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汤汤在这部作品的叙述手法上有所创新,并同时对叙述的节奏给出了中肯的建议。陈巧莉认为,作品抓住了每一个角色的细微要点,刻画出了“水洼众生群像”,让小角色在故事里也有了各自的意义。王禹微从“童话的自我叙述感”“童话的节奏韵律感”“文与图的审美厚度”等角度出发,探讨了作品的文字韵律感、情节明暗线和结局圆融感。 王路认为,《外婆变成了麻猫》拥有让众多读者感同身受的力量,是对儿童文学书写题材的一种挑战与突破。...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6/c404071-403551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6日9时25分8秒 叶思藐:小说家与白昼梦...一直憋着的这口气的释放。这种文字上的简洁可能与穆萨对契诃夫之类俄国作家的喜爱有关,与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简洁相比,少了硬朗,多了一份柔情。 说到柔情,就不得不谈及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也许是由于带有强烈叙述感的男性第一人称,从我作为女性的角度看,他们都是温柔的,且不合格的。很少在男性作家的笔下见到如此细腻的心理描写。《蜉蝣》中描写第一次与陆曼相遇的细节:“我已经摘下耳机,以免她认为耳机是我拒绝交流的象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5/c404030-4013241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6日9时18分1秒 上岭,谁的心爱之物...寻枪》横空出世,创下了当年票房第一的成绩。总之他是个编织故事的高手,他的小说不断地“触电”,因为他作品的故事框架和人物框架有足够的精彩和二度创作的情节空间。在广西的小说作家里,他作品中那种带“静电”的叙述感总是很强。 凡一平的影响力有目共睹。接下来的日子,这辆重型创作快车是否提速不得而知,但保持当下的车速不容置疑,这都得费多少脑筋啊。要是有一头的秀发,肯定得跟他小说里的人物或者故事抢食不是?一个人的头目...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20/c404030-4001799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20日14时3分53秒 杨不寒《醉酒的司娘子》:古典性的情绪与隐形结构...着午后的时间。檀香 编织云锦,你也像是一朵云 用斟茶,来为我落雨 我的经书 被你目光打湿 圣贤语录缀满爱的元音 仿佛春日清晨的牵牛花,缀满露水 这首诗的意象、句式、语调、气息与古典场景都具有不错的贴合叙述感,诗人在流畅性的空间中完成古雅、意趣气息的塑造。值得注意的是,杨不寒在此类诗歌中,往往会融入一些植物(草木)意象,这些意象与诗人的主体形象,诗歌的精神导向具有一致性,这也是他的诗歌在一定体量下仍然有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5/c404030-4001449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5日23时43分44秒 欧阳黔森《莫道君行早》研讨会在贵州铜仁举行...一种对经典的传承。 舒晋瑜(《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读《莫道君行早》给我的突出感受首先就是它是虚与实的融合,这部小说具有一种非虚构的品质,比如小说中有诸多扎实的采写和详实的记录,都有一种现场的叙述感,给我们带来一种非常真切的艺术感染力。第二,作品实际上也是理性和感性的融合,作家满怀深情的礼赞扶贫工作和山乡巨变,同时也辩证地指出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第三是对现实和历史交错、时间和空间融合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2/c403994-3266248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3日12时4分55秒 伍尔芙和凡妮莎,在文学与艺术中互放光彩的姐妹...地读,似懂非懂之间偶尔在某些瞬间突然略有领悟。伍尔芙的笔下,生活是细碎意识的碎片。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人物的不同思绪不停地跳跃和转换着,裹挟着某种流动的意识,复杂模糊多元的属性,造就了其作品中独特的立体叙述感。自由联想是其描述人物内心感受的表达方式,并且不受时空限制。文学作品所蕴含着的流动性,某种程度上更接近生活的原生态,生活永远是琐碎的。其写作叙述手法和我们如今熟悉的写作阅读习惯间隔着将近100多年的时...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7/c404091-3245724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7日8时39分53秒 杨晓升:文学给了我充实幸福的人生...熬,要克服太多的困难。但是作品完成后对读者的心理冲击、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前所未有。这两部作品,不仅关乎人生,关乎家庭,也关系到中国人口生态甚至国家前途命运,堪称是警世之作。如何做到既有文学性,又有现场叙述感,既有细节故事,又有宏观视野和前瞻性,您能谈谈自己的经验吗? 杨晓升:这两部名字不同的书,其实是同一部作品,是我国第一部全景式揭示失独家庭惨状、分析一胎政策弊端并探讨开放二胎政策可行性的报告文学。...