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114 篇有关 二战后 的页面,用时 0.107秒.

第1页  共56页

《此心安处》:当技术叩问永恒

   ...。 固定镜头下的“时光容器” 与传统的线性叙事框架不同,《此心安处》采用固定机位与时间跳跃的手法,以一座百年老宅的客厅为“舞台”,展开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文明的故事。殖民时代的开拓者、工业时代的发明家、二战后的平凡家庭……不同时代的生活片段像时间胶囊般在这个小小的空间中逐一呈现。 泽米吉斯通过别出心裁的画中画形式进行剪辑,将不同时空巧妙融合,后一个画面的局部往往会以照片的形式先出现在前一个画面中。窗外季节...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19388-404679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8时37分15秒 张力与舒缓张力——“中文创意写作”高校教学实践举隅与思考

   ...对国外创意写作学科发展的梳理中,黄平指出了作为基本动机与目标的“走出语文学”,即反对对文学的理解停留于具有科学实证主义的“字面(literalness)”,是谓捍卫“人文主义”。之后,“创意写作”也因二战后服务于退役军人的政策红利得以流行普及,而“爱荷华写作计划”则使得这一学科名满天下。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被黄平追溯至西南联大时期的“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传统,黄平爬梳材料,强调“要理解其历史语境”,也依...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30-4046582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5分23秒 生命与学术共同丰盈——江冰的文化研究与学术世界

   ...其实他有很强的西方理论基础,也有很敏锐的理论触角。在他的“80后”系列研究成果中,他对西方文化研究以及媒体研究的鲍德里亚、麦克·卢汉、玛格丽特·米德、迪克·赫伯迪格、安德鲁·基恩、乌尔里希·贝克等人的二战后社会文化研究、代际研究、亚文化研究等理论与观点都是信手拈来,不管是论文写作还是现场发言,足以见得他对这些内容的谙熟。但不管这些理论家多么有名,理论多么重要,对于他来说都仅仅是借鉴,“我们需要学习欧美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4030-404601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9时15分54秒 当代世界文学是蔓延的“群岛写作”

   ...两人以及这代人开始,一大批用法语写作的黑人作者出现了,“非洲法语文学”在1940年代真正形成了潮流。桑戈尔来自塞内加尔,他后来领导了塞内加尔脱离法国的独立运动。塞泽尔来自加勒比海的马提尼克岛,这个岛在二战后确定成为法国的海外省,塞泽尔出任了地区最高行政官员。这两人的共同点是在青年时留学法国,是巴黎的“黑人大学生”。他们一方面受到法国文学很深的影响,另一方面,在1920-1930年代,文艺的超现实主义运动...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90-404577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9时2分45秒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传统迎来全新的致敬

   ... 近期影院上映的意大利电影《还有明天》以黑白色调再次将我们带入那个年代。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雀跃欢快,抑或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江湖豪迈所不同的是,这部相对小众的影片带来痛苦的艺术震颤。影片以二战后意大利为背景,讲述迪莉娅在琐碎艰难的家庭中操劳,觉醒于暴力与困顿之中,并参与投票的故事。该片唤起了我们对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久远回忆,它在艺术性、当代性与现实性的多重维度重返这一重要的欧洲艺术电影...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19388-404476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33分34秒 博物馆文创怎样“拿捏”年轻人

   ...物馆文创的开端。1912年,大英博物馆开设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文创商店,销售十分火爆。 自此,明信片这种既具有文化内涵、场馆特色,又轻量化、易携带、价格便宜的商品成为大英博物馆长盛不衰的“伴手礼”。 二战后,全球涌起文化消费升级的浪潮,文创产业步入快车道。随着1955年美国“博物馆商店协会”的成立,文创产业步入专业化阶段。 到1973年,大英博物馆已经开始成立公司,专门负责文物复制品或纪念商品的批发、零...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5/c419392-404458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8时26分12秒 女性观众成观影主力,助推影视题材多元化

