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鲁迅在黄埔军校演讲后的反响》,《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12期。 (44)张全之:《一位黄埔“入伍生”对鲁迅的批评——鲁迅在黄埔军校演讲后的反响》。 (45)刘丽雪、袁洪权:《增补与辑佚:〈华北日报〉1947年关于冰心“日本观感”演讲的报道》,《宜宾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 (46)《谢冰心讲“日本印象”》,《华北日报》1947年6月20日,第4版。 (47)《冰心女士讲旅日生活与日本问题》...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8/c419387-403843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8时33分50秒 《鸭绿江》2024年第10期|张洁:血肉长城壮歌行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3月,几乎每天都有战斗发生,有时甚至一日数战。据日伪统计,仅1932年7月中下旬的20天内,“南满铁路”沿线就发生被义勇军袭击、破坏的事件1063起,敌人的铁路运输几乎瘫痪。 九一八事变一周年之际,《华北日报》刊登了庄静的《怎样纪念九一八》一文,其中形容:“自九一八以来,东北民众用义勇军的名义,施行游击的方式,已把乐土的东三省,给日本人造成鬼国了,现在呢,继续努力,必使鬼国普遍成为泥地狱。”美国人主办的《...
新作品#报刊在线#《鸭绿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6/c418999-403770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9日10时4分14秒 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学术史意义...学》周刊(上海),戴望舒主编的《星岛日报·俗文学》周刊(香港),赵景深主编的《神州日报·俗文学》周刊(上海)、《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上海),傅芸子、傅惜华主编的《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北京) 6 种“俗文学”周刊主要阵地展开俗文学研究,发表了大量关于戏曲、小说、说唱文学以及故事、歌谣、谚语等俗文学门类的研究著作,形成了中国文学研究史上的“俗文学派”,在文献整理、理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0/c404063-402602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0日6时34分6秒 思想的显与隐——以巴金《旅途随笔》的文本变迁为例...13年3月版,第194页。 [7]巴金:《怀念一位教育家》,巴金《随想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9月版,第584页。 [8]大灾:《〈屐痕处处〉〈欧游杂记〉〈旅途随笔〉〈欧行日记〉》,《华北日报》1935年11月5日。 [9]巴金:《前记》,《巴金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版。 [10]张永新:《“拔白旗”运动中的巴金作品“讨论”》,《扬子江评论》2017年第1期。 [11]...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30/c419387-4022747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30日14时53分7秒 叶新:蔡超尘其人其事...抄的“我的履历”显示,蔡超尘1931年从山东省立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1935年毕业后到1949年前的14年间,担任过多所学校的国文教员,其中1935年冬天到1937年夏天做了近两年的《华北日报·每日文艺》副刊编辑。 1950年9月,蔡超尘到出版总署编审局担任编辑,是校友金灿然出于念旧提携所致。他在1969年3月19日写就的《我的历史》中提到,“我的老同学金灿然在北京做出版工作,我写信托金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8/c404063-402112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8日7时29分30秒 李瑛:生活之“路”的“打开”与转向...》,《文学杂志》第2卷第8期,1948年1月。 14 李瑛:《山水》,《大公报 · 星期艺文》第14期,1947年1月18日;《在小镇上》,《民国日报 · 文艺》1948年4月5日;《某小镇纪事》,《华北日报 · 文学》第5期,1948年1月25日;《菜市》,《新路周刊》第1卷第22期,1948年10月9日;《一个小都市的西南角》,《新路周刊》第2卷第2期,1948年11月20日;《让我领你走上这条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1/c404063-4019318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1日8时17分55秒 甚属罕见 北海公园铁影壁的前世今生...整工程里最早完工者。 1949年之前,关于“铁影壁”的最后一次报道 这一报道两天之后,即1947年12月26日,题为“铁影壁乔迁北海:名园添胜迹,胡同剩空名”的一篇由记者实地走访之后的深度报道,又在《华北日报》上刊发了出来,这也是北平和平解放之前最后一次见诸北平报端的、关于“铁影壁”的报道。