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575 篇有关 北方农村 的页面,用时 0.122秒.

第1页  共29页

《散文》2025年第4期|唐棣:马来亚海胆

   ...续在街上闲逛,继续伸手讨要。伸手要东西,更像是一个交流举动。在他们心中,似乎另有一套和我们不同的秩序——也许,每个岛上的小子都是这么长起来的。 和这些小子差不多年纪时,我也不睡午觉,更愿意在街上闲逛。北方农村的街头,天气一热,就经常看不见行人。东南亚的岛上不太一样,天气热过好多倍,路上也总有人来来往往。我实在受不了岛上那些小店里过强的冷气,有时就只是跪坐在路边台阶上缓缓。 眼前这些小子在大太阳底下追逐着踢...

新作品#报刊在线#《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58430-404594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20分22秒 《同舟》:一部村史的书写

   ...扭或因物资匮乏发生冲突。这就是同舟村的现实,一片祥和,喜气洋洋。 一个古老的村子,生活着几千口人,其中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每一户人的悲欢离合,都是真实呈现。书中所反映的同舟村,就是一个600年不衰的中国北方农村社会的活标本,是一个充满了友爱亲情与矛盾纠葛的时代生活的缩影。十年间,作者以一个当代社会学者、一个没有经验的村主任,和碰了许多钉子、好容易才进入角色的村支书的眼光,更是以一个当代普通农民的眼光,长时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1/c404030-403439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3时3分31秒 孟昭旺:董村见闻录

   ...中短篇小说,也常以董村为背景。董村于我而言,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更是承载着深厚情感与心灵寄托之所在。这次计划创作的《北乡谣》篇幅达40万字,是一部大部头作品,我力求借这部作品全景式展现改革开放初期北方农村的风貌。这部作品的时间跨度不大,涵盖婚俗、丧葬、集贸、生育、耕种、养殖、服饰、方言、交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我原有的生活经验已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叙事框架,急需补充生活的“养料”。项目获批后,我数次返乡...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04019-404384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8时32分1秒 在农事书写中重审乡村伦理 ——评陶丽群《插秧季》农事书写模式及其意义

   ...传统农耕文化本色。 开掘边地农村女性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事实上,阅读《插秧季》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孙犁小说的阅读记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孙犁是写女性的高手。当我们津津乐道现代名篇《荷花淀》,很少不为孙犁对北方农村妇女形象的细腻描写而拍案叫绝的。《插秧季》同样写女性,写广西农村妇女灰色的生存与暗淡的命运。陶丽群对桂西南农村妇女的态度,不同于孙犁对革命战争环境下北方农村妇女所抱有的赞赏之情,但在人情美和人性美的书...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4030-404363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2日9时25分48秒 《当代人》2025年第2期开卷、目录

开 卷 春节,谈论一场婚礼总是恰切的话题。在北方农村,选择春节前后娶媳妇聘闺女曾成为一种风尚。祥云绕屋宇,喜气盈庭门。热气腾腾的节日,与欢天喜地的新人,构织成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本期,张战峰小说《纳兰河的婚礼》,给读者带来一场别样的“婚礼”体验。双腿残疾的孤女图娅,爱上边境警务站警察马哲。马哲俊朗、善良,为林间生活的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他教会了图娅在网上售卖山货。面对美丽温柔体贴的图娅,马哲也按捺不住...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8/c422517-404149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15时36分19秒 回眸2024:翻阅长篇小说的三种方式

   ...关于当下农村现状与农民生活的那种真切到几乎带有“毛刺感”的描写风格,却又多了一层广袤而深沉的抒情意蕴,作者似乎有意识地要赋予“写实”更多的可能空间。吕新的《深山》(中信出版社2024年)同样专注于描写北方农村的生活日常,在内敛、平实、深沉的笔触中蕴涵着先锋性,并且具有一种“写实的说服力”——有能力让读者对这个存在于小说中的乡村世界深信不疑。 格非的《登春台》是有趣的作品,这部小说对比其前作如《望春风》《...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34-404071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9时37分47秒 论郭澄清文学创作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