   ...演的《轻于鸿毛》等也被影迷们排在2025年的期待电影名单上。 《还有明天》等多部口碑佳作正在热映 妇女节上映的几部电影各有特点。黑白电影《还有明天》被称为“意大利版《出走的决心》”,豆瓣评分9.4,以二战后的意大利为背景,讲述底层女性迪莉娅从充满暴力的琐碎生活奔向争取权利与自由的故事。 舞台纪录电影《初步举证》豆瓣评分9.5,讲述出身平民的女律师泰莎如何从一名辩护律师转变为性侵受害者,并在司法系统中寻求...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4/c419388-404387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4日8时26分4秒 器官的融合怪:大数据下的分众隐喻——以《从红月开始》为例

   ...态。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EdwardShils)指出,在大众社会,个人第一次产生对社会的依恋感和对同胞的亲密感,这无疑是一种共同体意识,也催生了之后的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在1960年左右,随着二战后传播业发展,“大众文化”日益兴盛,“大多数人”获得了文化消费的权力。到1980年,在消费文化和个体原子化的基础上,人们以对文化商品的爱为纽带重新连接,组成粉圈之类的社群。网络时代,这种以“爱”为纽带的...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4027-404363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1分25秒 当女性从贫乏生活中觉醒

《还有明天》以二战后的意大利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名叫迪莉娅的普通女性从日日重复的贫乏生活中觉醒,并开始抗争的故事。 周六的下午,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一号厅早早地座无虚席了。意大利导演宝拉·柯特莱西携《还有明天》而来。影片以二战后的意大利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名叫迪莉娅的普通女性从日日重复的贫乏生活中觉醒,并开始抗争的故事。 自2023年意大利公映以来,《还有明天》以3240万欧元本土票房登顶年度冠军,全球票房突...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19388-404353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8时43分50秒 吉尔·德勒兹:揭示电影独特的美学价值

   ...来到海蒂生活的地方,海蒂耐心陪伴,鼓励她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画面中两人的互动、交流,生动地展现出她们之间独特的情感联系,体现出“关系-影像”对人物关系构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随着电影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二战后,时间-影像逐渐兴起。在时间-影像中,电影不再仅仅关注动作和因果关系,而是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以及时间的流动。在这种影像模式下,电影中的事件可能不再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影像的并置、...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19388-404270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7日8时15分59秒 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丨2024年第六期入围书单

   ...蒂尔德追随摩洛哥丈夫飞往“他者之乡”。在这里,她醒悟:逃离与出走不过是另一个深渊,她永远只是一个外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但即便如此,面对陌生、贫困、暴力与压抑,她终将会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活下去。小说以二战后法属摩洛哥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讲述一个深陷政治身份危机的国家,一个跨种族结合的混血家庭,以及一个筋疲力尽的女人,如何在动荡的世界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位置。 非虚构/纪实 《血与蜜之地》 作者: ...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29168-403942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2时13分23秒 河上的城市

   ...但很快,铁路又被集装箱替代,工业被大量外包到了本土以外,这些坐拥铁轨与运河的城市的面貌就此停留在约半个世纪前的样子。如果路上太久没有人或车经过,我大概会以为自己身处一座影视城,剧组正竭尽全力复刻的,是二战后初期美国人的自信与雄心。 在杜比克通往两州的过河大桥下,一块湖心岛留给了度假酒店和印第安原住民赌场。作为受法律保护的博彩场所,绝大多数Casino如今并不由原住民一手经营。赌场四周悄无声息,丝毫感受不...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0/c404018-403921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9时52分2秒 蕾拉·斯利玛尼《战争,战争,战争》:看见无声的命运和创伤

   ...玛尼的全新长篇传记小说《战争,战争,战争》出版。本书是蕾拉获龚古尔文学奖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战争,战争,战争》所讲述的故事有其历史原型,是蕾拉以家族三代女性真实的生命经历为底本创作而成。小说以二战后法属摩洛哥急剧变动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深陷政治身份危机的国家,一个跨种族结合的混血家庭,以及一个筋疲力尽的女人,如何在动荡的世界中找寻自我的身份。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蕾拉·斯...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0/c404092-403918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8时25分15秒 拥抱英语小说的新变化

