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9011 篇有关 剧作 的页面,用时 0.162秒.

第1页  共451页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在“怪诞”中抵近真相

   ...在的世界。要恰如其分地呈现这个世界,怪诞是一种与其更贴近的手法和形式。 “世界不要落入疯子手中” 《老妇还乡》之后又一部为人称道的剧作《物理学家》,通过整体怪诞风格的剧情,将“故障世界”展示给观众看。剧作《物理学家》中,物理学家莫比乌斯研究出一种“世界方程式”,可以制造出极其巨大的能量。担心自己的知识被用于毁灭人类,莫比乌斯装疯躲进了精神病院。他烧毁了方程式手稿,成功地将超级大国派来窃取资料的、也装扮...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90-404713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1分45秒 独家 | 余华旧作新编话剧《古典爱情》:“爱”的重命名

   ...在《古典爱情》被搬上舞台时,呈现一脉相承的质地之余,也不乏校准。 应当注意到,话剧《古典爱情》固然思辨式地拆解了叙事,但也并未放弃将价值认同、对永恒之物的追问等个体迷茫上升为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质询——剧作尾声,当柳生仍困囿于对小姐和过往的追忆,从而衍生一段梦境般哀婉的 “重遇”——“小女本来生还,只因被公子发现,此事不成了。”(剧中小姐惠最后的告白,与原作一字不差),被牢牢束缚、动弹不得的,又何止蹉跎...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04-404712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15分46秒 “现实的葛藤”——以 20 世纪 30 年代“莎士比亚化”的译介为中心

   ...形式把最现代的思想表现出来,可是现在除宗教自由以外,实际上,国民的一致就是你的主要思想。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22 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而且也许根本不是由德国人来达到的。无论如何,我认为这种融合正是戏剧的未来。 ……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63-404701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7时41分59秒 剧院故事

   ...小,观众很难留意到,做成特大个儿呢,又与整台布景及演员不成比例。 后来才在剧院看了不少话剧。我总觉得被舞台侧幕——一个演员告诉我,行话叫“腿子”——遮掩的后台是神秘的所在,盼望知道那里发生过什么,一部剧作怎样从纸上印的那些文字变成了眼前这一切。直到前几年有演员朋友请我看演出,散场又约我到后台聊几句,才有机会看到长久向往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我曾听两位年轻朋友聊她们的剧院体验。一位说,买票看话剧,能体验一...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18-404688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3分37秒 我眼中的冯俐

   ...…她的一些作品是在天空(航班)上写就的。最忙的几年里,她整年未歇过一个休息日。她有干不完的行政工作,甚至琐碎到要统计全团人出差的上千张发票单据。就是在这种行政工作的挤压和时间的缝隙里,她完成了这些皇皇剧作。我真佩服她能做到于如此繁忙中而高产,且一部部俱是精品。 写作《好人丛飞》,她只用了4天半时间,期间还以副团长身份出面处理了团里一位老革命的后事,并代表单位安慰了其家人。写作《山羊不吃天堂草》,也仅用...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05-404696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28分48秒 为民族呐喊的抗战强音——重温李桦抗战木刻《怒吼吧!中国》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上世纪20年代初给这个主题命名的是铁捷克,一位曾在中国教书、游历的苏联剧作家。他创作的话剧《怒吼吧,中国!》于1926年在莫斯科首演,随后在全球多地演出。有感于这部剧作的巨大冲击力,剧作家田汉当时就提出中国人不仅要自己来演《怒吼吧,中国!》,更要创造出自己的“叫喊的艺术”! 在一个更宽广的历史背景里,木刻《怒吼吧!中国》高度概括了一个大的时代变迁,即五四时期充满焦灼...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63-404694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19时27分43秒 《雨花》2025年第3期|马笑泉:加博·马里奥

   ...聊者,一个在经过充分酝酿情绪后才出场跳一次大神的巫师,而马里奥始终是计划周密、目标明确、富有连续性的行动家。这一点加博躲在暗中早已看得分明。所以之后马里奥又抛出一部又一部高质量的长篇,以及大量的理论、剧作、诗歌,构筑起庞大而繁复的马里奥文学王国,全在加博意料之中。加博可以选择封笔,因为他的山峰早已刺入云霄,但他还是遵从内心的呼唤,以舒缓的节奏,在马里奥极少涉足的短篇和中篇小说领域精细耕耘,陆续交出了一...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19885-404622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18分16秒 重视电影文学,重构历史经纬