   ...》第一部《血染龙潭》。对此,《大刀记》的责任编辑谢永旺有过这样的回忆:“1972年的夏天,澄清同志写出了《血染龙潭》,邀我到山东看稿。这次阅读给了我很大的喜悦。作品厚实,有独到的特色。语言尤见功力,以北方农村的口语为主加以提炼,又融入了古典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韵味。农村生活场景和习俗同样具有浓厚的平原气息,显得爽朗开阔。农民的贫穷困苦和坚毅的斗争精神,以及人群之间的人情之美,一个个生龙活虎,形神兼备。”[18...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6/c404057-404092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6日8时30分8秒 张敦:捕捉生活中最隐秘的闪电

   ...秘”的氛围中。《秘境》开篇,将读者置于陌生的生活环境中。一座意大利的小镇,一家名叫“隐蔽门户”的酒吧,一款被命名为“绿梦”的白兰地,无一不是陌生的。杜得无要在这“洋腔洋调”的世界中,书写一段发生在中国北方农村中的童年记忆。不得不说,两种环境的对比反差产生了奇妙的效果——相对于中国北方农村来说,意大利小镇就是一处秘境,这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我”和儿时的伙伴李柴在意大利小镇相遇,这种跨越了时空的偶然让人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4/c404030-404085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4日11时20分44秒 李建永:说村庄

   ...部分,乃盛食物的器具;下半部分,是一块木头劈成两半的柴火,左为“爿”,右为“片”。“爿”字也读盘,指劈开的木片和竹片等,引申为量词。如一片一片的田地、树林,以及用木棍、竹片或庄稼秸秆围起来的地片,就像北方农村早年围起来的院子,或者种植蔬菜的小菜园子。现在的店铺也说“爿”,如一爿小店,一爿酒店,一爿书店等。 还有“士”。《说文》:“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18-4040719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9时15分31秒 《人在非洲》:贾志红和她的非洲地理诗学

   ...稼地旁喝古斯古斯。她开始迷恋古斯古斯的味道是在杰内芭家的芒果树下,作者的记忆和味蕾被打开,那种略甜的味道不单单是粮食的味道,它大于粮食,饱含着阳光。作者认定,古斯古斯的味道混合了芒果花的芳香,类似中国北方农村麦秋时节新面大馒头刚出笼的气味,恰是这气味让作者找到了回家的感觉,这是乡愁的另一种经验表达。作者想起她深居中原大地的母亲,想起收获时节母亲揭开笼屉,将白白胖胖的馒头递给她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幸福与满足。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6/c404030-403899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6日10时48分19秒 为时代变迁中的农村人物立传

   ...同前两部作品共同构成了他的“乡村三部曲”——写一个事件的《余事勿取》、写一群人的《都是人民群众》、写一个农民的《王能好》。作者用三年时间推出的这三部小说,集中勾勒出辛留村的农民群像和风物人情,既奏出了北方农村的现实回响,也彰显出一个青年作家的创作自觉和野心。新书出版之际,作者在朋友圈里写道:如果我在三十五岁之前,没写出像《王能好》这样的作品,我对自己的写作是不满意的,现在有了它,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也算有个...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魏思孝《土广寸木》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59879-403892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10时33分54秒 土地,提供物质食粮更提供精神食粮

近日,由习辛执导、根据河北籍作家田运章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故乡的泥土》于央视八套收官。该剧讲述了滹沱河边一个北方农村近半个世纪的变迁,描摹了几户人家的悲欢离合,用电视艺术的形式抒发了中国人对土地独特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农耕文明的时代力量。 作为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成果,《故乡的泥土》抒写了当代农村改革发展的视听长卷,为讲好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故事做出新的贡献。该剧的故事开始于改革初年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4/c419388-403751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9时53分9秒 重读《红旗谱》:绘制出一幅广阔的农民革命斗争画卷

   ...命根据地工作的梁斌在1948年主动要求南下工作。他先后担任过湖北襄樊地委宣传部长、襄阳日报社社长、武汉日报社社长等职务,尽管平时有繁重的日常工作,但他心中时刻为《红旗谱》打腹稿。 梁斌是一位在血与火的北方农村革命斗争与基层组织工作中成长起来的作家,《红旗谱》的人物形象、故事框架、内容主题与典型的群众语言等,经过20年生活与文学上的丰富累积,也已日趋成熟:“为了写这部书,我得清清仓底,首先考虑到人物,以过去...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5/c419384-403467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5日7时12分59秒 《匠者》:“好人文化”与素朴的中国农民精神

