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中国古人对天际、星空的好奇与想象;基于航天事迹改编的影视作品,则凸显中国航天人的奉献与拼搏精神。而《流浪地球》这类电影更能成为对未来多重可能性的影像预演。比如影片中,中国在联合国会议上不断弥合着各国分歧、提供着信心与勇气,周喆直更是以一根一万五千年前愈合的人类股骨,生动地表述了互助、团结对于人类延续文明火种的重要性。这也提醒我们,当面对危机四伏的情状之时,只有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休戚与共、...
科幻#科声幻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84-404712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2分30秒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最后的五年...阿尔瓦罗、贡萨洛和莫尔加娜写了一封信,透露了病情:一种严重的、在他身上无法治愈的疾病,但仍有治疗手段可以延缓大限的到来。这封信加深了他与子女的关系,也让他五年前不顾一切地转投普赖斯勒小姐之后产生的家庭分歧开始得到修补。 最后的这段恋情始于2015年巴尔加斯·略萨与普赖斯勒在白金汉宫拜晤查理王储期间。 第二年4月,他告诉70岁的妻子:“这一次不是以前那样的冲动了,帕特里夏,这一次是真的,等我回到马德里,...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91-404704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16分5秒 松本清张的世界...姓,无名,想必是为了避免慕名者的骚扰,但这里却是中日作家交流的场所。远在1963年12月1日,巴金曾与冰心、严文井、马烽、谢觉民来此拜访,巴老在日记中写道:“去拜访松本清张,谈得较深,他主动地谈到中苏分歧,谈到一点才动身回旅馆。”(《巴金全集》第25卷32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后来,张光年、杜宣、刘心武、叶渭渠、唐月梅等中国作家和学者也曾应邀来访。 我们穿过花木葱茏的庭院,由两位女佣引入宽敞...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18-404668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2分6秒 《粤食记》:舌尖上的“新南方”...构。它轻轻撕开了“老字号情怀”的浪漫面纱:老餐饮人林茂面对的医疗账单的无力;小餐饮业者的资本压力;无界餐厅所揭露的消费主义对自然伦理与商业本质的双重异化;师徒与家庭代际间对“成功”与“生活方式”的理解分歧;算法对味觉的操控;城乡融合中的劳工处境;地方经验与外来资本、外来标准之间的文化认同冲突。凡斯种种,都体现了作者对城乡、资本、技术、全球化浪潮的冷静洞察。三生三笑通过饮食这一日常切口,将复杂的社会议题...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3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1时32分20秒 蒋蓝:蜀地杉木不寻常...杉”这个名字也算是名副其实。柳杉的树皮为红棕色,多裂开,然后长条片脱落下来。 柳杉属植物是第三纪子遣植物。可靠的化石见于北爱尔兰始新世、高加索的中新世和日本的上新世地层中。 关于柳杉的原产地,意见历来分歧,直至近年有人还认为原产日本,但中国各地有不少古老的杉树,何以为之? 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1903年10月深入峨眉山考察多日,他在1910年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我在中国所见的柳杉是栽培的,然而它却生...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18-404673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1时20分16秒 意象与日常的诗学重建——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与审美范式...和完善诗学体系的成熟期。对此学界提出的名目繁多(4),但似乎都很难上升到结构模式和审美范式的高度。因为评价标准并不一致,往往出现迥然不同的判断,症结恐怕就在大家理解“日常”“意象”及其相互关系时存在的分歧。 一、二元建构 贾平凹曾总结他的长篇小说观: 长篇小说就是写生活,写生活的经验,如果写出让读者读时不觉得它是小说了,而相信真有那么一个村子,有一群人在那个村子里过着封闭的庸俗的柴米油盐和悲欢离合的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41分12秒 黄丹丹《花窗》:关于剽窃与原创的讨论...是否只是未被察觉的模仿或集体无意识的再现?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火灾意象,构成了对记忆脆弱性的深刻隐喻。外婆讲述的那场烧毁整条街道的大火,不仅摧毁了物质实体,更切断了记忆的连续性。不同人物对火灾起因的叙述分歧——是卖馍人家的欺诈引发天罚,还是中药铺意外失火——展现了历史记忆如何被不同立场和目的所塑造。正如女作家与老沈关于“鸡海”这道菜起源的争论所显示的,人们对过去的叙述总是带有“演绎”成分。当宫辰发现女作...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37分38秒 六神磊磊:于阅读中感知“侠之大者”家国情怀...