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等。7月1日,他作为文代会代表赴天坛参加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庆祝大会;3日,他赴中南海怀仁堂开文代会,听郭沫若报告。8月7日,他将影印《礼记》残卷赠予郭沫若。9月21日,他在王府井大街遇见郭沫若和于立群,立谈片刻,“郭云有一鸡血图章,交齐白石刻字,不知成否,当为一询”。10月19日,他赴国民大戏院参加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纪念会,听郭沫若等报告;23日,他晨起作书寄郭沫若,贺其担任科学院院长。11月 27...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63-404570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9时11分50秒 管继平:杨仁恺先生和我珍藏的一页短札...前辈学人近距离接触,是最佳的学习机会,每每回忆起那些难忘的岁月,杨仁恺感慨良多,真可谓深获其益。或许正是这段经历,促使他走上了文博之路。 因为重庆时期的交往,杨仁恺与郭沫若一直保持联系,连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写书法,也让杨仁恺帮忙找些资料和字帖。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推荐杨仁恺到国家文物局工作,不料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期录用了徐邦达,所以杨仁恺改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下文简称东北文化部)文物处任研究员...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19382-403835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8时33分10秒 作为书法家的鲁迅与郭沫若...让位于政治需要,自己尴尬不说,却反而“成就”了既倒霉又幸运的高二适。若这件事不是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而是发生在三四十年代,可能就是另外的一种结果。《书法》杂志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载有一件郭沫若早年赠送于立群的小楷手卷《司空图廿四诗品》,恭谨端庄眉清目秀。人们常说,少要稳当老要张狂,因为少年稳当不易而老来张狂尤难。郭沫若做人相反,少年“张狂”老来“稳当”,而其书倒真的越老越张狂了,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老年之后...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7/c404063-4012042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7日8时45分5秒 蔡震:郭沫若笔名谈... 与父母亲通信,署名均为“(男)开贞”。 与兄弟姊妹等同辈通信,署名作“(弟)贞”“(兄)贞”,其中与郭开运通信时间最久,中年后署名使用过“(兄)鼎”“(兄)鼎堂”,主要使用“(兄)沫若”。与于立群通信,使用过“贞”。 与晚辈通书信,使用过“八叔”“八舅”“八爸”等署名。 在与朋友或其他各个方面交往的书信中,一般均使用“郭沫若”或“沫若”。“鼎堂”亦多有使用,还有使用到“郭鼎堂”“石沱生...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15/c442005-3262417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15日9时31分26秒 郭沫若与原配夫人张琼华关系始末...、尹伯休⑭、张肩重、胡仁宇等三厅同事八十多人,还说在郭老身边工作的侄儿郭培谦,堂侄郭峙东作为郭家代表参加了婚礼。如果真有此事,这么隆重的场面,有那么多重要的当事者,应该有诸多回忆和记载。然而,郭沫若、于立群生前从未提到他们曾经举行过婚礼,阳翰笙、田汉、冯乃超等三厅同人在回忆文字中也从未提及此事。我曾就此事与郭培谦的儿女们探讨过,他们也说如果有如此重要的事情,重庆时期一直在郭沫若身边工作的父母亲一定会有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4/c404063-3250988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4日8时22分33秒 张香还:回忆在同济中文系读书的时光...若的事。 在复旦大学任教的王造时的一部书稿,要请郭沫若写序。一天,哲学系一同学和我一起,去了附近狄思威路那座坐北朝南、面对国民党警察局的“郭寓”。小小的西式房子,一进门,就见一群孩子正在哭闹不休,于立群在一旁忙得不可开交。只能放下书稿,转身告退。出门不远,在人行道上,只见郭沫若一袭青布大褂,脚踏布鞋,一步步远远走来。我们仅踟蹰了一会,他一步步过去了…… “失之交臂”这句话,也许就是这样。 还...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6/c404063-3234001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6日8时52分38秒 文化战线上的秘密党员...是郭沫若的客厅、书房、卧室。客厅沙发摆成马蹄形,钢琴前那张略显狭窄的单人沙发,是接待客人时郭沫若常坐的位置。客厅东接书房,西墙一排书柜上方挂着一幅毛泽东的真迹《西江月·井冈山》,十分引人注目,对面则是于立群的隶书作品,内容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南窗下对置两张书桌,是郭沫若伏案工作之处,晚年他就在这里完成了《李白与杜甫》等作品。正房后有一排罩房,中间一间专为于立群写书法所用,郭沫若常在这里和夫人一起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02/c404063-3211993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2日8时21分37秒 《一朵野花——陈梦家纪事》:一朵野花的吟唱...附属中学读书的,王黎群另外找到一封陈梦家写给当年曾在该校任教的穆济波的信来证实,多一份材料就多了一份证据,真是太好了。又如,王黎群在这本书中,收入很多拍卖市场上关于陈梦家的书信,如1951年郭沫若夫人于立群致信陈梦家,说找到了郭沫若在《禹鼎》上发表的文章,给他寄上。又如1952年正在西安的张治中致信陈梦家,问他近期的行迹。这些从拍卖市场来的书信还有好多封,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所以读来很是新鲜。 我编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27/c404030-3206256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27日9时45分24秒 《启幕:中国当代文学与文人》...党从解放战争开始,陆续从白色恐怖的国统区转移到香港保护起来的。如郭沫若,便是1947年由叶以群陪同,从上海转至香港,住进九龙公寓的,在此主持中国学术工作者和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香港分会工作。不久,其夫人于立群及五个孩子也被接到香港,与陆续到港的茅盾、胡风诸人会合。 革命的作家到安逸繁华的香港,当然不只是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政治迫害,在香港享受舒适生活。实际上,我党早就在香港建立了党领导的革命组织,使其成为...
