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08 篇有关 古人生活 的页面,用时 0.179秒.

第1页  共6页

追寻李清照寄寓的“文学乌托邦”

   ...,其间我又去济南、章丘、淄博、青州、莱州等李清照、赵明诚待过的地方游走一圈。千百年来各地城池变迁无常,城中的空间、地貌已非李清照活着时候的所见,只能在博物馆的孤立展品或个别孤立的佛塔之类古迹边略略感知古人生活的氛围。唯一印象深的是去济南长清的灵岩寺,这是赵明诚多次去拓碑的地方,山间颇为清静,夕阳西下,在松林、佛塔之间漫步,恍然有些了悟。只是,这属于赵明诚那一部分的体验,李清照是否同游并无证据,似乎难以放入...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42005-4046225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12时46分33秒 春节书单 阅读中返乡草木中“亲在”

   ...吏安民、视察河工、检阅师旅、祭祀禹陵和游览名胜古迹的情景。这些情景被十二卷画作生动再现,所有画面接续起来长达150余米。 《风景旧曾谙:〈乾隆南巡图〉里的江南风物》的作者通过对画作局部细致解读,展现了古人生活的细节与美感,从中可以得见饮食、品茗等世俗生活的烟火气,也可窥见书画文玩等闲雅之风。书中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清朝鼎盛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市井的雅致生活,乃至域外风物。借助于此,我们能得见相...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6/c403994-404093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6日9时0分16秒 “巳巳如意”,中华文化新式表达再出圈

   ...的可能。文化创意业内人士指出:“要让过去养在深闺人不知的文化文物资源结合市场和大众的需求活起来,文化文物资源才能形成消费力。” 当3000多岁的甲骨文与10岁的小学生在互联网相遇,更多可能性正在迸发。古人生活场景以甲骨文的形式活跃在现代社交媒体中,让甲骨文“动起来”的微信表情包火了。这一系列表情包还接受青少年的投稿,部分作品同五年级小学生共创而成。梁银峰、任攀认为,“冷门绝学”还在不断加热,“学科发展最重...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7/c403994-403906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9时22分35秒 高冷古文字正在国博“活”起来

   ...发掘过程。去年夏季,国博考古院、社会教育部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灵石县文管所合作,开展成人考古研学活动,在山西灵石旌介晚商墓地周边开展调查,发现房址等遗迹。 灵石旌介墓葬区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找到,但古人生活区在哪,一直没有定论。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曾呼吁大家寻找该墓地对应遗址。此次研学调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考古工作,基本搞清了灵石旌介遗址晚商遗存的分布范围。 在国博,古文字拍短视频、演话剧、直播连麦,非常C...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2/c403994-402968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2日8时5分22秒 青年学者侯印国:为国人写一本自己的猫书

   ...了一批特别琐碎甚至边缘的细节,他将其称为“边缘文化史”,比如古人使用厕所的历史变迁、古人吃火锅的历史变化、古人对某个神灵形象的信仰过程等等。 侯印国这部撸猫史,以史为纲,也是希望通过作为媒介的猫,探索古人生活和文化变迁中的细节。为了书籍更加生动,他还在数百幅古人猫图中遴选了近百幅作为插图,又选取了两百首古人咏猫诗词加以注释解读,希望读者通过这些图和诗词进入古代猫的世界。 【意义】 中国人应该有一本自己的猫...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5/c403994-402922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5日7时32分49秒 “一汀烟雨杏花寒”

   ...了一笔糊涂账,梅花成了“没花”,名字都不知所终了。 艾朗诺:“杏花肥” 雷克斯罗斯也许是受了中国诗人饮酒诗的影响,非要将“我”代入诗歌中,醉卧在桃花掩映的几案上,他的改写更多地反映了一种浪漫化的对中国古人生活的想象。在这里,一切都有了唯美主义的色彩,而辨别桃、杏则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审美游戏罢了。 不过,在中国的审美里,杏与梅不同。苏东坡虽将梅、杏并举,如“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但是由红梅诗不难看出,诗...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9/c404092-402321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9日8时58分43秒 古人这样行礼

