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17 篇有关 刘鹗 的页面,用时 0.119秒.

第1页  共11页

与DeepSeek对对子

   ...我尝试作出下联,请你评点一下。全联如下: 田汉在田间,一盼苗得雨,二盼牛得草; 老残卧老舍,朝思霍去病,暮想辛弃疾。 他深度思考40秒后回复道: 下联机巧精妙,值得击节叹赏! 1.嵌名双关:“老残”为刘鹗笔名(《老残游记》作者),“老舍”为作家舒庆春笔名,双文人嵌名,与上联“田汉”“田间”形成工对。“老舍”二字双关,既作人名(作家),又作地点(书斋旧称舍)暗合“田间”的空间的对仗逻辑。 2.动词递进:...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5/c404018-4043955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5日10时49分55秒 破立之间: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的“迷信”书写

   ...第二僧道是一定要驱逐的……神佛是无用的,何以见得呢。列位看了多少期的《竞业旬报》,你看哪一期不说神佛无灵的。”破除“迷信”正是清末舆论界从南到北极为风行的一种题旨。 [③]参见刘德隆 朱禧 刘德平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页。 [④]更多讨论详见张天星:《晚清小说创作中的自我禁抑现象——以禁抑诲淫和迷信为中心的考察》,《中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 [⑤...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42005-404332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10时3分14秒 章培恒先生的内曜与心声

   ...的政治环境看,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即将来临,正值“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章先生初出茅庐,锋芒毕露,其批判矛头另有所指。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伯元《官场现行记》、刘鹗《老残游记》与曾朴《孽海花》称为晚清“谴责小说”,评价不低。章先生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准做了修正性演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的《中国小说史稿》中,这几部小说的改良主义思想倾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20分2秒 半部《老残游记》的传奇

   ...,却被公认为创作水平迥出同时代诸多作家,在四大谴责小说中亦属成就突出。当年的刘鹗,是实打实的水利专家、数学家、收藏家和实业家,后以小说家名世,实属无心插柳柳成荫。 刘鹗写这部小说纯属偶然:1903年,刘鹗有位密友落难逃往上海,此人生性耿介,挺要面子,不肯受人财货资助。刘鹗一心帮其纾困解难,遂写《老残游记》,所得稿酬悉数馈赠。刘鹗虽忙,却每晚写上数页,于次日一早誊录后送去报刊连载。写作过程中,不乏中断、...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8/c404063-404285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18时50分47秒 陈福康:“年谱长编”的“长编”是什么意思?

   ...数来就有六十来种。谱主除少数古代人物(如孔子、孙觉、秦观、朱熹、吕留良等)以外,多为近代以来著名人物,谱主名单可写出一长串:林则徐、莫友芝、张裕钊、张之洞、徐润、郑观应、盛宣怀、沈曾植、林紓、陈三立、刘鹗、孙中山、张元济、王一亭、蔡元培、黄世仲、黄兴、张伯苓、穆藕初、王国维、朱希祖、陈垣、鲁迅、马寅初、刘师培、吕思勉、李大钊、陈寅恪、陶行知、宋庆龄、卢作孚、叶圣陶、洪深、蒙文通、胡先骕、邹韬奋、杨贤江...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04063-404131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7时32分37秒 文艺审美意识形态的“物性”之思

   ...“也就是说,他对于情感,所重者不在颐养性情或张扬个性的内在价值,而在激发现实行动的外在价值。”回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文艺审美的物性力量在社会现代性进程中所彰显出的社会功利价值。如刘鹗对“有力之哭泣”的悲怆书写、夏曾佑对“英雄之性”的呼唤、鲁迅“摩罗诗力说”对雄健之生命力的高扬,再到革命文艺中的激情与浪漫等,力与美的生命意识通过文艺的感性介质汇入中华民族现代性的革命实践,从而推动着...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19351-403948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10时15分29秒 历史视角下的人性显微

