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和消解之中,这既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家园丧失、覆没的过程,也是“现代化”裹挟下,一种文明结构、社会结构转型变迁的过程,这种“千年未有之巨变”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一个区域社会中的群体和个人,对于一个有着美好乡村童年记忆的人,一个对古老文明怀有虔敬之心的人,这种变迁显得那么痛心疾首,五味杂陈。乡土社会的解体,人文价值的衰落,正在成为触目惊心的景观,而“故乡”的消失,身体和心灵“胞衣之地”的流失,导致的传统价值尺度的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06/c404030-3192132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6日8时58分8秒 《爸爸小时候》:珍藏在心中的乡村童年记忆...的脱彩的老面人,渐渐在诗人笔下恢复了色彩和活力,乡村童年生活由此开始渐渐复活——甚至还有那只带着乡间温暖和精神慰藉的家乡鹅,同样,张晓楠忽然有一天在城里一个名叫家乡鹅的饭店门口热泪盈眶,写下令人难忘的乡村童年记忆:“家乡的鹅呵/我是靠你/白白胖胖的鹅蛋/养大的孩子。” “我不是王子/却如白马一般/飞奔家门——//奶奶,咱家的/芦花鸡/又下蛋了么?”(《鸡蛋换杏喽》),城市的孩子很难在杏和鸡蛋之间建立一种有...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16/c404072-3174888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6日15时20分50秒 《孤单的少校》:“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民文学》副主编李东华、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等参加此次活动,共同探讨《孤单的少校》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以及青少年成长中的“冰点、泪点与燃点”。 用儿童世界的激越幻想替代现实的平淡 “这本书是薛涛乡村童年记忆的特殊表现,北方气场辽阔,北国风光秀美,北地顽童可爱。”高洪波认为,《孤单的少校》仍然延续“薛涛式痕迹”的创作风格,带有作者对儿童世界的独特理解和领悟。小说用儿童世界的激越幻想替代了乡村的平淡现实,以...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30/c404071-3017866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30日15时7分28秒 赵瑜:向内,向内,不止地向内...月亮,你想往里面加什么?’”再版的插图本随笔集《小忧伤》封面上,青年作家赵瑜写下的这句话饱满地体现了本书的特色,正如“小忧伤”一词所透露的:细腻、纯真、素雅,带着淡淡的忧伤和羞涩。赵瑜用洁净文字书写的乡村童年记忆,惹起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感动。原以为写出这种文字的人,定是位清瘦、腼腆寡言、戴着蓝边眼镜的江南“文青”,没料想,竟是这样一个长相颇有豪爽之气的中原人。照片中的赵瑜,除了确实戴着一副眼镜外,其他的,也只...
新闻#作家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0/2010-07-01/87172.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7月1日14时13分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