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09/c405057-3227777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1日8时18分51秒 “我们这里,把地震叫地动”...有一个大的观照和判断。写作是需要沉淀的,等到合适时候,或许也可以写出一篇相关的东西来。 问:因为你有两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和《表弟》,我因此也补读过你的一些小说。我一直对你的语言叙述感兴趣,那种当地方言字眼的使用。可能因为同为西北人,我读的时候,完全能转换成我的母语来读。众所周知,去年的脱贫剧《山海情》大热,让全国观众也在讨论,西海固语言为什么像陕西话。我开始以为是因为里面的演员是...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06/c405057-3207108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6日23时6分21秒 《每个人都是挖呀挖的孩子》:向“小”处的挖掘...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也没有他不会的事情。”她是如此精准地,道出了我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 赵霞的文字,很好地保留了“五四”以来的文学传统和美学追求,语言平和冲淡,轻灵可读,同时还带有一种静水流深的叙述感,别具辨识度,总让人难抑心中的好奇与期待,只想循着文本的脉络细细读下去。此外,“小昌呆子”“每个人都是挖呀挖的孩子”“首先,有一个锅”等篇名又洋溢着日常的温度和直白的幽默,不能不说,这是一位写作者独有...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08/c404072-3185319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8日8时30分15秒 现实·事件·寓言:重新发现“现实主义”...现为现场感,即叙事者假装与现场同在——从而不理解创作者当时是怎么创作的就不理解这件作品。他提出,“现代主义”是对“现场经验”无休止的追索,是对“距离消融”(eclipse of distance)这种叙述感的热情张扬。因此,“现代主义”呈现为对秩序和对秩序的叙事的一种强烈对抗,并形成对理性主义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的摒弃。与此相对,“现实主义”则假装一个故事自己在发生,人们似乎不需要理解当时创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04/c404033-3185012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5日8时32分49秒 杨晓升:报告文学不是“惹是生非”的文学...创作感觉和创作状态,这也算是聊以自慰吧。 中华读书报:《失独,中国家庭之痛》看了令人心痛。不仅关乎人生,关乎家庭,也关系到中国人口生态甚至国家前途命运,堪称是警世之作。如何做到既有文学性,又有现场叙述感,既有细节故事,又有宏观视野和前瞻性,您能谈谈自己的经验吗? 杨晓升:这是我国第一部全景式揭示失独家庭惨状、分析一胎政策弊端并探讨开放二胎政策可行性的报告文学。2014年10月出版后,次年的全国两...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25/c405057-3175955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26日6时48分55秒 用文字抵抗遗忘——对话作家梁鸿...时间根据他们的意见调整结构,反复琢磨。但这样调整我感觉不顺畅,我希望小说有缓慢的、时间的凝视感,如果把第四部分放在前面,整个情绪都不一样了,而且,我们不能小瞧读者。现在的结构首先保证了每个主人公缓慢的叙述感;其次,在每个主人公叙述过程中又包含着某些谜团,让读者阅读时充满悬念,耐心地随着情节一步步揭秘,到第一章第四部分完全清晰,读者也会有一种阅读上的成就感吧。 记者:您提到小说从构思创意到交稿,七易其...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24/c405057-3168644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24日8时56分58秒 戴晓莲:古琴非遗更要有“真正”的传人...同时将戏曲、表演和叙说与古琴相融合。既保持“音乐会”古琴为主角的听觉传达,同时带有“剧”类演出表演性的特质,为原本纯抽象的古琴音乐加入一些具象性的元素,使“静听琴说”的演出更加完善地表现出“故事性”的叙述感,也让观众在观赏中进入一种高度凝练的“神韵、意境、移情”的视听境界。 戴晓莲认为,保护“非遗” ,不是将古琴艺术像古董一样束之高阁,仅供远观,而是要将古琴融入现代审美需求,让演奏艺术作为活态传承,...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11/c404005-3005080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11日16时33分47秒 戏剧的未来在东方——从传统表演美学谈起...狗儿爷涅槃》这个戏有十六七场戏,都很写实,刁光覃老师对我很信任,让我放手去做。这个戏实际上都是狗儿爷回忆的瞬间,我不想“实”着做,我很客气地和主演林连昆说:“林连昆老师,您能不能按评弹的方式来说独白?叙述感要强。”他说:“好好的戏你干吗这么演?”我对他解释这种表演是把对话用叙事的方式表现,是一种新尝试,人物的态度会更鲜明。