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传承关系的认知是:至正初刻本→嘉靖南监本→万历北监本→乾隆殿本→道光殿本→江苏书局本。南监本流传很广,但这个版本到底好不好呢?和初刻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呢? 日本学者尾崎康认为两者是直接传承,而傅乐焕先生则认为,南、北监本为至正本的间接翻刻本,惜其未展开讨论。直到2016年任文彪博士对《金史》的版本进行全面调查,提出“南监本的异文大部分是雕刊时新出现的,而非源自其底本”,由此指向了洪武覆刻本,且该...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3/c419926-3258591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5日9时7分0秒 邓广铭、邓小南:父女间“书”的传承...量的全部价值,也是我和父亲之间的精神纽带。 专访邓小南 书乡:邓广铭先生曾提到过他一生遇到三位贵人——傅斯年、胡适和陈寅恪,他们是如何相识的? 邓小南:傅斯年是山东聊城人,是我父亲同班挚友傅乐焕的族叔。我爸爸上大一的时候办学生刊物就找过傅先生,也选过傅先生的课,受他影响很深,抗战期间曾一度跟随傅先生在史语所(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做研究。解放初期江泽涵先生从海外途经台北回大陆,傅斯年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02/c404063-3239056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2日8时38分10秒 父女间“书”的传承...量的全部价值,也是我和父亲之间的精神纽带。 专访邓小南 书乡:邓广铭先生曾提到过他一生遇到三位贵人——傅斯年、胡适和陈寅恪,他们是如何相识的? 邓小南:傅斯年是山东聊城人,是我父亲同班挚友傅乐焕的族叔。我爸爸上大一的时候办学生刊物就找过傅先生,也选过傅先生的课,受他影响很深,抗战期间曾一度跟随傅先生在史语所(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做研究。解放初期江泽涵先生从海外途经台北回大陆,傅斯年先...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02/c403994-3239054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2日8时37分33秒 黄德海:金克木的师从...往开来,不断出新,而新的又不一定全盘推翻旧的。研究学术问题好像是没有终点。看来是终点的实在是新的起点”(《送指路人》)。 邓广铭毕业留校之后,金克木还由他而认识了邓的同学傅乐焕和张政烺,金克木还向傅乐焕请教现代地图的画法。一晚上相谈甚欢,金克木觉得自己见到了“三个不通人情世故,不懂追名逐利的青年”,算得上学而有友吧:“我发现他们虽然同班上课四年,所学却大不相同,都不是照着老师教的图形描画而是自辟道路...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15/c404064-3225463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5日9时19分54秒 傅乐焕:“穷源竟委”的古籍整理...,在族叔傅斯年的帮助下才完成中学学业,考入北京大学。 1937年大学毕业,傅乐焕与邓广铭、张政烺等几位同窗好友一起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彼时,傅斯年担任史语所所长。 抗日战争期间,傅乐焕跟随史语所迁徙长沙、昆明、重庆等地,其间,他的研究工作没有中断。1942年,傅乐焕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上发表了《辽代四时捺钵考》一文,以辽帝春山、秋水等行迹为主线,对相关地名进行全面考察,对研究辽...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27/c404063-3168903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27日8时2分1秒 十位学者十年汗水修订《金史》...、边疆地名有了较多的认识。本次修订对200多处失误的标点进行了纠正。”程妮娜说。 据了解,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华书局开始点校《金史》,最初由辽金史学界的著名学者傅乐焕承担点校工作,1966年5月傅乐焕去世,此时仅做出少部分工作。其后大部分点校工作在1971年后由张政烺完成,崔文印负责编辑整理。程妮娜说:“点校本《金史》于1975年出版,之后曾经挖改,多次印刷,是现代最通行的《金史》版本。” 十...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09/c403994-3166676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9日8时21分48秒 祝淳翔:金克木香港佚文发现记...予以声明与辩解,声辩之余,重申“我的三年前批评周作人的‘大文’,就登在周作人的同事及学生办的刊物上”。按《为载道辩》原载1935年12月5日天津《益世报·读书周刊》,此周刊由北京大学三年级学生邓广铭、傅乐焕和张公量编辑,并邀胡适、傅斯年等为编委,由北大图书馆馆长毛子水任主编。 