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60 篇有关 修改过程 的页面,用时 0.123秒.

第1页  共18页

4·23读书日,编辑的“遗珠”之书

   ...的中译本吧!(编辑生涯中“挖到宝了”的感觉大抵如此吧!) 报选题、搜民国时期的旧译文做参照、寻找译者,一切都很顺利。我们这一版中译本显然应该尊重雷马克的初衷,以他1959年的定稿为蓝本翻译,但我对他的修改过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要知道,作为读者,我们看到的都是作者交付的成品,很难有机会看到他/她最初的构思。于是我和代悉老师商量,请她按1959年的定稿翻译,同时比对1931年的初版文本,把雷马克删掉的故事片...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3994-404713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39分12秒 写作是以生活为柴的燃烧 ——关于《野蜂飞舞》的访谈

   ...兴趣,将它写出来,看看故事如何发展,人物如何面对他们的生活。这样说起来似乎挺没有意义,但中短篇小说确实如此,如威廉·特雷弗所说的那样,“短篇小说是一瞥的艺术”,它们的意义,它们最闪光的点,多是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生长和生成的。长篇小说写作前会思考更多一些。 2. 您为创作这些小说做出了哪些努力,筹备了多长时间? 我是一个创作中必须调动生命经验的写作者,否则会感到自己写下的文字无意义。因而或许可以说我有生以来...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5057-404570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15时45分53秒 谱写雪域高原戍边战士青春赞歌

   ...最后一句,感觉身体极度不适,只得连夜赶往医院急诊。诊断结果是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毕淑敏表示:“我当兵的时候是最高等级的身体素质,所以才把我分到西藏去,这么多年我几乎没住过医院,但是这部长篇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我一共住了四次医院、三次急诊,医生甚至报了病重,但是我真的不害怕,最重要的是,我的《昆仑约定》第一稿完成了。” 生死考验:军人使命、战友情深 《昆仑约定》特别吸引当代读者关注的是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3994-404563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12时6分16秒 宋娃:我深知任何人都渴望被看见

   ...西,形象自然就鲜明了。同时,戏剧性情节变化是渐渐露出水面的,要让笔下人物自然地走向他们的宿命,这便是柔和之中的韧性。听后我备受启发。 其中还有一个人物角色让我很谨慎地对待着,他就是残疾人陈伯水。记得在修改过程中,我和评论家张定浩老师聊到,我将陈伯水原先的结局设定为“自焚而亡”,角色以悲壮的形式结束自己生命,我自认为这样更有震撼力。而那时张老师问了我一句话:“如果他活着,会是什么样的?”我当时并未意识到这句...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32-404512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9时21分47秒 纸短情长,陕西作家手稿和那些珍贵的文学故事

   ...不同。”我省著名文学评论家、柳青文学研究会会长邢小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手稿对于研究一个作家的创作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没有电脑的年代,作家对于作品的删改都能清晰地呈现在手稿上,于是在一遍遍的修改过程中,可以看到作家创作心理的变化,也能看出时代的印记,每一次修改到最后成稿,也许作家对人物的设定变了,也许作家的心态变了。邢小利说:“这是一门学问,很多学者通过手稿来研究作家的创作过程。比如柳青《创业史...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3994-404434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9分0秒 专访《小屁孩日记》作者杰夫·金尼 经典畅销书作者的写作秘诀

   ...,每本书我会花费6个月时间来完成。在这期间,我会先写笑话,然后围绕这些笑话写叙事性文字,最后再画插画,这三项大概用时分别是两个月、一个月、三个月。 《出版商务周报》:您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写完故事后的修改过程非常痛苦,那么,通常会修改哪些内容呢?每写完一个故事都会和编辑沟通意见吗? 杰夫:每次写完,我通常都会跟我的编辑和版权编辑进行讨论,大部分时候最终出版的故事和初稿相差不是很大。一般来说,每本新书可能会...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72-404223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10时5分2秒 韩少功:文学因事而作因时而变