当年的记者曾这样为北平民众广为介绍“铁影壁”的前世今生: 铁影壁不是铁的,是石头的。在资料室里翻了半天旧书,也没查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8/c404063-401847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8日8时17分50秒 报纸文艺副刊与当代国人的文学生活...差异。 副刊相对于正刊的这种“相对独立性”还与副刊的合订本有关系。“五四”以后的一些著名报纸副刊如《晨报》副刊、《京报》副刊、《觉悟》、《学灯》、《华西日报》副刊、《益世报》副刊、《新中华报》副刊、《华北日报》副刊等等,在随报纸正刊发行的同时,又都分别另外印行合订本单独发行。这也使得副刊相对于正刊的“相对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加强。总之,意识形态管控的相对宽松和副刊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办刊方针的开放自由,是“五四...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4/c448916-4013153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4日15时30分0秒 欧阳予倩:出入中西,熔裁新旧...《申报》1918年5月3日广告)。 [43]受累于格调低下的杂学盗版,《宝蟾送酒》“蒙冤受屈”,一度被视作“粉戏”“坏戏”,二三十年代在北平、天津、南京等地多次遭禁。参见《晨报》《大公报》《益世报》《华北日报》等报刊相关评论报道。 [45]灵巢居士:《海上名伶谈(二)》,《申报》1925年1月12日。 [46]1919年赴沪演出成为荀慧生演艺生涯的转折点:按原定合同,上海天蟾舞台对“三小一白”的聘期原为四...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31/c404063-4004687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1日7时30分49秒 “我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容易学习的语言”...间的此报摄录有图像留存。 谨以此推测,《北平小报》的存在时间,可能仅有1948年7月与8月两个月的时间。那么,胡适“中国的国语”这一讲演的报道及其讲演稿之刊载,未能在当时北平地区的“大报”,诸如《华北日报》《世界日报》等报刊上留存下来,却在如此仅存世两个月的“小报”上得以留存于世,实在是难能可贵,弥足珍贵。 此外,胡适讲演所在地北平福德图书馆的情况,也需略加说明。据查,此馆始建于1936年,其前身...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9/c404063-3265347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9日8时48分43秒 一张春饼里的立春旧事...其中不过是肉、肠子之类,多已切成细丝,代价几角,这是北平的普通待客式。如果叫‘苏盘’,那便比盒子风光多了,样子没有一定,可以多至若干无限制。讲究的,鸽蛋、松花、海参、苏黄菜,无一不有”。 同年,《华北日报》记者也在北平观察到,城内上规模的猪肉铺,会在立春日“出售所谓‘苏盘’及‘菜盒’”,那是两个备料档次:“‘菜盒’盛大肚、小肚、盒子菜等。‘苏盘’所盛的物质,较之‘菜盒’,尤为细致,有青酱肉、鸡、鸭等。...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6/c442005-3261817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6日8时15分42秒 庞薰琹致徐悲鸿的一通佚简...华北日报·艺术》创刊,每周四出版,刊头由徐悲鸿题写,同年5月29日,出版至第22期后,因报纸版面压缩而暂作结束。该刊主要撰稿者有徐悲鸿、刘开渠、刘寿增、李桦等,多为北平艺专师生。庞薰琹的这通信便刊于《华北日报·艺术》1947年3月27日第13期,题名为《画家书简》,先照录如下: ××兄: 作人回来描写北平,火炉如何如何烧得人在屋子里出汗,如何如何大家在画模特儿,使人听了神往,而在我听了更有人间天上...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8/c404063-3256123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8日8时43分37秒 无以忘却的纪念与“救亡鲁迅”的形象建构...理及其历史意义。 宋庆龄、茅盾、巴金、胡风等人为鲁迅抬棺 鲁迅丧仪队伍 一 北平各界(包括各文艺团体及各大学学生组织)曾发起筹备全市规模的追悼会,1936年10月25日的《华北日报》第九版登载消息称“鲁迅追悼会现正进行联络工作中参加者已有十余团体”[2];10月31日的《世界日报》称“平市扩大追悼鲁迅仍在筹备……鲁迅追悼会之筹备,未曾稍懈,联络工作,仍甚积极……由文艺界名流署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08/c404063-3254058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8日8时44分10秒 卞之琳先生与浦东之缘...到市郊,看到墙上贴的止哭平安符,“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心有所感,创作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夜正深》,后经过修改润色,用笔名“季陵”发表于1931年9月9日《华北日报·副刊》第588号上。当时的主编是杨晦,他是我国早期的莎学专家。 至于卞之琳先生怎么想起离开家乡海门汤家镇到上海浦东上学——要知道当时隔着长江,交通十分不便——这至今是一个谜,但校友录的发现使我们...