书汇#书摘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08/c404067-3204565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8日9时4分11秒 寻找于立忱...漫道苍茫鼓角悲”,勉励立忱的亲人朋友,也鞭策自己,烽火连天正是哀兵必胜之时,莫道前途苍茫,鼓角声悲。 果然哀兵必胜。抗战胜利后,郭沫若接受夏衍的提议,在香港执笔他的抗战回忆录《洪波曲》,有机会介绍于立群的身世,说到于立忱,说到她们的伯祖父于式枚是李鸿章的枢密,原籍广西贺县,但都生长在北平,家庭已“由官宦人家成为破落户”。于立忱曾是北平女师大的学生,因为搞政治活动入狱,获释后进入天津《大公报》,以后得...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02/c404063-3161195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2日8时35分30秒 聂耳生命中的双城记和进行曲...要的还有艺术方面的原因。聂耳少年时曾参加过“学生军”,到上海之后常常以“革命新青年”“革命者”自诩,他时常思考“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如何“能够兴奋起、可以鼓动起劳苦大众的情绪”,他当时的朋友中不乏像于立群、贺绿汀、艾思奇、郁达夫、田汉这样的进步文化人,而黎锦晖却恰恰饱受所谓“靡靡之音”的批评。所以聂耳一方面出于上进之心希望扮演角色,另一方面又撰文批评,这其实并不矛盾,都是有思想脉络可循的。并且当时聂耳...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29/c404064-3148047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29日8时1分49秒 容庚与郭沫若的交往与隔阂...“科考”。他们在北京逗留长达一个多月,容庚再次见到郭沫若。这次他们相见的情形更有趣。 据张维持回忆,一天中午,容庚穿着白布唐装,足踏自行车,径自到司马胡同郭沫若寓所,在院中大喊“郭老”。郭沫若夫人于立群出来,责骂他大叫大喊,扰人午睡,又怪他不经传达擅自进来。于立群见他这般穿着打扮,又骑着自行车,误以为是杂役。郭沫若闻声下来,一见容庚,便解释道歉,大家哈哈大笑。容庚回到寓所把此事告诉助手,毫不介意,大...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29/c404063-3142621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29日9时39分20秒 茅盾致《文汇报》的一封佚信...均于江海关码头迎接,中苏文协罗果夫,戈宝权,葛一虹等亦均往迎,茅氏夫妇所乘之船,靠金利源一二号浮筒,茅氏下船后,换乘汽艇抵江海关码头,时已五时半矣。茅较离国时略为丰满,惟旅途劳顿之色,仍颇浓厚,郭夫人于立群女士代表献花,茅夫妇与欢迎者一一握手后,即应记者之请,发表简短谈话谓:“离国四月余,旅途时间即占一二月,惟旅途中均极感愉快。除于苏联观光中得益甚多外,对苏联总印象为彼等埋头建设,不仅赶上战前标准,且尤...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712/c404063-2940025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1日15时19分53秒 傅抱石《丽人行》的流转...告吹。隔不久,笔者在拍卖场碰到中国嘉德甘总甘学军兄谈起这事,建议嘉德去挖宝,由嘉德出面,郭家会安心一些,说不定会答应。不久,嘉德果然谈成,郭家拿出《丽人行》,还有一件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和郭夫人于立群书法等几件。听说嘉德最初对《丽人行》的估价好像三百多万,郭家当然不同意,郭家希望九百万到一千万,因为笔者都找到人应允出一千万,郭家以为笔者这位朋友会进场,但朋友见公开拍卖就不要了,完全放弃竞投。最后可...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522/c404063-2929148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5月22日10时44分36秒 还其批评家的真实品格...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我和诗人邹荻帆被任命为宣传组组长、副组长,在默涵等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还受命和谢永旺、阎纲一起为因病住院的郭沫若主席起草大会祝词《衷心的祝愿》,为此我前后两次跑到北京医院向郭夫人于立群同志送审讲话文稿,听取她本人和转达郭老的意见,回来再向默涵、张光年、冯牧三位筹备组负责人汇报。郭老这篇讲话稿,是经他修改同意的最后一篇文稿。1982年我和冯牧、阎纲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丛书》,也曾去...
