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延安文学大众化思潮的洗礼后,劳动者在文学中的位置逐渐由客体向主体转化。十七年时期的工农兵写作运动,以及以高玉宝为代表的农民作家、以胡万春等人为代表的工人作家的出现,便是这一位移的结果。不同的是,十七年时期的工农作家基本是国家体制与知识分子联手启蒙的产物,是党领导下的群众文艺运动的结果,而王计兵、胡安焉等新业态劳动者的写作则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就“劳动者自我表达”这一点而言,新业态劳动者的自我书写与二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选题、评奖与经典化:论新时期连环画与文学的互动关系...从政治层面上以“大众化”来“化大众”。故如欲对此问题细做甄别,还需从“改编效率”角度对获奖作品的连环画改编情况进行细分。 二、连环画“时间意识”的生成及其影响 中国连环画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周期不固定,十七年时期的连环画改编尚未进入“自觉”阶段,多为政策的产物——贺友直回忆《山乡巨变》的连环画改编时便提到“领导上把这个题材定为建党四十周年的献礼书”,他也为此多次前往湖南益阳农村体验生活,并认为“这一作品从选题...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57-404668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18分11秒 王蒙:中华文化、中华文学的传统,是虎虎有生气的活的传统...佛脚下三江汇流处的游船上,聆听他讲述写作人生。 在中文系读本科时,老师在中国当代文学课堂上两度提到王蒙。 一是上世纪50年代,初出茅庐的王蒙凭借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爆文坛,这部作品也成为“十七年时期”国内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二是改革开放后,王蒙以《活动变人形》《布礼》《蝴蝶》等全新创作呼应新时期的到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发出“先锋文学”之声。 王蒙的文学创作生涯,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内容风格、主旨...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5057-404524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16时5分27秒 舞动的精灵...国而言,河北的儿童文学创作虽然起步较晚,却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独立品格的河北儿童文学是随着抗日救亡这一战争主题在革命根据地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形成和确立了河北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品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河北儿童文学迎来了美好的春天,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上半期,获得了空前的丰收。进入新时期以来,儿童的感情、命运、价值受到了全面关注,作家们以深度思考和独特视角展开笔触,在文学观念和审美取向...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9/c404072-404347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9日11时7分51秒 新时代文学影视转化中的英雄书写...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中国文学作品的改编史。从20世纪20年代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开始,中国将文学进行电影改编的历程就已开启。新中国成立后,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开启了全新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七年时期”(1949-1966年),这一时期对文学作品的选择较为审慎,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着重发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宣传教育功能,如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我这一辈子》,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进行改编的《青春之歌》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7/c404030-404141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7日9时33分43秒 图像时代的文学生存——小说《平原上的摩西》及同名影视剧对读分析...接受美学、受众群体天然存在差别,倘若我们追求广泛的、有市场效益的跨媒介转化,那么诸如上文所说的行将“消失”的东西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就像“海的女儿”若固执地来到岸上,那么它必然要失去最美丽的歌声。 从十七年时期《青春之歌》等文学作品的改编影视,到“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改编电影、武侠剧,到90年代香港漫画改编影视,新中国文艺史上有无数影响了几代人文化记忆的改编作品。其实不仅是电影,...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6/c404030-4040327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10时6分25秒 在文艺政策指引下藏族作家创作的“涌动、丰收、转向”...史和文学概论编写出版计划》等计划。