   ...的晚辈学子,我却又知道这本著作是他长期浸淫于中国电影史和电影文学研究的厚积薄发和瓜熟蒂落。 纠偏扶正,重视电影文学地位。该书的出版,不仅对中国电影史研究具有补白的价值,更对扭转电影界漠视创作规律、忽视剧作价值的风气有直接的矫正意义。它不仅让编剧从消失的电影海报中重新显影,也让被淹没的电影文学从电影史中浮出水面。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学界如同电影创作界一样,都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导演中心论”的思维定式里,虽...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04-404678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8时25分34秒 年代剧让一家三代“同屏共情”

   ...第一的作品。两部剧首播轮每集平均收视率分别达4.349%、3.615%,是CVB有统计以来(2018年)收视最佳的两部电视剧作品。 《六姊妹》大年初六开播,当春节档遇上这样一部展现亲情真爱、温情满满的剧作,情感温度和情绪热度恰到好处,因此迅速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收视屡屡刷新电视大屏直播收视纪录,连创单集最高收视纪录,首播轮中有5集收视率均破5。 3月初开播的《北上》用细腻的镜头语言生动展现运河两岸的鲜...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19388-404661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40分10秒 《伐木》:伯恩哈德的文人共和国

   ...者”角色。再如,女作家珍妮·比尔罗特,“维也纳的弗吉尼亚·伍尔夫”,自称其近作比弗吉尼亚·伍尔夫“前进了一大步”,也就是说比《海浪》写得好,“边说边点上一支烟,双腿交叉站立着”。 这些人在谈论易卜生的剧作《野鸭》,因为维也纳城堡剧院正在上演该剧,而晚宴主宾是出演该剧的一个名角儿,按照奥尔斯贝格尔夫人的说法,是“城堡剧院最伟大的、最富有个性、最具天才的演员”。这位“天才演员”直到午夜过后才来赴宴,让众人...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92-404642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8分44秒 万象更新滑稽戏

   ...世态,且看苏州二公差。”同行的作品触发了杨华生的喜剧神经,富有同情心的张幻尔深知剧本对于剧团生存的重要性,二话不说,慷慨无私地将改编权转让给大公滑稽剧团。于是乎,一班人边演边改,丰富笑料,设计唱腔,使剧作更臻完善、出彩。 或许因为想扭转运势,大公滑稽剧团《苏州二公差》的首演居然不在嵩山大戏院,而是改换门庭至同在淮海路不远处的国泰大戏院。这座戏院兴建于1930年,由与邬达克齐名的旅沪匈牙利建筑师鸿达设计...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63-404632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52分12秒 他把日本电影带进新的时代

   ...事的故事,越是没有像样的戏剧因素的表现,它本身就越纯粹。”三宅唱的电影具有这种纯粹的质地,他始终关心的是让一群具体的人,在电影里生活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电影是自然主义的生活流影像。评价他的电影“没有剧作,没有技巧,清汤寡水”,这是很深的误会。他的电影有着清晰的乐感。《惠子,凝视》因为女主角拳击手的身份,拳击运动的特点赋予了影片独特的节奏感,带来的观看感受是直接的。《你的鸟儿会唱歌》和《黎明的一切》都...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9388-404628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8时48分59秒 从小说到电视剧的叙事增值与损耗

   ...保持着密切往来;作为父亲,他与住在对门的儿子、儿媳形成日常互动;作为亲家,他与儿媳父母建立新的家庭纽带;作为文化名人,他通过讲座活动与媒体从业者、读者群体产生交集。这种社会化的人物关系重构,不仅提高了剧作的生活质感,也为突出人物的多个面向提供了纷繁的戏剧情境。遗憾的是,剧集对沈卓然的刻画并不立体,他的性格维度比较单一,与不同人物相处时,折射的是他一以贯之的人格特点。 剧集中的人物可以分为三个年龄层次:...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04-404626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8时20分15秒 阿来:人只活几十年,我得写点不一样的