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0/c404063-3252971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0日7时34分4秒 胡适与北京第一届《圣经》展览会...除出版《圣经》之外,北京圣经会还举办过《圣经》展览,1937年曾经展览过各种版本的《圣经》和许多重要人物使用过的《圣经》。 美华圣经会首次《圣经》展览,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我们综合《世界日报》《华北日报》《东南日报》等报章杂志,基本可以还原此次盛况空前的展览。此次展览的预展时间是1937年3月16日下午四时,正式展览的时间为3月17日上午九时,地点在米市大街圣经会。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是,《圣经》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11/c404063-3239567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1日8时15分3秒 鲁迅与“雷峰塔的倒掉”事件...眼中的雷峰塔倒掉事件,则极有可能。10月28日晚上拜访鲁迅的宋子佩是浙江绍兴人,是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时的学生,后来又成为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的同事。鲁迅写作该文时,宋子佩是北京图书馆职员,兼任《华北日报》编辑,对新闻时事照样有着敏锐的感知。他在拜访鲁迅时聊起雷峰塔的倒掉及其后众说纷纭的反应,或也是极有可能之事。 正是因为鲁迅只是不断地“听说”,所以他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劈头就是这样一句:“听说,...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11/c442005-3237222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11日7时59分46秒 “骑毛驴至清华办公”...以置信。 不过,这话可还真不是道听途说,确实是清华创办人之一,曾任驻德国、苏联大使的外交元老颜惠庆亲口说出,而且还是在1937年清华大学二十六周年纪念会上公开讲演里说出的。 当年4月26日,《华北日报》第九版的“教育”栏目头条,用整整半个版面的篇幅,重点报道了清华大学二十六周年纪念会的盛况。会上颜惠庆讲演中的一句话,即“骑毛驴至清华办公”,被直接拈提出来作了此次报道的总题。此外尚有时任校长梅贻琦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3/c404063-3235755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23日8时5分8秒 重新体悟冯至的精神生命史...成长为经验型诗人,并在此之后努力探究成为“完整的人”的。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1920年代,他所翻译的德语诗歌,其中包括1926年发表在《沉钟》上的N.Lenau的《芦苇之歌》,1929年发表在《华北日报》副刊上的Arvers,H.Leuthold等人的诗。当然,在《沉钟》上,他其实已经发表了里尔克的《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论“山水”》;还要提到的是,1930年代,他翻译的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16/c404064-3230972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16日10时4分28秒 胡适为北大学生证婚记...曾于1936年6月2日,为张建中与潘桂芳女士在北平绒线胡同的蓉园饭庄证婚。新郎张氏为胡适学生,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当时已入《华北日报》任记者。 此次报社记者张氏新婚,更兼有大名鼎鼎的其师胡适证婚,《华北日报》社方面自然也要为之铺排宣传一番。次日,6月3日,此次婚礼盛况即见诸该报报端。报道原文中称: 本报记者张建中君,与师范大学英文系高材生潘桂芳女士,有六年余恋爱历史,订婚亦已二年。昨日下午五时假绒线...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18/c404063-3228530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8日8时0分5秒 闻一多与唐亮画展...,取材离开现实”(克夷《唐亮画展》,天津《大公报》1934年2月12日、13日第4张第13版《本市附刊》);“唐氏作品之最显著的缺陷,便是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漠视”(燕《观画记——唐亮西画展的观后感》,《华北日报·副叶》1934年2月11日第571期)。闻一多则在《论形体》中高度肯定了唐亮绘画的价值和意义,在他看来,“形体是绘画中的第一义,而且再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了”。他认为,“仲明先生在绘画上的成功是多方面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17/c404063-3219577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17日8时30分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