这些政策为少数民族作家明确了写作方向,提升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自信。可以看出,十七年时期藏族作家的创作是在党的指引下、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成果的影响下进行的自觉写作。 十七年时期,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藏族作家降边嘉措、益希卓玛等人对历史、当代文学经验都深有领悟。这个时期,在《红岩》《红旗谱》等革命历史叙事小说的影响下,降边嘉措开始了叙述解放军进藏这一宏大题...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5/c404030-403394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5日8时42分29秒 唐诗人:“都市酷儿”“躺平”与城市文学...切,最后虾球找到人生方向、加入游击队成为革命小战士。总体而言,虾球这个人物也属于“迷失—寻找—反抗”精神框架,但虾球身上容纳了更多的时代细节和城市文化,是现代城市文学史上具有表征性的都市青年形象。 “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都市青年形象,像欧阳山《三家巷》、杨沫《青春之歌》、王蒙《青春万岁》等,这些革命题材小说中的青年形象,在小说中也是生活在二三十年代,因此有现代都市革命青年的精神底色,但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04030-402993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9时16分46秒 诗评是灵魂与命运之间的对话...作者,而非肤浅的时代伦理的追述者、个体感官和日常经验的沉溺者以及自以为是的膨胀者。 刘诗宇:我有一个很粗疏的判断,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在文化和精神层面具有“徽标”意义的诗人和诗作。进入当代,比如说到十七年时期,我首先想起的是郭小川,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首先想起的是海子。那些具有“徽标”意味的诗人,从后世看都像是一个庞大的时代在借着他们的笔和人生“说话”,他们的诗作乃至他们作为个体,都宿命般地浓缩着时...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3/c405057-402838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3日22时38分25秒 《华夏第一公园》:“中间时刻”下的奇闻与幸存...湖故事”。在这里,人物彼此以绰号相称,排斥可以定位自身在社会结构中位置的姓名、住址、父母职业等信息(而超市保安等所谓“正业”则需要这些信息),江湖社会的现代移植在这里结出了奇异而危险的果实。黄子平评价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时,认为绿林好汉的故事提供了一种越轨的想象。但不同的是,这里已不再有完整清晰的轨道,生活丧失了对自己恰如其分的读法。而借用“江湖故事”的透镜,“奇闻”必然频频现身。所以,文本中的“新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7/c404030-402655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7日9时4分14秒 经典作家专刊——艾芜...突围,艾芜咨询了众多好友的意见,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艾芜对这一时期的小说进行了修改与调整,最终转变了创作姿态,创作出《百炼成钢》等众多贴近时代脉搏的优秀小说。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文学青年的我再次捧起艾芜在十七年时期创作的小说时,除了历史在作品上刻下的深深印记,我读到了艾芜在新的历史现场中的选择与担当。 附:经典作家专刊往期 经典作家专刊——王瑶 经典作家专刊——郭沫若 经典作家专刊——曲波 经典作家专刊——...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4/c404064-402625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4日9时44分24秒 青年读艾芜...突围,艾芜咨询了众多好友的意见,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艾芜对这一时期的小说进行了修改与调整,最终转变了创作姿态,创作出《百炼成钢》等众多贴近时代脉搏的优秀小说。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文学青年的我再次捧起艾芜在十七年时期创作的小说时,除了历史在作品上刻下的深深印记,我读到了艾芜在新的历史现场中的选择与担当。 赵雨晴: 1935年,青年作家艾芜出版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作品面世后迅速引起文坛反响,周立波、刘西渭等纷纷给...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4/c404064-402625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4日8时11分12秒 探索社会主义文艺生成的复杂面向——评王秀涛《城市文艺的重建(1949—1956)》...来”,只好尽可能“让材料去呈现历史”13,将文集全集报告资料选编等材料纳入参考。吴俊在《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中,不仅对《人民文学》的正文内容当作研究资料加以利用,刊物的封面、按语和编后记,也成为考察十七年时期文学制度生成的重要文献。张均将《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的主要贡献定位为“史料的发现与考订”14,由大量的私人书信、旧报旧刊、回忆录、批判材料、年谱和日记等入手,对文学制度史的细节...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2/c458525-402150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2日17时29分58秒 “儿童情趣论”及其批评实践——以束沛德为中心...