阿来,从来都是一个难以归类的作家。 他出身藏族,用汉语写作。他的文字遍布于诗歌、小说、散文、剧作,他把目光望向了历史、现实、人文、地理,他带来了《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云中记》《去有风的旷野》《大河源》等一部又一部的作品。 他是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却从不觉得写作是一件有多了不起的事情。从1982年开始写作至今,他教过书,做过出版生意、当过机关干部。不少人诧异于一个“梦幻联...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3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7时55分46秒 以“文学事件”为方法:观照新世纪文学发展的一种角度

   ... 一年后,魏明伦、王仁杰、罗怀臻三位剧作家曾就戏曲艺术的当代思考展开对谈,提出了对传统戏曲在衰落中酝酿新的崛起的期待,也达成了戏曲创作以剧本为中心的共识(15)。2010年5月14日,《文艺报》开辟“剧作是文学”专题讨论,时任总编阎晶明在《热爱文学讨论问题》的专题开场白中亮明了“‘一剧之本’的含义不仅是对剧本创作的重要性的强调,也是关于文学性在戏剧当中不可或缺的证词”的立场后,又指出“我们相信,这不仅...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3-404625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20分41秒 当于佩尔遇上契诃夫,法语版《樱桃园》演绎穿越时代的启示

   ...上需要有所调剂。 《樱桃园》剧照 (photo credit-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Festival d’Avignon) 对于一部跨越时空、跨文化演绎的经典剧作而言,如何让观众接纳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从网上反馈来看,大多数观众能接受现代的人物造型,只有少数人对有色人种来扮演贵族尚存有一些疑虑。观众对舞台设计和调度的好评很多,尤其对烘托气氛的音乐和舞蹈更是一致赞...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19389-404604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15时43分20秒 当于佩尔遇上契诃夫,法语版《樱桃园》演绎穿越时代的启示

   ...观众会心的笑声就是一个明证。在第四幕开头,演员对原作的吐槽(契诃夫本应将它结束在第三幕)也有类似作用,由于没有中场休息,观众观剧至此已相当疲惫,精神上需要有所调剂。 对于一部跨越时空、跨文化演绎的经典剧作而言,如何让观众接纳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从网上反馈来看,大多数观众能接受现代的人物造型,只有少数人对有色人种来扮演贵族尚存有一些疑虑。观众对舞台设计和调度的好评很多,尤其对烘托气氛的音乐和舞蹈更是一致赞...

世界文坛#影像艺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4093-404599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8时23分0秒 来故宫,赴一场园林雅集

   ...戏台。孙淼介绍,策展团队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一个戏台,利用镜面屏幕再现倦勤斋室内影像,虚实结合,为观众营造出置身其中的体验。 欧洲园林中也不乏戏剧演出。17世纪,在法国凡尔赛宫,上演过《伪君子》等精彩剧作。凡尔赛宫和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油画《水剧场》,生动描摹了水剧场丛林园的景致。园内用台阶将广场分为圆形的观众座席和供演员表演的舞台,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巧妙的舞台布景。壁龛装饰的林荫道中间,3条阶...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19390-404598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7时54分17秒 作家高建群谈新著《中亚往事》:用40年写出书中人物与故事

   ...人物和那些故事,已经成熟得快要从树上掉下来。”12日,以《最后一个匈奴》闻名于世的军旅作家高建群,在呼和浩特对记者透露他写作新著《中亚往事》的感受。 高建群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参加完《抽屉年华》剧作研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的。 1954年1月出生在陕西的高建群,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他的《最后一个匈奴》与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等陕西作家的作品,引发了“陕军东征”现象,震动了...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3994-404591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54分22秒 《尘埃落定》:当代文学成为经典的可能性

   ...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草木的理想国》《西高地行纪》《去有风的旷野》《大河源》等。 阿来部分代表作 在阎晶明看来,阿来与生俱来的文化气质关乎民族、宗教、语言乃至生活本身,他从诗歌起步,在小说、散文、剧作等各领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并在各类写作中“开掘生活”:“阿来一个人就创造了一个文学世界,或者说一种文学生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特别提到,阿来在6岁之后才使用汉语,换言之,...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3/c403994-404585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3日9时17分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