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藏品,以“器物”和“书画”为两大类型展出,包含铜镜、画像砖、俑、陶瓷、宗教造像、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书法9个子类藏品,时代跨度逾2000年。 在创新展示方面,美术馆与学校的数字媒体艺术研究、古代书画研究、美术考古研究及传统艺术修复相关的课程进行了有机联合,在传统文化的数字模拟修复和沉浸交互体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展厅内不同类型的数字文物,营造出现代数字艺术与古代传统艺术跨时空对话的气氛。 “古代中国...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19390-404321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8时50分23秒 北京画院学术年会启幕...与总结,也是对未来学术研究的梳理与展望。活动包括:三场学术研讨会、“齐白石在北京”展览开幕式,以及四本新书的首发仪式。 11月28日,来自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的近100位齐白石艺术研究学者、中国传统书画研究专家、当代艺术家齐聚北京画院,分三个会场,聚焦“齐白石何以成为大师”“文与图——文学题材书画研究”以及“机遇?挑战?——AI时代的中国美术创作”等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互鉴。 齐白石作为我国近现代最具影响...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03994-4037370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7时9分27秒 《火花》2024年第10期|程洪俊:谁园的访客...人非,几度转手他人了吗?张老先生可谓先知先觉矣! 研究张瑞玑先生学问人品及谁园、谁园记的方家先哲颇多。在小县城里最早看到的是张永谊老师在西子湖畔的怀乡之作,后又有幸读到久仰的“布衣卫”关于张瑞玑诗歌、书画研究的大作,前几天又看到弘非博客关于读《谁园记》的感想和探讨。看了这些考证严谨、治学认真的大作,自己早已怯怯地不敢提笔了:面对这么多大家,写点啥呢?幸而读到山西师大柴建国教授《我的老年我做主》和临汾政协原...
新作品#报刊在线#《火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1/c459617-403667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9时52分53秒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会名誉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 尹吉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美术知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特聘教授,故宫博物院古书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易 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美术》主编。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
书汇#新作快读#Z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30/c405087-402469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30日12时3分46秒 在上博,对话达·芬奇...芬奇的油画真迹《头发飘逸的女子》、首次来华的《大西洋古抄本》11幅珍贵手稿,还有同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2幅珍贵素描以及达·芬奇弟子波塔费奥、梅尔齐、卢伊尼的肖像画作品。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介绍,上博拿出了从五代时期到明代500余年间的18幅绘画珍品参与对话,包括鲜少露面的五代《闸口盘车图》、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图》、“明四家”之一唐寅代表作《秋风纨扇图》等。展品选择主要从两...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6/c419390-4014674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6日8时58分56秒 《一个华侨家族的侧影》:“过番歌”的悠远回声...。2016年为其学术志业60年在福州举行研讨会,文集书名引述谢冕先生的赞语,“他的天空博大恢宏”。中国新诗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闽台两岸地域文化研究,新诗、散文、报告文学创作,乃至书法创作,书画研究,关涉诸多领域,刘登翰先生始终笔耕不辍,成就斐然。“海外关系”与“海外华文文学学科重要奠基者”之间,似乎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命数,偶然中蕴含必然,先抑后扬的人生历程,折射了一种不可逆的历史进程。 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7/c404030-4014080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7日22时4分5秒 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中华文明中汲取素材、提炼精髓,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深刻阐释,给予我们巨大启发和鼓舞。”