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05 篇有关 仪式化 的页面,用时 0.194秒.

第1页  共21页

作为一种动态化和成长性的行动诗学——第三代诗人经典化问题重释与反思

   ...划出版的《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是对1986年《诗歌报》与《深圳青年报》举办的“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的一次扩展性总结。“群体大展”作为一场诗歌运动持续了两年时间,“通过仪式化的方式,第三代诗歌作为一个整体强行登上历史舞台”。很多此前并无影响力的诗歌流派、诗人,通过大展和诗选的出版,都发出了自己的诗歌行动宣言,而最终呈现出来的还是各自的审美与精神立场。《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28秒 莫奈笔下的风景,百多年后仍在滋养人类的心灵

   ...罩下的朦胧诗意。 当代社会,信息过载导致的注意力碎片化正在摧毁人们的心理韧性。智能手机用户频繁切换应用,持续多线程任务处理模式使大脑前扣带回皮层超载,精神熵值不断攀升。莫奈的创作实践为此开出良方,通过仪式化重复构建心理稳定性,通过持续专注驱使大脑分泌内啡肽激素,构建抵御焦虑抑郁的天然屏障,增进自我幸福感、满足感、成就感。 在莫奈笔下,如画的田园风景反映出对诗意生活的留恋,日常的自然事物散发出内在动人的光...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90-404610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1分7秒 拓宽“大中文”视野,王元化的人文火种照亮至今

   ...、不辱身”治学精神,其“为学不作媚时语”的坚守,为当代知识分子树立标杆。面对人工智能冲击与文科边缘化危机,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历史学系教授孟钟捷强调,人文学科亟需从王元化思想中汲取力量——既要通过仪式化纪念传承大师精神风骨,更要以“不媚时、不曲学”的锐气,守护人文初心,探索心灵世界深层脉络,为重塑文科价值提供思想基石。 首场讲座特邀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教授主讲,既是对王元化先生的缅怀,也是对“大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3994-404590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48分1秒 集体化晨钟中的个体生命震颤

   ...些夹杂着俚语的民间小调,用戏谑的歌词包裹着生存智慧。《香河纪事》中的劳动者们,即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诗性想象。这种“苦中作乐”的生存哲学,构成了抵御时代荒诞的精神铠甲。 村庄时空中的仪式化生存具有深刻的文化隐喻。从清明祭祖到春节拜年,从生产队会议到深夜牌局,这些仪式建构了农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当现代化浪潮冲刷着传统农耕文明时,《喊工》中的仪式场景愈发显现出文化标本的价值。 个体命运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04030-404531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11时9分18秒 “生活流”微短剧何以出圈

   ...俗化”凸显了故事内容的文化流脉,那么“言情”与“讲理”则指向故事深层的情感结构与生命意义。《家里家外》以“合家欢”为叙述框架,在竖屏视听的造型语言中实现了生活情理的交融表达。 一是以镜语“言情”,呈现仪式化的生活场景。竖屏微短剧的构图有别于横屏影像,为了强化人物冲突或内心体验,往往以特写、近景画面居多,具有较强的表演性与观看性。不同的是,《家里家外》的关键桥段不乏中景乃至全景的“合家欢”场面。如陈海清的...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19388-4045188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8时32分2秒 看,这个少年!——林檎小说印象

   ...天才诗人兰波就用青春敏感的心灵吟唱出了“生活在别处”的真谛。在经历了大工业浪潮后的今天,我们无疑处在席勒美学视域中“感伤的诗”的现代景观社会。在此社会,你已经很难触及生活的本质,甚至会时时感受到生活的仪式化。你更不可能触及历史的本质,而只能在娱乐喧嚣中感受到一场场草台班子的演绎。对此世界,林檎显然有清醒认知。如果说在刚刚出道时,他的部分作品更多体现在戏谑与反诘兼具的迂回式个体“黑色幽默”。那么,在《徙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0/c404030-4044989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47分31秒 “诉苦”叙事与三十年代左翼戏剧的情感政治

   ...,意在凸显“诉苦”叙事之上改变民众思想观念、解放主体精神桎梏的追求,并非全然政治化的行为。因此,作为一种齐泽克意义上向未来敞开的历史潜能:在内容观念上,左翼戏剧的诉苦叙事为延安文艺诉苦申冤、翻身道情的仪式化主题模式的形成进行了创作、实践上的准备;在形式组织层面,为此后不同时空范畴下“抗敌演剧队”“孩子剧团”等组织的集结和解放区基层群众文艺实践的发动进行了演员培养、革命化编导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在“中间物”...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4057-404489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12时0分59秒 多元性、地方感与语言融合:关于《欧阳黔森诗选》

