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883 篇有关 历史文物 的页面,用时 0.129秒.

第1页  共45页

吴克敬《周原纪》:一曲民族记忆与文化寻根的雅乐

   ...解释与全体国民对集体身份的归属认识关联、等同起来,国家最终形塑了一个具有同一性的“记忆共同体”。这部作品的立足点是“记忆的共同体”,是阐释和佐证集体记忆的最佳案例。 在《周原纪》中,作家讲述了许多有关历史文物的故事,这些陈列的文物古迹都是过去周原地区辉煌历史的见证,他们具有存储过去历史记忆的功能,用文物故事叙事的方式来串联记忆和言说记忆,这些“历史的碎片”能够给人以安抚的力量和重新出发的信心。有关历史的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36分45秒 沉浸式展览:观展还是观景

   ...李公明:传统展览的近距离观看模式当然是必须坚持的,而且应该充分运用先进技术,为观众提供静心沉浸观赏的有利条件。 实际上,我认为应该在更为严肃的层面来思考滥用高新技术、过度追求视觉刺激的危害性——假如把历史文物之“物”这一主体,抽空为一种被挪用的形象、符号,为之披上高科技与视觉奇观的外衣,貌似让观众沉浸在文明体验之中,实质上是以奇幻与浮华抽空了文化的真实内涵和审美境界,这难道不是一种必须警惕的在经济利益驱动...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19390-404642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1分2秒 探寻古希腊文明之源

   ...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自4月15日起,一步入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就犹如踏上希腊神秘的克里特岛——在“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中徜徉,不仅能感受到深埋于古老地层中的神话印记,更能透过珍贵的历史文物,了解作为古希腊文明源头的米诺斯文明,解读镌刻在西方文明源头的基因密码。 克里特岛的代达罗斯传奇 希腊的克里特岛横卧在爱琴海南端,与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北非大陆、小亚细亚隔海相望,是联结欧亚非三洲的...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90-404609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51分33秒 从博物馆到美术馆,历史中的美学典范向大众走来

   ...走进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从古至今的伟大创造中。正是由于继承与发展,民族智慧及创造性在每一件标志性作品中凸显出来。以宝藏历史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和展示现当代艺术创作的美术馆共同合作,使传统与现代共处同一空间,由此而梳理文脉,展示出创新轨迹和文明历程。”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先后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文博单位合作举办了“墨韵文脉”系...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19392-404450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8时42分6秒 创新保护利用,让“古都之脊”焕新韵

   ...喜的是,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并开发搭建“数字打更人”“数字中轴·小宇宙”等公众线上活动参与平台。“数字打更人”创新性地为公众提供了参与平台,人们通过“随手扫码、随手拍”的方式,就可以将历史文物的数据实时传送到遗产监测平台,让市民、游客有机会化身为北京中轴线的守护者,深度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游戏“数字中轴·小宇宙”则融合了高清照扫、游戏引擎、实时头发物理模拟、实时动态全局光照方案等技术,在线...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07521-404381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9时32分1秒 小城博物馆的文化大能量

   ...的挖掘及其内涵阐释、数字化建设、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综合发力,并形成了一些有益经验。众多小城博物馆通过加强对馆藏文物的研究阐释,让人们更好地感悟文物的历史厚度;借助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打造文物数字展,让历史文物、遗址遗迹、文化典籍“活起来”;革新运营理念,精心塑造文化品牌,深度研发文创产品,构建起融合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知识教育、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综合体。小城博物馆为人们满足多元化品质化的文...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7521-404355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9时31分58秒 以“活态”激发活力 用创新守护文脉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再到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全方位、多层次地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得以极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走进博物馆,在与历史文物的对话中,探寻民族的根脉,汲取精神的滋养,感受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博“热”更久 主持人:在“打卡式观展”与“深度文化体验”并存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文物保护与公众文化需求?...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5057-4043510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8时3分36秒 隐藏在朗润园中的“圆明园”