   ...被称为长篇小说或者长篇笔记小说,但它实在太不像小说;您自己在前言里也说,这本书的写作是一种文体破坏。如果不把《暗示》算进来,那您的下一本长篇小说要等到2013年的《日夜书》,再下一本则是2018年的《修改过程》,相比之下间隔就大大缩短了。联想一下,您的这段长篇小说空窗期,刚好与文学逐渐向内转、向小转,逐渐被边缘化的过程大致重叠,所以我就在好奇:这二者之间是不是有一些关联?在《暗示》这本书中所做的混杂小说与...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05057-404125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8时8分30秒 韩少功、刘复生:人工智能时代的阅读与写作

   ...一直持续关注这一群体,在我看来,它甚至构成了您文学写作的一个潜在线索,当然是和其他的主题纠缠在一起。九十年代的《马桥词典》《暗示》写到很多知青生活,而且贯穿了今昔对比。比较近的两部长篇小说《日夜书》《修改过程》更是对知青一代人进行了反省,这些小说都重点写到了知青群体的分化和变异。而且通过这一代人,连通了三个时代,革命的六十年代、启蒙的八十年代和市场的九十年代。您是有意识地要进行历史批判吗? 韩:我对同代人...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1/c405057-404114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日15时32分13秒 地域空间只是一个调色板,它并不意味着更多

   ...反过来也在帮助和支持我。比如潘绍东。绍东的特点是喜欢钻研语言文字,他很讲究这个,经常给我指出错别字,说:“韩爹,你这里有一个字错了。” 刘启民:我听舒文治老师说,您新作刚写出来的时候,会先给他们看。《修改过程》刚写出来的时候,您先把电子版发给舒文治、潘绍东。他们一般都会把最真实的感受第一时间反馈给您。《日夜书》也有这样一个给他们看然后再调整的过程。 韩少功《日夜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 韩少...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3/c405057-404074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8时26分35秒 “我一直在寻找独属于我的一条路”

   ...就包括结构、语言、叙事基调以及身体力行。 至于我的这两篇小说,我觉得体现了我这两年写作的一个变化,我“放宽”了自己,让写作的空间更宽展了一些。 魏思孝:我能感受到你正迎来创作的蓬勃期,就算在《野色》的修改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要写的短篇,还开始了另外一个长篇《我的布拉格》的创作。那么《野色》在你的创作谱系中处在一个什么位置? 索南才让:我过去写不出《野色》,未来也写不出《野色》,《野色》是我新的作品,是我现...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0/c405057-403652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7时53分48秒 一位作家的传奇故事和生命景观

   ...波涛汹涌,时而碧波盈盈、平静如镜。他也基本认可。到了他快要把书稿修改完成的时候,他却生病住院了。2022年5月27日,渠川先生走完了丰富、精彩的一生,享年94岁。我把他改过和誊抄的稿子拿回来,根据他在修改过程中提供的新材料,又再一次深入了解采访,从头到尾增删了一次,增加了许多新内容。 渠川先生生前多次与我讨论《人生的川流》的创作,抱病在床时念念不忘这本书的出版。现在,《人生的川流》顺利出版,也算是实现了他...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5/c404018-403620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5日13时22分28秒 AI写的小说,有没有版权?

   ...不会出现作品因为使用AI辅助从而内容雷同,对作者著作权造成威胁的情况。 “平台应对AI参与创作的作品进行版权保护,明确版权归属方。”网文作者核桃提出,作者要把自己借助AI创作的作品,从创意到撰写,以及修改过程留档存储,避免发生版权纠纷。 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在AI生成物保护方面暂无明确规定;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于AI技术的开发者还是实际使用者尚存在争议,有待法律和政策层面的明确指引。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5/c404027-403541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5日8时43分8秒 张楚:风格的局限对小说家是个伪命题

   ...,修改的过程就是小说技术进化的过程:你会逐渐琢磨出哪些细节是必要的,哪些又是冗余的;哪个人物可以去掉,哪个人物需要着力刻画;哪句话需要毫不吝啬地删除,哪些地方又需要精雕细琢……这部《云落》也是如此。在修改过程中,我加快了小说前半部分的叙事速度,删除了一些枝蔓,好让主线更清晰。创作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说中万樱和罗小军的关系。他们不止是朋友,却又不是恋人。两个人在对方身上都找到了各自需要的情感,可从头到尾,...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05057-4033837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7时43分33秒 从八景洞到菜籽沟,寻找刘亮程和韩少功的文学原乡

