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1 篇有关 人民文艺观 的页面,用时 0.237秒.

第1页  共2页

鲁迅文学院文学评论家研修班在京结业

   ...攀登计划”靠拢,在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希望大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评论导向,在评论工作中高扬文学的人民性,在批评实践中倡导讲品位、讲情调、讲责任,引导广大作家牢固树立人民文艺观,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反映人民心声;希望大家探索开辟“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文学评论发展路径,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6/c403993-4036967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9时32分16秒 《杜晚香》与晚年丁玲的时代意识

   ...……因此,写自己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 也就是写广大的劳动人民,这都叫政治。政治并不只是政策条文、报告、决议。作家是 要体会条文,更重要的是体会人民的生活,人民的要求。[53] 这段话显示出丁玲坚持的“人民文艺观”:作家应该“把自己化为人民的一部分,把自己融汇到人民当中去”,所以“写自己”就是“写人民”,她希望恢复的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的基于知识分子主体改造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传统。在此基础上...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0/c404064-4014343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0日23时34分32秒 这个诗人的诗魂,正是新中国的诗魂

   ...面都提倡学习,结果要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族的,内容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第一条是民歌”,强调的是源头活水,是大众化,是普及。这和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人民文艺观”是一脉相承的。甚至更早,在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就提出了“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要求“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结合起来,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

文史#频道头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517/c419383-3108933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日15时36分55秒 革命如何内在于乡土?

   ...化自觉的产物。孙犁承认自己深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我虽在幼年,这种观念已经在头脑里生根了”[78]。这一表述内含着不证自明的文化传承意蕴,使他习惯于以伦理本位的思维逻辑来审视革命与战争。同时,延安的人民文艺观同样深刻地影响了孙犁。直至历尽沧桑的晚年,他仍然坚信“我们所追求的文学,它是给我们人民以前途、以希望的,它是要使我们的民族繁荣兴旺的,充满光明的”[79]。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孙犁形成了他对于文学本质的...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2/c442005-3263437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日6时57分36秒 新时代文学的理论特质与创作管窥

   ...杜勃罗留波夫确实如出一辙,都带有强烈的阶级话语烙印。这种主流的俄苏文艺理论一经形成,便对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持续产生重大影响。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始终信守着并在中国语境中不断发展着这种人民文艺观。 毫无疑问,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所倡导的“工农兵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强有力的人民性文学思潮。它不仅是对“五四”以来兴起的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以及左翼文学的超越,而且直接奠定了中国当代文学前3...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08/c419351-3254078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8日16时26分28秒 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根本遵循

   ...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就人民与文艺的关系做了全面、翔实而深刻的阐述,明确提出‘人民是文艺之母’的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重要发展,非常富有创新性和创造性,是新时代的人民文艺观的核心。”丁亚平谈到,讲话中有关人民和文艺的关系的论述,高屋建瓴、丰盈充沛,具体指明了新时代文艺创作与人民的关系,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有关“人民是文艺之母...

专题#专题#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学习讲话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15/c441554-3230814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15日7时43分23秒 为新时代文学的阔步前行保驾护航

   ...刘大先的《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共识:以人民作为目的》、马龙潜的《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等文章,有的重点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文艺为人民”论述的要义,有的把习近平文艺论述与毛泽东的《讲话》联系起来,论说人民文艺观的历时性发展,有的把“以人民为中心”引入文论话语体系,旨在建构文艺的人民本体论。这样一些探讨,都显示出了有关习近平文艺论述的研读,开始从时评性向着学术性逐步延伸的趋向,极大地带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01/c404034-3229632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1日8时47分28秒 新时代文艺评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在文艺评论中,我们一定要明白“为了谁、依靠谁、谁是作品的主人公”,引导艺术家牢固树立人民文艺观,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文艺的“剧中人”,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在全球文艺思潮相互激荡和文艺力量的博弈中,只有坚持“以...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19/c419351-3219955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19日9时14分46秒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姓苦;亡,百姓苦”之类为民请命的忧愤浩叹之作。但这些作品中的黎元、百姓,仍然只是文人知识分子同情的对象,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历史主体。只有到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主体”成为一种自觉的历史意识时,人民文艺观才宣告形成。也就是说,人民文艺的产生,既伴随着也表征着一种新历史观的诞生。 人民文艺观既是一种崭新的文学实践,也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和政治实践。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社会发生...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122/c419351-3155972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22日9时0分47秒 “人民性”的精神坚守与时代品格