   ...圆明园的东西可多了,总不能把华表也拆了吧?”老爸说:“这几块石屏风不是燕京大学拉来的,是贝勒载涛,就一直扔那儿了,也没用上。”“王总管”一听这话也是:“那,行吧!”你想啊,“王总管”脑筋快,像这类重大历史文物移交肯定要报校长,校长也肯定征求侯老意见。既然侯老自己提出来了,那就好办了。 而那时我正在调动工作,时常去圆明园尽个义务帮个忙。于是我跟圆明园管理处工头杨振铎师傅以及新来的张恩荫书记透露了好消息。说北...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42005-404265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10时11分16秒 《火花》2024年第12期|王利民:天边的云朵——“晋疆一家亲,文润天山行”新疆采风手记

   ...和韩驰的陪同下参观昌吉公园。 烈日之下,人们穿行于胡杨林中,谈论着沙漠守护神“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特有品质。 16:00,参观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馆,主要陈列有“丝路庭州——昌吉历史文物展”,包括“恐龙时代”“昌吉郭勒——东天山的早期社会”“东部天山——车师六国家园”“北庭——唐代西域北疆的政权中心”“别失八里——高昌回鹘王国之夏都”“古城——清代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等六个主体部分...

新作品#报刊在线#《火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7/c459617-403969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9时6分22秒 历劫重光

   ...曰“黄妃塔”。人们对此的普遍解释是,钱俶为了纪念一个姓黄的妃子,或为了庆贺黄妃生子而建塔。然而,吴越国三代五个国王,都没娶过一个“黄妃”。 “我已经在很多场合解释过了。可惜,误会太深。” 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雷峰塔考古发掘领队黎毓馨说,塔的正式名字是“皇妃塔”,这是在残碑出土后,才得以确认的。 依据残碑上钱俶亲自撰写的碑记,雷峰塔为供奉“佛螺髻发”而建,公元977年建成,名为“皇妃塔”。 公元97...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4/c404019-403884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8日8时58分17秒 “刘半农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灵魂”

   ...,采集物除非经学术团体协会审查,绝不许擅自运出境外。 三、考查团中必须有足够的中国成员,与外国团员共同考察。如果只是1至2个中国人参加,负责与当地政府沟通,就成了外国考查团的随从、仆役。中国人对祖国的历史文物有比外国人更深更高的识别、鉴赏能力,在勘察、发掘中能更周密细致地工作,加强文物保护意识,维护国家利益,行使主人翁之责权。 四、考查团的领导应该中瑞双方各有团长,具有同等职权和尊严,一切工作由两团长商量...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7/c404063-403969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7日11时8分56秒 葛亮:写作是一种沉淀和释放

   ...必然是一种沉淀和释放,不得不下苦功夫笨功夫。 如果有机会见到一位作家,在世的或已故的,你想见到谁?你希望从这位作家那里知道什么? 葛亮:肯定是沈从文。我受他的精神滋养很大。除了小说家,沈从文还是杰出的历史文物研究者。我近年在写的作品有关非遗。有一个题材一直想写,是家乡南京的云锦,作为皇家的丝织贡品如何进入民间,见微知著,反映中国晚清至民初流转过程中,民间整个社会结构及运转规则的改变。我想和沈从文聊一聊这个...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05057-403941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9时43分32秒 张光芒:论新时代长篇小说的传统文化书写

   ...在《听漏》中,卢小材引用了马跃之著作中的一句话:“以考古形式发现的东西,如果没有进一步完善人的精神生活,就与挖出来的破铜烂铁没有太大区别。”[18]结合整部小说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作家于《听漏》中针对历史文物所开展的一系列价值追问,体现了其对于当代人的精神滋养、文化润泽,成为“传世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除了促进个体精神生命更新外,能否切实转化成当下的文化生产力则是决定传统物是否具有当下价值的第二个层面。《...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30-403931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11时56分48秒 解锁科幻视角下的国宝密码