年时,一股“金色旋风”席卷大江南北、海峡两岸。从北京、杭州、嘉兴到香港、台湾,再到新加坡等海外地区,相关纪念活动全网“刷屏”,见证着家国情怀的强大影响力。 “金庸是一个连接不同人群的纽带,能够弥合很多分歧,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六神磊磊举例说,比如,可以通过读书会、旅行团等形式,结合金庸小说串联美食之旅、文化之旅,促进内地与香港往来互通。 近年来,网络小说、微短剧、游戏等俘获“Z世代”,文学作品...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3994-404671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8分57秒 松本清张的世界...姓,无名,想必是为了避免慕名者的骚扰,但这里却是中日作家交流的场所。远在1963年12月1日,巴金曾与冰心、严文井、马烽、谢觉民来此拜访,巴老在日记中写道:“去拜访松本清张,谈得较深,他主动地谈到中苏分歧,谈到一点才动身回旅馆。”(《巴金全集》第25卷32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后来,张光年、杜宣、刘心武、叶渭渠、唐月梅等中国作家和学者也曾应邀来访。 我们穿过花木葱茏的庭院,由两位女佣引入宽敞...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91-404669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37分12秒 新文化运动的重识与再现...上的确受《新青年》的影响,并将新思潮扩展到全国和社会各界,舆论又奉《新青年》同人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顺序,变成‘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倒置叙述,从而掩盖了《新青年》内部分歧所体现的近代中国两种不同趋新取径的矛盾冲突”。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叙述因此出现混淆。 以事实而论,后来的叙述与历史的发生一样,同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前一时序的历史事实为叙述,转入...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63-404664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1时54分7秒 “新时期”的位置: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起点叙事建构...与现实中国结合的革命经验也成为不可回避的要务。 相对于1980年代内在于“新时期”的顺理成章,1990年代像是拖在新时期身后又无法截断的一条尾巴,但恰恰是这个尾巴,使得“新时期”从以往的目标不明与旨向分歧中突围出来,1990年代更像是1980年代的一个自问自答,让“新时期”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自我叙述,两个十年是“新时期”不能分割的部分。对于1990年代的处理方式,在既有的研究中也有单独命名的做法[34...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30-4046497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23时49分48秒 《上海文学》2025年第4期|陈村:唇枪舌剑与称兄道弟...作,可能就会遇到困难。这恐怕是所有的学术单位都面临的问题。 李锐看到坚持学术和思想的独立性的重要和困难,看到财政支持的必须,赞赏书院的院士和董事制度,支持流动讲坛。 在给某兄的信中,李锐谈了他与张炜的分歧: 整篇文章,整个立论的基点都出于一个过分的简化,一个对中国眼下基本国情和事实的简化。张炜的副标题是“消费时代的写作和出版”,这也是他立论的根本。不错,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剧烈的市场化...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8962-404613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7分55秒 探究乡村价值底蕴和发展之道的创新文本——读乔叶长篇小说《宝水》...村内部也悄然微变,尤其是人的观念。《宝水》就是以这一正在行进的壮阔时代为背景,以作者乔叶女士家乡豫晋之交“南太行”脚下的一个美丽小山村“宝水”为场景,构建起一个乡村内外建设者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去除分歧,融合共识,合力实现乡村文旅发展,乡风文明进步的故事。作品既忠诚于当下乡村发展现实,又以文学手法赋予乡村理想色彩,贡献出了一个具备时代特征、热气腾腾、读起来共鸣迭起的文学读本,荣获茅盾文学奖。 作品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30-404632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28分25秒 长篇小说《北上》与电视剧《北上》的“遗产文艺”启示...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如何表现文化遗产?大运河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如何改编名著,文学母本如何转化为其他艺术?文学与电视剧的关系是什么?