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09 篇有关 二先生 的页面,用时 0.152秒.

第1页  共21页

凝视北京与鲁迅杂文写作及革命言说

   ...两人之后多次讨论女师大的变动,根本没法做到“不理会”,许广平回复女师大学生的动态,并告知鲁迅研究系和留在北京《语丝》同人的冲突。“女师大事我收到两次学生宣言,教部诬助学生之先生为图自己饭碗,作人、祖正二先生且被林素园亲口当面(诬)为赤化,他们遭殃了,唉!(幸而当面要求他取消话语,经答应)。”鲁迅认为教员的更换,“当是研究系势力”的占据和扩充,他由此上升到整个北京的教界、政界形势来讨论,“总之,环境如此,...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63-404476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38分30秒 春天,从旧书里生发

   ...市场就开张,淘书人拿着手电筒寻寻觅觅。我想过,对经营旧书店、搞专题收藏的人来说,有利可图,不妨起早,就像城内的菜摊小贩大早去新发地农产品市场进货一样,赶早图个新鲜。我等普通读书人,有如《儒林外史》里马二先生逛西湖,重在一个“逛”字,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太紧张。但出于好奇,有一年春天的凌晨,我还是带着矿工头上戴的那样的探照灯,背着挎肩包,赶了一趟早市,买了一大包旧书,还在潘家园的路西吃油条豆浆早餐。我了解,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63-404434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0分42秒 尹学芸《太和》:命运的抗争与和解

   ...肩搭背走,“像极了一对老姐妹”。 在《太和》中,这种和解的意味被空前强调。善良、隐忍、宽容,以德报怨,“知世故却不世故”的传统美德也被重新开掘。因此,这里要落实到的,其实是一种朴素的人生哲学,即小说中二先生的孙子所念叨的,“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于是,小说至此出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价值归返。在革命经典之外,类似陈思和所说的“民间隐形结构”的价值理念凸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4030-404199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9时5分26秒 陈福康:“年谱长编”的“长编”是什么意思?

   ...先生年谱长编》。其实据我所知,近人最早所撰的年谱长编,大概应数1932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印的《总理年谱长编初稿》。上述寥寥五种年谱长编,有三种自称“长编初稿”,显然那些编著者(沈、汤二先生除外)已经不懂“长编”固有的本意了。盖“长编”本就是“初稿”也。 大概大陆学者受到台湾出版的大部头十巨册的胡适年谱长编的“刺激”和“诱惑”吧,我猜想。近三十年来,内地忽然一下子涌现了一批数量惊人的年谱...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04063-404131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7时32分37秒 听景看景引发的话题

   ...完所有景点,就算完成了任务。不肯叩问一个究竟,更谈不上沉潜涵泳、捕捉一些灵感、实现某种妙悟了。人们只是习惯于每到一个景观,“咔嚓咔嚓”地按动快门,带回一大沓照片就算了事。人们常常揶揄《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嗤笑他不懂得从容品鉴西湖的烟柳画桥、情山媚水,只是匆匆地过雷峰塔,进净慈寺,穿六桥,上吴山,看红男绿女,吃美味佳肴。不妨反问一句:我们自己又做得怎样? 其三,营造一种良好的心境。海德格尔有言:“人的...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018-403948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8日8时56分42秒 中国古代小说虚构契约的形成

   ...。”不仅如此,他承认“《夷坚》诸志,皆得之传闻”,其中确有与事实不符甚至不可能的记述,希望“读者曲而畅之,勿以辞害意可也”[34]。类似态度也见于杨万里为《苏黄滑稽录》所做的跋,杨在跋中称:“或问:‘二先生语何经见?’予曰:‘坡、谷闻之凭虚公子,凭虚公子闻之亡是公,亡是公闻之非有先生。’”[35]这就明言此书所载为虚造之言了。 苏轼、洪迈等人的态度说明,相当一部分宋朝文人已经能够宽容并接受叙事与小说的虚...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4/c419351-403884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4日9时27分55秒 2024年12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心(壮族) “亮丽内蒙古”翻译作品 马的腾格里(小说) 策·格根其木格(蒙古族) 图力古尔(蒙古族) 阿尼苏(蒙古族)译 故乡的老营盘(小说) 哈斯乌拉(蒙古族) 阿拉腾图拉古尔(蒙古族)译 云客厅 二先生埋下的伏笔(访谈) 主持人:徐海玉(朝鲜族) 嘉 宾:田冯太(土家族) 评 论 一幅光彩熠熠的文学图景 容本镇 封面美术作品:台湾风光(钢笔画) 陈新民 插 图:郭兰莹 徐沛君 篇名题字:梁永琳 董联...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36741-403734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11时18分1秒 滁州片断

