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870 篇有关 人间词话 的页面,用时 0.149秒.

第1页  共44页

天坛“二重奏”

   ...们俩的关系特别好。尤其是“文革”后期,我从北大荒返回北京,有段时间待业在家,既孤独又苦闷,她知道我喜欢文学和写作,主动借给我很多书,其中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雨果的《九三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我帮助很大。那时,她住在东单新开路东口的一个四合院里,每次去她家还书、借书,她都鼓励我把读书和写作坚持下去。我和王老师一直保持联系,屈指一算,也有五十多年了。 尽管王老师快九十五岁了,还坚持读书...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18-404641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41分22秒 那些留在书店的年轻人 AI时代去重建人与人的联结

   ...个写作的好苗子,真没钱看书,可别让自己扼杀在摇篮里了,于是借了些他在店里拆的新书。 归途书店设有一块许愿板,开放给书友留言他们想买的书。那个男孩写下的书单是——《毛泽东诗词集》《水经注》《沧浪诗话》《人间词话》《追忆似水年华》《白居易集》《堂·吉诃德》《刻意练习》《学习之道》《超级学习者》《注意力:化简为繁》…… 而他买过、借过或者在店里拆过的图书是:《毛泽东诗集》《人间诗话》《刻意练习》《深度学习革命》...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3994-404668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7时9分24秒 夷犹者的捣乱与辨难——李洱小说论兼及一种创作诗学的探索

   ...到〈应物兄〉》,《扬子江评论》2019年第1期。 [46] 关于“潘晓讨论”事件中几种人生观的划分可参见《中国青年》编辑部:《献给人生意义的思考者》,《中国青年》1981年第6期。 [48]王国维:《人间词话》,东篱子解译,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年版,第92页。 [49] 李洱:《抒情时代》,《导师死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318页。 [50] 李洱:《白色的乌鸦》,《喑哑的声音》,上...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45分31秒 章培恒先生的内曜与心声

   ...读王国维的著作,写了《王国维文艺思想论略》一文,蒋先生不喜欢,说:“你现在还不能懂静安先生”,并嘱他不要拿出去发表。正是抱着严谨的态度,直至1996年章先生在《中国文学史》的《导论》中细细解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说,阐述其文学史中至关重要的“移情”概念。在分析五代时牛峤的《菩萨蛮》中“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之句时,引用《人间词话》删稿中“专作情语而绝妙”的评价,从这一细节可见研...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20分2秒 王法艇诗歌创作的艺术探索与时代担当

   ...频繁出现,这一意象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长与希望之意,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展望。《芝麻开花的隐喻》一诗中,诗人通过对这一意象的反复咏叹,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王法艇通过意象的营造,将个人情感与时代情怀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意味深长的诗意空间。 意境的营造与哲理表达 王法艇的诗歌不仅在意象的选取与运用上独具匠心,更在意境的营造上展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30-404214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2分41秒 面向DeepSeek的“人文学”之问

   ...践中汲取养分。 4.重塑学术伦理的价值坐标 在研究生培养中增设“学术伦理与创新方法论”课程,强调如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般“细读+思辨”的研究传统。建立“学术遗产评价机制”,借鉴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写作方式,鼓励碎片化札记与体系化论述并存的表达形态。 三、关键问题的再思考 文论创新的真正瓶颈,或许不在于具体方法论,而在于我们是否敢于承认:当前人文学科正经历从“阐释型学术”向“创造型学术”的范...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19351-404201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8时30分26秒 穿越百年时空,纵览文学中的北京镜像

   ...了劲调动京腔京韵京味的各路修辞手段,或白描写意,或工笔彩绘,或横截面传神,或纵剖面演绎,着力点都放在把当时北京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共感强烈的日常生活际遇尽可能活灵活现、原汁原味地搬进文学世界。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说法,这些小说里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致和写环境,其实都是在写与时代之变同步变化的人心和人情。也正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和整个文坛,无论哪个角落、哪个侧面,给当时和后来的读者的感觉,都是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8/c404030-404148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9时35分41秒 穿越百年时空,纵览文学中的北京镜像

   ...了劲调动京腔京韵京味的各路修辞手段,或白描写意,或工笔彩绘,或横截面传神,或纵剖面演绎,着力点都放在把当时北京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共感强烈的日常生活际遇尽可能活灵活现、原汁原味地搬进文学世界。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说法,这些小说里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致和写环境,其实都是在写与时代之变同步变化的人心和人情。也正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和整个文坛,无论哪个角落、哪个侧面,给当时和后来的读者的感觉,都是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7/c404030-404141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7日9时25分57秒 为形容词申辩

   ...的简单叠加会营造出怎样复杂的“心灵景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诗人马致远脍炙人口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被同时代评家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云:“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显而易见,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个名词构成景语;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九个形容词将前者点化成情语。 ...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04090-404134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9时9分11秒 经典常谈(一)

   ...翔: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经典作家或文学巨匠,我却没有读完过一部他的大部头。这当然不是经典的问题,而是我的浅陋。还有时间,我看看能否像喜欢肖洛霍夫一样喜欢上陀氏。 茱 萸:真要说,还是有的,比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我就有些不以为然,虽然他其实引入了叔本华等当时的西洋新理论来丰富本民族固有的词学,按理说我这样的学术出身应该会喜欢,但我就是不大能亲近他的词学观念。据我所知,华东师大有位教授是力排王氏词学的,而且...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05057-404010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16时34分42秒 中国浪漫主义诗学的当代建构——论迟子建小说的思想与审美意义

