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承尧还有一部分诗是典型的“杜诗风格”,有着强烈的平民与忧患意识,比如写于抗战胜利之后的《痛定篇》,大多写徽州民间的疾苦,其中《县长来》《老估叹》《乡长寿》《官拥兵》等,就像是杜诗《石壕吏》、白诗《卖炭翁》的翻版,此外,还有“屋小茅如发,田荒草似秧”(《由祁门至安庆道中杂诗》),“龙蛇既已起,鸡犬安得宁?至今闾里间,两日一食并。”(《石壕村》),“今岁秋成原不恶,最怜户户只空仓”(《老农》)……看得出...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18988-404136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0日9时10分21秒 在浔阳...屋已消逝于岁月风雨,后人苦苦考证、复建,作为名人故居,供游客游览、感叹。 这个人,就是白居易,时年46岁,已经领悟居于人间之不易。 因宰相武元衡在长安街头被政治对手谋杀(元和十年)而为之鸣不平,更因《卖炭翁》《秦中吟》等诗文刺目逆耳已久,白居易成为同僚排斥嫉恨的异端,继元稹等知己被逐出长安后,亦遭贬放,来到江州亦即浔阳(今江西九江)任司马,以闲差领取一份俸禄。衣食无忧,却郁郁不振。在庐山,在这座草堂,他...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1/c404018-403516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日8时34分56秒 一根穿越千年的纤绳——赖特与白居易诗的英译转化...特的诗歌中。赖特将地点替换到美国中西部地区,那里充满了矿工、赌徒、流浪汉、拾荒者、印第安人等一系列被边缘化的人物。就连其中的动物也是疲惫不堪的,例如喘息的老马,拖曳着花粉的蜜蜂。他们对应了韦利译诗中的卖炭翁、侏儒以及“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的折臂翁等一系列的可怜人。不过,赖特的诗中,除了令人伤怀的荫翳,时不时也会有积极的亮色。《北方的狗鱼》一诗中,赖特连祷般重复“继续活下去(go on liv...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5/c431803-403136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5日8时59分49秒 孔孚论...高与“缘情”相关的“艺术派”的地位,力图以此进一步打破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促进诗歌艺术的发展。 考之中国诗歌史,当然不乏富有时代性、现实性与思想教育意义的经典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陆游的《书愤》之类,亦另有更多广为读者喜爱的经典名作,如同是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陆游的《游山西村》及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贺知章的《咏柳》、王维...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2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6时27分21秒 莫道春归无觅处...使命,白居易还是一个少年时便惊动了长安。因为他的出现,唐朝的诗坛又一次光芒万丈。 生于乱世,心怀光复大唐盛世的志向,读书读到“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终究登科,任县尉,慨叹农民“家田输税尽”;任言官,为卖炭翁“苦宫市也”鸣不平,“直书其事,而其意自见,更不用著一断语”。他的矛头总是指向权贵,最终落得被贬谪的下场。“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接到朝廷诏令,白居易立即离开京城,两个月后抵达浔阳。 浔阳欲...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4/c404018-402423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7日8时49分25秒 白居易的宦游人生...,白居易写下了千古名篇《长恨歌》,其中就隐含着对统治者的批评和谏言。不久,白居易被擢升为翰林学士,后改为左拾遗。作为谏官,白居易一面向皇帝直言朝政利弊,一面写出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作,如《观刈麦》《卖炭翁》《新丰折臂翁》。当时的他可谓“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这些讽喻诗无疑刺痛了许多达官显贵。 成也文章,败也文章,长安也是白居易遭遇沉重打击的地方。相比于李白、杜甫等前辈直到很晚才获得一官半职,白居易...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5/c442005-402237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5日9时50分26秒 世俗时代的史诗思维——论刘亮程《本巴》对《江格尔》的发展...》等均持此种观点。胡适认为《孔雀东南飞》是“古代民间最伟大的故事诗(epic)”,见氏著《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第八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93页。郑振铎则将《孔雀东南飞》《长恨歌》《卖炭翁》等都包括在史诗中,见氏著《诗歌的分类》,《郑振铎全集》第三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63页。 [3]本文涉及的刘亮程《本巴》引文,均出自译林出版社2022年版,不再一一标注。 [4]卫拉特...
