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10 篇有关 历史脉搏 的页面,用时 0.209秒.

第1页  共6页

青山明月夜 千古映诗人 ——读《李白诗集全注全译》

   ...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即便身当逆境,也应如扶摇九天的大鹏,自信“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 时至今日,诗仙风采与盛唐气象依然令人神往。要真正触及那一时代的历史脉搏,仍然需要适当的专业辅助。《李白诗集全注全译》一书可作为诗国长河上沟通古今的一叶扁舟。此书注译者作为唐代文学研究方家,以深厚的文史功底与细致严谨、洞见深刻的治学态度,以及优美流畅的文笔,使千载而下的读...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42005-40466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20分27秒 盛唐之音的幽燕回响

中国古典诗歌,以唐诗为最。大唐诗人们奏响了绝世华章“盛唐之音”,创造出古典诗歌臻于化境的完美形态,并将之升华为一种经典的诗歌美学范式。最能体现盛唐之音时代性格与美学特质的,莫过于紧扣历史脉搏的边塞题材诗作。边塞诗作承载着唐人建功边陲、逐梦关塞的集体记忆,彰显出盛世的自信开朗与进取精神。这在走向江山与塞漠的“初唐四杰”那里已初现端倪。幽州人卢照邻用《战城南》的旧题写出新意,骆宾王在赴幽州途中写下流芳千古的《...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42005-404632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57分53秒 影视作品带火了多少城

   ...同编织出一幅鲜活的市井画卷。在这个立体空间里,不同出身的几位少年用汗水与欢笑,在潮湿闷热的空气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诗篇。 影视创作对城市文化深度挖掘,不仅需要敏锐捕捉城市的表象特征,更要把握其内在的历史脉搏与时代精神。创作者应当像考古学家般细致梳理城市的记忆年轮,如诗人般精准捕捉城市的气质神韵,最终将这份理解熔铸进作品的灵魂中。《人世间》《漫长的季节》之所以选择东北作为叙事舞台,正是因为这片土地承载着共...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19388-404560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8时38分57秒 复调形式与总体性伦理——评刘大先《去北川》

   ...”(20)——不仅包括精英文化本位者,也包括对民间文化抱有理论期许的文化研究学者。 利用自身智识组织北川文化产业建设,帮助北川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主潮中获得财富、幸福和尊严,同时自觉融入北川的生活世界与历史脉搏,成为北川共同体的一分子,这已然近似葛兰西所说的“积极地参与实际生活”“作为建设者、组织者和‘坚持不懈的劝说者’(同时超越抽象的数理精神)”(21)的“有机知识分子”。而成为这样的“有机知识分子”,既...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4030-404024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5日9时37分44秒 努力挖掘并讲好湖北故事——2023年湖北报告文学综述

   ...里长江流域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下的绿色发展之路。长期从事文艺评论的李鲁平,在前一年完成的《武汉传》中已经显示了他在获取和处理纷纭的史料的学问功底,以及架构宏大的时空背景,穿透文化的岩层把握历史脉搏的思辨能力。在《长江这10年》里,他进一步发挥他的优长,沟通历史与现实,将长江沿岸近十年的变化置于长江文明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在对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回望中看当代长江十年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04034-4035602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7日9时26分15秒 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看文化传承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忆、精神寄托,挺起不屈不挠、牢不可破、团结统一的脊梁。长城是一个整体,谁也无法割断长城,长城是历史共享的,一部长城史,是中华民族内部游牧力量和农耕力量交织激荡、共同书写的长卷,是一道金光闪闪的焊缝,是历史脉搏跌宕起伏的心电图。从大海到高原,这条不断延伸、起伏颤动的曲线,可以看到两千多年的合奏合唱,可以体会中华文化和审美精神中铿锵有力、壮怀激烈的血气、勇气和阳刚之气。“在建设范围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

专题#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9/c459239-4029582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8时35分34秒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君子坦荡,幽深百年

   ...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知识女性,她译的《呼啸山庄》至今广为流传。红尘离乱,千帆过尽,沧桑不曾遮蔽她的天真,好玩之心和诗意之眼同在,她的回忆“有我”却并无“我执”,有“小我的亲切”又有“大我的普遍”,历史脉搏在悠悠往事中跳动,“她”的世纪徐徐展开,往昔在清风、明月中复活。 \@林蓓珩:她的故事,抑或历史 百岁老人杨苡的口述从头细数,近4万个日子从“家族旧事”“中西十年”“从联大到中大”三大部分伸展至历史深...