   ...汨罗市插队,当过农民、生产队长、文化馆干事,一待就是10年。2000年,他再次“下乡”汨罗,盖了一座名叫“梓园”小院子,每年春夏,他就在这座草木围绕的乡间小屋内住半年,陆续写下《山南水北》《日夜书》《修改过程》《人生忽然》…… 为什么选择八景洞作为创作地?“南方的乡村就好比在山洞中,人口稀少,里面定居的那群人身上有很多积淀下的东西,和他们相处,比我在文人圈、知识圈里得到的信息多得多。在城市里,你读过的那几...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2/c403994-4033744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2日7时16分36秒 新局面、新气象、新收获:网络文学这十年

   ...的基础上自创了一个升级的职业体系,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后者以富有想象的脑中精神病院病人被治愈为线展开主角的能力升级,富有人性深度。 网络文学精品化也体现在网络小说的出版过程中,尤其是所经过的精细修改过程。网络小说在网上连载,作家通过日更数千字的方式创作,写作饱含激情,往往没有更多的时间细细推敲打磨,在故事细节、情节设置、人物刻画、文字表达等方面难免出现一些粗糙的地方。在实体书出版的时候,可参照已有读...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10周年#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6/c459179-4033359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6日12时53分41秒 电视剧《海天雄鹰》:思想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

   ...说:‘能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呀?和以后每天都要在航母上着舰相比,这不就是一次最普通的着舰吗?’” 剧中由朱亚文饰演的谢振宇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朱秀海谈到,让谢振宇和秦大地并列成为剧中的男一号,是剧本修改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这同样来自首长的建议。“谢振宇和戴明盟不同,他是成长中的人物。这种成长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成长,不是‘老子天下第一’,而是有着深厚爱国主义、集体英雄主义的成长,是建立在军人使命、责任...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1/c419388-403174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8时2分29秒 苑楠:写下不断变换的生命姿态

   ...个人在命运的走向中都或隐或现地具有了逃亡的姿态,而我却在那份背离中看到了他们之间隐匿的爱,看到了他们在人生的无常中寻求着的属于“自我”的光亮。 在写作中,“道具”是应该被用到极致的。非常感谢责编老师在修改过程中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对细节的打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使得我在小说中想要表达的那束光,在穿行的过程中具有了发生“散射”的可能,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在细节的排布中得以更生动更真实。在一篇小说中全部敞开...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3/c404032-402558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9时39分3秒 苑楠:写下不断变换的生命姿态

   ...个人在命运的走向中都或隐或现地具有了逃亡的姿态,而我却在那份背离中看到了他们之间隐匿的爱,看到了他们在人生的无常中寻求着的属于“自我”的光亮。 在写作中,“道具”是应该被用到极致的。非常感谢责编老师在修改过程中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对细节的打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使得我在小说中想要表达的那束光,在穿行的过程中具有了发生“散射”的可能,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在细节的排布中得以更生动更真实。在一篇小说中全部敞开...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2/c404032-402552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2日20时25分17秒 现实眼光•魔幻笔法•乡土心史——评罗伟章的“三史”

   ...强制性烙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读者的思考空间,阻碍读者的思考联想,减弱作品的文学力度。”(19)“三史”的创作似乎吸取了“教训”,在“与大地的深刻接触”(20)中,亦注重追求叙事的轻逸。《声音史》在修改过程中通过不断拓宽小说的空间描写与人物命运的叙事容量,凸显作品的现实质地。《隐秘史》同样蕴含了对现实问题的热切关注,如农村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因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很长的时日里,有些人家生了女孩,怕交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1/c404030-402401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1日8时42分17秒 重读《子夜》:资产阶级何以民族、经济危机何以世界

   ...《子夜(手迹本)》,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54、169页。在现存茅盾手稿第七章的原段落中并无引号中的这句话,但该处标了一个星号,并在该页最后又标了一个星号加上了这句话,可见这句话是在初稿修改过程中后加的一句。 [7]经济史学者孔令仁借助《子夜》来研究1930年前后的中国经济,主要是研究民国经济本身,而与文学研究关注经济的目的并不相同。参见孔令仁:《〈子夜〉与一九三○年前后的中国经济》,《文史...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5/c419384-402363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5日9时57分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