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14 篇有关 乡贤文化 的页面,用时 0.12秒.

第1页  共6页

观照乡村文化传承,与“乡愁”对话

   ...研究支点,并尝试以乡贤研究为契机弥合不同文学史观点之间的裂隙。在这些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城乡之际与斯文变迁》从乡贤群体的文学的、文化的、社会的多重属性出发,尝试建立一个宏大又立体的“乡绅乡贤谱系”,将乡贤文化转型时刻的乡土文学、乡土社会情境纳入其中。因此,全书不仅仅是就乡贤谈乡贤,而是为乡贤提供了广阔却又详尽的时代注脚,正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 史料的丰富性是编撰的前提,是文献学的基础。《城乡之际与斯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3/c404030-4024917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3日11时23分22秒 加强文物保护 守护中华文脉

   ...况可研究纳入此工程体系之中。《中国传统村落志》系列志书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全面撰写,主要分为三个板块:“村落概况”包括村落的概览、历史、区位、资源、古建等内容;“村落传统”涵盖民俗生活、非遗、民间艺术、乡贤文化、家风家训等内容;“今日村落”聚焦新时代乡村经济、产业发展、文明建设、文化赋能等内容。 成果转化、反哺社会。“中国传统村落志工程”以《中国传统村落志》的编纂工作为契机,成立“传统村落发展指导委员会”,...

专题#专题#聚焦2024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8/c458621-401915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8日8时56分21秒 当文学成为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

   ...耕当地、表达当地,也有“海安之子”阔步寰宇、攀登更加险峻的文学高峰;还有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共荣共生。 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忍不住感叹,海安作家正以一种有形或无形的乡贤文化回馈桑梓故里,他们身上浓浓的书卷气、全面而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通江达海的广博视野,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海安最好的代言。 为文学之城建构更大“分母” “范公堤挡住了黄海泥沙,挡不住儿女们以梦为马……”“中国文...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6/c403994-401670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6日8时27分53秒 深化新世纪乡土文学研究

   ...入乡土文学研究;注重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因为乡土、乡村的历史演变必然涉及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以及乡村社会的纵向发展和变化。 会议由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贤文化研究”课题组、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5/c403994-4014598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5日9时0分28秒 “新世纪乡土文学的转型与新变”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证研究方法介入乡土文学研究。要注重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因为乡土、乡村的历史演变必然涉及到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乡村社会的纵向发展和变化。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一方面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贤文化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推动乡土文学的研究进程;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的学科建设方向,推动了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凝聚力提升。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2/c403994-401372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2日15时46分12秒 文化的隐喻与历史的装置——论张新科兼及他的中短篇乡土小说

   ...己。”20同时小说也警示着当下:唯有清晰深刻地认识与反思乡村变迁、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痼弊,我们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乡村文化生态健康的发展才有可能。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贤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6ZDA192)的阶段成果] 注释: 1近年来张新科先后创作和发表《远东来信》《鲽鱼计划》《苍茫大地》《鏖战》《铩羽》《惊潮》《山河传》《江山》《大河》等十余部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4/c448916-401315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4日15时13分0秒 一种崭新的家族小说叙述方式——论王跃文《家山》的乡贤文化书写及当下意义

   ...域沙湾村中,扬卿和佑德公是新旧两代乡贤群体的代表人物,在本乡本土享有崇高威望。以两代乡贤群体为核心,沙湾村村民在乡贤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营构出“讲信修睦,与人为善”的文化氛围。剖析《家山》中的“乡贤文化”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在乡贤文化的渗透传播网络中,传统文化的“赓续与承继”和现代文明的“开放与更新”在《家山》中实现了有机融合。目前,关于《家山》的众多研究成果多从民俗风情和语言风格切入,却较少以乡贤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9/c404030-4006594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9日9时3分59秒 《洱海笔记》:向心爱的洱海致敬

   ...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得到传承发出哀伤的叹息。北雁的《洱海笔记》像一部民族志,向我们呈现出洱海周边深厚的民间传说及民风民俗,比如望夫云的传说、白洁夫人的传说、本主信仰、扎染艺术、农耕文明、古老的大青树、乡贤文化、白族特有的建筑、婚丧嫁娶习俗、对联文化、礼仪文化、白剧艺术、民族节日、宗教信仰等,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可见作者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熟知与关怀。在这个民族文化面临日益同化的时代,作者希望白族文化能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5/c404030-4006385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5日9时8分40秒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乡贤文化与乡贤叙事

   ...有很多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中国社会对现代化与现代性的追求。这种历史追求或曰历史道路的选择,推动中国社会由封建王朝向现代国家转型,由前现代向现代转型。在如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乡村精英和乡贤文化,也无可逃遁地陷入曲折多变的历史浪潮中,其兴衰沉浮,无不与中国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德治与法治、民主与专制之间的二难选择有关。与之相应,中国新文学百年乡贤叙事中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7/c404030-4005850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7日10时3分48秒 沙湾:现代化视角中的乡村景观

   ...》中的大量情节启发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更加全面透彻的认知,乡村在国家层面的现代化进程中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凝聚力。乡村既是文明的主体,也是文明内部最稳定的组成部分。乡村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如道德习俗、乡贤文化等,其实为高歌猛进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家山》中的“山”,可视为一道将外部社会的剧烈冲突暂时隔绝在村庄这个“家”之外的屏障。 传统道德习俗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人们服从公认的道德标准,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9/c404030-3269049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9日18时36分54秒 老藤:乡贤出于陵薮