   ...写了各地吃食(当然也包括家乡吃食)。像南京板鸭、扬州大闸蟹、杭州猪蹄子、炖得稀烂的羊肉,还有驴肉、糟鸭、鲜鱼、伏苓糕、龙眼、芦蒿、钱处片(笋干)、馄饨,蓑衣饼,甚至连扬州的大头菜都写到了。第十四回写马二先生逛西湖,写到西湖之美,游人之多,马二先生独自一人,出钱塘门,过雷峰塔,但闻一阵一阵香气扑鼻,走过一个茶亭,见卖许多吃食,有桔饼、芝麻糖、粽子、黑枣、煮栗子,他每样买了几钱,吃了一饱。 全椒人是聪明的,...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9/c404018-403784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1日9时44分45秒 《民族文学》汉文版2024年第12期目录

   ... “亮丽内蒙古”翻译作品 马的腾格里(小说) 策·格根其木格(蒙古族) 图力古尔(蒙古族) 阿尼苏(蒙古族)译 故乡的老营盘(小说) 哈斯乌拉(蒙古族) 阿拉腾图拉古尔(蒙古族)译 云客厅 二先生埋下的伏笔(访谈) 主持人:徐海玉(朝鲜族) 嘉 宾:田冯太(土家族) 评 论 一幅光彩熠熠的文学图景 容本镇 封面美术作品:台湾风光(钢笔画) 陈新民 插 图:郭兰莹 徐沛君 篇名题字:梁永琳...

新作品#报刊在线#《民族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5/c418928-403761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5日11时42分54秒 缓之:离开南开的日子

   ...生,前几年为教师进修班讲此一课,闻有讲义,我未见,弟似可与彼方联系,索得一册作参考。《魏晋南北朝文学编年史》若能编成,实大有用处。然此一时期之作品,似有不少难以系年者,恐须费极大之精力。刘汝霖、陆侃如二先生之编书,大约十之七八为推测之词,须有一部严谨之大作取而代之,愿你们的能尽早问世。 编《文心辞典》,愚却不以为然。盖《文心》一书,大量之词语实难确译,语意亦尚须研究,草草从事,不易为学界所认可。目前所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4/c404063-403752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1时5分4秒 “此人只好彩笔成梦”——梁遇春遗著考辨

   ...一本散文,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充满了恬静幽怨的情调,是散文里一部杰作。”三是1931年4月24日给石民的信:“现正从事注《草堂随笔》,变个十足的马二先生了。”梁遇春早就对吉辛此书心系念之,在去世前一年,已在着手译注。按梁氏一向的翻译速度,此书生前应已译完并交给北新书局编辑。但叶公超等疑有误记,此书在其生前并未出版,因为在1933、1934、1935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04063-403703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11时2分53秒 晚交殊密:钱仲联与程千帆的学术友谊

   ...词较之宋词,“何止中兴,且又胜之”。从根本上破除了清词不如宋词的成见,不仅启迪来学,也预示着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清词研究,必将被开拓出来。 实际上,破除“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理念迷思,一直是程、钱二先生的共同期待。在清词研究如此,在清诗研究更是如此。 1983年12月,钱先生主持的苏州大学明清诗文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全国首次清代文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规模空前,程先生、季...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6/c404063-403555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6日21时32分39秒 丽娃河畔的老先生们

   ...深的先生可不少。有一位教育学老师叫朱有瓛,曾留学伦敦大学、巴黎大学,经常提到做学问要占有资料,再三强调“占有资料”这个词很重要,还教我们如何做卡片,以卡片形式积累资料,为今后写文章备用。戴家祥、束世澂二先生教我们古代史;苏渊雷教我们历史要籍选读课(介绍《左传》《史记》《战国策》《三国志》等),当时还不算出名;王养冲教世界史;李平心教近代史;还有教中国文学的罗玉君,网上可查的是1951年,她随丈夫回到上海...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5/c404063-403393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5日8时21分34秒 汪曾祺的1980:重写旧作与故乡记忆的复活