专题#专题#文学观澜读书会#文章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8/c432718-402591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8日15时17分13秒 前现代的趣味、想象和遗风流韵——关于“慢的美学”一个文学史视角的札记

   ...书写对象和审美趣味,创作了大量受到广泛好评的作品,在生活中,她找到了一条适于自己的创作道路,用她的话语形式和讲述对象,发现了另一个我们不熟悉、已经远去却还存活在当下的历史,这是活的化石,是散落在民间的历史脉搏的有力回响。这就是《纸上》。 这些作品在结集前曾先后发表过。曾在《人民文学》头条重点推出,《新华文摘》转载。《跟着戏班去流浪》《与茶》《春蚕记》《牧蜂图》《冬酿》《船娘》等先后在《人民文学》《十月》《...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2/c458525-402150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2日17时24分2秒 “青春与文学相约”跟着茅奖作家同游浙江文学馆活动在杭州举行

   ...体文学馆建筑,也是全国文学馆联盟首届常务理事单位。此次茅奖作家毕飞宇、徐贵祥来到浙江文学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文学的沃土,走进中国现当代文学深沉热烈的精神原乡,感受厚重的吴越文化积淀、触摸浙江文学跳动的历史脉搏,邂逅文学名家和经典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浙江从古至今的文学发展历史,感受浙江作家们用作品构筑起的文学世界,用丰富的体验激发文学想象。 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在致辞中谈到,浙江文学馆开放以来,各项活...

专题#专题#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7/c457895-4012067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7日14时34分1秒 以正确历史观引领青年坚定历史自信

   ...问题的思维方式。要坚持正确历史观的思想方法,引导新时代青年自觉遵循历史的内在逻辑,以宏大历史视野跨越多层历史区间来俯瞰多维历史图景、考察人类社会,从而在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运用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脉搏,掌握历史主动,推进历史进程。 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掌握正确历史观的思想方法是青年树立历史思维的基本前提和客观要求。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全面把握并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03/c403994-4008899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3日10时8分3秒 百年新文学与百年北京形象建构

   ...与观众在线上积极参会,反响热烈。 世界文明视野中的北京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多元互动中逐渐沉淀出多元品格。站在古今中外交汇融合的节点上,无论是视野开阔的文化研究,还是聚焦文本的北京书写,无论是抓住历史脉搏的北京研究,还是重审北京文化流动的域外眼光,都勾勒出独具魅力的北京城。在与时代互动的过程中,北京文化得以传承与延展。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教授分别代表学校和文学院在开...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5-3261521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7时56分37秒 《家山》:传统创生与主体重塑

   ...,他喜欢把小说写得水波不兴,静水深流。将革命历史的必然性之揭示融于乡风民习的承续与变迁中是王跃文此种写作风格的延续。虽然径取民间视角,但他却没有踏入个人化历史书写的历史虚无旋涡,小说立足沙湾一隅,触探历史脉搏,勾勒时代大势,实现了日常叙事与宏大叙事辩证的诗学统一。 二、传统创生: 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碰撞及融合 乡风民习乃传统文化之活的在场,其赓续与变迁隐伏着传统文化之历史走向。日常规约之变并非乡土文化传统陷...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8/c404030-4006520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8日9时14分37秒 王跃文《家山》:日常叙事与宏大叙事的诗学统一

