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64 篇有关 偶句 的页面,用时 0.206秒.

第1页  共4页

古典文学的观念还原与史论建构——早期中国文学史写作反思

   ...亦称历代“文派之争甚繁”,其大端即是“文质正变”,将二者合而称之,总结可谓颇得其要。朱子范甚至著《文体正变论》,以此描述文学史演进,称“今日而言文体正变,由汉代以迄清末,其沿革亦多矣,大要而言之,其为偶句之与奇句乎”。正是因为“质文代变”与“文体正变”产生的根基相同,所以二者常相配合使用,以呈现更为丰富、立体的古典文学史演进面貌。 需要说明的是,20世纪早期古典文学史写作在文学观念的运用上并非都是泾渭...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7/c404033-403411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7日8时52分35秒 如何赓续中华千年文脉——漫评刘醒龙地理笔记三部曲

   ...甫推崇备至,明显“扬杜抑李”,而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云:“不薄今人爱古人, 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 恐与齐梁作后尘。”无论作诗作文,没必要轻薄古人、轻慢传统,也没必要一味拒绝清词丽句或骈词偶句,但学骈文辞赋一定要以屈原宋玉为榜样,不能坠入六朝齐梁诗文的形式主义陷阱。这是杜甫的切身经验,也是其艺术警示,值得包括刘醒龙在内的当代散文家共勉。其实杜甫《戏为六绝句》的第一首正好可以借来赠给刘醒龙:...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2/c458525-402150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2日17时29分0秒 汪涌豪:旧体诗创作的当代机遇与命运

   ...齐整)、“俪”(对偶工稳)、“叶”(奇偶相对)、“韵”(押平声韵)、“谐”(平仄合格)、“度”(篇字划一)等方面必须做到合体合格。不能不讲平仄,不用平水韵。此外,古体与近体在用韵上还有一些不同,如近体偶句用韵,其中五言以首句不入韵为多,七言以首句入韵为多;近体不得转韵,但首句可用邻韵,如一东二冬或二萧三肴四豪,诸如此类。 这里要重点讲一下平水韵。所谓平水韵,是依唐人用韵,把汉字分为106个韵部。古...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1/c404057-4021345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1日7时20分15秒 对联的趣味

   ...句子题财神庙,联曰“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宝,则财恒足矣;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又从而招之”。其中的句子分别摘自《大学》《论语》《孟子》,缀合起来又能切题。 当然,经、史、子三部毕竟以散句为多。要集成偶句,难度极高。与之相比,用集部来集句是最容易出彩的。集部之中,又以集诗句成联者最多。不过,对于熟稔于集句作诗的古人来说,要从两首诗中各选出一句组成对偶并非难事,难的是从同一个人的集子里摘句。 赵熙集...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6/c404018-401743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19日8时1分29秒 对联的趣味

   ...句子题财神庙,联曰“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宝,则财恒足矣;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又从而招之”。其中的句子分别摘自《大学》《论语》《孟子》,缀合起来又能切题。 当然,经、史、子三部毕竟以散句为多。要集成偶句,难度极高。与之相比,用集部来集句是最容易出彩的。集部之中,又以集诗句成联者最多。不过,对于熟稔于集句作诗的古人来说,要从两首诗中各选出一句组成对偶并非难事,难的是从同一个人的集子里摘句。 赵熙集...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6/c442005-401743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6日10时3分59秒 蹇先艾与闻一多:诗歌创作交往及影响考论

   ...,蹇先艾的诗作基本也是如此,个别诗作像闻一多的《死水》一样,整整齐齐,完全是豆腐干式的诗作。譬如代表作品《孤独者之歌》,一共五节,每节四句,押韵、整齐。《回去!》一共六节,每节四句,每行字数基本相同,偶句押韵。《江上》一共六节,押韵方式是AABB形式。《寄韵》一共四节,每节六行,每一节都是参差排列,整体上对仗工整,也讲究押韵。《老槐吟》《一片红叶》《春晓》《雨晨游龙潭》等一大批诗作,基本都是以格律化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8/c404063-4004536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8日8时10分44秒 重审卞之琳诗歌与诗论中的节奏问题

   ...情况下,也可以对节奏起到特别的作用,卞之琳的《无题二》就是一个典范: 杨柳枝招人,春水面笑人。 鸢飞,鱼跃;青山青,白云白。 衣襟上不短少半条皱纹, 这里就差你右脚——这一拍!{52} 前两行通过三组偶句形成错落有致的韵律,此不详论;有趣的是第四行的“这一拍”。据废名说,卞之琳特意把“这一拍”指给他看,生怕自己不解其中风情,可见卞之琳对此颇为“自觉”{53}。陈太胜指出其中的巧妙双关:“表面的意思,是...

