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5 篇有关 人性苦难 的页面,用时 0.176秒.

第1页  共1页

革命历史·民间立场·个体关怀——读常芳的新长篇小说《河图》

   ...选择和他们身上根深蒂固的“劣根性”,而是着重探讨他们在历史大势中的无奈和悲哀。 “新历史小说较之单纯的文化派作家,在面对‘文化历史’的背后,更实在而冷峻地面对生命与生存的历史,面对人的历史,面对真正的人性苦难。”14普通市民在历史中的选择似乎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劣根性”所能完全概括的,在这一表象背后,蕴藏的是革命、启蒙对他们的疏离以及他们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妥协。在彼时的革命者眼中,民众是被“统治”的对象,他们...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8时45分24秒 原节子、高峰秀子:两生花

   ...己不要去带入角色,也不要去试图做道德评判。影片根据传奇女作家林芙美子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成濑巳喜男删去了小说中的枝蔓以及作家过于自我表现的成分,将这个很容易讲成《回家的诱惑》的故事拍成了日本战后废墟上的人性苦难的历练。片尾引用的俳句“花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生的苦难是漫长的”点明了影片的立意所在,带有日本的“物哀”美学色彩,浸透了佛教的无常观。这段婚外情故事不是“倾城之恋”,没有将爱情神圣或高尚化,也没有道德...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10/c404005-3181641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10日8时33分8秒 论凸凹《生门》的苦难叙事

   ...人的权利关系的思考;对人性苦难的书写,体现了作家对苦难本质与人性之恶的反思。谢亭云、翁七妹等女性形象则体现了女性对苦难的独特承受方式以及女性对苦难的救赎。 关键词:凸凹 《生门》 饥饿 生存苦难 人性苦难 文学与苦难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特别是对于20世纪中国历史来说,苦难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历史的本质。苦难也因此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无论是以拯救国民灵魂、医治民族创伤为主旨的五四文学,还是...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25/c430267-31373033.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5日15时45分55秒 底层文学的“暧昧”

   ...一定义显然不够精细化,它忽视了文学经验世界内部的裂缝与褶皱,似有“大小一锅端”的嫌疑,基于此造成的暧昧犹疑将成为百口莫辩的罗生门。 “暧昧”其二,底层文学的主体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被抽空,底层走向渲染人性苦难的乌托邦祭,失去了“有为”的精神诉求。揆诸近年来所谓的与底层相关的文学创作,大多是搭建好苦难的故事支架,然后单刀直入,开掘人性,直陈怨愤,抒发感情。这样干脆利落的方式无疑很好地纠正了20世纪80年代以...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912/c404033-3028784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12日8时24分29秒 泉州,有这么几个文化人

   ...益等思想的建立与尊重。“童心说”对我们文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深刻而且直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启蒙主义,思想基调及主题倾向就是当时西方进步的“人本”“人道”“人性”的思想价值观。而早在中国的明朝,一个历经深重人性苦难的思想家已经建立一个关于“人”的思想体系基础框架。可见,当时中国文学思想之所以能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其实有着自身进步思想的基因。 有意思的是,与李贽差不多同时,一个视野不算开阔,文化不算开放的湖北山...

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26/c404018-2995097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26日7时44分56秒 坚守文艺批评必要的价值判断(蒋晓丽 吴若美)

   ...和反腐题材小说,作家在对‘官员’腐败心理和权力角逐的本质揭示中,往往也把腐败行 为和权力斗争简单归结为人的某些欲望化本能,或‘善’与‘恶’的本质对抗的加减法则,从而把它们彻底地‘人性化’,轻松隔开了对人性苦难所必要的现实追 问。”“有些作家幽闭于个体的内心之中,或体验着个人的孤独、痛苦、绝望甚至是深渊感受,而对自我之外具有时代普遍性的沉痛和大多数人的苦难漠不关心。” 中国当代文学这种缺失是如何造成的呢?刘...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4/2014-03-17/196079.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3月17日9时52分47秒 坚守文艺批评必要的价值判断

   ...场和反腐题材小说,作家在对‘官员’腐败心理和权力角逐的本质揭示中,往往也把腐败行为和权力斗争简单归结为人的某些欲望化本能,或‘善’与‘恶’的本质对抗的加减法则,从而把它们彻底地‘人性化’,轻松隔开了对人性苦难所必要的现实追问。”“有些作家幽闭于个体的内心之中,或体验着个人的孤独、痛苦、绝望甚至是深渊感受,而对自我之外具有时代普遍性的沉痛和大多数人的苦难漠不关心。”中国当代文学这种缺失是如何造成的呢?刘金祥...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4-03-17/74978.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3月17日7时25分24秒 用感恩和欣喜的态度来写作——著名作家葛水平印象(刘劲松)

