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出版社,1980年),按古代、中古、近代、现代四大时间板块共时阐述东西方文学,其古代文学包括埃及、巴比伦、巴勒斯坦(希伯来)、印度、希腊罗马文学。在相同体例的导读类中,东方文学所占比例依然很少,如刘亚丁、邱晓林主编《外国文学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共选介37部作品,东方文学只有5部,不足七分之一。有的学者把中国文学也纳入东方文学,如杨烈的《世界文学史》在四个时代分设中国文学专章,出版时仅存...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20/c404090-3231223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0日9时23分24秒 夕阳与和风照拂的故乡港口...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了重阳节风俗:“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九九重阳,让人联想到《周易》的乾卦,解释乾卦的象传文字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与铿锵的快板十分契合。 (作者:刘亚丁,系四川大学教授)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1/c404090-3225955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1日7时40分45秒 疫情中的普希金与波尔金诺之秋...无息地将自己的日记本交给未婚妻索菲娅·安德列耶夫娜。《石雕客人》,就是普希金打算交给娜塔莉娅的“日记”。 1830年的波尔金诺之秋,是普希金倾恋述情的去处。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作者:刘亚丁,系四川大学教授)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27/c404091-3160697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27日8时45分5秒 顿河的波澜...争论,有人认为作者对主人公过于偏爱,对哥萨克走向革命之过程的描写过于客观,甚至说肖洛霍夫的同情心在哥萨克富农一边。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肖洛霍夫被迫多次修改这部小说。但是,正像中国的肖洛霍夫研究专家刘亚丁教授在他的专著《顿河激流——解读肖洛霍夫》中所指出的那样,肖洛霍夫始终在坚持他的“双重话语”写作策略,《静静的顿河》中始终贯穿着“关于真理的话语”和“关于人的魅力的话语”的对话,前者使用的是历史伦理标...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13/c404091-3135250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13日9时20分5秒 文学史的多语种书写...算中国的俄国文学史研究史中的第四个阶段。本课题组成员均为恢复高考后步入大学的同一代学者,如今正处于人文学者治学的黄金时段,且大多具有俄国文学史著的编纂或翻译经验,先后出版了数十部俄国文学史著或论著,如刘亚丁的《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1989)、王志耕的《俄国文学与中国》(1991)、郑体武的《俄罗斯文学史》(2008)、林精华的《外国文学史》(2009)、刘文飞的《插图本俄国文学史》(2010)和汪介...
报刊#文艺报#第七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809/c405175-2945818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8月9日10时6分28秒 2014《俄罗斯文艺》学术前沿论坛举行...《当代英雄》为例,指出俄罗斯文学中的高加索主题之所以深受俄罗斯作家青睐,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民族与信奉伊斯兰教的高加索居民所代表的两种文明的冲突。 在其他议题的讨论中,四川大学教授刘亚丁阐述了将《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翻译成俄文的意义。梁坤《由俗至魔之路——〈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女性侍仆群像》的报告则对《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底层女性所构成的被忽略的重要群体做出分析,指出是她们串联起一条由...
外国文艺#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7-25/212485.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7月25日9时23分54秒 2014《俄罗斯文艺》学术前沿论坛举行...《当代英雄》为例,指出俄罗斯文学中的高加索主题之所以深受俄罗斯作家青睐,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民族与信奉伊斯兰教的高加索居民所代表的两种文明的冲突。 在其他议题的讨论中,四川大学教授刘亚丁阐述了将《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翻译成俄文的意义。梁坤《由俗至魔之路——〈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女性侍仆群像》的报告则对《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底层女性所构成的被忽略的重要群体做出分析,指出是她们串联起一条由...
交流#中外文学交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7-25/212465.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7月25日9时16分41秒 2014《俄罗斯文艺》学术前沿论坛举行...《当代英雄》为例,指出俄罗斯文学中的高加索主题之所以深受俄罗斯作家青睐,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民族与信奉伊斯兰教的高加索居民所代表的两种文明的冲突。 在其他议题的讨论中,四川大学教授刘亚丁阐述了将《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翻译成俄文的意义。梁坤《由俗至魔之路——〈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女性侍仆群像》的报告则对《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底层女性所构成的被忽略的重要群体做出分析,指出是她们串联起一条由...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07-25/212464.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7月25日9时16分35秒 2014《俄罗斯文艺》学术前沿论坛举行...《当代英雄》为例,指出俄罗斯文学中的高加索主题之所以深受俄罗斯作家青睐,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民族与信奉伊斯兰教的高加索居民所代表的两种文明的冲突。 在其他议题的讨论中,四川大学教授刘亚丁阐述了将《中国精神文化大典》翻译成俄文的意义。梁坤《由俗至魔之路——〈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女性侍仆群像》的报告则对《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底层女性所构成的被忽略的重要群体做出分析,指出是她们串联起一条由...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4-07-25/77119.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7月25日6时55分30秒 “重新阅读苏联时期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国反思认识苏联时期文学的历程及其后果,为学界深化研究包括苏联时期文学在内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搭建平台。 会议共发表21场报告。吴元迈、程正民、陈建华、刘文飞、张建华、吴泽霖、汪剑钊、汪介之、林精华、刘亚丁等就苏联时期文学理论、苏联时期文学的魅力、中国近20年来研究苏联时期文学的状况、苏联时期遗孀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和创作、扎博洛茨基诗歌、国内高尔基阅读、战后苏联的文学格局与冷战关系、肖洛霍夫的经...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3/2013-08-30/172562.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30日9时14分9秒 “重新阅读苏联时期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国反思认识苏联时期文学的历程及其后果,为学界深化研究包括苏联时期文学在内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搭建平台。 会议共发表21场报告。吴元迈、程正民、陈建华、刘文飞、张建华、吴泽霖、汪剑钊、汪介之、林精华、刘亚丁等就苏联时期文学理论、苏联时期文学的魅力、中国近20年来研究苏联时期文学的状况、苏联时期遗孀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和创作、扎博洛茨基诗歌、国内高尔基阅读、战后苏联的文学格局与冷战关系、肖洛霍夫的经...