由此可见,周作人投敌的话题确实敏感,金克木于是用了笔名,却依然引人误解,备受指摘,也导致多年来无人觅其影踪。至于黄绳,原名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614/c404063-3113719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14日9时4分19秒 王仲荦:史局汗青欣有日...教育部协商借调专家,集中在中华书局工作。 1963年,山东大学的王仲荦、张维华、卢振华,武汉大学的唐长孺、陈仲安,南开大学的郑天挺,中山大学的刘节,吉林大学的罗继祖都借调了过来,随后中央民族学院的傅乐焕也加入进来。商调人员来齐之后,金灿然非常高兴,兴奋地说:“哈哈!中华书局居然把南开大学副校长郑先生都调来了。”他踌躇满志,心想点校工作一定会顺利进行了。 王仲荦先生是在过了五十岁生日后到中华书局来...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15/c404063-3022894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15日7时26分18秒 二十年编订最通行的“国史”标准本...论’影响所及,傅斯年就是反革命的代称,加之傅乐焕还与胡适有不少关系,这 在当时是被看作重大的社会关系。所以运动刚一开始,学校就把他作为重点,要求他停止中华书局的工作,回校检查并接受群众批判。” 傅乐焕生性内向,平素不苟言笑,昔日同窗曾有一说法:“乐焕不乐(平日一脸严肃),恭三不恭(邓广铭,字恭三,平时颇有些恃才傲物),政?R不政 (说张政?R书生气十足,根本不懂政治)”。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3/2013-08-16/171230.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16日16时29分44秒 疼痛与忧思——我写“文革”中知识分子命运...土,极力适应,却终于在大时代的洪流中哀婉地离去,身后情境凄凉;更有一批“北归”后原地不动的知识分子,紧守故土,积极改造,其晚境更令人唏嘘——投湖、上吊、吞毒、冤狱,不绝。如向达、汪篯、俞大絪、陈梦家、傅乐焕、穆旦等。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在“文革”中左右逢源、出卖投靠,红极一时。如冯友兰、周一良等,最终又陷于世人瞠目的尴尬境地。斯人已去!真令人欲哭无泪、扼腕浩叹——这就是《北归》之后的第三部《离别》的大致脉...
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2-26/154984.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2月26日10时12分46秒 经典古籍成盗版重灾区 维权支出远超盗版赔偿...二十四史”的整理工作为例,从1958年开始到1978年完成,历时20年,汇集了包括顾颉刚、陈垣、王仲荦、郑天挺、吴则虞、白寿彝、罗尔纲、唐长孺、聂崇岐、刘节、柴德赓、刘乃和、罗继祖、邓广铭、冯家?N、傅乐焕、翁独健等人在内的全国百余位文史专家。“这一串人名,几乎代表了整个当代文史学界。”顾青笑言,现在各大高校搞文史哲的教授,可以说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 已故北大教授张岱年就曾评价,“校点‘二十四...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2/2012-08-14/137805.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8月14日8时55分21秒 独为华夏哭大师——读《南渡北归》(蔡葩)...改辙更张,回蓦故土,仓皇张望,不知如何适应,终于在大时代的革命洪流中哀婉地死去,身后情境凄凉。更有一批北归后原地不动的知识分子,紧守故土,积极改造,其晚境不是投湖便是上吊自杀,如向达、俞大姻、陈梦家、傅乐焕、穆旦等等。也有一部分在”文革“中投靠江青等权贵,红极一时,如冯友兰、周一良等,最终又陷于世人皆曰杀的尴尬之境,令人欲哭无泪、扼腕浩叹———这就是《北归》之后的第三部《离别》的大致脉络。‘大师远去再无...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1/2011-07-26/100485.html 发布日期: 2011年7月26日9时41分41秒 国难期间的“李庄精神”...而当年在这个小镇上经受战火淬沥的后起之秀如周一良、梁方仲、巫宝三、汤象龙、屈万里、罗尔纳、夏鼐、马学良、何兹全、高去寻、王崇武、丁声树、全汉升、李光涛、严耕望、任继愈、周法高、董同?、王世襄、王利器、傅乐焕、李霖灿、陈??、周祖谟、石璋如、胡厚宣、罗哲文、杨志玖、刘致平等先生,数十年后大多成了中国现当代人文社科学术史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至于自然科学界,在李庄时期的同济学生中,走出了吴?F、唐有祺等十余位...
文学报刊社#作家文摘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5-03-29/2268.html 发布日期: 2005年3月29日21时27分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