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教授陈野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基础性的资源,也是现实的发展动力。”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柯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6/c403991-4000698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7日18时9分13秒 任伯年巨幅画作亮相:豫园观剑论海派...春”,以及刘海粟美术馆的丁悚艺术文献展,都非常有看点,更有学术深度,相信,上海历博的“百川汇海——江浙沪皖海派绘画名家精品联展”对于重新梳理海派文化,可供探讨的空间非常之大。 陶喻之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馆员): 我曾经在澳门举行的吴昌硕的研讨会上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的探讨,我在当时那篇文章当中提到这么几个观点: 一是上海广东化,提到上海这座城市,它的原住民的组成最早是苏、浙、粤...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4/c419391-3264418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1日8时36分46秒 私人笔记里的艺术朋友圈...出入梅景书屋的孔达女士(德国驻沪领事的夫人、美术史学家),用3年时间摄制了故宫博物院和一些大收藏家手中的藏品,编撰完成《明清画家印鉴》。此书经吴湖帆寓目,在1940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与鉴定的重要参考资料。简而言之,在1942年写作《题画杂录》之前,王季迁在画坛的地位已相当稳定。 两册《题画杂录》原为秘不示人的私人笔记,后来可能考虑付梓,所以手稿上勾画累累,墨笔涂去的行数甚多。...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8/c404019-3248769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日8时52分18秒 《故宫日历》的前生今世...,甚至发现二月二十与五月二十四日图片有重复,说明他曾从头至尾细读。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在对藏品进行整理研究的基础上,陆续编纂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和普及读物。比如学者冯华先生,一面专注内府书画研究,为《石渠宝笈》这样的鉴藏巨著做专业索引;一面俯下身来,为民众编辑一本小小的《故宫日历》。1932到1936年间,《故宫日历》共出版五册。日历精选历代书画和器物图片,封面和日期所用文字,多集自故宫所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02/c403994-3221502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2日7时37分37秒 上博馆藏马愈《畿甸观风图卷》首次面对公众...幕的上博“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上。“我们已经考证出,这位籍贯上海嘉定的明代宫廷画师,与‘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祖孙三世有交往,诗画倡和。他的笔触,实开沈氏画目先风,极为珍罕。”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展现海上画史钩沉,上海博物馆特别策划举办“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展出将持续至9月21日。本次展览可称得上是一次上海的“书画考古”,从学...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22/c419391-3213667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22日8时0分9秒 各界人士送舒乙先生最后一程...馆是最熟悉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他极大的心力,从文学馆的创建、布局到每一块花砖,都有他的烙印。读者们只要来到文学馆,就能感受到舒乙的这些贡献。” 1995年舒乙开始绘画,在书画界也交友甚广。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社长姚得珠说,舒乙经常对该社会员进行指导帮助,“我们听说他去世的消息后非常悲痛,永远怀念他。” 书画家牛泉特意从保定赶来,与舒乙做最后的告别。“我的爷爷解放前在大栅栏拉洋车,我看了老舍的《骆驼祥...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28/c403994-3209032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28日8时26分48秒 葛亮:朴素而真诚的民间,充满了力量...的始终。在这本新作中,他写匠人,更是写对过往时间的体认;写传承,更是写对传统文化的追忆。 葛亮的祖父葛康俞教授是著名艺术史学家,于抗战期间在四川江津凭借记忆完成了专著《据几曾看》,至今仍对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有重要影响。因为祖父受损的手稿,葛亮偶然接触了“古籍修复师”这个行当,并亲自体会一本书被完整修复的全过程。这一经历感染了葛亮,启发他写下“匠传系列”首篇《书匠》。 日前,葛亮的最新小说《瓦猫...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29/c405057-3206301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29日0时11分8秒 葛亮《瓦猫》:古籍修复师、理发师、陶艺师的匠人故事...