活动#文学活动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8-30/172561.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30日9时14分6秒 “重新阅读苏联时期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国反思认识苏联时期文学的历程及其后果,为学界深化研究包括苏联时期文学在内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搭建平台。 会议共发表21场报告。吴元迈、程正民、陈建华、刘文飞、张建华、吴泽霖、汪剑钊、汪介之、林精华、刘亚丁等就苏联时期文学理论、苏联时期文学的魅力、中国近20年来研究苏联时期文学的状况、苏联时期遗孀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和创作、扎博洛茨基诗歌、国内高尔基阅读、战后苏联的文学格局与冷战关系、肖洛霍夫的经...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3-08-30/72053.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30日7时25分16秒 大师手稿的真假之争...能写出的东西”,他怎么可能“熟知那些阶层的生活和深刻理解他们的心理”呢?后来肖洛霍夫再也没有写出能和《静静的顿河》相媲美的作品了。这又是什么原因? ………… (摘自2月19日《世界新闻报》刘亚丁文)
文学报刊社#作家文摘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2-02-24/61806.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2月24日17时1分40秒 外国文学经典过时了吗?...外国文学经典的重视;出版适合和提高读者人文素养的力作,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解外国文学和文化的平台。 外国文学经典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众阅读中存在的功利主义、浮躁心态使专家学者们感到忧虑。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说,与过去读书人比较,我们对外国经典的了解太少,这与当前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不对称的。上海翻译家协会主席谭晶华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谭帆教授认为,高校中外语系多而外国文学专业少,缺少经典范本和教材,...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0/2010-12-08/92164.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12月8日8时50分10秒 “外国文学:领悟与阐释”学术研讨会综述...指向,因此主动提出打破精神上的隔膜与壁垒,建立彼此“交往”。文化试错和文化反省是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角度,文学研究既要面向未来,也要反省过去,许多杰出的作品中都有作者的反思,值得研究者深入挖掘。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借鉴格雷马斯符号学的矩阵图,分析《罪与罚》中体现文化冲突的主人公犯罪和救赎的叙事轴,同时分析其他人物在两种文化之间的抉择,将拉斯柯尼科夫文化抉择的叙事深层结构,解读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及俄罗斯民族...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0-11-19/48781.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19日7时49分13秒 回归文学研究的本体...由于译者自身的水平问题而导致的“烦”,以保证译作的质量。中国海洋大学林少华在发言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理念,即“对中国读者负责、尽可能消除涩味”。林少华认为“审美忠实”对于文学翻译来说是最重要的。四川大学刘亚丁对俄罗斯汉学家什阁金等人对《诗经》的翻译进行具体分析,认为翻译体现了一种阐释角度,实际是表明了译者在何种意义上理解原文的。 在小组讨论中,与会者就文本解读、诗歌与戏剧、文学翻译等具体议题展开讨论...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9-11-27/39616.html 发布日期: 2009年11月28日0时10分26秒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春指出,“在世界文学里,俄罗斯文学非常独特:它不但需要阅读,而且更需要解读,因为它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梁坤认为,俄罗斯宇宙论是俄罗斯生态世界观的重要思想来源。郑永旺从语言学维度分析了俄罗斯思想,刘亚丁从俄罗斯文学起源发展角度探析了东正教文本向文学文本的转换。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汪介之对中国文学接受俄罗斯文学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先后经历了‘五四’时代对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9-10-31/38992.html 发布日期: 2009年10月31日0时10分1秒 “近三十年来外国文学史研究及教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何区分理论指导与文学批评方法论的问题。 在涉及文学史和具体文学文本的发言中,杨慧林讨论了“莎士比亚历史剧”的讲授案例与批评史线索中的文学史研究。王立新在发言中分析了希伯来神话的文化品格与民族特质。刘亚丁分析了《一个人的遭遇》中的叙事和隐喻,认为文本包含了和平与战争两种状态,并构成强烈冲突。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内,作品中的很多内容被屏蔽了。吴康茹联系史学对原罪说的争论,重新评价了法国启蒙文学的成就...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8-12-13/34216.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12月13日10时0分54秒 中外学者探讨当代俄罗斯文学...a透过后苏联影视作品的“棱镜”来看待苏联。黄玫围绕“爱国主义”和“自由派”之争,对后苏联时期文学批评的主题和趋势进行概括,涉及文学危机论、作家和批评家的当代地位、批评家对文学发展进程的作用等重要问题。刘亚丁教授研究后苏联文学中的灾变主题,揭示作家的高度社会使命感和文学管理体制的相对柔性使灾变主题的表达成为可能。 与会者还就全球化语境下的俄罗斯文化、经典研究、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话题发表见解。吴晓都...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8-04-14/31607.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4月14日14时30分35秒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召开第九届年会...隔当代读者与文学经典的真正对话,也造成了对经典的过度诠释。 谈到文本经典化与去经典化的过程,与会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关注趋向——经典的边缘化问题与经典的形成过程,即经典是如何成为经典的,背后有何动机。刘亚丁细致地考证了肖洛霍夫作品从经典到边缘的过程。何云波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描述了此书经典化和边缘化过程。朱振武阐述了美国本土小说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发生和生成轨迹,揭示了其内在运行机制。 不少学者...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8/2008-01-28/26803.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28日14时10分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