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反倒一味地推崇母系社会、原始风情和自然气质? 一方面,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贴近关怀女性群体的过程中,尝试获取对于“人”的定义权,实现对于人类解放的价值等级的重建。1986年,吴黛英在致张抗抗的一封公开信中,就反对后者提出的观点:“当人与人之间都没有起码的平等关系时,还有什么男人与女人的平等?”吴反驳这种有关人的价值秩序预设,认为“只有当妇女首先解放了,随之,作为妇女统治者和压迫者的男性也最后解除了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30-404658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5分23秒 《上海文学》2025年第4期|陈村:唇枪舌剑与称兄道弟...永在,而我们却不会永远有时间的,还是各自珍重,好自为之,坚守良知的底线,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不知陈思和谢绝参战是否出于和李锐相似的顾虑。他不是一个怯懦之人,先前有人严重质疑他的编辑方针,他以《答复网上公开信的公开信》回应,一一解释或反驳,读来一爽。 一场貌似森林火灾的讨论,成为烟花秀。最热闹落在“豪宅”二字上,很是无厘头。细想也有宿命在其中。能说的已说完,我决定收工。愚人节的次日,我发帖鸣金: 私告:球...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8962-404613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7分55秒 凝视北京与鲁迅杂文写作及革命言说...作条件和状态的改变。在隐喻意义上,鲁迅的离京南下,也好像是杂文本身的‘世界之路’和‘生活之路’的开始。”然而,细读此封寄回北京发表的公开信,不论是作者的书写意图,还是他预设的阅读对象,显然都指向北京。公开信的字里行间,与其说是告别的轻松和明丽,毋宁说反衬北京的昏暗与重压,路途上的每一次风波和刁难,其实都是在比对无法告别的北京。铺陈穿制服“税吏之流”的刁难、“长壮伟大”茶房的威胁,鲁迅并非以“‘闹中取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63-404476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38分30秒 回到词语的家园——“回归”诗人希尔德·多敏...裂感和失效感: 被击中者 将被清除 如同被一架大型起重机挖出 再倒入一个 失效之地 那里没有道路 从昨天通往明天 多敏在一九六六年写给友人奈莉·萨克斯(德国犹太裔诗人,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中阐明了语言之于她的意义: 当一个人遭到驱逐和迫害,被排除在一个共同体之外,在绝望中,他抓住了语言,他让语言复活,更新,让这种既属于他,同时又属于迫害者的语言变得生动。在所有流亡者中,因种族仇恨而被迫...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5/c404091-404312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9时8分21秒 成仿吾·甘人·李初梨: 重勘“革命文学论争”的发端...基完全地克服,牢牢地把握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25] 从“革命文学论争”的发生学层面来看,正是这篇文章使得以往零星的“革命文学”讨论变成了一场“混战”。太阳社方面,钱杏邨在《太阳月刊》第3期上发表了公开信《关于〈现代中国文学〉》为蒋光慈正名,强调太阳社才是“革命文学”的发明者,由此开启了与创造社的论战。甘人则发表了长篇回击文章《拉杂一篇答李初梨君》,进而又引来后期创造社成员傅克兴的《评驳甘人的〈拉杂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04063-404273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7日9时57分44秒 《记者加缪》:在流放地与王国之间...闻介入现实的传统: 在报纸上发表致国家总统或国家高级官员的公开信,这种新闻体裁是法国新闻界牢固传统的一部分。在更早的时候,法国新闻史上的另一著名事件催生了巨大反响:由伏尔泰揭发的卡拉斯事件在舆论场上以公开信的形式向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或国家高级权力机构提出质询,这一行为至今仍然存在,但仅出现在极其特殊的事件上。加缪当时是一名年轻记者,他采用了这一传统形式,其他常在报刊专栏发表文章的知识分子也是如此,比如左拉...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92-404214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8时55分34秒 AI艺术的“版权边界”在哪?...。 AI艺术版权归属于谁?它是否谈得上窃取训练模型原作者的创意?国际拍卖巨头佳士得官宣2月20日将于纽约举槌的首场AI艺术专场拍卖“增强智能”,近日因版权争议深陷舆论漩涡。近6000名艺术家签署联名公开信,以“侵害人类艺术家利益”为由,呼吁取消这场拍卖。 随着AI技术不断升级,运用AI进行艺术创作如今变得越来越普遍,更非艺术家的专利。然而,佳士得此次相关拍卖掀起的轩然大波,提醒人们关注到AI艺术的“版...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4003-404204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8日8时34分31秒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与杜晚香的符号意义...