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新时代海洋文学主题创作研讨会”在北京鸟巢文化中心泰兴号海洋文化馆举办。活动聚焦海洋文化遗产创新转化与青少年海洋意识培育,汇聚文学界、文化界专家学者及知名网络作家,共同探索海洋文学创作新路径。 研讨会以“泰兴号”古沉船文化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创作采风、主题分享、基地共建等环节,深入探讨新时代海洋文学创作的多元可能性。活动伊始,与会嘉宾参观泰兴号文化馆展陈,沉浸式感受这艘清代商船承载的历史记忆——...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3994-404574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7时55分50秒 首届张九龄诗词奖——《中华辞赋》年度奖新闻发布会暨第三届中华诗词复兴座谈会在京举行...此次首届“张九龄诗词奖”活动的举行,不仅是始兴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更是始兴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谈及举办此次诗歌奖和中华诗词复兴座谈会的意义,他认为,随着对中华诗词文化的梳理和创新转化,一大批优秀文化作品与优质出版资源合力聚力,形成文化产业长链条宽链条,不断推动着新时代中华诗词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研究和完善关于中华诗词传承创新的地方经验和实践路径,把握好两者相互关联、...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3994-404524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15时29分30秒 破解难题,推动中华诗词创新发展...始兴县委、始兴县政府联合举办,《中华辞赋》杂志社、始兴县委宣传部、广东粤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华诗词复兴座谈会在京举行。座谈会上,如何梳理地方诗词发展脉络和经验,推动中华诗词的审美建设及创新转化,探索面向未来的诗词理论和制度改革,挖掘并彰显新时代中华诗词的强大内蕴与生命力,成为与会专家、学者们重点关注与讨论的内容。本次座谈会由《诗刊》社副主编、《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王冰主持。 中华诗词源远流...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3994-404489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11时36分36秒 方寸间的文学丰碑——《中国现代文学家》纪念邮票及邮品侧记...和《胆剑篇》书影。在这些文学元素的选用上,尽量顾及作家的各个方面成就,与文学家的肖像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文学画卷,使邮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日封与珍藏册:馆藏资源的创新转化 为拓展邮票的文化内涵,中国现代文学馆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主导设计了《中国现代文学家》首日封与珍藏册。首日封上的六位作家故居手绘,均为文学馆策划监制。珍藏册内页展示了馆藏珍稀文献的高清影像,同时文学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7时24分52秒 奏响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聚。委员们带来切身的体验,也带来深入的思考,在一次次热烈的讨论中以真知助力发展、用良策增进信心。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 “优化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中西医学结合带动科技创新转化能力”…… 3月7日下午,北京会议中心,一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主题的界别协商会议正在进行。14位医药卫生界委员结合自身经历发表观点。 从破解边远地区骨干人才短缺的问题,到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专题#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要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60131-404350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7时0分20秒 两会声音|中国非遗传承转化,我们能做什么?...传统节日、传统村落、民间工艺美术、民族民间艺术等,特别是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民间文学和民族民间音乐列入重大项目,这是对中国民间文艺价值的高度肯定。 科学研究非遗本质和创新转化规律,对中国非遗事业达到新高度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3月,教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列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1月,“民间文学”时隔27年重回国家学科目录的二级学科。非物质文化...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3994-404325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5时12分19秒 做好中国非遗传承传播转化新文章...香港和澳门作为省卷本列入两大工程。中宣部等中央部门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进入非遗项目的传统节日纳入“我们的节日”系列。全社会对非遗传承保护的共识达到空前高度。 科学研究非遗本质和创新转化规律,对中国非遗事业达到新高度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3月,教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列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1月,“民间文学”时隔27年重回国家学科目录的二级学科。非物质文化...
专题#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5/c460133-404310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8时27分37秒 做好中国非遗传承传播转化新文章...香港和澳门作为省卷本列入两大工程。中宣部等中央部门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进入非遗项目的传统节日纳入“我们的节日”系列。全社会对非遗传承保护的共识达到空前高度。 科学研究非遗本质和创新转化规律,对中国非遗事业达到新高度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3月,教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列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1月,“民间文学”时隔27年重回国家学科目录的二级学科。非物质文化...