专题#专题#文学新苏军·批评有力量——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专栏#李章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1/c457811-400333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17时42分1秒 中古的诗意:魏晋南北朝诗歌漫谈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古诗”是“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这个“结体散文”正是相对着齐梁体来讲的。因为从晋宋以来,诗歌中俳偶几乎是呈直线上升。但晋宋体还是散句与偶句的结合为多,比如陶渊明的诗。谢灵运偶句更多,但还是有散句成分。甚至谢朓的一部分诗歌,还是沿用晋宋散偶结合的体制的。但齐梁体的主体,却是对偶的,古人叫俳偶,骈偶。所谓“彩丽竞繁”,这就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7/c442005-4000014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7日8时41分19秒 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菩萨蛮》《蝶恋花》外,还有《河传》《荷叶杯》《太常引》《赤枣子》《茶瓶儿》等不常见的词调。其中只填一首词的词调占到了一半。词本为音乐文学,每一种词调的格律、声情、体制都不同。每个词调的句式组合,奇偶句的韵位疏密,平仄与换韵,与表达情感的喜悦、忧愁、悲哀、热烈、愤激、缠绵、疏快、旷达、豪放、柔婉都有紧密关系。《纳兰词》词调的多样性,足见其词表情的恰切、丰富与细腻。如《长相思》本为乐府古题,多用于抒写...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7/c404064-3268056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7日23时2分19秒 周汝昌的工美情缘

   ...通灵玉;二、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三、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四、鸳鸯女无意遇鸳鸯;五、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六、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七、感深秋悲琴思往事;八、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九、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十、芦雪亭群芳联偶句;十一、尤三姐刎剑绝痴情;十二、元春归省荣国府。 待初选后,李新民去找周汝昌当面汇报。周汝昌反复斟酌,对拟出的十二个选题逐个做剖析细节指导,说:“受只能选十二幅场面以及工艺制作、原材料的局限,你们...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4/c404063-3258697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4日9时18分32秒 杨宪益的最后十年:翻译家的“信·达·雅”

   ...杨宪益1915年出生于天津,少时便好读书,天资聪颖,十几岁时能用五言古体翻译雪莱的《致云雀》。19岁赴英国,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后考入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习古典文学。读书时,他用英国18世纪英雄偶句体翻译了屈原的《离骚》,令英国人都拍案叫绝,译作至今仍能在欧洲各大学图书馆书架上寻见。 他的才华令人赞叹,更令人赞叹的是他的爱国情怀,虽在外求学,但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出国读书,就是为了回国更好...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08/c404064-3252194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8日8时8分1秒 王泉根:也谈中国古代的儿童读物

   ...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儿童读物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汇集了各种类型的传统知识,堪称“少儿百科全书”,这与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的“通才”“通识”教育传统是一致的。古代儿童读物几乎都是韵文,有的是诗歌,有的是偶句,有的是民谚。不管是七言、五言、四言、三言,都充分体现了汉字的音韵之美与中国自古以来重视“诗教”的传统。更重要的是,讲究韵文音韵的蒙学读物直接连通着孩子今后学习的诗词歌赋,还连通着中国的传统音乐和戏剧...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7/c442005-3248654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7日9时0分5秒 王宜振:传承好传统童谣这块文化瑰宝

   ...啪啦打一溜。一溜不开花,单打二百八。这首童谣,和谐的韵律和明快的节奏,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盘般清亮悦耳,使儿童尽情享受童谣的音乐美。 传统童谣有严格的韵脚,一般从首句入韵,尔后句句相押,一韵到底。也有偶句押韵或句中换韵。我们看童谣《长长歌》:椿树王,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嫁妆,我长长来穿衣裳。这首童谣,一共五句,句句押“ang”韵,极富音韵美。我们来看童谣《忙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3/c404072-3244528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3日17时8分36秒 送锦旗