形象的塑造要从具体的生活中来,不仅要写出“新人”的复杂性,也要写出“人物最本质的东西”,那必须“是作家世界观里早已有了定评”的、“与他的阶级品质相同的”的“新的品质”。在具体的文学批评,比如给萧也牧的公开信中,丁玲也非常强调作家的世界观,她说:“要写这样的主题,材料是很多的,你为什么偏要写这样一对夫妇呢”,“我们的读者中,目前也还有一些喜欢看缺点的人,他们也说喜欢工农兵,喜欢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喜欢革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04030-404061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1日9时42分25秒 顾骨:朱山坡的“蛋镇注我”...步增强“金光闪”这一个人的在场,又由金光闪来佐证“作鸟兽散”的诗社非但不狼狈,而且是“金光闪”的。 《蛋镇诗社》由前言引入,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六篇纪实散文、一份讲话、一份公告、一份审讯记录和五篇公开信件组成,以金光闪作为第一视点讲述了关于诗社创立的两个缘起故事:偶遇落魄瞎子,在对方离去前受教,明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诗意的眼睛;向偶像段颂告白,段颂问金光闪是否要一起创立蛋镇诗社,在金光闪的迟疑中,段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04030-404061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1日9时36分26秒 “烂头花样多” 的郑超豪...益事业如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发,数百崇德志愿者活跃在城乡的各条战线、各个角落,义举善行不息。 (三)““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沙洲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2018年8月,郑超豪起草《致全体沙洲村民的公开信》,召开沙洲人大会,制定《12345+工程和沙洲全面振兴计划》。 2001年,沙洲郑氏族人重建郑宅祠堂。祠堂落成后,挡住了紧挨祠堂的王姓村民家的窗户,王姓村民对此很有意见。但在郑氏族自恃当地大姓的身份...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4019-403994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12时37分46秒 伟大记忆如何被书写——评李舫纪实文学《回家》...确立。战争中,志愿军面临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自身遭受了巨大伤亡,却表现出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宽容之态——一旦敌人放下武器,志愿军便会接纳,并力图转化他们,甚至施以援助,绝不横加凌辱。以至于战俘曾联名发表公开信对此表示感谢:“对朝鲜人民军中的中国人民志愿部队表示感谢。因为他们人道地、有礼貌地,并且仁慈地待遇(对待)我们。我们受到亲切的照护,居住在温暖的房子中而且吃得很好。”(15)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人类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4030-403993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9时47分15秒 以真启美 以美启真——华罗庚与诗词...海与荒丘。”(华罗庚《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纪念闻一多烈士八十诞辰》)华罗庚与闻一多的交往经历了战火洗礼,彼此之间的情谊历久弥坚。 1950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华罗庚发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怀抱这种崇高的信...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04063-403733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0时4分55秒 战时流亡与作家的“生活”问题 ——兼谈抗战初期左翼文艺界的一场论争...上发表几日后,以胡风为中心的“七月社”即召开了一次以“抗战以后的文艺活动动态和展望”为主题的座谈会。胡风、艾青、聂绀弩、丘东平、田间、冯乃超、萧红、端木蕻良、楼适夷、王淑明都参加了这次座谈,而丘东平在公开信中触及的问题也成为了这次座谈中引发论争的中心议题之一。据胡风在七月社1938年4月29日召开的第三次座谈会上的追述与剖白可知,“《七月》在上海出过三期旬刊,那内容主要的是‘报告’或‘报告文学’”: 《...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6时50分23秒 论周扬与俄苏文学(上)...文章,不点名地批评了苏共和赫鲁晓夫。1963年7月6日至20日,中苏两党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了旨在改善两党两国关系的会谈;7月14日,苏共中央发表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将中苏两党的政治观点分歧和意识形态冲突公之于世。