专题#专题#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6/c457894-4011148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6日15时18分43秒 胡适和他的翻译诗歌...学体裁,还脱不出中国古典的范畴,自身又有较好的文言功底,是以早期的十余篇译诗,仍采绝句、律诗、辞赋等旧体格式,追求传统的雅的诗学规范。例如《军人梦》近乎我国古代的离别诗,《缝衣歌》则很有《花木兰》与《卖炭翁》的韵味,而《哀希腊歌》充满了英雄奋拔的慷慨苍凉之气,读来抑扬顿挫,颇富感染力。古文式的译法,虽令文体优美精致、内容精练简约,但也造成了“欠译”和“过译”的问题。对此,胡适彼时不但不以为意,还颇为自得...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3/c404064-3269254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3日8时44分32秒 刘震云:哲学停止的地方,文学出现了...出好作品的。我从来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有谁聪明。 文学的底色一定是哲学 文学的底色一定是哲学。白居易《卖炭翁》里的两句诗,“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诗好就好在充满着哲学的思辨,一个卖炭翁,风雪天在街上叫卖,衣服很单薄,但盼着天气更寒冷一些,为什么?因为炭好卖一些。 《琵琶行》中写“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反映了一个哲学思辨,人和人之间的相知和时间的关系,每天在一起工作了...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07/c404032-3265930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7日9时0分48秒 《山西文学》2023年第3期 | 王珊珊:人间好诗须传送,始终清醒最难得...多的具体形象,“家田数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抱子贫妇人(《观刈麦》),“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的杜陵叟( 《杜陵叟》),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的卖炭翁(《卖炭翁》),“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的小家女子(《井底引银瓶》),“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琵琶女(《琵琶行》),等等,不粉饰、不回避,充满真情实感的人性述说,充满理性思考的感性抒发。...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5/c419827-3264489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0日8时42分12秒 江州寻陶潜...宕,可谓顺遂。担任江州司马三年有余,除了伤春悲秋,不见他劳心劳力多少实事。后去杭州,写诗之余,也算参与了一件兴修水利的市政工程,留下一段白堤。我实在不能共情他在江州的浅愁薄恨。当然,他体恤底层百姓的《卖炭翁》,与杜甫的“三吏三别”一样不朽。 二 我心里只有陶潜。 别人在陶潜的田园诗里读出了闲适恬淡,我读出的唯有困苦忧惧——年岁愈长,愈甚。 终于来到柴桑,是陶渊明纪念馆。解说大姐一身紫丝绒...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9/c404018-326401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9日8时58分38秒 江州五章...,除了伤春悲秋自怨自艾,不见他劳心劳力多少实事,无非陪酒送客发牢骚?后去杭州,写诗之余,也算参与了一件兴修水利的市政工程,留下一段白堤。 我实在不能共情他在江州的浅愁薄恨。当然,他体恤底层百姓的《卖炭翁》 ,与杜甫的“三吏三别”一样不朽。 3 我心里只有陶潜。 别人在陶潜的田园诗里读出了闲适恬淡,我读出的唯有困苦忧惧——年岁愈长,愈甚。 终于走到柴桑,是陶渊明纪念馆。解说大姐一身紫丝...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15/c404018-3262456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16日8时34分59秒 大寒:穿越凛冽的蛰伏,拥抱来年的希望...藏,也是隐藏。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清福,“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也不是人人都懂得欣赏的风雅。不过,即使背负着种种不便,百姓对大寒之“寒”的期盼依然炽热强烈。白居易《卖炭翁》里有言:“心忧炭贱愿天寒。”相似的道理也体现在农人心中:大寒时期,人们最担忧的便是天气不够冷。百姓没有诗人那般华美的辞藻,但体现这种担忧的农谚却不胜枚举:“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无寒,清明泥潭”...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0/c419926-3261040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20日8时38分42秒 大寒:穿越凛冽的蛰伏,拥抱来年的希望...藏,也是隐藏。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清福,“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也不是人人都懂得欣赏的风雅。