼变革的生存镜像。 《灵境行者》采用随身流的写...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27-404214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8分22秒 文化富矿与时代潮声共振

   ...时代演进不断创新的轨迹。 一路走来,融合宗教的思辨、儒家的伦理、民间的诙谐和人性的解构,新媒介环境下诞生的哪吒无需莲藕,重塑出全新的“血肉”——凭借张扬澎湃的精神内核和充满张力的幽默表达,小哪吒既像从古代神话中破空而来,又像当下社会中每个人心底那份浪漫恣意、无所畏惧的直观投射。 影片勃勃生机的背后,是五千年中华人文精神的厚积薄发。制片人刘文章在接受采访时曾谈道:“我们一直致力于用动漫形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4004-404200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12时17分45秒 威廉·莫里斯:远不止于现代设计先驱

   ...植物元素和神话符号,这些符号与古希腊罗马的花神和时序女神传统一脉相承。例如,他的《果树女神波摩纳》挂毯设计灵感来自于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Pomona”,作品中女神周边围绕着的果实和花卉的交织构图,正与古代神话中的季节变化和丰收节庆相呼应。 不仅如此,随着莫里斯对东方艺术的接触与研究,他在后期的设计中逐渐融入更显异国风情的动植物元素。这种转变受到他收藏波斯地毯和研究伊斯兰装饰风格的影响。例如,《玫瑰和石榴》...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04005-404176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8时22分29秒 网文出海,为何被爱?

   ...宽广的文化版图,还是应该要讲述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故事。在高度同质化的时代,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才是支持网络文学的根本所在。 刘金龙:从内容角度本身来考量,中国的奇幻、仙侠题材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古代神话和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的思想,东方的神秘感、宏大的世界观以及多样化的叙事内容,都会让国外用户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持续的好奇心和意想不到的阅读体验。而且这些网文的主角往往有一种很强的意志力和奋斗精神,世界也...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04027-404134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9时26分59秒 《西游记》里唯一不会说话的妖怪

   ...与之相关的曼陀罗、楼陀罗等概念,也有神祇、神圣的内涵。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把驼罗庄当成一个岁月静好、纯净无瑕的世外桃源,而不远处的稀柿衕,则是污秽的诞生、沉淀与转化之所。连接两处的,正是那红鳞大蟒。在古代神话与民间风俗中,蛇常常象征着生殖,越是硕大的蟒蛇,越有强劲的生育能力。蛇也能勾连生死,是生命轮回的纽带。或许,吴承恩写下这段故事,就是想阐释对生命的理解:蛇精吃人,就像人吃柿子,其实都是自然事物循环的过...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42005-404129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13时13分6秒 我们的春节 金蛇献瑞2025

   ...画面,一般都是蛇身人面,分别手捧日月,或者手执规矩,一阳一阴,形影不离。女娲在汉画像中一般与伏羲以对偶神的形象出现,而且常常在与伏羲、西王母一起的构图中出现,寓意阴阳谐和,子孙蕃昌。 人面蛇身的神形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存在诸多例证,《山海经》《淮南子》《史记》《天中记》《玄中记》《神异经》等文献中均有记述。人面蛇身之神主要有伏羲、女娲、烛龙、共工等,其中又以伏羲女娲最是著名。传说中伏羲是雷神的儿子,是母亲华胥...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7/c404018-404098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7日8时6分3秒 《暗生命》与人类正在面临和思考的哲学问题相关联

   ...例子吧。鲁迅的小说《奔月》里,嫦娥已经飞上了月宫,但她生命的苦根还在地球上,奔月不过是一种找不到现实出路的逃离而已。本质上这还是一篇“现实题材”小说。而且其奔月的行为也完全没有给出科学根据的诉求。中国古代神话、寓言里早就有了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即使活在世上的孟姜女,也能哭倒坚固的长城。 科学和想象之间由此就构成了这样一种背反关系。一方面,有了科学,想象反而受到了限制。现代以来就不大可能再产生神话...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4030-404054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0日10时5分47秒 《胶东文学》2024年第10期|王月鹏:蓬山近

   ...之根和精神本源。 神话之所以是神话,就在于它的不可实现性。正因为它的不可实现,所以它一直在引领着人类对生活和生命的理想,成为面对现实困境的一种自救方式。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蓬山,这是古代神话版图里的神圣空间,也是脱离了既有秩序的异质存在。它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 秦台 从统一六国,到病死沙丘,十一年的时间里秦始皇曾经四次东巡。所到之处,沿海修筑了许多高台,为的是让千古一帝远眺大海,等待...

新作品#报刊在线#《胶东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48973-403893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6日9时53分11秒 雕龙之道

   ...更重要的是,这个新框架能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科幻乃至幻想文学的流变。在走出了“现代性”的迷雾,卸下“科学技术”“启蒙教化”等重担后,可以发现,在中文语境中,推想文学的源头远不止于晚清的“科学小说”,中国古代神话、传奇、志怪的影响同样深远。作者们早就意识到,关于另一个世界、另一种可能性的想象并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条很重要的副线。 能否像将龙形还原为蛇身、鹿角等组件那样,在更广阔的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3/c404080-403877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3日10时3分7秒 当代学科生产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自省

   ...设:民间文学自主学科体系的建构史谱 早在1903年,蒋观云以其发表在《新民丛报》(日本横滨)第36号上《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一文,开启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上的神话研究,并遵从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将古代神话与后世文学等而视之[2] 。但是,如果将民间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视为启蒙主义思想中国化的结果,那么谈及学科的真正开端,还需延后至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歌谣征集处,促动了深刻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19351-403746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1时13分12秒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滋养当代文艺创作

   ...慷慨无私的真善美的力量。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根据古代有关“哪吒”的神话传说改编,讲述哪吒生而为魔却逆天抗争到底的成长经历,诠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刚强性格。电影《封神演义第一部:朝歌风云》根据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改编,在引人入胜的视听觉盛宴和富有想象力的情节虚构中,对人性的复杂进行了深刻讨论。从这些作品深受当代观众欢迎的程度,可见中华传统经典久远绵长的生命力。 中华传统理念的当代推衍催生佳作。...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1/c407521-4037289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日22时51分16秒 《北京文学》2024年第11期|王雪茜:无问去处——野生动物医院笔记

   ...着地上的天鹅尸体,喃喃自语。被冠以“湿地之神”美誉的丹顶鹤,在鸭绿江口湿地极难见到,数量稀少。20世纪90年代,朱哲琴演唱的《丹顶鹤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凄美的旋律,激起人们对丹顶鹤强烈的保护欲。 在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鹤是神仙的乘骑,故有“仙鹤”之称。早在《诗经》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描述。在传统文化中,仙鹤常以高雅、长寿的寓意出现,是文学作品和绘画中的常见主题。疏影横斜中见鹤洗心,暗香浮动...

新作品#报刊在线#《北京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6/c418954-403695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9时53分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