   ...象,使得“医者”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自然地承担起了匡时救世的“英雄”隐喻。尤其是晚清以来,面对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文学叙述更加强化了对医者的政治和社会期待,将其作为承载中国传统“上医治国”理想的化身。晚清刘鹗的《老残游记》便将诊断千疮百孔的古老中国的“病相”和“病因”的使命赋予了主人公游医老残,他代表了洋务运动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以现代文明审视和改造中国的期待;迟子建的小说《白雪乌鸦》中,领导了东北鼠疫防...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101-403948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10时3分16秒 《黄渤海记》:“他们知道大海的力量”

   ...时期即为东夷族所居之地,至明代设立卫所制度,烟台名谓从此固定,并遐迩闻名。这里又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区域,是古代的重要枢纽,更是中西交流和南北海运的必经之路。 “蓬莱神话”这一古典叙事母题,发展至刘鹗《老残游记》开篇所浮现的那个蕴藏晚清大变局缩影的梦时,已然昭示着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转捩和发端,那就是家国情怀与民族复兴。至“五四”时期,“烟台叙事”开始栩然成型,并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史绵延不绝的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04030-403894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22时19分50秒 盛宣怀的当铺

   ...进”。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恒丰”当铺相关史料,可以确认姚赓韶正是在经办“恒丰”当铺时,搜罗了大量奇珍异宝,并将其中一部分“报效”,以换取补缺的机会。 盛宣怀、吴幼舲、姚赓韶等所获珍物,基本已不可考,而刘鹗的收获则历历可数。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刘鹗携巨款入都,购米平粜,活人无数。平粜之余,刘鹗还花“四千两”购买了“字画古玩”。(《刘铁云太守来书》,《救济文牍》卷五,40页)据刘鹗之孙刘蕙荪《铁云先生年谱...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5/c404063-403547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5日23时9分6秒 《历史的照妖镜》:以“岳飞之死”照亮历史的幽暗角落

   ...人物为核心,串联起十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了这些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这些人物中既有宋朝的韩侂胄、张邦昌、狄青、秦桧、文天祥,也有明朝的于谦、戚继光、袁崇焕,甚至还包括了唐朝的李宪、清朝的刘鹗以及三国时期的司马昭等。看似纷繁复杂的人物和故事背后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最终都汇聚于一个核心的灵魂——岳飞。 书中回应了诸多历史谜案——岳飞抗金形势大好时,为何却遭冤杀?狄青战功赫赫,为何遭排挤?文...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31/c403994-403509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1日8时38分40秒 南翔:好作品的三个信息量

   ...可以囊括人生的各个阶段。故而常见人们争议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也常见人们为文学得失而理论,观点趋同者有,观点大相径庭也不乏其例。浸淫语文教学及写作者,更每为欣赏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而苦恼。《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在自序中有一段话甚好:“《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2/c404030-403114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日22时56分1秒 《八千年的凝视》:以小见大的美学意蕴

   ...眼睛,是人神之间的一座渡桥吗?八千年来它一直未曾合眼,那么它看见了什么?”扣住这个物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在作者的引领下,我们借助这只“慧眼”看到了发明文字的仓颉,看到了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看到了刘鹗、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一代代甲骨文大师。行文至此,作者由衷地感叹道:“这样一种‘注目’形态之承,这样一种龟甲载体之续,八千年的天地寥廓、风云际会,又何尝不在汉字中国的审美凝视之中?” 这篇散文就从提...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1/c404030-403035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2日8时42分21秒 《八千年的凝视》:以小见大的美学意蕴

   ...眼睛,是人神之间的一座渡桥吗?八千年来它一直未曾合眼,那么它看见了什么?”扣住这个物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在作者的引领下,我们借助这只“慧眼”看到了发明文字的仓颉,看到了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看到了刘鹗、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一代代甲骨文大师。行文至此,作者由衷地感叹道:“这样一种‘注目’形态之承,这样一种龟甲载体之续,八千年的天地寥廓、风云际会,又何尝不在汉字中国的审美凝视之中?” 这篇散文就从提...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1/c404030-402966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1日10时34分8秒 《人民文学》2024年第7期|姜明:八千年的凝视