不过,即使背负着种种不便,百姓对大寒之“寒”的期盼依然炽热强烈。白居易《卖炭翁》里有言:“心忧炭贱愿天寒。”相似的道理也体现在农人心中:大寒时期,人们最担忧的便是天气不够冷。百姓没有诗人那般华美的辞藻,但体现这种担忧的农谚却不胜枚举:“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无寒,清明泥潭”...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0/c442005-3261044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20日8时8分53秒 《锄禾日当午》作者辨...,较为接近原始的证据。因此,上述考证可以说已经巩固了李绅对此诗的著作权。 即使从个人经历上说,也不能肯定聂夷中,而否定李绅。试问,与白居易、元稹过从甚密,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可以写出《卖炭翁》和《新丰折臂翁》等同情下层百姓的诗篇来,李绅就写不出《锄禾日当午》吗?接受儒学民本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无论个人境遇如何,耳闻目睹人间苦难,拥有恻隐之心与怜悯之意,当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情怀。因此,以个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4/c404063-3257346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4日10时13分19秒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变。我曾深入采写过灵山脚下清水镇洪水口村,他们通过发展精品旅游和绿色产业,把一个封闭、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中国最美乡村”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还有过去世代为京城和皇宫烧炭的妙峰山镇炭厂村,“卖炭翁”的后代几次转型均未奏效,近年来终于“从绿水青山中提炼出舒心的日子”;还有生活在深山里的农民作家吕秀玉等,写山里人随着不断升温的日子,“挂霜的脸不断放晴,晴成了山里的一片艳阳天”……在采访中我们深切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26/c403994-3255171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6日8时15分21秒 秦岭的恩惠...村来,我的家乡还是要便利得多,柏油铺的国道就在村子边上。而在老庵寺村,深山里的木料要靠血肉之躯一步步背下山去。就是因为背树太苦了,老庵寺村的人们开始伐木烧炭,一百斤木炭能卖十多块钱。就像白居易所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上年纪的老人们回忆说:“远看青山冒青烟,近看小鬼在烧炭。”一棵又一棵的树木被砍倒化为青烟,人们在日渐恶劣的环境中慢慢烧掉了青山,也忍受着岁月的煎熬。...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4/c404018-3250970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4日8时55分50秒 遥远的家园...唐太宗召见后,归隐大慈恩寺。随李世民率领着麾下盛唐的人杰地灵盘虬,仿佛同李白吟咏着《将进酒》,听王维的 “清泉石上流”。但这盛世,杜甫何以写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愁苦,白居易又留下了《石壕吏》和《卖炭翁》这样 痛楚的诗章呢?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李世民贞观之治,平抑内乱,扫灭四夷,辖管西域,广 交各国宾朋。日本、韩国朝野来朝拜学习。 视少数民族“爱之如一”,版图空前辽阔, 这辽阔的心理疆域今已扩...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15/c404018-3250278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5日14时32分20秒 《雨花》2021年第10期|蔡测海:从天坑古到卯洞...。冬天,收完包谷黄豆,天坑古里的农活是烧炭。 力更要我跟他去天坑古烧炭,烧一窑炭分给我一百斤好炭。《卖炭翁》只说人烧炭,没说炭是什么,好炭是硬木烧成的,敲起来有钢铁的声音,燃无烟。我读过白居易的《卖炭翁》,小学课本上的。我对炭比对包谷黄豆更喜爱。我说,就一百斤好炭,跟你下天坑古。力更还讲,所有的碎炭给我,冬天上学,好烤火笼子。父亲不让我和力更下天坑古。我让母亲讲情,母亲让我带上一楠竹桶凉白开水、几块...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29/c419885-3229467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日8时58分57秒 闻风起...女儿,不知何时无师自通学会了各种美食的做法,每天汗水一抹一大把,夜里只睡短短几小时,勤快得让家里人匪夷所思。白露过后,天气转凉,生意淡了,她也就“懒得卖了”。她的“懒”字里有一丝丝不甘,如同千年前那个卖炭翁的“心忧炭贱愿天寒”。 染上秋阳的每一寸时光,都微微沉了一点,仿佛真是金子做的。白露之三候为“群鸟养羞”,百鸟开始忙着贮存干果,百姓开始忙着“抢秋”“晒秋”,一只蜜蜂久久停留在它喜欢的那朵花上。据...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9/c404018-3226787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2日8时38分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