   ...种朴素的善恶观,不能看着好人落难而袖手旁观。“江山四老”就属于这样的农民,他们觉得做善事不需要理由,不做反而会心有不安,这是千百年来根植于民间的传统价值观。 之所以用志的名义写“江山四老”,是希望乡贤文化能够像江河之水一样源源不断流淌下去,乡贤在,乡村的传统就在;乡贤不亡,乡村抑恶扬善的取向就不会扭曲。乡村是许多人的精神原乡,是绵绵乡愁的源头,在乡村面临转型和重组的当下,人们不该忽略那些隐于陵薮的乡贤...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7/c404032-3263849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7日8时45分59秒 文化非苦旅

   ...化名人的书写,是对地方文化历史的梳理记载,如陆珑琪、王十朋、叶适、刘基、苏步青、南怀瑾……从这些先贤的人生阅历中看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出世与入世问题的纷争,谈修身齐家的个体修为与治国平天下的终极抱负。乡邦乡贤文化对凝聚人心,记住乡愁,和睦邻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也有对文化历史遗迹的书写,书写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时间最早的木桥——大济的甫田桥的来路,这是作为一种瓯江流域的子民文化自信的反应。但自信亦当自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30/c404030-3253820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30日17时4分48秒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贤文化研究”结项

   ...记者王广禄/摄 填补乡贤小说研究空白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程天君,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文化学术出版中心主任李明非等在会上致辞并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乡贤与乡贤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科,虽然有文学研究者参与,但少有从现代文学角度切入的研究。面对农村巨变带来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各种现实问题,乡贤与乡贤文化的现代价值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1/c403994-3253055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1日8时0分3秒 《蝶变新川》辨析:人与自然的和谐呼唤山村蝶变

   ...“村景合一”的美丽蝶变。硬件设施的建成,并没有停下新川人振兴乡村的步伐。他们及时发动组织乡贤,充分利用乡贤们的智慧之光,引领乡村发展。成立了乡贤参事会,乡贤们集思广益、捐钱捐物,吸引更多乡贤回乡创业,乡贤文化带动了新川村的发展。 新川村走过了盲目发展带来的欣喜,也感受到环境污染带来的苦果。但呼唤美好生活,成为村民的共同心声。改善环境不只是停在口头上的口号。新川人通过党建引领、村企共建、环境整治、乡贤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18/c404030-3250554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8日9时23分55秒 江苏省作协在无锡乡村设立“扬子江文学驿站”

   ...站’是一项文化惠民活动,驿站的设立充分展示了宜兴人民对文化惠民活动的热情。” 宜兴芳桥街道以“忠孝”文化为传承,连续举办了八届“目连文化节”,依托培源故居、忠孝园、潮音寺等传统文化景点,放大乡贤文化,倡导全民阅读。 “扬子江文学驿站”设立后,相关部门将结合芳桥街道一年一度的“目连文化节”,开展读书会、征文比赛、社区公共阅读空间营造等活动。省作协也将组织作家在宜兴开展文学采风活动,进行乡村振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1/c403994-3245162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1日8时8分26秒 都市里的村庄

   ...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2015年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两次将“乡贤文化”列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乡贤文化的精神底蕴不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于是,“新乡贤”和“村贤”的概念深入人心。 向西村重修族谱,并在族谱中列入“村贤”这个称号,与重修祠堂具...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18/c404019-3237783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18日7时59分10秒 《王家庄村史》序:把根留住

   ...小标题: 先画龙之眼,东西爪起鳞。须根毛细撰,头角动芳春。 刚看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还具体提到:“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加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20/c404030-3237927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0日17时56分59秒 画家亭人印象记

   ...的一副书房联,十分珍贵。亭人的二爸与书法家卫俊秀十分熟悉。卫俊秀于1947年出版过一本书《论傅山书法》,亭人至今还保存着。亭人家里人口多,小时候和爷爷住在一起,经常听爷爷讲故事,耳濡目染,自小就受到了乡贤文化的熏陶。亭人四岁开始画画,到初中时还保存着几幅,后来搬家才给丢了。那时,农村里文化贫瘠,他上大学前读的唯一的绘画专业书是《齐白石的画》。亭人至今还记得是朝华美术出版社出版,定价一毛八分钱。亭人笑着说,...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18/c404018-3237838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18日11时3分49秒 乡村建设之寻路与中国乡土小说的变调

   ...免地出现了治理无力与发展脱序的状况。在这种情形下,乡村重建须有现代智力资源的嵌入,即引导精英群体进入乡村,参与乡村重建。新世纪以来,国家层面提倡:“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3],也正是基于乡村重建须嵌入现代智力资源的考量。 《湖光山色》中的楚王庄之所以能告别贫困,尽管中间有过曲折,而最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9/c404030-3234310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9日10时58分48秒 中国乡绅文化的文学再现

   ...上头,一见如故,心有灵犀,终于接通“红缘”,而且送出了情报。最后,在天翻地覆的时代变化中,“慨而慷”地回归了革命队伍。 作者要讲的显然不是一个人经尽坎坷回归的故事,我感觉到他着重要说的,是中国古典乡贤文化在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难以为继和灭顶之灾。命运故事的深处,寄寓着的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和历史哲理。 一个真切的传奇故事,就这样承载了一段大历史转变时代的社会实践轨迹和精神蜕变过程。故事独特到难以置信,似...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09/c404030-3224767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9日0时36分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