《瓦猫》一书,就是以“匠人”为故事的引子,呈现时代开阖变迁之际人的遭遇。 谈及本书写作的源起,葛亮说,是源自参与祖父葛康俞著作《据几曾看》手稿的救护工作。抗战期间葛康俞在四川江津凭借记忆完成了古代书画研究著作《据几曾看》。因为祖父受损的手稿,葛亮偶然接触了“古籍修复师”这个行当,并亲身体会了一本书可以被完整修复的全过程。葛亮认为,其中艰辛所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却不一定能完成,而只有经验老道的师傅才能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11/c403994-3204914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11日15时31分46秒 故宫人 故宫事 故宫学...量、规划研究方向和重点、消除薄弱环节、提高研究水平,加强故宫学学科建设,构建故宫学学科体系。 2005年至2011年间,故宫博物院从院藏文物资源特点以及学术研究优势出发,陆续成立古陶瓷研究中心、古书画研究中心等五个研究中心,设立古陶瓷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合作性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学术平台。同时,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展文物保护项目和科研课...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14/c405057-3185955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14日7时9分14秒 在创新中发挥优势实现提升...近期博物馆、美术馆展览形式的新变化。这样的改变既是对线下观展受限的回应,也是策展理念、科学技术、观众需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比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全数字化线上虚拟展览“古意的生成——明清书画研究展”,以高水平的交互设计、高清作品图片和丰富的相关研究成果,破解了传统古代书画展灯光昏暗导致观赏体验不佳、书画作品无法长时间展出、展墙无法承载过多文字信息等难题。另外,这个基于自身馆藏所策划的展览,也...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23/c419392-3183305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23日7时46分44秒 只有“这一个梅兰芳”2017年7月,在梅兰芳纪念馆举办的“另一个梅兰芳——梅兰芳绘画展暨梅兰芳绘画与表演艺术研讨会”上见到蒋华与蒋沈晗洋父女,并听了他们的发言。蒋氏父女都是书画研究家,他们又是梅兰芳先生的故乡泰州人,他们带着真挚的乡情又有专业深度的发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近日收到他们父女合著的《梅兰芳书画艺术研究》,认真地捧读了这部专著,感到收获颇丰。 梅兰芳先生工于书画,其在书画上的造诣对其表演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17/c404004-3182449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17日8时39分15秒 抄校研读 如鱼饮水——谢稚柳鱼饮谿堂抄本浅识...清五百余种著述中,搜辑两宋帝后名臣、文人学士、书画艺家等传闻载记及相关故事,按人编次并注明出处,于宋代历史、尤其是宋代人物之研究,别具资料价值,因此一直是有关研究者们重视并常用的参考之书。据说作为古代书画研究鉴赏领域著名权威的谢稚柳先生,生前也爱读此书。如今,该书谢氏鱼饮谿堂抄本的现身,恰好是一个十分难得的重要佐证。 《宋人轶事彙编》 谢氏鱼饮谿堂抄本 全书线装,分订二十七册,均抄写于定制印...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17/c419387-3175016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7日10时4分3秒 王连起:启功先生的鉴定何以淹有众长...钱!”先生大笑:“告诉你,这个家伙他叫王连起!你找个车拉走。”那慈祥的笑容,那得意的神态如今仍在眼前,戒我懒惰,催我用功! 我在工作、研究的每一个阶段,都得到先生的关心指导,当然这也是先生对从事古书画研究鉴定后辈的关心和期望。二十多年,先生对我的教诲、帮助、保护和提携,使我终生难忘。先生诞辰百年,我的思绪万千,拉拉杂杂写了上面的话,但还是感到言之不尽。比如,我还有一个小标题没写,就是“艺术史家的鉴定家...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24/c419391-3160198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24日15时7分56秒 到上海博物馆玩一场“寻鼠”游戏...的动态。背向动物在传统国画中较少表现,这一神态可谓是一种现代创举。中间一鼠匍匐于谷穗之上,企首凝视画外,仿佛在细嗅气味,保持警惕。后一鼠则俯身欲食,活泼放松。三只鼠形态各异,惹人驻足。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颜晓军介绍,明清以来画鼠题材渐多,明宣宗朱瞻基就有多幅画鼠作品传世,比如杨梅白鼠、荔枝鼠、苦瓜鼠等。清初“四僧”之一朱耷则画有《瓜鼠图》。近现代的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也多有画鼠作品。这些作品或...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119/c419392-3155520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19日9时14分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