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杂志编辑部陆续发表了《苏共领导同我们的分歧的由来和发展》等九篇评论苏共中央“公...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6时22分14秒 “不可以人废言”:胡适与张竞生的“交集”...已经付印者二十五种。已经翻译完竣者六十三种,正在翻译中者二十三种”。不到十年时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如果张竞生知道这份成绩,大概也是倍感欣慰的。而胡适一边,他果然没有“以人废言”。 在那封公开信中,张竞生还提出:“现在国内大书店如商务、中华之类的编辑部,因其制度不善及编辑不得人与其思想的腐朽,以致虽有资本而出不了美善的书籍。我们今后的编辑部重在以专门的人才得以专心编辑各种有系统的学问,尤注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0/c404063-4033603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0日9时11分39秒 吕彦霖:“新东北作家群”创作中的经济问题...下岗的女工的最大发现便是社会里居然有那么多的富人,个个拎着钱,等着顶替超过分数线的学生家长凑不齐钱漏下的名额。而在《我的朋友安德烈》中为人怪僻却质朴真诚的安德舜,为了给同桌李默争取保送新加坡的名额,写公开信揭发孙老师与隋飞飞私下交易,最终陷于疯狂。以及《肃杀》中父亲执意送孩子去上老师办的课外提高班,只为课堂上不被区别对待。这些被文学镌刻和捕捉的生活场景,实际都指向旧有资源分配机制失效后,教育成为工人阶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8/c404030-403342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9时9分27秒 “嗣音有人,流风无尽”——忆新文学运动健将刘半农...,以记者身份对复古分子进行逐一驳斥。他希望通过这种双簧戏的形式把正反两个阵营的观点都亮出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杂志4卷3号上,忽然发表了一封写给《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公开信《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署名“王敬轩”。信是文言的,全信4000多字,不用新式标点,以一个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卫道者的形象,列数《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所有罪状,极尽谩骂之能事。而就在同一期上,发表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8/c404063-403220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8日8时43分8秒 新见周作人江南水师学堂期间的文献考释...在个人友谊这一因素之外,林在陆师学堂的类似遭遇是其重要动因。林在陆师学堂即以“言论过激”而遭勒令退学,他与胡韵仙可谓“同病相怜”,所以,在这一事件中他能与胡韵仙等“同仇敌忾”。 林懿均发表谴责张兆宣的公开信得到了章士钊的支持。已经历过陆师学堂学潮,刚刚接任《苏报》主笔的章士钊,恐怕读者误解林懿均的良苦用心,特加编者按,提醒读者,他们真正攻伐的对象是学堂当局,而张兆宣只不过是一“不足责”“不欲观”的小帮凶...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3/c404063-403044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3日7时4分0秒 “内面的人”及其限度与作家“自己的人物”...在195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三里湾》中通过三对年轻人的婚恋和择业,涉及了农村青年在集体化过程中的出路和知识的位置问题。1957年11月,赵树理还身体力行,给自己女儿赵广建写了《愿你决心做一个劳动者》的公开信12,鼓励高中毕业的女儿到山西农村老家落户,参加实际农业生产劳动。 同类主题的当代文学作品中,较为著名的可能要属马烽的《韩梅梅》13。该小说“1954年6月作于京郊”,当时马烽正在中央文学讲习所(第一...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2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7时23分27秒 古代尺牍的文体流变与审美价值...比较而言,鲁迅先生更冷静清醒。他反复强调书信的作者也往往免不了“做作”和“用心机”,因此读者“也不能十分当真”。我们应该对此抱有充分的警觉。古代有些人写信给某人谈某事,本来就是准备公之于世的,相当于写公开信,这种文章就和一般文章没有多少差别,只是运用了书信这样一种文体形式而已。有些比较有名的人物,即使是写给朋友和家人的书信,或为名,或为利,或为了名利双收,早就打算日后结集出版,写的时候就不免有诸多顾忌和...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7/c442005-402942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7日9时3分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