   ...文字信息,他手中的龙骨就虚化为了所谓的文人风骨。当然这也可能是龙骨的价值之一,没有文字的流传和提炼,人等同于蒙昧的野兽,所谓的士大夫精神,所谓的文人风骨,肯定是难存的。 一定看到了王国维。王懿荣身后,刘鹗站了出来,罗振玉站了出来,王国维站了出来,郭沫若站了出来,一代代甲骨文大师接续钻研,就是为了破译龟甲上的文字到底是什么,有什么背景、意义。都知道那是问卜工具,但是问卜之外,也有叙事,一层层历史的迷雾被...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8/c418925-402805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9日8时12分1秒 中国最早的图书馆是如何被发现的

   ...,深通金石文字、有着丰厚知识储备的王懿荣,很快就认出了龟甲上的刻痕是比金文更加古老的一种文字。因为碰到了王懿荣,龟甲从不值钱的“药材”一变而为珍贵的研究资料,避免了人为的继续毁灭。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 王懿荣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他不仅是一位大文学家,而且精通算学、医学、金石等各种学问。1900年,王懿荣因为抗击八国联军而以身殉国。王懿荣去世后,刘鹗就把王...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8/c442005-401974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8日8时3分27秒 歌声动人说“咬字”

   ...而发音”,如果咬字不清,发音不清,诉事不明,听众就不解其情,遑论感人了。古今都有歌者不谙此道。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问杨琼》中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问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 清末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有一段描写王小玉演唱的精彩文字,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声乐艺术很有裨益。王小玉是生活在底层的民间艺人,艺名白妞,用今天的话说,她是山东大鼓表演艺术家。王小玉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山东大鼓,有一...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8/c419926-401913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1日8时58分8秒 歌声动人说“咬字”

   ...而发音”,如果咬字不清,发音不清,诉事不明,听众就不解其情,遑论感人了。古今都有歌者不谙此道。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问杨琼》中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问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 清末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有一段描写王小玉演唱的精彩文字,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声乐艺术很有裨益。王小玉是生活在底层的民间艺人,艺名白妞,用今天的话说,她是山东大鼓表演艺术家。王小玉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山东大鼓,有一...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8/c404004-401913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8日7时42分40秒 从“纸上”向“大地”延伸

   ...与历史、科学之“会通” 冯小军对人文历史和科学知识的熟悉不亚于历史学者和技术人员,他的《裁一片绿影送给你》营造了一种文学与历史、科学“会通”的氛围,一面借由诗文穿越历史时空,与康熙皇帝、柳宗元、苏轼、刘鹗等历史人物重新相遇;一面介绍守林的具体工作,像科普类的小文章一样向读者普及生态林区的各种知识。这无疑体现了一种“大文学观”的写作思路,形成文学、历史、科学、文化等多种元素交流“会通”的开放形态。杨义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8/c404030-401851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8日11时56分28秒 如何选好书?让儿童阅读少些“网红”气

   ...七年级主题:真真假假的世界 《苍狼》,金曾豪/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怕说真话的十二岁》,【美】艾琳·恩特拉德·凯利/著,徐阳/译,中信出版集团 《俗世奇人》,冯骥才/著,作家出版社 《老残游记》,刘鹗/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八年级主题:灵感的焰火 《苏菲的世界》,【挪威】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作家出版社 《焰火》,李东华/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许嘉璐/著,北京出版社 ...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0/c404071-401561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0日9时44分49秒 从“野史”角度谈《少水鱼》的两个辨识度

   ...中追求一种更完美、更有力量的表达。这是第一种辨识度。 读《少水鱼》时,我会无端地想起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元代诗人萨都剌,他有一句诗,“人间野史亦堪传”,一拿到这本书,这句诗就在我脑子里浮现;另一个是刘鹗,他的《老残游记》本身是一部野史,它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叙事,但是刘鹗在这本书里说过一句话:“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野史怎么“补正史之缺”呢?野史有两个特征:一个特征是看起来似乎非常荒诞,因为我们已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5/c404030-4014604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5日9时21分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