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杨俊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文艺惠民活动发展,比如加强宣传推介、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保障文艺志愿者的合法权益等。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对文化民生话题也十分关注,表示希望更好地发挥国有文艺院团服务文化民生的作用。他说:“作为国有文艺院团,北京京剧院全体艺术工作者在过去的5年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方针路线,不断加强传...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3/c403994-3264313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3日8时53分39秒 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利用直播间全方位展示当地非遗技艺、工艺品,配合举办具有沉浸感的线下文化活动,让小众非遗通过新媒介走入年轻人视野。 刘侗委员 加强标准化戏曲教材建设 戏曲传承,人才培养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建议,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加快全国通用的标准化戏曲教材建设,推动戏曲艺术的当代传承和创新发展。 作为一名戏曲工作者,刘侗长期关注戏曲艺术传承发展。他调查发现,目前,全国100多所开展戏曲中...
专题#专题#聚焦2023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5/c452525-3263707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5日10时50分46秒 现代京剧演绎革命者的爱情...理想让两颗心紧紧依靠,就此谱写了一段凄美而传奇的生死恋。“北京提出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作为北京京剧院,就一定要在地域文化挖掘上作出我们的贡献,所以我们把创作方向往北京范围内进行了明确的扫描。”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介绍,把石评梅的故事搬上京剧舞台,是对北京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的一次重要挖掘。“这部戏从2019年开始规划,2020年下半年开始创作剧本,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前后修改打磨了十稿。” 今年4...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1/c419389-3246364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日16时7分46秒 新编京剧《石评梅》“新”在哪儿?郭玮(右)和周恩旭 新戏,终究要有新气象。 6月29日,新编京剧《石评梅》的第一次联排在北京京剧院的第二排练厅举行,包括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石评梅》的音乐设计朱绍玉、京剧教育家李文敏、表演艺术家叶金援、周家新、刘耀春等在内的专家共同为此剧把关“择毛”。 作为“大戏看北京”的重点剧目,京剧《石评梅》在编排与表演等方面具有了“新”的突破。不管未来这出戏能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但这种立足于守正基础上,...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30/c419389-3246134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30日8时40分52秒 京剧《嫦娥奔月》老故事新唱法...新花艳舞衣”的飘袅景象。“月饼舞”以花好月圆的祥和之意,配以朱绍玉专门为该剧创作的京歌“月饼歌”,充分营造出了神话故事的浪漫氛围和中秋应节戏的和美意韵。 作为疫情期间创排的新戏,该剧创作殊为不易。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说:“我们共修改了四稿大纲及五稿剧本,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将剧目创排的前期案头工作做细做精,非常不易。在编排剧情时,我们融入了和抗疫相呼应的情节,希望借此向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所表现的勇敢、坚强、博爱...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09/c419389-3204645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9日8时16分38秒 流量转化为收益有待时日...《许云峰》在东方大剧院首演,一部新创剧目在线上首演并且付费反复观看可是京剧界的新鲜事。 线上一周时间,《许云峰》售票9200多张,观摩人次超过70000,要知道长安大戏院全坐满了还不到1000人。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表示,这大大低于他们的预期,“去年我们做了一系列直播、录播,网上观看人数最高可以达到四十多万人次,预计应该能有十分之一的人愿意花九块九看我们的新戏,但实际上还不到四十分之一。” 分析背后的原因...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08/c419389-3177517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8日8时25分26秒 北京京剧院院长创作抗疫京歌...一首首新创作的京歌向英勇无畏的逆行者致敬,向战斗在一线的无名英雄致敬,将他们为国分忧、为民担当的精神谱进旋律,纳入唱腔,以此号召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坚定信念,团结一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北京京剧院院长、剧作家刘侗也饱含深情,亲自作词创作了《战疫情》《中国脊梁——致钟南山》 两首抗疫作品,二者都入选了上海音乐出版社抗击疫情优秀歌曲公益展播。 《战疫情》特邀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优秀京胡教师王媛媛作...