   ...后英国文化外交中文化价值的守护者,进而成为英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文学制度的重要一环,成为全球化英语文学潮流与变化的引导者和发起人。 萨曼莎·哈维部分中译作品 作家与创作: 怀旧、后殖民与世界主义 二战后,英国小说进入了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所言之“小说不再是小说”的阶段,而英国小说家则来到了一个戴维·洛奇(David Lodge)所说的“十字路口”。然而,就在1969年洛奇发表《十字路口的小说家》一文...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04090-403729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8时9分24秒 聚焦2024年布克奖:拥抱英语小说的新变化

   ...英国小说的主要文学赞助者之一,战后英国文化外交中文化价值的守护者,进而成为英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文学制度的重要一环,成为全球化英语文学潮流与变化的引导者和发起人。 作家与创作: 怀旧、后殖民与世界主义 二战后,英国小说进入了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所言之“小说不再是小说”的阶段,而英国小说家则来到了一个戴维·洛奇(David Lodge)所说的“十字路口”。然而,就在1969年洛奇发表《十字路口的小说家》一文...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9/c404090-403718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9时22分40秒 对杜梨《鹃漪》的现代性解读——以托马斯 · 品钦为参照

   ...品,几乎成为一代文学的标杆。品钦天才般地将熵增、条件反射理论、苯环等抽象科学概念应用于小说创作之中,极大地扩充了小说的意蕴与内涵。同时,品钦的作品中每每出现的对于某种不可名状之物的描述,都深刻地反映着二战后人类集体的焦虑与反思。 文学界对于品钦的理解与认识,有着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人认识到品钦的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现实主义材料,也有人从中汲取着人文主义、多元、开放性等后现代主义的主题,还有人看到了科学概念...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2/c404030-403593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2日8时58分14秒 李洱、陈琛:面向未来的创意写作

   ...业化的不断推进,也使创意写作的学科子分类逐渐庞大,新闻写作、商业文书写作、广告写作、游戏写作、剧本写作等课程不断增加。虽然小说、诗歌(包含虚构与非虚构)等传统文学写作一直是创意写作课程的核心内容,但对二战后创意写作的新发展不能视而不见。 陈:我国创意写作的发展与西方的情况一样吗? 李:不太一样。我国创意写作的发展晚于西方,作为课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从美国引进的。创意写作一进入中国,就面临着文化产业多元发...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4/c405057-403536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5日7时56分40秒 瑞典作家斯蒂格·达格曼:出生的故事就饱含悲剧

   ...符号,成了他逃离恐惧和死亡的所在。他去世后,阿尼塔·比约克与格雷厄姆·格林有过一段罗曼史。 达格曼,这个出生伊始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写作何尝不是他在暗夜里的游戏,他自己何尝不是一个被杀死的孩子?他处于二战后、冷战中的20世纪40年代,他表达的关切和苦闷合乎当时潮流,很遗憾,如今的世界依然笼罩着战争威胁,人们还在争取平和宁静的幸福生活中挣扎,达格曼的表述至今并不过时。更重要的是,抛开世界政治环境的因素,他...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9/c404091-403493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9日8时41分58秒 《素食者》与新世界文学的虚假多元

   ...动有不容忽视的关系。 一方面,以韩国政府为代表的边缘民族国家积极推动本土作家获得国际声誉,另一方面,西方主导的具有全球性的创意写作计划也在努力招募各国的创作新锐。以著名的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为例,它自二战后不久就已经开启,经过几轮改造,在全球化时代更成为值得特别关注的世界文学作家训练营。该工作坊1967年改组建立国际写作计划,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邀请作家前往,每届为期4个月,迄今不衰,韩江也曾是它的学员之一...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1/c404092-403368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1日8时46分28秒 《百花洲》2024年第5期|曾铮:谁在仇恨红白蓝(节选)

   ...巴望着另一场文艺复兴。如今想来,要不是有这位室友,我或许就不会与N.B.先生,以及他那个时髦的“抽象表现主义”画派产生任何交集,也就更不可能在后来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了。 “抽象表现主义”诞生于二战后,以威廉·德·库宁、杰克逊·波洛克、马克·罗斯科等人为代表,它太新了,还没来得及写进教材,所以,我也是等到了毕业后才第一次听说。在我看来,它就像是某种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混血融合体,自诞生...

新作品#报刊在线#《百花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8/c452554-403345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0日8时42分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