   ...沧桑巨变,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等层面用心深耕,揭示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时代精神中塑造人民主体形象、高扬人民主体意识,呈现出深厚历史内容与独特艺术魅力交融的史诗品格。 小说触探历史脉搏,书写时代大势,于深广时空呈现丰赡的社会历史内容。乡村日常的显性书写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节点的隐伏穿行相互呼应,使沙湾一隅具有了容纳近现代中国厚重历史的宏大体量:辛亥革命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1/c404030-326157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6日17时12分16秒 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杂糅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直是中国这个现代民族和国家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2年度的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中,创作者们紧贴现实历史脉搏,积极梳理不同群体对时代历史变化作出的复杂情感反映,关注着地方性知识的现代化传承。各类题材作品纷呈迭出,成为了时代演进中的靓丽符号,彰显出民族文学强劲的发展魅力。在主题上,既有书写主旋律层面的宏大主题,凸显主流价值认同、民族和国家凝聚力的力作,也有表现现代性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不同反映...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3/c404101-3261696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7日8时32分6秒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作,拓展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文献,尽可能还原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有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激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思维,更好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脉搏,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中国。这将是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工作者所能作出的崭新学术贡献,也是文献工作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7/c419387-3259434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7日8时35分55秒 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

   ...去殖民性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2021年的非洲文学年是一场西方文化界发起的非洲文学庆典,但也是非洲文学自身魅力与繁荣的集中体现,折射出其百年发展历程及深厚历史渊源,是非洲文学的非洲性与历史脉搏合拍之后的回响。非洲文学大致可分为欧洲语文学和本土语文学两类。非洲文学,特别是欧洲语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本就与西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呈现出与西方殖民统治紧密相连的本土表征、流散表征和混杂性表征等特色...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09/c404090-3254161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9日14时24分1秒 未来学与文学创作

   ...,顺着这条路深挖下去,提炼出其中的意义,才会有作品的新的灵魂,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生活,直抵生活的本质,找到人物更高的意义。您曾在《太阳醒着》的《序言》中指出:“小说广泛地反映了我们时代典型的人物关系和历史脉搏。”“作者不断深化自己小说的主题,从人的解放,去设想工厂的改革,还从人的解放推进到和谐社会的建构,推进到人类命运和宇宙未来的沉思,在字里行间时时可见含有哲理的睿想。”这是符合我的构想的。长篇小说《穿越...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9/c405057-3251342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9日7时40分16秒 想去草原深处,放一群马

   ...…… 山丹,有大草原的苍茫,有万马奔腾的野性,有弱水长流的温婉,有野花青草漫漫流淌的柔情。走在山丹的雨天里,雨丝滑过脸颊,感觉它一会儿像刚出世的小马驹活蹦乱跳,一会儿又沉寂如苍穹,跳动着千年不老的历史脉搏…… “你住长城头,我住长城尾。”美丽的山丹,如嘉峪关东头的一个长城驿站,横贯古今;山丹草原,更像河西走廊上一枚无涯的肺叶,释放青绿的氧气滋养着苍茫的河西高原。如今,我可以坐着高铁去看我的那群心心...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2/c404018-3248255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5日8时56分2秒 “轻骑兵”的姿态与力量

   ...那么短,就可以称其为长。短到了像杜甫写“三吏”“三别”的篇幅,那么就是史诗。所以我觉得史诗和速写的关系是辩证的。长的未必就是重的,短的未必就是轻的。关键在于写的题材是不是把准了一支高科技军队迈向辉煌的历史脉搏,是不是按到了现代战争的制胜穴位上,是不是写出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新形象、新气质。 短篇军旅报告文学可以就写一个人、几个场面,以小见大,依然可以把一场战争记录下来,把一支军队、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5/c405057-3243008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30日8时20分30秒 路遥接受史之冷热现象研究

   ...,而在于是否具备“公共文本”性质。 新写实小说关注最为琐碎的日常,致力于“个人化”经验的叙述,公共性叙事消失,“从这样的文学作品中,很难感受时代的主旋律,很难触摸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宏伟的历史脉搏”[92]。陈晓明认为这意味着“文学写作不再依循社会化的想象关系的推论实践,写作者不再有充当历史主体的欲望。”[93]这一“历史主体”正是公共文本的表达。公共文本的退潮是时代变迁社会分化的必然结果,同...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10/c404064-3241828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10日8时39分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