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21/c419389-3159889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21日16时30分50秒 北京文艺工作者争创抗疫作品...样反响迅速,截至1月31日,各院团共推出了29部抗击疫情主题作品,其中20部都是新创作品。曲艺素来具有“小、快、灵”的特点和优势,1月26日,大年初二,北京曲艺团率先响应,两部快板作品很快上线。 北京京剧院院长、剧作家刘侗挥笔写就戏歌《战疫情》。作为《战疫情》的四位演唱者之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说:“在疫情面前,我们应该比以往更坚强,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到最好。”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18/c403994-3159295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18日16时16分46秒 民间才是培养未来戏曲观众的地方...,开不了花,结不了果。我们现在不能仅仅培育种子,而忽视了泥土。” “在北京陶然亭公园,每到周末的时候会有几十支戏迷票友队伍活动。在山东威海,去年一年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群众性的戏曲演出达到一万多场。”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表示,中国戏曲艺术是人民大众的。当下,专业戏曲人士看到市场的票房、看到其他艺术类型演出的经营活动可能会有一些失落,但是我们不要局限在这个简单的市场竞争领域,应该开拓视野向广泛的社会层面进行瞭望。“...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28/c419389-3142333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28日8时44分46秒 九九重阳:尽孝敬老,就陪他看一场戏...策划人,总协调人刘茜女士对于本次倡议所作出的努力,他们一致认为这次倡议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也预祝本次重阳戏曲九九活动能够圆满成功。 中国评剧院院长 候红 北京京剧院院长 刘侗 随后,作为联合发起人的10家戏曲院团领导先后进行了发言,强调了本次重阳戏曲九九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介绍了自家院团为这次活动所做的准备以及重阳节戏曲九九活动的具体安排。 接着,作为本次活动...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25/c419389-31373162.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5日16时53分3秒 “移步”出京华 “湘遇”梅兰芳...日,“谈艺说戏话北京”来到湖南长沙,参与了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北京市梅兰芳艺术基金会、梅兰芳纪念馆、北京京剧院等单位在湖南省长沙市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共同举办的“‘湘遇梅兰芳’高峰论坛”。 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在论坛上提到无论是弟子,还是专家,首先要做的是把梅先生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传扬下去。其次是要把梅派艺术好好地继承下去。梅先生经常上演的剧目有一百六七十出,“今天我们后人经过学习整理搬到舞台上能有多...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10/c419389-3134574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10日8时33分13秒 为梅派艺术发展赋予新内涵...的时期接触、学习梅派并拜师的,我从梅葆玖老师身上感受到梅派艺术的大气、温婉,不哗众取宠,把中国女性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魏海敏说。 参与当天论坛的除了梅家后人、梅派传人,还有京剧艺术团体的管理者。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自称梅派艺术的看门人,他表示,梅兰芳创作、演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如今舞台上常见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应当加大挖掘、传承的广度和力度,并不断创新,综合运用各种形式、手段把梅派艺术发扬光大。众所周知,梅派...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27/c419389-3132029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27日11时39分19秒 艺术人才的培养是久久为功的过程...台艺术,其后备人才力量的不足或比例失调问题正在成为阻碍相应艺术门类发展乃至传承的基本问题。拿戏曲教育来说,“目前全国348个剧种有专业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剧种不到70个,大部分剧种的人才培养问题堪忧”。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介绍,当前全国戏曲表演专业在校生不过万名,从事相关教育的在编在岗教师不过2000余人,与极度稀缺的人才资源相比,极高的淘汰率与极低的成才率则更令人心惊。即使按10:1的成才比例来对10年学制下分布...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19/c404004-3130282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19日8时51分16秒 手把手教京剧 面对面触国粹...术,是我们这代京剧演员需要做的。我相信,只要他们了解京剧,一定会爱上京剧的。” “现在国家大力支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也越来越高,如今正是弘扬国粹艺术的最好时机。”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表示。