   ...!” 唰的一声,卷裹着的锦旗在周其宏眼前展开了!锦旗是平绒的,深红色。锦旗上绣着:“关心贫困户想我吃穿居处改善,聊些家常话帮我增收致富扩路。” 一般说来,锦旗的语言是有讲究的,不仅要凝练,若是偶句,还得讲究对仗工巧。而眼前的这副“对联”,算得上是罕见的锦旗语言了。但是,这也可以说是最质朴、最真切的语言,它是周其宏几年扶贫工作点点滴滴的具体写照,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更是农民主考官给出的成绩单...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0/c404019-3200531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0日6时22分24秒 谢桃坊:怎样按谱填词

   ...为丰富,则应选用长调。在确定选用的调类之后,再确定具体的词调。每个词调的艺术特点与声情各异, 务使个人想要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与词调和谐,才可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结合的完美。每个调的句式的组合,用奇句或偶句,韵位的疏密,用平韵或仄韵,是否换韵,与表达情感的喜悦、忧愁、悲哀、热烈、愤激、缠绵、疏快、旷达、豪放、柔婉等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兹试举下列数调为例: 《蝶恋花》为唐代教坊曲,南唐词人冯延巳的十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06/c404063-3199128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7日8时26分52秒 “韵”字重释与文学观念的流转

   ...文,赤与白谓之章。”[9]曰文曰章,皆指两两配搭,故唯骈文足以称“文”。《文言说》悬《周易·文言》为“文”之楷式,赞其“不但多用韵,抑且多用偶”,首度揭出用韵一条;《书昭明太子文选序后》统计《文言》“偶句凡四十有八,韵语凡三十有五”,继续支持这一观点。要成为“文”,有赖于俪对、押韵两项形式特征。《与友人论古文书》据萧统《文选序》,认为沉思翰藻为“文”,又以文采为重。各篇向未区别文、笔。 至《学海堂...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08/c404063-3185299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8日8时9分23秒 四时小说书万象,三月文章为民生

   ...记得刚与韩美林辞别,回到了位于南黄城根的办公室,王玲告诉我,何申老师的书法作品寄来了,我点点头,走到何申的书法作品前,认真拜观。 这是一幅对联,内容是“四时小说书万象,三月文章为民生”,不讲平仄,偶句也欠推敲,联语切合展览主题。款识为“岁次丙戌夏热河何申”,钤印两枚,一是朱文“何申”,一是白文“三驾马车”。行草书体,用笔辛辣,结字含蓄,没有何申书法惯常的“长枪大戟”,难得的节制、内敛。后来,我读到...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7/c404019-3179974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8日7时2分21秒 傅光明:《威尼斯商人》的“原型”故事

   ...两部作品,分别以盎格鲁诺曼语和拉丁语写成,而这部诗作的语言,已与同时代英国著名诗人杰弗瑞·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3-1400)一样,使用的是标准的伦敦方言,诗歌形式则采用八音节偶句体。因此,到了15世纪,高尔总是跟乔叟一起,同被认为是英国诗歌的奠基者。 《情人的忏悔》写到国王安提奥克斯(Antiochus)与自己美丽的女儿乱伦,为阻止女儿结婚,他要求每个求婚者必须破解一个谜...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06/c404092-3173736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6日8时16分42秒 “韵”之离散 : 关于当代中国 诗歌韵律的一种观察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司马相如《长门赋》)10。“……而……兮, ……而……”这种句式的反复使用,带来节奏感上的同一性。其次,偶句往往也要求词语之间能够成“对”,比如“绿水”对“蓝山”,是自然意象对自然意象,颜色对颜色;“惊鸿”与“游龙”也是如此,动物对动物。概言之,能够“相对”成偶的词语意象,必然要求它们属于同一个范畴,而范畴...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22/c432714-3171994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22日16时34分20秒 “韵”之离散 : 关于当代中国诗歌韵律的一种观察

   ...是“同音”的形式之一而已),也可以指双声叠韵(而刘勰恰好在谈“和”“韵”之前就谈到了双声叠韵)。我们甚至还可以从刘勰所认知到的原则进一步引申出广义的“韵”之含义,即包括其他一切声响上的同一性机制,比如偶句、排比、复沓等,而这种普遍的同一性原则与差异性因素结合在一起(“奇偶相生”是对此原则的部分认知),便是我们现在所谓“韵律”的核心。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就是“偶句”与“韵(律)”的关系问题,因为“偶句...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21/c404034-3171733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21日8时30分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