   ...叉出现,强烈的情感因此又多了几分厚重,类似的情感总是易于理解且容易激起共鸣的。就诗歌文本自身而言,在这首诗里欧阳黔森加入了一些带有日常口语色彩的句式,这对于欧阳黔森诗中习惯出现的“大词”“强感情”和“仪式化语态”,也起到了一定的中和或缓冲作用。 以上两种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向或曰路径,其实可以追溯至人类文学创作历史上一组由来已久的关系概念对子,借用艾布拉姆斯的著名说法,其实就是“镜”与“灯”的关系:“提纲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5/c404030-404465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21时53分51秒 《天涯》2025年第2期|万俊人:泪为谁流

   ...或者婴儿的摇篮边寻找他所确信的“同情的眼泪”,因为人们的日常直觉是,车站、码头多是离别或送别的特殊情境之所在,婴儿的摇篮里更是流淌着纯真的婴儿啼哭与纯美的母爱泪流之特殊所在,其间发生自然流泪——与人为仪式化的流泪相对应,如葬礼或宗教仪式——的概率远高于其他地方。让人意外的是,稻草人最终找到同情之泪的地方不是车站、码头、摇篮,而是少年见母屠鸡的刹那间,当少年猛然看见母鸡被宰,便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按住屠刀,哀...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18992-404383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9时4分12秒 “一种带有些许凄凉的喜剧”

   ...团员自选两三篇中短篇小说,与简历一起尽快寄我,以便及时向中国作家、读者介绍。 中日两国文学交流,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两国作家的交往更加频繁。但在长期的交流中,也逐渐出现一种程式化、仪式化的倾向。当时我已经主管亚非地区文学交流多年,意识到长此以往,难以保持老一辈作家所开创的高层次、高水平、长期稳定发展的局面,所以必须改变目前的状况,把空对空的友好干杯,变成实打实的文学研讨切磋,增加新鲜...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18-404409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8时31分44秒 “一种带有些许凄凉的喜剧”

   ...团员自选两三篇中短篇小说,与简历一起尽快寄我,以便及时向中国作家、读者介绍。 中日两国文学交流,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两国作家的交往更加频繁。但在长期的交流中,也逐渐出现一种程式化、仪式化的倾向。当时我已经主管亚非地区文学交流多年,意识到长此以往,难以保持老一辈作家所开创的高层次、高水平、长期稳定发展的局面,所以必须改变目前的状况,把空对空的友好干杯,变成实打实的文学研讨切磋,增加新鲜...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63-404411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8时54分9秒 内在性、地方性与超越性并置的先锋写作

   ...归日常性,写凡人出走和回归,从第一生命走向第二生命。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任美衡认为,麦家自首部长篇小说起便致力于“解密”,揭露特情工作的隐蔽面和家庭的权力机制。《人间信》中的个体角色差异、符号意义和仪式化的加权物构成了家庭权力机制的物质形态。 在讲述家族故事的同时,《人间信》着重呈现了个体,在漫长的人生中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迷茫、愧疚和困惑,与过去的自己、家庭成员和解,与时代和历史和解。大部分专家都...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人间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59999-404321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8时57分53秒 乡土题材主题创作的公共性及其悖论——关于《天露湾》的题外话

   ...模式的接受中,此种经验的功效是什么呢?卢梭大概是第一个对艺术的悲剧力量大发牢骚的人,他认为它的功能在于维护现状,带来的是‘有限的震撼且不能动摇既定的道德’。如同牺牲的行为,对混乱缓解以及社会秩序重建的仪式化排演,只能强化那种秩序,并且宽恕暴力的产生。与此不同的是那种更为辩证的叙事形式,它结尾于一种道德的困境,驱使一个人彻底改变他的行动,进而改变整个世界,而现实主义的结果似乎只是私人经验与顽固现实间的和解...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0-404296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9时19分43秒 票房纪录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大片时代的黎明到类型突围 当张艺谋在2002年以《英雄》重构武侠史诗的视觉语法时,中国电影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嬗变。这部现象级作品不仅实现了2.5亿元票房的“神话”,更通过其超现实的色彩矩阵与仪式化的暴力美学,完成了对传统武侠叙事能指系统的全新阐释。是年,该片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全国总票房,标志着中国电影“大制作”模式的正式确立。 作为产业化改革后首部具有示范效应的本土大片,《英雄》在高投入、高回...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19388-404264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8时48分52秒 《红岩》2025年第1期|石舒清:小说二题(节选)

