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作家来说,通过小说这一文体揭示和表现已在社会生活实践和理论话语中出现的总体性,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对于卢卡奇来说,小说承担的总体性功能以及建构总体性的过程,维系在“个人走向自身”的过程中。这一观点与伊恩·瓦特不谋而合:“现代现实主义肇始于这样一种立场:真理可由个体的感官来发现。”12“小说的主要标准是追求个人经验的真实性。”13对于中国作家来说,新时代中国既是一种具有总体性性质和功能的话语实践,又是中国式...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7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7时42分28秒 中西小说叙述者意图伦理之比较...、小说视角与叙述者的伦理立场 视角一般分为全知视角、客观视角和人物视角。视角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分类,但实际上也可看作一个伦理选择的过程,卢卡契指出:“视角问题的基点是一个深刻的伦理复合体”,伊恩·瓦特认为,视角“应该变成决定性的手段,作家据此表达他的道德情感”。从叙事伦理视角看,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小说差异明显。 首先,中国古典小说几乎是全知视角的一统天下,像《痴婆子传》和《西游补》那样以人物视角组...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19351-402981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9时13分1秒 小说中的描写及其跨媒介叙事...左拉最终和于斯曼分道扬镳,但他们保持着终生的友谊,于斯曼的创作观念和创作实践对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难以避免、多少存在着的。 近代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主要还是受到了17世纪荷兰绘画的深刻影响。伊恩·瓦特说得好:“‘现实主义’这个术语主要与法国现实主义流派相关。法语的‘现实主义’(réalisme)是1835年首次作为美学描写的词语使用的,用以表达伦勃朗绘画中‘极度真实的人性’,借此表明他与新古典主义...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5/c419351-402637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9时1分42秒 《人民文学》直播“出圈”与“杂语时代”的文学...现代的文学表达所面对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史诗话语所面对的那种“不可分割的整一体”;卢卡奇的表述则更加诗化,“小说是上帝所遗弃的世界的史诗”,这表述显然并不是指向具体的宗教,而是指涉话语整一性的瓦解状况。伊恩·瓦特则认为,现代小说的兴起,有赖于一种高度尊重个人的社会综合体的建立:“一是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个体,把他看作其严肃文学的恰当主题;二是普通人必须有足够多样化的信仰和行为。”这是小说赖以存在的条件,而这...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8/c404033-401847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8日8时4分30秒 《坎特伯雷故事》“总引”中的社会全景再现...”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辨认出后世的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 文学史家大多同意,近代意义上的欧洲小说产生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那么,和此前的叙事文学相比,18世纪的小说“新”(novel)在何处呢?伊恩·瓦特给出的回答是,小说可谓一种直到近代才发展起来的全新世界观的产物,这种世界观认为,“考察者”可以从“个体的感官”出发,通过“研究经验的特殊性”来达到对真理和现实的把握。而在古典和中世纪的观念里,“特殊性...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9/c404092-401682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1日10时50分24秒 “多相”的地方文学...验既是感官性的放大,也是精神性的放大。我们不妨将“放大”看作《北流》书写城乡经验的不二法门——惟有通过“放大”,才能让时间产生重叠,甚至扭曲。不过,无节制地放大会令记忆的影像渐趋模糊,乃至失真。 伊恩·瓦特(Ian Vatt,1917-1999)谈及写实主义(realism)和小说形式的关系时认为:“小说企图捕捉人类经验的各个层面,而不只限于某个特定的文学观点。由此可知,小说的写实性不在于它所呈现的那种...
专题#专题#北流#相关阅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01/c448712-3257877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日17时17分58秒 时空分离时代的劳动书写——以陈楸帆《看客军团》为例小说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小说兴起的时刻。伊恩·瓦特说,“小说的兴起之所以成为可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劳动分工……在渐进式劳动分工中,尽管我们作为公民变得更为有用,可是我们似乎失去了作为人的完整性……现代社会的完美组织消弭了冒险经历能够给人带来的刺激,人也很少有机会独立解决困难。能够触动我们的人类探险趣事就更少……”[1]一方面劳动分工的诞生,构成了小说兴起重要的外在社会条件。而另一面,劳动分工让人的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13/c404030-3235112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15日9时26分4秒 叙述空间与中国小说叙事传统...,甚至篇幅更为浩大、结构更加复杂,如意大利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杰弗雷·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等。但西方的框架叙事,随着18世纪小说叙事中现实主义的兴起,而逐渐被作家和读者所抛弃。英国小说理论家伊恩·瓦特把18世纪以来逐渐占据西方小说主流的叙事方法叫作“形式现实主义”,即直接而详尽地描述生活的叙事方法。“之所以说是形式的,是因为现实主义在这里并不是指任何特殊的文学学说或目的,而是指小说中一组叙事程序在...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21/c419351-3231327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1日9时25分14秒 成长教育小说的日常时间性...断所规定,人被从宗教神化的天国里,拉回到尘世中。时间成为连接日常琐碎情节的基本线索,而且也正是以时间为基础,教育成长小说最终在叙事中将作为个体的主人公建构成为既成长、变化,又前后统一的自我主体。 伊恩·瓦特在《小说的兴起》一书中认为,现代小说形式所实现的,是它能成功地表现在时空中某一点上的特殊存在,文学经验的个性化和鲜活性使普遍的观念因时空环境而特殊起来。《鲁滨逊漂流记》正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空中,展开...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06/c404090-3230043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6日8时51分35秒 世界文学新动向|作家不会因为市场枯竭就停笔...了附言,“如果严肃阅读凋零到趋近于零,那很可能表示我们用身份一词讨论的事物已经终结。” 大约十年后,弗兰岑对此又有了新的认知,他在“逃离”一文中记录了下来。说来奇怪,弗兰岑涉及的是一本学术著作——伊恩·瓦特(Ian Watt)的《小说的兴起》,在这本书中,瓦特将小说的起源追溯到笛福、理查逊、菲尔丁,亦即闲暇生活、个人主义、社会道德的新节点。这个转捩,在21世纪似乎不再适用,因为旧有的虚构二元性已经瓦解:...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03/c404090-3227206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3日8时37分30秒 陈平原:学术史视野中的小说研究...长处不在史料丰赡,而是问题意识突出。一再叩问的是,“小说史学”的功能、方法及境界,以及小说史学到底能走多远。 多年前,我曾谈及小说理论与小说史著合一的可能性,举的例子是拉伯克对亨利•詹姆斯的研究、伊恩•瓦特对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研究、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热奈特对普鲁斯特的研究等:“他们从具体的研究对象中发现一些为以前的小说理论所未能解释的东西,因而根据自己的研究推演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而中国的小...