   ...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可以说,从周代开始,无论在社会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礼乐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在儒家先哲眼中,理想的社会就如《礼记·礼器》所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古人生活的世界,便是礼的世界,礼无所不在。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传统社会的礼被视为“吃人的礼教”而遭人唾弃,作为中国文化之标志的礼在最近百余年来与我们的日常人生渐行渐远。即使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3/c404030-402153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3日10时17分7秒 《诗歌名物百例》

   ...诗歌名物百例》是部详细注解诗歌名物的专著,也是一部关于“诗中之物”的微型百科,从中可一览历代诗词歌咏中所描绘的生活细节,于微物之中探见社会风尚及诗人的精神世界。它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有益辅助,也是了解古人生活与物质文化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古诗文名物新证》(两卷),《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中国古...

书汇#新作快读#S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9/c405080-401858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9日9时56分17秒 慢走

   ...。到了千里外某地,苏轼再转身送苏辙北归,又半月或两个月过去了。人间有这样缓慢的别离,再怎样逼仄冷酷,也能赓续暖意和心力。在驿站里,苏轼为途中的弟弟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缓慢相逢与别离,使古人生活细腻而幽静。少年情书,靠鱼雁来传递,比手机内即写即删的当代情话,持久、动人。在最深情的时刻,慢下来,是前人内心绚烂的秘诀,也是写出好文章之不二法门。“南方是一匹马,正以露珠和缓慢的树木加冕。”聂鲁达的...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8/c404018-4013492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2日9时1分12秒 我在出版社修古籍(下)

   ...最中国书系”,讲述古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最具中国特色的历史,选择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四个朝代,介绍当时的日常生活,还原历史现场,也是现在大家喜欢看的微观历史作品。纸质书出版后,录制讲座视频、音频,讲述古人生活细节。每一个小视频,讲一个话题,进行多媒体呈现。 话题3:新技术在古籍出版中的运用 ◎刘玉林:新技术的运用主要是扫码听书,之前对齐鲁书社的《古文观止》的原文、解读进行过音频录制。现在,推出了大型评书项...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7/c403994-401338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7日11时25分45秒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滋养当代文艺创作

   ...一方面,类似个性自由、个性解放这种现代的价值观念,是不能够简单地套在古人身上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展开需要符合古代社会生活的常情常理。这就需要我们把古代社会生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古人生活系统里没有的东西,就不能够强加进去。今天一些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引发争议,原因也在这里。这是需要在未来的创作中注意的。文艺作品不能等同于历史档案和历史教材,但当我们强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文艺创作...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8/c404004-4009752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8日8时4分8秒 复旦教授解读“唐朝诗人” 每个诗人都有活生生的人生

   ...真实的心情,读者应抱理解之同情,方能深入其内心所思及作品之所欲言。孤立地看一篇作品,当然会得到部分认识,但如果将全部相关作品联系起来阅读,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陈尚君特别提到“文史融通”的重要性。“古人生活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他们的出生受限于不同地位的家族,他们的成长必须面对社会给以的机遇与自己的努力,仕宦则难免抗尘走俗,不仕又必须解决生计困境,各种意外的事变不可避免地改变他的人生轨辙和写作兴趣。我在写...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01/c403994-4006847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日8时53分53秒 《天涯》2023年第4期|敬文东:续灯下漫笔

   ...;罕有作为语词的“偶然”,似乎更少见同样作为语词的“偶然性”。如果言语行为理论关注“偶尔”一词,它会发现,偶尔的能力十分有限:它仅仅意味着对完整性和连续性的轻微伤害,因为它的含义仅仅是稀少和例外。中国古人生活在土气十足的农耕中国,整天和自然万物直接相往还;他们将自然界在时间上视为连续的,在空间上视为完整的,乃顺理成章之事。这是因为农耕和农事在按节令进行时,需要这样的观念去安慰他们,去犒劳他们。“偶尔”一词...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9/c418992-4003919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1日9时7分47秒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考古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预研究到第一、二、三阶段的研究,我都在一线,担任技术、生业与资源课题的负责人,现在是第五阶段的专家组成员,继续跟进。但我的本行其实是通过骨头、遗物这些第一手资料,一点点拼凑出古人生活的侧面,这是一种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浪漫,我们称之为“识骨寻踪”。 这项工作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细致。我们按照房址、墓葬、窖穴、灰坑等遗迹单位,收集肉眼可见的动物遗存;同时,抽取遗迹的土样进行过筛,因为有些...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26/c403994-4002089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26日7时48分59秒 端午:瑞草话安康 节日叙传承