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222/c404019-29100293.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2月22日15时41分19秒 还其批评家的真实品格...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我和诗人邹荻帆被任命为宣传组组长、副组长,在默涵等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还受命和谢永旺、阎纲一起为因病住院的郭沫若主席起草大会祝词《衷心的祝愿》,为此我前后两次跑到北京医院向郭夫人于立群同志送审讲话文稿,听取她本人和转达郭老的意见,回来再向默涵、张光年、冯牧三位筹备组负责人汇报。郭老这篇讲话稿,是经他修改同意的最后一篇文稿。1982年我和冯牧、阎纲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丛书》,也曾去...
报刊#文艺报#第八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222/c405176-29098134.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2月22日7时11分59秒 屈原:魂兮归来...步坐实于此,许多争屈原出生地的地方就只能望秭兴叹了。 汨罗江边的屈子祠,初建于汉代,山墙花岗石上,阴刻苏东坡撰联“诗笔离骚亦时用,文章尔雅称吾宗”;中庭置屈原镀金像,两旁金柱上悬挂着郭沫若夫人于立群手书的郭沫若所撰对联“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率云霓而来舆,将往观乎四方”;亭前有现代文学宿将茅盾和著名书法家、佛学家赵朴初题写的“独醒亭”匾额。 这一切都增进了名胜的无尽分量和真实性,叠...
专题#专题#“2016:中国报告”中短篇报告文学专项工程#作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713/c405816-28550912.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7月13日11时40分25秒 张澄寰...研究处研究员,总政文化部文艺局副局长,大校军衔。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中国文学简论》、《中国文学发展简史》(合作),文学史料《郭沫若论创作》、《郭沫若遗墨》、《于立群遗墨》、《港台澳小说》,诗歌《献给周总理的花》,文论《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关于〈苦恋〉的问题与教训》,《也谈境象说与意境说》、《关于金圣叹的评价命运》,散文《我的母亲》等。
会员#会员辞典#Z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627/c404953-28497263.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27日0时0分0秒 屈原:魂兮归来(梅洁 善清)...一步坐实于此,许多争屈原出生地的地方就只能望秭兴叹了。 汨罗江边的屈子祠,初建于汉代,山墙花岗石上,阴刻苏东坡撰联“诗笔离骚亦时用,文章尔雅称吾宗”;中庭置屈原镀金像,两旁金柱上悬挂着郭沫若夫人于立群手书的郭沫若所撰对联“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率云霓而来舆,将往观乎四方”;亭前有现代文学宿将茅盾和著名书法家、佛学家赵朴初题写的“独醒亭”匾额。 这一切都增进了名胜的无尽分量和真实性,叠加...
#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6/2016-05-11/272030.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11日15时31分38秒 “我要唱雄壮的歌曲”...振奋人心的歌词后,家父十分激动,他不顾旅途的奔波,走到船舷,坐在一个楼梯的踏板上,以膝盖当书桌,摊开稿纸,依据歌词的意思由沉痛哀婉到紧张激昂地写完了《流亡三部曲》的第二部。 凑巧船上又撞上林林、于立群、叶文津、郁风,他们和郭沫若先生也搭船去广州。郁风女士要看家父的新作,看着谱她就可以不走板地唱起来,因为闹得太厉害了,郭先生也从船舱出来看大家,家父将歌曲送请他看。家父将郭先生很诚恳地指出的一个不妥的...
舞台#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utai/2015/2015-09-06/252466.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9月6日9时47分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