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建构好人文化的现实主义要“温暖”。赵海忠的新作长篇小说《匠者》,即是对此积极有益的实践。这是一部半个多世纪中国北方农村匠人的“文献史”,铁匠、皮匠、裱匠、画匠……没有圣人,没有恶人,素朴的笔墨描绘出一个个好人、憨人、实在人,其血脉涌动的都是中国农民的基因。 一、“好人”善良,必能凝聚人心 这部涉及一百多个人物的长篇小说中,典型人物有许多。掩上书卷,我印象深刻的竟是出场不多却贯穿始终的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0/c404030-403243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0日9时48分34秒 《匠者》:对中国北方乡村民间文化的精彩解读

由赵海忠创作的长篇小说《匠者》聚焦由匠人为主体的北方乡村日常生活场景,并由此展开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以及前后近80年的乡村历史变迁。某种意义上说,小说中的杏村也是微缩的中国北方农村,游走在乡间田野的各色匠人,鼓匠、画匠、木匠、铁匠、饼儿匠、笼儿匠、糊裱匠、皮毛匠、泥瓦匠、裁缝匠、钉盘碗儿匠等构成乡村匠人之大全,聚焦了乡村生活的千姿百态,涉及自然生态、人伦道德、民俗风情、众生百相等,是一部北方乡村民间文化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6/c404030-403062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6日10时4分57秒 《天涯》2024年第4期|黄立宇:断指

   ...肯过来,什么事啊? 我说,你过来,我真有事跟你说。 江月娥探望了一下洗衣房内的动静,像一只猫那样走了过来。 什么呀,马铃薯? 我说,人家都说你看上了外科的梁医生。 江月娥立即像兔子一般跑远了。 我家在北方农村,老爹是电工,一到农忙时节就见不到他的人影。有一次他差点死在电线杆上,他在上面不小心触电了,是他的徒弟把他救活的。他一直想把他的电工技艺传给我,我说,还是算了,如果我是你的徒弟,你就死定了。 我有我的...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9/c418992-402958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8时37分22秒 莫言的鳄鱼主义叙事 ——莫言话剧《鳄鱼》论

   ...的孤寂。红高粱更是莫言的标志性象征符号,莫言曾经谈及“红高粱”作为象征的问题,他说:“‘红高粱’在小说里不是被当作一种物来描写,而是作为一种象征。很早以前就有人说北方的红高粱是淳朴、健康、向上的,就跟北方农村的年轻人一样。在这部小说里,高粱不是一株一株,而是一望无际,那样蓬勃,那样浩荡。我在写的时候,当然能够意识到这样一种写法,这样一种描写,会使高粱这个物象得到一种提升,让它变成文学上、哲学上的意象。但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04030-402981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9时12分44秒 《匠者》:雕琢匠人故事,展现工匠精神

入围内蒙古作家协会2022年度“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的赵海忠的长篇小说《匠者》以内蒙古乌兰察布高原为背景,写北方农村几十年的兴衰际变。小说塑造150多个人物形象,体现普通百姓苦难中追求美好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格和乐观积极向上、幽默风趣的生活情怀,以及岁月不居、时光流逝的社会变化,风格惆怅感怀又释然通达。《匠者》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 在作品内容方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2/c404030-402825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3日9时4分58秒 《广州文艺》2024年第6期|南翔 欧阳德彬:力与美的缠绕和绽放

   ...业近二十年的追寻与忙碌、思考与创新、曲折与收获,他迄今为止的人生轨迹,勾勒出一位乡村少年一步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柔和与坚韧的轮廓。 一 今年44岁的曹亚军,出生在苏北盐城阜宁县沟墩镇跃进村,跟其他成长于北方农村的懂事少年一样,很小就开始分担一些农活,小学和初中,除了课业,便是田地里的劳作。那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河道纵横,一年两熟,一季水稻,一季小麦。每逢插秧时节,被时令催促,大人自然是从早忙到晚。曹亚军谈到这...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州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7/c419881-4025270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日14时6分58秒 文学的地域指向意味着什么?

   ...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作家创作而言也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鲁迅小说中的未庄、鲁镇,茅盾小说中的双桥镇、1930年代老上海,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老舍作品中的老北京,以及萧红、孙犁、赵树理小说中的中国北方农村景观,都是实实在在非常自然地矗立在他们的作品中。要说地方/地域与文学创作没有关系,似乎没人相信。 但地方/地域与文学的关系,也不是止于这些。如果一个作家只是写一些地方景观,搜罗一些地方的人物传奇和故事...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4033-402644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8时31分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