童文学理论中所强调的“儿童情趣”则是统摄于“人民的文学”话语体系当中,“儿童”是附丽于“人民”范畴之下。从个体的启蒙到集体的教育,二者对“儿童情趣”的阐释一方面有着现代性的统一,即对儿童性的尊崇。尽管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牢记文学的政治教育功能,“但它仍旧和五四时期培养起来的陶冶教化的现代审美观有着精神上的最后一点瓜葛——尽可能地维护艺术的审美性和尊重儿童的趣味。”61另一方面二者又有着本体性的...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5/c404072-4019637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5日9时9分54秒 肖洛霍夫的中国旅行——《创业史》中“有意味的内容”的缘起与重构...话》之后,这种理性态度和文化主体意识逐渐在创作界蔚然成风,并作为一种创作惯习,从延安文艺一直延续到新时期文学之后,客观上使民族文化叙事传统中的某些基本叙事范式成为人民文艺意义生成与重构的重要介质。作为十七年时期一部重要的农业合作化题材长篇小说,《创业史》中自然也有一些可能贴近或暗合民族文化叙事范式的细节,如开篇时“楔子”的介入,“诱惑与抗拒”母题的设置,“美人计”或“相思局”模式的内渗等。但这些略具阔大的言...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7/c458524-401753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7日16时16分7秒 选择、聚散、淬炼:不可遗忘的石油发展史...物的刻画,以及对于作者“英雄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实践,无疑是小说着力最多的部分。小说塑造了如秦立民、庄洁、秦朝阳等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李铁柱、马大胆等工人典型,以及作为管理者的杨局长、余部长等角色。和十七年时期的工业题材小说相比,《大地之上》的视角显然更具有新时期文学的印记。它所关注的不再只是工人群体内部的成长与斗争,其中男女主之间的情感发生与成长过程,跨越数十年的“共同奋斗”与“相互扶持”,让钢铁洪流中多...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2/c404027-401638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2日9时16分46秒 中国科幻文学中的“新人类”书写略观...新的思考,反思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纵观上述新人类形象的演变,中国科幻作家的相关书写呈现出两个明显特征: 第一,晚清至新时期的新人类想象服务于民族国家复兴的目标,有较强的工具化色彩。无论是晚清抑或是十七年时期乃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人类想象及形塑都是有其“目的”的。晚清科幻小说将民族国家复兴与身体自新等同,对新人类的想象旨在启蒙国人,进而达到新民化智,革除弊端,民族复兴的目的。十七年时期及至新时期的新人类形...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8/c404080-4013428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8日7时45分12秒 王崯:理想主义的失落与复归...品质,参与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有耐于进乎完美的个人品质,梁生宝携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以青年标本的形象存在于当代文学的文本中,被后人不断地分析和解读。 纵览五四时期到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史,无论是在启蒙初期愤慨写下战斗檄文的孤勇斗士,还是无视小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青年们;无论是出于摆脱封建桎梏的目的,还是期待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主体,他们都在理想主义的号召下,成为被集体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4/c404030-4011816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4日22时38分14秒 主体建构与现代长篇小说的对话结构...《复活》《战争与和平》和司汤达的《红与黑》等小说,其通过深入人物的内心,和对主人公的控制这样的似真手段,以完成对读者的说服和双方的彼此承认关系的获得。这是要读者在叙述者的讲述中,不知不觉地信其为真。“十七年时期”的长篇小说,虽多被指责为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但其实抒情性色彩很强。比如说《创业史》,小说中经常有叙述者情不自禁的抒情,抒情显然是一种主观化的表达,其所面对的是读者,是现代个体。古代的小说,则不存在这...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4/c419351-4011816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4日21时42分34秒 茅盾与《鸭绿江》编辑赵郁秀的三次稿约往事...(后来哈华同志写信并曾来沈向我致谢),待他有暇时可以再给我们写稿。但目前不行,他正领受一个评《红楼梦》的任务,他想写得短些,但短文也要苦读大量资料和几十部书,身体不佳,实感吃力,向我致歉。”这也成为“十七年时期”茅盾与《鸭绿江》最后一次联系,后来因为政务工作繁忙、身体不适特别是患上眼疾,以及当时的文坛风向等诸多原因,茅盾先生不再轻易地撰写评论文章,与《鸭绿江》的缘分也暂告一段落。 1949年到1966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9/c404063-4005297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9日7时28分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