   ...学艺术中的“人民性”理论建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化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理论成果。从延安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事业就把“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基本方向,而且不断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对人民文艺观的内涵加以丰富与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实践指出了一条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道路。对文艺“人民性”立场的强调,是《讲话》最为核心的内容,它标志着中国马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26/c404030-31522998.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6日0时43分43秒 “人民性”的精神坚守与时代品格

   ...丰富与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实践指出了一条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道路。对文艺“人民性”立场的强调,是《讲话》最为核心的内容,它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人民文艺观的正式形成。“人民性”这一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立场所容纳的丰富内涵,很大程度上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作家的普遍追求,其在柳青和路遥的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深切关注人民生存状况及精神动向 柳青和路...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16/c419351-3150834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17日8时45分6秒 新中国七十年文艺理论发展巡礼

   ...艺直接承继的是以“延安文艺”为正统的“左翼”文艺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文艺理论界为自己提出的建设目标,就是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核心,形成一套成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灵魂,则是人民文艺观。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就明确指出,今后文艺的历史使命就是以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基本方针,“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文艺观被进一步发扬...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29/c404034-3137892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9日8时31分10秒 人民文艺观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内涵

   ...国化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理论成果。从延安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事业就把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基本方向,而且不断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对人民文艺观的内涵加以丰富与发展。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艺受到人民文艺观的深刻影响。 中华民族自身文化中深厚的民本思想是人民文艺观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一个重要基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倡导的人民文艺观,不仅吸收了国外民主主义文艺思潮、社会主义文艺思潮的理论成果,而且也与...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21/c404033-3130824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22日8时52分45秒 这个诗人的诗魂,正是新中国的诗魂

   ...面都提倡学习,结果要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族的,内容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第一条是民歌”,强调的是源头活水,是大众化,是普及。这和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人民文艺观”是一脉相承的。甚至更早,在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就提出了“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要求“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结合起来,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517/c404064-31089412.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14日17时27分35秒 精品意识与文学的繁荣

   ...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生了由工具性到人文性的变化。前者阐述的是革命文艺的性质与功能,态度明确地强调革命文艺就是革命斗争的武器,说明革命斗争需要的革命文艺不以审美为基本属性。而后者的人民文艺观倾向于繁荣文艺以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十分重视文学“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铸造灵魂的功能,这才有“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

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25/c404033-2994834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25日8时12分9秒 以作品为中心 改善文艺生态(曾镇南)

   ...。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 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从探究优秀作品、伟大作品产生的深层的原理,突入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文艺观的核心,触及了以生活为基础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的根本。习近平的上述论 点,对毛主席关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唯一源泉,此外不能有别的源泉的彻底的文艺唯物论观点,作了更具人民性,更接地气也更具实践性的阐...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5/2015-03-09/235971.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3月9日9时25分1秒 以作品为中心 改善文艺生态

   ...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从探究优秀作品、伟大作品产生的深层的原理,突入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文艺观的核心,触及了以生活为基础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的根本。习近平的上述论点,对毛主席关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唯一源泉,此外不能有别的源泉的彻底的文艺唯物论观点,作了更具人民性,更接地气也更具实践性的阐发...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3-09/235951.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3月9日9时18分13秒 以作品为中心 改善文艺生态

   ...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从探究优秀作品、伟大作品产生的深层的原理,突入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文艺观的核心,触及了以生活为基础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的根本。习近平的上述论点,对毛主席关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唯一源泉,此外不能有别的源泉的彻底的文艺唯物论观点,作了更具人民性,更接地气也更具实践性的阐发...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5-03-09/80371.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3月9日7时26分42秒 《讲话》的创造精神长青(肖云儒)

   ...当代人民文艺的渊薮和圭臬。   历史上一切进步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与人民的生活和人民的情绪保持着某种深刻的联系。“延安文艺”运动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完美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文艺观得到了创造性发展。 《讲话》的理性精神通过大众化的“延安文艺”运动,转化为整个社会的艺术行为,在千百万老百姓的实践和心灵中开花结果,乃至造就了一个中国文艺的灿烂时代。   二   五十四年前(19...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2/2012-05-29/128973.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5月29日10时5分32秒 “喜闻乐见”、“民族风格”、“中国气派”(朱向前)

   ...的创作经验及多方回馈而深思熟虑又高瞻远瞩地得出的关于中国新诗出路的明晰结论:形式是民族的。而它的基础“第一条是民歌” ,强调的是源头活水,是大众化,是普及,这和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人民文艺观”是一脉相承的。甚至更早,在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就提出了“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要求“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结合起来,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2/2012-04-09/128820.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9日11时11分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