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动的“壳”。 也正是在“壳”的意义上,《滇中》或曰初刊时那些与“滇中”有关的章节才能与《火车笔记》形成对峙,“滇中”意味着另一种意义上的“壳”。《滇中》诸章,即是李跃豆受到昔时好友王泽鲜的邀请,前往云南滇中与她相聚的故事,亦可视作此前《致一九七五》(2007)中雷朵与喻章故事的延续。在《北流》中,李跃豆甫一到达泽鲜的居处便看到的“原野旷”,即喻范的书法——“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34,恰是《北去来辞》...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3-3261514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7日16时27分13秒 十年笔耕 勇毅前行...水平。当地写作者的眼界胸怀、作品的深浅厚重,与刊物的眼界、办刊的水平和质量或多或少有一些关系。内刊虽小,但对带动一个地区的文学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哀牢山文艺》所在地双柏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滇中高原大山深处,山高水远,却是哀牢山的一盏灯,照亮了哀牢山地区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十年磨一剑。《哀牢山文艺》十年间照亮和鼓舞了双柏县一大批人才,推出一大批文艺作品。从中国作协会员为零,发展至如今的...
专题#专题#迎接二十大#我们这十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19/c448138-3252907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9日9时1分0秒 家乡春天的花食我的家乡在神奇美丽的云南滇中,那气势磅礴的金沙江南岸的大山怀抱里,祖祖辈辈的彝家人不仅爱花,还会把花制作成一道道美食。每到春天,那些比花还美的彝家阿妹就会身背背篓,走向山野林间,一边唱着醉人的彝家山歌,一边将一朵朵可食之花采摘回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花菜美食。 马缨花 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里,马缨花是家乡山野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那满山遍野的马缨花山林一座连着一座,绵延至天边,一片花的海洋,泛起大地灿烂...
民族文艺#作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30/c404100-3165393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30日10时11分50秒 岁月里的羊汤锅...市场买上两三斤回家,模仿记忆中故乡人煮“羊汤锅”,做“粉蒸羊肉”,却始终没有故乡的那个味。我偶尔回到故乡,见到黄昏放牧归来“咩咩”叫着涌进村庄的黑山羊群,犹如见到童年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倍感亲切。 云南滇中楚雄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除了那些别出心裁的商贸活动外,还有颇具特色的“羊汤锅”一条街。一个个招人惹眼的“羊汤锅”招牌,一间间新搭的货棚下,吃“羊汤锅”的人络绎不绝。我和朋友总会互相邀约...
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527/c404018-29304003.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5月27日9时15分25秒 爨碑流韵...,奉王朝正朔,向王朝贡赋”的羁縻统治政策,对南中实行统治,创造了“邑落相望,牛马被野”文化景象,史称“爨文化”。现在对爨文化的界定,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但大概一致的说法就是指东汉末年至唐初约五百年间,在云南滇中、滇东地区以曲靖(味县)为中心形成的融中原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乌蛮文化为一体的独特文化现象,也是上承古滇文化,下启南诏文化的纽带式文化架构。但对于今天的陆良乃至云南而言,爨文化不仅仅代表着那段特殊历史...
原创#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2/2012-04-01/64416.s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1日9时28分13秒 味道浓郁的乡土散文——读散文集《收藏阳光》随感...光》(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年3月版)是青年散文家余继聪继他的散文集《炊烟的味道》后又一本散文新著。这部作品承袭了作者主要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用别一种风味的乡村生活来构建他的散文村庄,其作品散发出浓郁的云南滇中山野的楚雄味道和芬芳扑鼻的泥土气息。 读余继聪的《 收藏阳光 》我们走进了一个构建在滇中哀牢山乡的散文村庄,在这个风格独特的文学村庄里,我们感受到一名当代作家少有的衷情于茅屋、老农、村姑、飞禽走兽、...
原创#其它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2/2012-02-13/61270.s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2月13日10时21分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