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4 篇有关 传记叙事 的页面,用时 0.23秒.

第1页  共2页

《司马相如西南行》:文化交融与历史意义的深度阐释

   ...同时也是史;这是史和文学之间的产物。”《司马相如西南行》并不是我们所想的讲述司马相如出使西南的纯“故事书”。历史是作家创作的出发点,但在历史叙事的路途上,作家对史实意义的热烈追寻和深度阐释,远远超越了传记叙事的历程。基于此,我们探寻的目光也必须有所转挪。 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北击匈奴,南平南越。在扩张与统一之宏大战略背景下,唐蒙出使南越,发现了从西南地区经牂牁江可通南越的通道,建议汉武帝开发西南夷。西南地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8/c404030-404046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8日14时26分25秒 《长河逐日》:探踪海内外的寻根之旅

   ...年,磕磕绊绊、浴火重生,最终成为革命者,迎来新中国的诞生。也许他们并非英雄伟人,然而却真真实实,像许多先辈那样熟悉、那样可亲:欢乐与苦难相伴,坦诚与矛盾相融,功劳与过错交织,栩栩如生地站在你的面前。 传记叙事中强烈的“代入”意识 薛海翔在这部传记中,时时以今日之感受审视与体验当年父母那辈人的处境与心态,而不是作为旁观者追溯过往的历史。他说:“在写作中,我最喜爱的时刻是:每逢写到父母遭遇最为纠结的关头,就会...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0/c404030-4019937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0日8时59分59秒 制造约翰生:鲍斯威尔的诗心与史德

   ...约翰生传》擅长描摹“生活场景”(life in scenes),赓续了约翰生在《萨维奇传》“莎翁集序言”及《诗人传》中的文学传记笔触,尤其注重以生活场景再现“激情主导”下传主命运的曲折走势,突破了传统传记叙事的脸谱化体式。此外,鲍斯威尔认同约翰生关于传者与传主“共时经验”的“事件目击”原则,认为传者具备隔代传记家缺失的临场优势,能够以更为直爽的主观介入抹除隔代传记因时空距离可能导致的隔阂,因而《约翰生传》...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5/c404092-401735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5日10时29分10秒 时间“炸弹”、存在主义焦虑 和《奥本海默》的“谜底”

   ...在探察那个按下“按钮”的人,通过奥本海默的个人经历讨论历史观之何为,用一个确定的现实结果,探讨一个并不确定的历史/人性答案。在这个意义上,有别于那些框架内的传记片,诺兰用《奥本海默》再次构建了一种新的传记叙事。 仍然关于“战争”。“战争”是近年来诺兰所关心的主题,《敦刻尔克》《信条》都在不同面向对战争的讨论给予某种新的提示。《奥本海默》则又在另一重意义上,显示了对战争的深度思考。尽管影片没有一个镜头是直接...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8/c404004-4013429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8日8时1分7秒 黄乔生:作为一部文学家传记的“鲁迅生平陈列”

   ...事方式。人物的生平陈列根据时间段落划分章节,排列展品,展示人物从出生到逝世的全过程,也是常见的展陈思路。如此安排,展览具有更清晰的逻辑,也更利于让穿插于各个时间点上的展品起到佐证的作用。但“编年体”的传记叙事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时间线索清晰,缺点在于人物的个性与精神特质不能浓墨重彩地加以突出。而“专题体”结构是根据人物的行为、事迹、精神的性质和种类来划分单元,以内容性质为推进轴,故事线的块面之间呈并列...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1/c404064-4003276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8时51分11秒 斯日、张元珂:2022年度中国传记研究发展报告

   ...重新审视“历史是伟人的传记”这一传统历史(传记)观等。这些话题的提出、展开和深研,对传记研究的启发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打破传记文类与历史书写之间被宏观史观和微观史观“二分法”所造成的“偏见”和壁垒,使传记叙事与历史叙事回归最初二位一体的历史叙事模式,并以实践说明了现代学术中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二、突破以往传记研究单一围绕个体生命故事展开的局囿,将传记研究放置在大历史背景当中,突出人(普通人)在历史...