艺术#非遗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5/c419393-404310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8时9分24秒 何以春节 何以中国...包括天坛祈年殿、孔庙奎文阁、佛光寺、独乐寺在内的多座传统古建筑以及榫卯、斗拱等中国建筑结构之美,结合凤凰传奇铿锵奔放的歌声,寓意中华民族堂堂正正、不畏风雨的“栋梁”。导演组还将节庆民俗、传统技艺等进行创新转化,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小品《借伞》围绕“白蛇传”的故事,将京剧、粤剧、川剧、越剧等传统戏曲与喜剧巧妙串联结合,让中国经典传说与当代故事隔空呼应。...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7/c419388-404139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7日8时34分58秒 心灵生活、精神原乡及多民族文学审美的交往...”事实上,今天草原上的阿肯弹唱早已经根据现实生活的变化改变了它的唱词,受到青年人的追捧,老人也不得不承认,过去的唱词早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生活情境。传承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小说中新一代女阿肯在固守传统与创新转化中挣扎,最终发现既要树立一种过去自我的可信形象,又要在变化了的现实中找到新的生命力。她就是这么做的,尽管面对身份的被质疑、爱情的曲折,她依然拥抱着老阿肯留给她的遗产,接受命运的考验。 世界民族文学发展...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3/c404030-404076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9时20分32秒 “从文学到影像”优秀文学作品推介活动举办 8部作品获重点推荐...评,最终推选出8部优秀文学作品予以现场推荐。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的获奖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影像改编潜力。”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激发更多文学作品的创新转化,激励更多年轻的文学写作力量,为影视作品的多元化持续创作优秀蓝本,让文学IP有更丰富的艺术样态的表达,推动首都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北京作协副主席、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认为,文学与影像二者相...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03994-4037089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9时17分37秒 网络文学中的姑苏情怀...三个栩栩如生的梅花盘扣,仿佛一个风华绝代的美丽女子正含蓄而大胆地站在众人面前。” 无论是刺绣、茶艺、还是制衣,苏州网络文学意在开拓传统文化的多重面向,挖掘蕴含在古典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力争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在新时代让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 江南与人 除了对姑苏风景和江南文化的展现,苏州网络文学创作还十分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让人物的品性气质与苏州城市风格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人与城市的互动关系。《洞庭茶师》...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3/c404027-403452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8时53分55秒 青年写作,引人注目的文学风景... 相较而言,当下青年作家接受的文学教育普遍更加完整,可供调度的写作资源更加丰富,写作整体上呈现出对想象力和可能性的强烈追求。与此同时,青年作家怀着文化自信与青年人的朝气锐气,自觉探向传统文脉,大胆寻找创新转化的空间。他们有的开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充满想象力地铺展历史图景;有的将城市工人生活和市井民生写得栩栩如生,世俗视角、人物典型、细节描写等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在他们笔下焕发新活力;有的着力于探索现代汉...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18/c419351-401783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9时49分52秒 推出更多军旅文学精品力作... 新时代军旅文学拥有一支年龄层次分明、风格鲜明多样而又迭代有序的队伍,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厚积薄发,各显其长,构筑起醒目的文学景观 只有结合新的社会现实和审美旨趣,不断开掘、深化军旅主题的精神魅力,将其创新转化为更鲜活更生动的文学故事,才能赢得今天青年读者的喜爱 强军兴军征程为新时代军旅文学提供了丰沛的创作源泉,作家应该勇敢地、敏锐地奔赴一线,投入火热生活,推出更多不负时代的精品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1/c419351-400478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9时28分8秒 编后记...春台》的解读从“知识分子气质”的叙事出发,展示了四个人物故事交汇震荡及其形成的特殊叙述结构;马兵对张楚《云落图》的诗意品格与其对日常冲突转化为内在哀矜的写法,进行了概括提炼,充分肯定了作品对传统叙事的创新转化;沈杏培对徐风《包浆》的解读重点围绕紫砂叙事进行,而郝敬波对朱文颖《深海夜航》的剖析从人类精神世界的探询中展开;这四篇评论都是立足于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的基础上作出的评判,显示出评论文体的创造性...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3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7时33分21秒 浮世的哀矜——读张楚的《云落图》...代表的是自生活而来的化无常为有情的慈悲,比团长禅意的机锋有更坚实的人间情味。概言之,在小说结构、题旨与语言上,张楚转益多师,以中化西,凭借对中国人生活世法的兴会和呈现,完成度极高地实践了传统叙事品格的创新转化。 几年前,面对众多经典而陷入“影响焦虑”的张楚曾追问写作的意义,并冷静地告诫自己“你必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你要相信你和那些先知们一样,会对人类情感做出最新的预言;你要相信你和那些经典作家一样,会...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2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6时41分50秒 画内纸鸢画外牵 人在画中游千年...点。靳军表示,在教学体系上,不仅有造型艺术的训练,还有数字媒体、动态影像制作等课程,要了解机械、编程、算法等知识,“一方面要提高审美,另一方面要懂得与外部的合作”。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传统艺术的创新转化之中。《纸鸢漫游》的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毕业生陈海蓝说:“在传统文化的‘科技+艺术’创作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动力。这种跨界融合,不仅拓宽了艺术创作的边界,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19390-402577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7时57分16秒 新东北文学要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寻找坐标...结果。同样,面对东北振兴的新时代和在这个背景之下所要形成的新格局,新东北文学也是要考虑到如何在与现实的相互激励中去建构自己的属性和内涵。 二是在讨论以地域命名的新东北文学时,不考虑地域文化传统的挖掘与创新转化是不切实际的。就东北而言,自现代文学诞生以来,在文化挖掘与呈现上有过深入的探究,但实事求是地说还很不充分。这种不充分是指我们曾过多地呈现出了其粗粝、荒寒的一面,热衷挖掘其古老而复杂的、剽悍的原始性,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5/c404030-402162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5日9时24分18秒 文化重镇里的豪情与素雅... 保持与世界同步的开放度 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上海现代文化。1843年上海开埠,被迫在悲欣交集中敞开胸怀,一批进步人士先行“觉醒”,将西方现代文明的新思想新文艺为我所用,努力探索传统文学、绘画与戏曲的创新转化路径。从“林译小说”到“新民文体”,从通俗报纸到白话文学,翻译文学成为中国新文学初期一种时尚性过渡性文体。此次展览中,茅盾、李霁野对英国文坛诗歌的翻译,瞿秋白、曹靖华对俄文作品的翻译,鲁迅、黄源对日文...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0/c419382-402129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0日9时8分10秒 用技术激活艺术的能量...地把《千里江山图》这样的传统经典印到杯子和鼠标垫上变成文创产品,那只是在消费传统文化资源。更大程度的创新总是需要跨语境调取资源,比如《千里江山图》变成舞蹈,就受到广泛的赞美。传统艺术资源通过技术赋能和创新转化,它们才会“活”过来。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可能就在于帮助我们把传统带到明天。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将极大地降低艺术教育的成本。比如,可以研发一个书法教育机器人,让它执笔向孩子们演示王羲之是如何运笔的,它...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1/c404004-402074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日8时17分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