   ...深地意识到了对世人的悲悯正是对自己最深切的人文关怀,她需要这种强大的悲悯的力量进行最勇敢的自我救赎。诚如摩罗在《上帝的背景》一文中指出:“一切丑恶和黑暗都是从人性内部生长出来的,它们本来就是我们共同的人性苦难的一部分。一个人爱世界、爱人类、爱人,就意味着必定会对人类精神内部的黑暗投之以广博的悲悯、施之以温暖的抚慰。”怀着对世人的脉脉温情,葛水平为她的文字洗去了凡俗的尘埃,使之脱胎成为高于生活的一件件精美的...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1/2011-04-26/96752.html 发布日期: 2011年4月26日11时5分35秒 卡夫卡和袁枚(秦晋)

   ...而且关系密切。原因就在于我们所讲的痛苦,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人的伟大的痛苦”,是尼采所谈到的“天才的痛苦”,是一种“非个人的、超个人的、面向一切民族、人类全部文化以及一切受苦之存在的感觉”,是一种人性苦难。这种痛苦,是人类情感意识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人最深刻的生存思想,因此它也是文学艺术家深入探索和表现人的世界所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只要想一想贝多芬、凡高、但丁、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海明威、马尔克...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0/2010-12-17/92504.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12月17日9时37分0秒 房伟:张学东中篇小说对苦难的诗性超越

   ...他们的困窘和悲伤、弥漫于内心的希望与绝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们对于幸福可怜的憧憬,从而拒绝了作家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救世”情结,用诗性的灵光和温润的语言,照亮了那些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的人们。由此,对于人性苦难的文学化书写,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本体性力量和表述方式。文学,不仅仅是因为写了苦难而变得高大,更应该穿透苦难,进而穿透那些复杂而晦暗多变的人性与灵魂,无疑,这种立场和态度,以及由此而生成的小说形态、...

新闻#作家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0/2010-11-29/91848.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29日10时8分13秒 张学东中篇小说对苦难的诗性超越(房伟)

   ...他们的困窘和悲伤、弥漫于内心的希望与绝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们对于幸福可怜的憧憬,从而拒绝了作家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救世”情结,用诗性的灵光和温润的语言,照亮了那些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的人们。由此,对于人性苦难的文学化书写,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本体性力量和表述方式。文学,不仅仅是因为写了苦难而变得高大,更应该穿透苦难,进而穿透那些复杂而晦暗多变的人性与灵魂,无疑,这种立场和态度,以及由此而生成的小说形态、...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0/2010-11-29/91841.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29日9时53分27秒 张学东中篇小说对苦难的诗性超越

   ...他们的困窘和悲伤、弥漫于内心的希望与绝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们对于幸福可怜的憧憬,从而拒绝了作家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救世”情结,用诗性的灵光和温润的语言,照亮了那些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的人们。由此,对于人性苦难的文学化书写,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本体性力量和表述方式。文学,不仅仅是因为写了苦难而变得高大,更应该穿透苦难,进而穿透那些复杂而晦暗多变的人性与灵魂,无疑,这种立场和态度,以及由此而生成的小说形态、...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0-11-29/49196.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29日8时7分52秒 《我将不朽》内容简介

书名:《我将不朽》 作者:安昌河   这是一部描写中国人和中国人性苦难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土镇为背景,讲述了构成土镇的几个家族之间的故事。   土镇有很多了不起的家族,并因此诞生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的交集与纠葛,情爱与仇怨,构筑与建造了土镇宏伟而传奇的历史。在这里,统管土镇数百年的黄姓人家、一直想要造反的蓝姓人家、精于刑罚的杜姓人家、专做棺材的鲁姓人家、酿酒的曹姓人家、经营药铺的唐姓人家、开妓院的白...

#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0/2010-06-30/87125.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30日19时41分39秒 安昌河《我将不朽》作品研讨会及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了鲁院领导和同学们的认可。同时作为一名四川的作家,在《我将不朽》的创作过程中,经历了令人最痛不欲生的就是5.12地震,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最不缺少的就是苦难……《我将不朽》就是这样一部描写中国人和中国人性苦难史的作品,侵略,战争,屠杀,陷害,谎言,瘟疫,地震,洪水,谋杀……翻开中国历史,所有我们经受过的苦难,都被鲜明地标本在了这里。”   小说描写了土镇从生到灭的命运,写了很多家族诞生和消亡的命运,乃至...

#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0/2010-06-30/87124.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30日19时40分12秒 女性写作:从“两性对立”走向“两性和谐”

   ...率真质朴的性爱关系的赞美背后,潜藏的是作家对纠缠着各种功名利禄的现代人的性爱关系的否定。缅怀过去,实际上隐喻着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迟子建以宽厚、博大、包容的女性情怀坚持着对人性弱点的赦免和救赎,对人性苦难和历史忧伤的承受和担当。她对男女关系和人间情爱温和而富有人性的理解,她对男女和谐相处,互依共存的渴望,有别于激烈情绪化的女权话语的新型文本,为纠缠于两性冲突等话语泥沼中的女性写作开拓了书写空间,为女性...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6-05-13/24333.html 发布日期: 2006年5月13日22时51分31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