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26/c404063-3220895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26日9时11分33秒 吴晓东:现代小说家的诞生...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25]〔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 [26]〔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4页。 [27]〔美〕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8页。 [28]〔美〕伊恩·瓦特:《小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23/c404030-3220332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23日9时3分34秒 李云雷: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谈到,远古时期原始人围绕着篝火讲故事,这是阅读和写作的最初形态,正是通过听故事和讲故事,他们才驱散漫漫长夜,建立起共同体意识,这也是文明的起源,故事是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伊恩·瓦特在《小说的兴起》中认为,现代小说的兴起与资产阶级、工业文明与“个人主义”的崛起密切相关。正是在小说这种体裁中,人类第一次可以讲述一个“个人”的故事,而不是某个神的故事,或者某个群体(民族、阶级)的故事...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02/c404033-3206830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2日17时1分9秒 书写“真实内心”的悖论——重释西方现代小说的兴起...仔细整合、梳理,以此为基础重新阐释小说兴起的文化史和观念史。 在贝克(Ernest Baker)的《英国小说史》(History of the English Novel, 1924—1939),伊恩·瓦特的《小说的兴起》(1957),斯科尔斯(Robert Scholes)的《叙事的本质》(1966),斯泰维克(Phillip Stevick)的《小说理论》(The Theory of the Nov...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219/c404090-3203199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2月20日8时33分20秒 “小说”何以呈现“现代”世界“总体性”...程加速与效率提升,就使得所有个体都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急迫”和“焦虑”等全新感受。有限的“生命”被无限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片段”,古典时代原本自在的“生命价值”变成了仿佛必须与“时间”赛跑才能获取的。伊恩·瓦特认为:“描绘内心生活的主要问题,本质上是个时间尺度的问题。个人每天的经验是由思想、感情和感觉的不断流动组成的;但大多数文学形式——例如传记甚至自传——都是粗疏的时间之网,无以保留内心的真实;因此,其大...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2/c404033-3200860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2日9时6分12秒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建设途径...,网络文学的发展时间还不长,但不能因此而轻视它的存在。在文学史上,一种新兴文学类型要获得广泛认可,无疑需要一定时间。例如,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出现初期,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面临各种责难和质疑。伊恩·瓦特曾说,小说在18世纪被认为是一种格调低下的文学体裁。在诗文传统占主流的中国,小说的地位直到晚清才被人重视。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作品、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也是在问世数十年后才逐渐具有了较为固定的评价标准,并...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27/c404027-3190748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27日9时1分10秒 21世纪文学20年:长篇小说的“世界”...量,更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有效地参与了新的社会历史构型的完成和文化史、心灵史的建构。 史诗性追求与观念变革 对于史诗性的追求成为二十一世纪长篇小说的重要特征。史诗甚至成为衡量长篇小说的一个标准。伊恩•瓦特从文类传统上讨论了小说何以被称作史诗——“史诗是叙事文学形式的最初例证,同时又是严肃文学的例证,因此,顺理成章的是,它可以为包含了所有这类作品的各类形式命名;在这个意义上说,小说也可以被说成是一种史诗...
专题#专题#21世纪文学20年#中国当代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23/c433140-3187270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24日8时7分18秒 《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研究》《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研究》 作者:伊恩·瓦特(Ian Vatt)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ISBN:9787300283265 定价:79.00元 内容简介 《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研究》(The Rise of the Novel: Studies in Defoe, Richardson and Fielding)主要讲...
书汇#新作快读#X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02/c405085-3184582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2日8时29分51秒 分成两半的写作:我是如何写小说的?...)等。小镇人物构成这部“潮汕故事集”得以成立的最核心的元素——另一个元素是潮汕方言的有效使用。 我们知道,西方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有个典型特征——多以故事主人翁的名字来命名。关于这点,可参考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中对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等小说家作品的分析(笛福的《鲁滨逊》、理查逊的《克拉丽莎》、菲尔丁的《汤姆·琼斯》)。这个现象一方面和西方的启蒙思想、人文主义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小说观念的...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14/c404032-3182239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15日22时42分51秒 当我们谈论儿童文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童出生时并不具备天赋观念(这就否定了许多宗教性教育的基础),他们就如一张白板,需要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各种感性经验、与具体物件的互动来进行学习。这种哲学观对文学叙述中对知识与经验的呈现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伊恩·瓦特论及“小说的兴起”时这样写道:“情节必须由特殊环境中的特殊人物演绎,不像过去,都是在大体合乎人类习俗的背景下,由几种普通类型的人出演。这种文学上的转向,与反对普遍性、强调特殊性的思想相一致,而这两点也...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05/c404072-3181086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5日8时37分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