   ...真实博物馆为故事背景的少儿科幻小说,也是国内首部“博物馆+”少儿科幻小说。小说通过与时俱进、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幻题材,将古代的历史事件、文物的来历以及发掘过程与对前沿科技的想象融合,呈现出一幅瑰丽的中国历史文物图卷,旨在增强儿童的文化自信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儿童对文物、对历史、对未来科技的兴趣。《博物馆里的外星人》是该系列的首发作品,故事以羊城广州为起点,从广东省博物馆出发,向读者缓缓展开一...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04071-403713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17时55分12秒 世界屋脊上的吉米·卡特

   ...·云丹贡布历经几十年临床经验,并集前人之大成,又翻译汉文医学著作,最终编撰出著名的藏医药经典名著《四部医典》。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将“门孜康”门前的道路命名为“宇妥路”。卡特和夫人重点看了藏医的典籍与历史文物陈设,卡特先生看得非常仔细。因为时间紧迫,没有去参观住院部、门诊部。如今,卡特先生去过的藏医院旧址上,已经盖起了一座三层楼的藏医研究院,而承担着门诊重任的藏医院,已经是拉萨娘热南路上一座醒目的现代化建...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1/c404018-403664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7时24分51秒 箭扣英姿

   ...同一般,可见山高险峻,老鹰到此都要翻身而过。这段长城有“天梯”“擦边过”“鹰头”等著名险段,每一处险段都有惊心动魄的气势。其形胜之险要、墙体之奇绝、工艺之巧妙、着色之雄浑、植被之茂盛堪称各段长城之首,历史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经过多轮方案的讨论修改,张彤的提议通过国家和市文物局审批。2016年6月,北京箭扣长城一期抢险修缮工程宣布启动。 兵马未动,设计先行。在制定设计方案之初,张彤与设计人员来到现场实地踏勘...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2/c404019-403441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6日8时41分34秒 3位茅奖得主揭秘创作背后的故事

   ...“破绽”。“《听漏》这部小说,在开篇就设计了一个人物——‘听漏工’,用一根原始的铁棒贴在地上,判断地下的管线是否漏水。昏暗的清晨,‘可疑的场景’,身怀听漏绝技的‘听漏工’,一下就将读者带回千年之前,将历史文物青铜重器与当下的生活场景串联起来。” 通过富有戏剧性和张力的表现手法,刘醒龙为观众打开了想象的空间,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往来穿梭。《听漏》是刘醒龙“青铜重器系列”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出版于2014年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4/c403994-403533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4日9时4分17秒 三重向度读“金字塔的国度”

   ...及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天神统治时期至亚历山大征服前夕的埃及历代诸王,并首创了以“王朝”划分埃及历史的原则。但遗憾的是,这套书早年即已散佚,未在希腊—罗马世界的主流文化中留下印记。 因此,考古学发现的历史文物、遗址、遗迹、文献,以及流传下来的文本和记录,都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证据,围绕这些文物、文献等“一手资料”的研究就显得异常珍贵。以对古埃及宗教思想的论述为例,作者结合传统的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3/c404030-403382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3日21时2分58秒 陈伟:公众考古与地方文化自信——读《访古记:一个人周末博物志》

   ...海。好不容易看见一个老太太独自散步,一时恍惚。《西游记》的荒野里,总是会有老太太,看来这并不是《西游记》里杜撰的,而是真实的生活。” 公众考古使更多民众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明之灿烂辉煌,从而积极参与历史文物之保护,增强文化自信与历史认同感。同时,亦让徘徊于考古学大门之外的考古爱好者有机会踏入此神圣殿堂。《访古记:一个人周末博物志》一书,即从个人视角出发,以文学叙述之方式深入浅出考古之美,之趣,有知识性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8/c404030-403345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8日14时27分10秒 《中国关键词:文物与文化遗产篇》首批多语种系列图书发布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故事。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介绍,这批图书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推介具有标识意义的中国文化遗产;二是注重解读文物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三是图文并茂再现历史文物的真实魅力;四是讲述文物交流与文明互鉴的精彩故事。 “中国关键词”是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重点打造的公共知识产品,现已用20种语言传播到全球50多个国家,被誉为“让世界读懂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03994-403256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7时57分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