   ...。王二之后,药店的“管事”卢先生出现了,他正在核账。这是黄昏时分。最先出现的陈相公、陶先生、苏先生和王二,还有卢先生,“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他们在等待什么呢?在等待另外一些每晚必定到来的人。然后,陆二先生来了,虾二爷来了,叼着旱烟袋的张汉来了,老炳舞着刚从王二那里买的“卤得通红的猪尾巴”来了,卖鱼的疤眼收完了鱼钱也来了。“还有些不上名姓的熟人,也都来了,坐的坐,站的站,各有各的风格,于是店堂里便热闹起...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7时37分19秒 一个高尚而纯粹的学人——喜读《张少康文集》

   ...“知能并进”,体现了“知行合一”。 我与少康先生相识近四十年,他当然是我尊敬的前辈,但心里总感到他很年轻。收到其文集,我才惊讶地发觉他已经九十岁了。宋儒程子说:“不学,便老而衰。”(《河南程先生遗书·二先生语七》)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人,大概就会给人以年轻的感觉吧。与少康先生相处,他的温和谦逊,他的热情恳笃,总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但接触时间长了,就能体会到他是富于“性气”的人。他曾担任《文心雕...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4/c404030-403204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4日9时8分54秒 翻阅岁月典籍 拾遗历史品趣

   ...讲述中华民族故事,引导读者从历史深处读懂中国。全书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浩瀚的长河之中娓娓道来,用一件件洗尽铅华的文物带我们领略那段尘封岁月中的吉光片羽。 《中国考古学编年史》是考古学家王世民遵夏鼐、宿白二先生嘱托,于1984年开始构思,历时40年写成的。该书完稿于中国考古学百年诞辰之际,以编年的形式,系统梳理中国考古学的发掘与发现、事件与人物、研究与成果,填补了中国考古学史研究的空白。考古学百年成就也直观...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0/c403994-403166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0日8时3分1秒 刘元树:给徐中玉先生当助教

   ...鸣”。但系里的不少教师订阅了《文艺报》,要想瞒住是不容易的。《文学评论》后来给我寄来一封“评建国后鲁迅研究著作”的约稿信,信封正面只写了地名、校名和我的笔名,收发室也把它准确送到了中文系。我想,许、徐二先生肯定早晚要知道的,找个机会和他们沟通一下吧,可就是一直没找到,时间一拖也就算了。 1957年的春天到来了,丽娃河又解冻了,河边的那几只游船又在春风中飘荡起来,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显得那么和谐、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2/c404063-403113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日19时41分11秒 “新批评”视域下的“新诗现代化”理论构建

   ...种特定的情感”观点引发,现代化新诗理论倡导者申明,写诗要“尽量避免直截了当的正面陈述而以相当的外界事物寄托作者的意志与情感”;要将感情凝定在意象中,“诗,能向意象的凝定的方向走去,才会如闻一多、朱自清二先生所期望的,步入成熟而丰饶的‘中年’”。陈敬容的《斗士·英雄》、辛笛的《海上小诗》等很多文本也的确都是借助景抒、物、人、事,使情思得到了客观间接的形象表现,如“它的目的在使我们孤独。/使我们污浊,轮廓模...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19351-402981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15时20分17秒 中西小说叙述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转换,一般小说中都有这种情形。《儒林外史》可谓典型。《儒林外史》每几回讲述一个主要人物,往往又由此人引出另外人物,人物变化频繁。如第一回采用王冕视角描述七泖湖以及湖边三个人的对话;第十四回到十五回写马二先生游西湖,通过马二先生引出洪憨仙、匡超人;等等。通过不同人物视角的转换,叙述者展示了一幅形形色色的儒林图。第一回王冕出场前,叙述者在《蝶恋花》一词中表达出对功名的态度:“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19351-402981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9时13分1秒 未完成的“谢幕”:“晚期张爱玲”与《儒林外史》

   ...大半是我所习闻的,所以读起来更有趣。”[58]而在《儒林外史》中,小说人物原型虽可考,但已经过作家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了人物的典型化,“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读者已经不那么关心范进、周进、马二先生究竟原型为谁,如鲁迅所言“如果作者手腕高妙,作品久传的话,读者所见的就只是书中人,和这曾经实有的人倒不相干了”[59]。在张爱玲的构想中,写“实有人物”一直是她所坚持的文学创作方向,“最好的材料是你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0/c404063-402746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0日7时11分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