专题#专题#2022年度文学概观#其他门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57545-3269511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8时24分53秒 生命权力与生命政治:“9·11”后的美国回忆录文学

   ...慧、完美或不朽的状态”。福柯指出,写作就是“照看自己”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生命书写就成为表达自我焦虑的方式。 在21世纪的今天,也可见这种“技术”,如那些自助谈话、流行杂志、真人秀等,尤其是传记叙事。通过这种方式,生命书写成为表达自我焦虑的方式,它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一种稳定感,让读者及作者有一种“过去永不变”的感觉。这也成为当代美国回忆录的共有特征:保留过去的同时,又挑战传统及推测,一方面是表达焦...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01/c404090-3229650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1日8时53分50秒 以司马迁的方式回忆司马迁

   ...俊纷纷在骚动不安、跃跃欲试的现状,将叙事切入到汉武帝时期人才与时代之间的关系,更是想以此来反映一个盛世的出现是需要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力,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传记是成功的,在传记叙事策略上做出了创新性尝试。当然,如果不太熟悉作者在叙事上的别具匠心,读者容易忽视作为隐形叙述者司马迁的存在,会认为这只是一部讲述汉武帝及其时代的历史读物。 传记中运用叙事视角的转换方式及其所带来的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4/c404030-3215738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4日9时10分0秒 萧红“解人”季红真

   ...。在处理萧红人生中广受关注的婚恋关系时,季红真没有迎合大众趣味,不利用性别恶感制造“看点”,以端正的态度解读萧红与萧军、端木蕻良之间的情感关系,综合各方史料,不只采信一家之言。——的确,那些充满噱头的传记叙事又怎能写出萧红命运中的悲剧感?她那广袤的悲哀与苍凉,是不容半点戏谑揣测的。而这种严肃的背负,大概也独属于萧红的解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08/c404063-3212565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8日15时50分10秒 一部极具乡土文化特色的新史传报告

   ...的内心成长,强化了他一生信奉的平等、坦诚、正直等启蒙精神”;其“情节细节丰富生动,性格形象突出,富有情趣,畅达诗性,是走近和认识传主的简洁充盈的文学书写”。特别是在写作方法上,评价“作者没有沿袭传统的传记叙事方法,而是根据传主生活的多个侧面延伸,综合使用了多种文学手法来进行表现,字里行间能隐隐看到杂文、随笔、散文、小说等文体痕迹的融会贯通,富有实验性和创新性。各种人物在作者叙述中自由地随意穿插,可谓古今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23/c404030-3205798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23日9时7分24秒 中华读书报2020年度十佳童书

   ...记文学的镣铐。当作家在传记中回望一个时代之际,也往往考量着作家对历史和事实进行思考和判断的功力。写作传记,往往有偏于历史性和偏于文学性之争,显然,给儿童的人物传记,必须以文学性为主。实际上,虚构叙事和传记叙事在本质上并无差别,都是借助语言的形式表达真实,当然前者是借助虚构的材料,后者借助是真实的材料。面对特殊的阅读对象——少年儿童时,该书以生动的故事性、艺术性和亲切的叙事艺术,牢牢抓住了他们的阅读目光。 ...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19/c404071-3200430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19日9时4分26秒 《你的眼睛能看多远》:“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故事

   ...,不容易抓住他们的目光。《你的眼睛能看多远》一书,既有关于国家命运的宏观思考,也有少年南仁东与老师长谈后明志、壮年南仁东为项目而奔走、暮年南仁东对待工作仍兢兢业业等细节抒写,可谓有高度亦有细节。 传记叙事需要拥有自己的时间结构,这种结构,是一个中断、交织、逆转的过程。这种编织,既要符合事实真实,又要注重可断性、可衔接性,选择最具特色、最具生命力的时刻详细描写。本书作者深谙此道。该书中,作者充分记录了那...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30/c404072-3176442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30日8时48分7秒 2019年度中国传记文学研究发展报告

   ...树理传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各自在传主形象塑造、作品阐释和对传主认识上的差异,从而为推动赵树理研究提供有益经验。这两篇论文也各有特色,遗憾之处在于相关内容都未充分展开。在硕士、博士论文中,姜咏微的《丁玲传记叙事研究》、张丽的《萧红传记研究》、刘芳枝的《丁玲传记写作研究》三篇论文[28]都注重梳理传记写作史,并将之置于具体语境中详细考察传主在不同文本中的形象。三位作者都侧重语言学意义上的文本解读,通过不同传记...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21/c404034-3168124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21日8时7分39秒 文学传记的寻真、失真、写真

   ...说化笔墨,多与凌叔华的家事人事不符。写父亲妻妾六房,实际只有四房;生母朱氏实际姓李;不少论著、文章据《古韵》分析这位女作家生平,因而谬误迭出。退一步说,倘若认可“传记小说”这一概念,那么只应理解为,借传记叙事体,回顾生平,写小说内容。融合创作,真真假假,它仍是小说,如许多历史题材的小说———此类小说不在我们讨论范围;或者另作理解,以小说的结构、语言、手法谱写传主人生,它仍是传记。取材必须不违生平,不容任性...