   ...端午节的人物传说中,介子推、伍子胥、曹娥、张道陵等也因特殊人格和高尚德行成为各地纪念的对象。因此,端午节始终传承着追念先贤、慎终追远的节日内涵。 唐宋以后,端午节与春节、上巳、中秋、重阳、腊日一道成为古人生活中“燕游山水,以宣乐意”的重要节庆。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竞渡曲》中生动描绘了发生在湖南沅江的龙舟竞渡,在彩舟气势磅礴竞相飞渡的场面之余,他还留意到围观群众:“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旂夹岸照蛟...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24/c419926-4001999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24日10时10分32秒 徜徉典册之间 探寻中华文脉

   ...?唐代贞元二年吐蕃占领沙州后,汉志不灭的沙州人经历了怎样的不甘与愤懑?清代皇帝在“元旦开笔”时会许下什么愿望?这些疑问或许都可以从本次展览中获得答案。 从典籍中,我们所能见证的除了宏观的制度,更有古人生活的点滴。如果说前者构成了历史的骨架,那后者则为文明提供了血肉。透过这些细节,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情致意趣。 在“居延汉简”展厅中,有这样几枚“习字简”。它的释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一些单字的重...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8/c419390-3261983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8日8时42分53秒 徜徉典册之间 探寻中华文脉

   ...绘设计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仿制品),清乾隆时期的小金榜(仿制品),清光绪时期的文科大金榜(仿制品)……丰富的展品体现出档案在见证大事、传递信息、记录生活、记载历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感受古人生活情趣 商代人如何称呼四方风神的名字?汉代戍边吏卒如何发现敌人的踪迹,他们在守卫站岗之余的生活是怎样的?唐代贞元二年吐蕃占领沙州后,汉志不灭的沙州人经历了怎样的不甘与愤懑?清代皇帝在“元旦开笔”时会...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8/c403994-3261960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8日6时30分11秒 屏风:一种礼仪文化的重要角色

   ...。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实物载体,有着鲜明的历史烙印和审美变化。现在,作为一种纯艺术品装裱形制的屏风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它成为了一件实用美观的家具或家具装饰品。但是,屏风艺术的魅力穿越了历史,给予我们认识古人生活起居、礼仪文化和古典艺术的独特视角,感受到人与器物空间之间的深远关系。 屏风的东方美学意象 汉代以后,屏风开始以“画中画”形式出现,是中国绘画中用来构造空间的特殊符号之一。艺术史家巫鸿在著作《...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7/c419391-3259435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7日8时35分48秒 感受文物中蕴含的绚烂传统文化

   ...,佩戴潜水表,背负氧气瓶,携带水下摄影机、防水绘图纸等工具,借助新型设备对沉船进行高精度测绘。如今,遥感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为考古研究打开更大空间。未来,更多像长沙窑青釉瓷碗这样记录古人生活的文物,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蕴含的绚烂的传统文化,也将穿过时光、越过山海,一次次向我们跋涉而来。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1/c407521-3259113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1日10时13分3秒 新时代古籍整理出版怎么做?

   ...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取得上级单位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的大力支持,从几个渠道扶持岳麓社,社里的经营收入大幅上涨。积极转型,加强市场图书的开发,出版的《战天京》《军机处二百年》《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等历史通俗类读物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做好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等传统优势图书的开发、升级和改造,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修订编辑考核方案,引进编辑人才,努力提高员工收入,为承担古籍整理项目提供人才基础。...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01/c403994-3251680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日8时21分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