在他看来,京剧演员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走下来,到基层为民众服务。刘侗介绍,“百名京剧新秀下基层”京剧普及系列活动还将陆续举办多场,深入首都高校、企业、社区,将京剧最本源、最真实的面貌呈献给高...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615/c419389-3115368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15日7时5分10秒 北京京剧院走入“四十不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入错了行。2010年大学毕业进入北京京剧院后,很长时间里李林晓都在跑龙套,不知道何时能演一出自己的大戏。迷茫之际,她去读研深造,甚至涉足音乐剧,却始终放不下挚爱的京剧。 近几年,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在剧院推行项目制运营管理机制,在演出水平符合剧院标准的前提下,演员都可以申请策划运营个人专场,剧院提供场地、人力、物力保障,演员吸引社会机构承担经营责任。“起初听了院长的话我很蒙,不知道项目制是...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411/c419389-3102462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11日9时0分33秒 新编京剧《郭琇洗堂》将上演...戏院与观众见面。 《郭琇洗堂》通过清朝大清官郭琇曲折的官场人生,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该剧以历史故事为素材,用讽刺幽默的语言和表演风格,表现反腐败斗争这一题材的深刻性。 之所以选择这出戏,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表示,在反腐这个题材上,剧院一直思考如何创作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又能引发深刻思考的作品。“经过反复论证,我们选择了《郭琇洗堂》,并在今年投入创作。”李恩杰说。 导演张树勇表示,《郭琇洗堂》...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08/c419389-3013301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8日7时43分40秒 大型京剧交响音乐会纪念梅葆玖... 音乐会将演绎梅葆玖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大唐贵妃》唱段和众多梅派剧目经典唱段。音乐会将邀中国广播文工团电影交响乐团与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京剧乐队共70多人组成演奏队伍,指挥家李凌将担任指挥。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表示:“北京京剧院在梅葆玖先生逝世以后,制定了纪念他的整体安排。这样的纪念安排,有着特殊的意义。梅葆玖先生是京剧艺术家,继梅兰芳之后,他把京剧推向世界,不遗余力地传承发展和传播,有着广泛影响。”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719/c404003-2856445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21日18时33分25秒 首都京剧界纪念梅葆玖逝世一周年...多的事情好奇,是非常可爱的一位长者。从梅派的传承来讲,我觉得最受感召的是一种创意的精神,那种精神包含了对生命的好奇,对所有事情的好奇。因为有了好奇心,你才会一直活在一个很青春的年代。” 论坛当天,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宣布建立“梅葆玖视听工作室”,并举行揭牌仪式。梅夫人提出将梅葆玖先生生前喜爱的音响设备捐献给北京京剧院,供演员学习视听并作为剧院展厅的组成部分。李恩杰说:“每当优美的旋律响起,这位可敬可爱的京剧...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427/c404003-2923893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21日17时45分11秒 庆祝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先生诞辰90周年暨舞台生活85周年...荀灌娘》《白蛇传》,5部赵派剧目由赵燕侠的女儿、赵派青衣演员张雏燕携手赵派弟子、学习赵派的学生共同演绎,集中展示赵派艺术在当代京剧舞台的活力,全面彰显赵派艺术的迷人魅力。 据北京市文化局党组成员、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介绍,赵燕侠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和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这些前辈艺术大师同为北京京剧院的奠基人,她的舞台艺术和创造精神是北京京剧院的宝贵财富。赵燕侠对京剧艺术和北京京剧院都有...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504/c404003-2996475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7日21时30分3秒 北京京剧院重排《大唐贵妃》 圆梅葆玖生前夙愿8月15日,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重排建组会在北京京剧院排练厅举行,这出戏是梅葆玖先生与翁思再、郭小男、杨乃林、高广健、蓝玲等合作的艺术作品,至今已经10多年没有完整上演。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表示,重排《大唐贵妃》,让这出戏得以流传,也一直是梅葆玖先生生前的愿望。 《大唐贵妃》于2003年在上海演出,由梅葆玖、张学津分别扮演杨玉环和李隆基,如今,两位艺术家都已故去。这出戏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舞台艺...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816/c404003-28638581.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6日23时19分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