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226/c404033-2983548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2月26日16时6分25秒 论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传记文学

   ...分析开辟了现代传记叙事的新领域、新角度,现代传记对传主的童年经验、精神病态、梦、性欲等问题的重视,对传 主的身份认同、个人神话、无意识动机和深层人格等问题的探讨,无不与精神分析的启发和灵感密切相关。在传记叙事和解释策略方面,精神分析对“时间”和“记 忆”问题的一系列洞见也更新了传记家对“传记事实”和“传记证据”的看法,启发了现代传记家打破传统的传记叙事模式,在过去和未来、事实和虚构、现实和梦 幻之间建立了...

理论#文学理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629/c404039-28507698.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7月8日21时26分36秒 《大道留真》:别开新体,传神立人(丁晓原)

   ...宋玉麟有姿有色的人生行旅和艺术创造。饶有意味的是,这一部分采用了访谈的形式。意味之所在,正如和平自己所说,“更为亲切而随意,这也符合他(宋玉麟)的个性”。访谈的形式既关联着人物的个性,也反映了作者求取传记叙事“变体”的自觉,它减除了纪传作品通常的起承转合的过渡性安排,从而使文本由冗重而为轻便。更为重要的是,贴合传主的访谈设计,能深度地传神地开掘人物的心路历程。在“亲切而随意”的言谈中,传主会更多地袒露内心...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6/2016-05-30/273330.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30日8时46分41秒 《大道留真》:别开新体,传神立人

   ...宋玉麟有姿有色的人生行旅和艺术创造。饶有意味的是,这一部分采用了访谈的形式。意味之所在,正如和平自己所说,“更为亲切而随意,这也符合他(宋玉麟)的个性”。访谈的形式既关联着人物的个性,也反映了作者求取传记叙事“变体”的自觉,它减除了纪传作品通常的起承转合的过渡性安排,从而使文本由冗重而为轻便。更为重要的是,贴合传主的访谈设计,能深度地传神地开掘人物的心路历程。在“亲切而随意”的言谈中,传主会更多地袒露内心...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6-05-30/87943.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30日7时5分48秒 论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传记文学

   ...   精神分析对于20世纪西方传记的影响是巨大、深远和整体性的。20世纪西方传记的现代化与精神分析的介入密不可分,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传记实 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记的现代化进程。精神分析开辟了现代传记叙事的新领域、新角度,现代传记对传主的童年经验、精神病态、梦、性欲等问题的重视,对传 主的身份认同、个人神话、无意识动机和深层人格等问题的探讨,无不与精神分析的启发和灵感密切相关。在传记叙事和解释策略方面...

理论#文学理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theory/2016/2016-04-11/269618.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4月11日9时20分31秒 立一棵大树于世间(吴福辉)

   ...四十则《文艺谈》的新挖掘“出土”就更探到了源头;而茅盾1946年作为第一位中国作家访问苏联一事,取叶的记载和茅盾、戈宝权的回忆,特别是发掘出在苏联总领事设宴饯行时七人唱和的送别诗,互相参证等,都显示了传记叙事的严谨。全书无一人一事无出处,使得许多个人历史的叙述转为信史。一般传记每逢场景必据材料加以想象的写法,在这里也遭摒弃,如抗战中乐山遭二十七架日机轰炸,叶圣陶寓所被毁,衣物书籍付之一炬,全家险些罹难的过...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5/2015-05-11/241875.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5月11日11时10分54秒 君特·格拉斯的《盒式相机》:回忆、记忆与虚构

   ...,却始终不能被限制或确定。它的意义,就像是《盒》的副标题所暗示的那样,是属于“暗室的故事”,人们永远无法借助白昼之光,将其分辨得一清二楚。   《盒》作为“元小说”对叙述成规的反思,也体现在它对传统传记叙事的戏仿上。在这本传记中,“诗与真”、虚构与现实相互交织,并行不悖,尤其在细节的处理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伪难辨。叙述者“我”既是小说家格拉斯、又是故事中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作为叙述者的...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2/2012-10-12/143518.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10月12日9时34分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