   ...集解》(下),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第1240页,中华书局2022年版。 [14]迟子建:《〈候鸟的勇敢〉后记:渐行渐远的夕阳》,《收获》2018年第2期。 [15]王国维:《人间词话》,李梦生译评:《人间词话全译释评》,第6页,中华书局2018年版。 [16]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第248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17]在中国知网中,评论迟子建小说创作的论文数量达到10...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30-403961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43分49秒 汗漫:重绘一种上海肖像

   ...和感染力,大约由此得到增强。 “贴着人物写”,是沈从文对汪曾祺的嘱托。不论小说与散文,一概需要贴着人物去写,也是贴着作家内心写,在重绘中,让种种记忆和情感得以新生。 “合乎自然,邻于理想”,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关于“造境与写境”的观点,启发我,如何抵近“自然而理想”的表达,远离虚伪和鄙俗。 “惟陈言之务去”,是韩愈在千年前发出的呼吁。变化中的上海、中国和世界,需要新观察、新言说,以确立其存在感。作家乃至...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30-403961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31分5秒 “清雄”苏东坡

   ...不可知之存在,为情感世界的存在,为苏东坡的存在。笔者还要特别拈出“花褪残红青杏小”之“小”字,“多情却被无情恼”之“恼”字;渺小之小,烦恼之恼,看似信手拈来,其实妙不可言。 “旷”与“清雄”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又云:“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旷”极简,一字而已;又极繁,包含有旷达、空阔、高远及豪放等多重意涵;极重,怎样...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064-403946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8时33分0秒 文学理论知识生成机制的反思

   ...的文学理论的确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如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布瓦洛《诗的艺术》,以及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严羽《沧浪诗话》、叶燮《原诗》、王国维《人间词话》等都是关于文学(诗)的理论。我们离开文学的在场无法讨论文学理论的意义,更不可能设想一种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理论与文学一起构成文学存在的两个维度,并都受时代精神的感召和现实情境的激发。 但是,文学理论...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19351-4039425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2时15分48秒 汗漫:重绘一种上海肖像,让记忆和情感得以新生

   ...和感染力,大约由此得到增强。 “贴着人物写”,是沈从文对汪曾祺的嘱托。不论小说与散文,一概需要贴着人物去写,也是贴着作家内心写,在重绘中,让种种记忆和情感得以新生。 “合乎自然,邻于理想”,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关于“造境与写境”的观点,启发我,如何抵近“自然而理想”的表达,远离虚伪和鄙俗。 “惟陈言之务去”,是韩愈在千年前发出的呼吁。变化中的上海、中国和世界,需要新观察、新言说,以确立其存在感。作家乃至...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6/c419351-403902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9时47分58秒 比较视域下的“虚实”范畴及其多向呈现

   ...、文艺思想的认知,一些学者开始探寻中西美学的异同,中国美学开启现代化进程。1904年,王国维把叔本华哲学思想连同德国诗人裒伽尔(G.A.Bürger)的诗引入《红楼梦》研究中。1908—1909年,《人间词话》刊出,用传统随笔片段的诗话形式,把康德、叔本华、尼采美学思想融入中国传统词学批评中,用新的视角来阐释“境界”说。此后,越来越多学者从中西对比角度来观照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对核心范畴与关键词有不少...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6/c419351-4039029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9时43分51秒 环境细节是打开优秀作品的密码

   ...”是日常生活的描述,更是知足心态的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秀作品对景色、器物的描摹暗藏着情感抒发,“景语”是方式,“情语”是目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他们都强调人与外界的共生关系。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景喻人等古典文学常用的创作手法,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与我共生的哲学理念。现代文体出现以来,环境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04030-403891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9时23分26秒 叶兆言《璩家花园》:以文字为舟楫,渡人亦渡己

   ...如何渡己渡人?对把写作当作自己生命的作家来说,渡己渡人的方式就是以文字为舟楫。看清这个主题之后再回过头看小说,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叶兆言在小说扉页上引用了陈寅恪在1957年题王国维《人间词》及《人间词话》新刊本的诗,这诗也是叶兆言对自己的写作的一种慨叹:世运如潮,文章得失,风云变幻,人间词话。《璩家花园》表面上写南京一座老宅院,两个平民家庭的故事,实则牵涉近70年的历史沉浮,这与叶兆言之前的小说不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2/c404030-403673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2日9时55分3秒 王国维与中国今词学

   ...大词人王鹏运、文廷式、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为界线进行确立及划分。凡与清季五大词人同时或之前出生作者所创作歌词统称古词,五大词人之后出生作者所创作歌词统称今词。古词学与今词学,以1908年王国维发表《人间词话》为标志,进行确立及划分。凡于1908年之前所创立词学为古词学,于1908年之后所创立词学为今词学。本文所说为王国维所创立中国今词学。 我将1908年断定为古词学与今词学确立及划分的年份,这是因为这一...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0/c442005-403653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8时42分9秒 《心上过天风:壬寅诗馀二百首》:江山风雨铸真辞

   ...兰香·三潭印月》:“玲珑多宝塔,轻快小船帆。有心问、他佛道何耽,此时身是仙凡。”对仗自然,语气轻快,仿佛友朋闲坐,对话家常中情趣思理俱出,与况周颐所追求的语言风格不谋而合。 “真境界”,可以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理论诠释之。王国维将“境界”作为一根贯穿于诗歌本体的枢轴,视为审美主体与客体交融的完整艺术世界,认定“意”与“境”是文学作品的本质要素。其中“意”指的是作者的主体感受,包括情感、联想诸方面;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7/c404030-403631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8日9时26分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