最后他采纳了我的建议,主观、客观、叙述、对谈,微妙的变化生动极了,强化了人物质朴的...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12/c404004-2976015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21日16时49分21秒 刘恒:写作也是用文字表演...嘲和穷开心式的通达,正与刘恒笔下塑造的贫嘴张大民有一脉相承之处。 让刘恒最过瘾之处,是剧本有着不竭的生命力。导演林兆华对结尾苑国钟之死的处理区别于刘恒写实性的原有构思,舞台最终呈现时空静止状态,用叙述感很强的语言代替内心独白。“剧本会随着一代代人的加入在不同舞台、不同时间展现出不同风貌。话剧剧本是话剧的源泉,永远在流淌。” 《窝头会馆》还有个副标题,叫“父与子”。下一步,刘恒想以此为根基,再写两...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116/c403994-29649032.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1月16日8时7分56秒 刘恒:写作也是用文字表演...嘲和穷开心式的通达,正与刘恒笔下塑造的贫嘴张大民有一脉相承之处。 让刘恒最过瘾之处,是剧本有着不竭的生命力。导演林兆华对结尾苑国钟之死的处理区别于刘恒写实性的原有构思,舞台最终呈现时空静止状态,用叙述感很强的语言代替内心独白。“剧本会随着一代代人的加入在不同舞台、不同时间展现出不同风貌。话剧剧本是话剧的源泉,永远在流淌。” 《窝头会馆》还有个副标题,叫“父与子”。下一步,刘恒想以此为根基,再写两...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116/c404005-29648933.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1月16日7时41分30秒 何建明:我希望自己讲述的故事能够温暖世界...。《农民革命风暴》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这个历史事实的重要发现,说明中国农民当年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和寻找生存出路所付出的勇气及智慧是何等可贵,历史必需记住他们的功绩。 报告文学具有文学艺术性的“现场叙述感”,这一巨大优势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犹如亲身经历历史的艺术感染力。此外,当年的亲历者大多还健在,通过他们的口述回忆与档案资料的佐证来写作,能为历史留下第一手资料、也能让历史分外鲜活。它是真实的,同时又是文...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814/c405057-29467580.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8月14日7时56分18秒 踏进一个奇幻园——读戴臻的童话(张洁)...叙述的姿态,语言节奏,思想空间,文本所呈现的韵味和情感,构成的是一个四处飞扬着童真和童趣的奇幻园,是一个童真和童趣以本色状态散发神采的奇幻园。 作者对于童年心态的把握和表达令人惊叹。 他的叙述感有安徒生的风范,但这些又全然是戴臻式的,承载着他特有的气质和呼吸。从一篇篇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个人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平凡所创造的绚烂烟花———烟花在空中闪耀,快乐的是燃放的人,也是观赏的人。我想戴臻和...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4/2014-02-27/193311.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2月27日7时48分35秒 《我们的八十年代》吹来的风...,艺术家们对宏大叙事总是格外钟爱的,尤其是影视作品。但在《我们的八十年代》如此宽阔的题目下,创作者们却选择了通过人性表达的细微叙事,诠释一个时代的情感,叙事结构则走向平面化,多靠人物组合的情绪呼应形成叙述感。但这样的叙事并没有解构“我们的八十年代”这样宏大的话题,每一个微观世界都是一个宏观世界的缩影,观众们在其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80年代影迹。 喇叭裤、墨镜、双卡录音机、霹雳舞、张行和张蔷的歌、翁...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1-07-27/55079.html 发布日期: 2011年7月27日8时51分5秒 何建明:重写中国改革开放史...这种精神和这一现在读来还令人感慨、痛心而又生动的故事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传颂。 读书报:选择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来抒写改革开放历史,您认为有何价值? 何建明:这是因为报告文学具有文学艺术性的“现场叙述感”这一巨大优势能给读者带来阅读时犹如亲身经历历史的艺术感染力。此外,当年的亲历者大多还健在,通过他们的口述回忆与档案资料的佐证来写作,能为历史留下第一手资料、也能让历史分外鲜活。它是真实的,同时又是文...
推荐榜#相关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9/2009-02-02/59562.html 发布日期: 2009年2月2日13时48分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