   ...就想到了,而且送回去——也不能送回去了。郭汉生觉得不好送回去了,带走容易送回难,费多少口舌好像也讲不清楚。就只能这样子了。就看娃的造化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了,没办法了。 胡乱想着,郭汉生就把小镜子有些仪式化地立在李禾禾的小脚旁。他记得自己小的时候,自己的母亲就常常把小镜子搁在自己头边,算是儿时留给他最深的记忆之一了。立好了小镜子,郭汉生就说,禾禾,你先坐着等会儿,爸去尿一个,尿过了就来领你。说着有些仓促...

新作品#报刊在线#《红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37907-404173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7时9分21秒 解锁电影未来发展:办法总比困难多

   ...男不传女等,其中也有许多对亲情、友情、爱情、生死的感悟;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虽然是外国电影,但是所聚焦的是华裔家庭的情感困境,比如子女赡养、对老人钱财的觊觎等都能够引发共情共鸣。与《破·地狱》一样,仪式化重场戏结尾,完成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升华。我们去观察这几部影片会发现,它们各具特色,但是无一例外都属于中小成本电影。电影说到底还是要塑造人物、讲好故事。除科幻大片外,近年来取得高票房的影片绝大部分还是这种...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7/c419388-404038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7日8时57分42秒 伟大记忆如何被书写——评李舫纪实文学《回家》

   ...的集体记忆,形成情感价值的共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更有一种唤醒革命记忆的现实必要性,使每一个中国人明确个体的历史责任和国家身份归属。诚如论者所言,“集体受难经验常成为凝聚族群认同的工具,仪式化的定期纪念此经验,得以强化及维系族群边界”(8)。作者因此以“待我回家”“代我回家”“带我回家”为叙事线索,构建起极具中华文化仪式感的书写脉络,这一脉络代表着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既构成对无名英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4030-403993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9时47分15秒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从迷宫中冲出重围的先锋作家

   ...作品充满了荒诞的情节和情境,这种荒诞性与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Le Mythe de Sisyphe)中描述的荒诞世界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费尔迪杜凯》中那些看似荒唐离奇的场景——如师生关系的过度仪式化,或人与人之间奇怪的互动——揭示了人类生活中隐藏的荒诞本质。对贡布罗维奇而言,荒诞不仅是社会规范的反映,更是人类存在本身的一部分。他的文学人物往往被抛入无法控制或解释的环境中,这种状态与存在主义哲学中...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91-403959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8时44分51秒 《中国校园文学》2024年9月青年号|唐荣尧:墙与城的命名者

   ...地带隆起的一道国之脊梁,醒目地站立在胡天朔风中。按今天的眼光看,“边墙”更像是一列被调整方向的土黄色慢车,缓缓驶向阴山中。 赵国的军队不断拓展着他们的边界,那道被不断延续的、单纯的军事防御工程,逐渐被仪式化、图腾化,日渐变成了赵国宣示主权与实力的“国家院墙”,对它的守护,一度成为对国家主权捍卫标识,这种标识在后来的历朝修建的“边墙”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真是:四海多少役夫泪,难润土墙顶端草;巡边将士万千...

新作品#报刊在线#《中国校园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8/c418931-403223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0日9时6分0秒 至暗时刻,救援的光突然亮了

   ...杀的枪炮之下,如果一定要面对死亡,就由自己选择赴死的方式,这是生者留给自己的最后掌控命运的机会。 电影中还非常罕见地展示了历史中的一段记述,幸存者回忆他们在海上漂浮时看到那些失踪者最后的身影时刻,这幕仪式化的场景非常震撼,一个个声音交错,一幕幕场景迭现,一张张年轻的脸在波涛中隐去,这是生者对死者的纪念,是家人对他们所爱的最后告别,是人类对同胞郑重的悲悯。 电影的情感节奏也极其细腻准确。在用三维动画和人物...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1/c419388-403175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8时22分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