年代剧的审美特点是什么?有没有整一的电视观众?怎样看待文艺传播中的审美分歧,它在文艺创作与文艺传播包括文艺市场中有什么样的潜在价值,又该如何开发?在现代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环境中,如何发挥文艺组织化、工程化与规模化的功能……如此等等,从对长篇小说《北上》的电视剧改编开始,到电...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30-404632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5时53分3秒 文艺青年、“80后”写作与“自我”的历史动能——周嘉宁小说论...迸发出明亮的理想主义势能。 《了不起的夏天》里,秦与师傅代表两代人背道而驰的未来想象。申奥成功之夜后,秦天真地向往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师傅却默然离开,回到圣彼得堡求学,近乎失败者的自我放逐。两人的分歧从表面上看,是苏联解体后,国家社会主义与共产试验的革命潜能被耗尽,下一代的青春激情被自由主义全球化接管。但前者作为“执拗的低音”并未消失,并最终被后者听见。小说安排秦来讲述师傅的故事,“后辈对前辈的讲...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5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26分27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题的讨论,将会直接影响对其他枝叶问题的理解。而是否用“短历史观念去衡量长历史变迁”,或者说在多大的文学史视域里,以什么样的文学史观去定位这个文学大转型阶段,可能是本文与其他学者关于新世纪文学理解的根本分歧所在。 张未民关于新世纪文学问题的思考从2005年起大致经历了编辑策划—研究倡导—理论阐释—文学史新解这样一个过程。作为新世纪文学的策划与发起者,他明显地经历了从编辑倡导向研究论证的转变。在2005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1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28分26秒 欧阳月姣:日常生活与文学诗性之间...大众语”讨论中的一个关键议题。在20世纪30年代所特有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语境下,政治规定了文化和实践的主体,但与实际的书写主体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鸿沟。茅盾后来回忆自己与瞿秋白对于文艺大众化的概念理解分歧时谈道:“文艺大众化主要是指作家们要努力使用大众的语言创作人民大众看得懂,听得懂,能够接受的,喜见乐闻的文艺作品(这里包括通俗文艺读物,也包括名著)呢?还是主要是指由大众自己来写文艺作品?我以为应该是...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19351-404621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25分29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题的讨论,将会直接影响对其他枝叶问题的理解。而是否用“短历史观念去衡量长历史变迁”,或者说在多大的文学史视域里,以什么样的文学史观去定位这个文学大转型阶段,可能是本文与其他学者关于新世纪文学理解的根本分歧所在。 张未民关于新世纪文学问题的思考从2005年起大致经历了编辑策划—研究倡导—理论阐释—文学史新解这样一个过程。作为新世纪文学的策划与发起者,他明显地经历了从编辑倡导向研究论证的转变。在2005年...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51-404614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44秒 耿丰年《就想得到你的爱》:“枕木”与“石子”的爱情故事...一粒“石子”尤其耐人寻味,她以高考落榜生的身份,用“小心眼”的爱情策略争取升学机会,既引发道德争议,又唤起深切同情。作家坚持赋予她充满阳光的结局,与文友为小说续写的悲情版本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创作立场的分歧恰恰印证了现实生活的多义性。 “枕木”与“石子”的爱情故事不单单与年轻人有关,老中青的共同织造才是铁路基层单位的真情实感。书中老一辈人物如铁路局副局长叶海等,与新锐青年形成代际对话,共同诠释了铁路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4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30秒 夷犹者的捣乱与辨难——李洱小说论兼及一种创作诗学的探索...方式。凡与人相关的知识、学理,都可以在温情的凝视里获得温度,它们以声音和色彩的方式存在于灵魂的不同空间。而当古今的文脉汇聚一起的时候,审美的灵动性也随之出现了”[38]。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双方存在一定分歧,但他们都认可《应物兄》的知识含量与形式突破,即李洱对于“知识叙事”“智性写作”的贡献,而这正是当代文坛极为稀缺的创作类型,李洱对此的多年操练使得《应物兄》确实达到了王鸿生所引陆机《文赋》中所说的“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45分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