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仅仅是“小道可观”那么简单,可以说是他对小说功用的积极肯定,毕竟当时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主张已呼吁了三年。 辨体:小说之体已开俗语人文之渐 在小说的本源上,刘师培继承“九流十家”之说,又将其追溯到史官。同样地,在小说的体式上,刘师培也将其放置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将其纳入“文”的范畴。刘师培所持的是一种广义的文章(文学)概念,他的《论文杂记》从文字著于竹帛开始,论至有清一代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2/c404063-403041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2日11时23分6秒 屈原的文化高度:与日月同辉...屈原。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战国时代中华文化的灿烂之景,多关注诸子百家争鸣。梁启超先生将其分为北派和南派,认为北派以孔子为正宗,南派则以老子为正宗,以屈原为支流。并描述争鸣情状说:“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这段著名的论说,虽影响甚大,但深入分析,却大有可斟酌之处。其一,老子为陈人非楚人。虽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是楚苦县(今之河南鹿邑)人,但同篇记载“孔子适周,讲问礼于老子”的时候,...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3/c442005-4002608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日7时19分5秒 传的解放——桐城文体与《阿Q正传》的生成...的“正传”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46] 此语中之“小说家”本指《汉书·艺文志》的目录分类,实与后世所谓小说不尽相合,却与顾炎武对文人传记“稗官之属”的断语暗合符契。鲁迅将《汉书·艺文志》的“九流十家”置换为“三教九流”,复以“引车买浆者流”之“文体卑下”“不敢僭称”等语,对林纾等反对白话的古文家施以反讽,有很强的讥嘲和对抗意味。而所谓“闲话休提言归正传”等语,本出自说书传统,说书中的“正传”是与...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5/c442005-3258766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5日9时5分21秒 夏承焘日记中的陈寅恪、钱锺书补说...》、陈寿祺《经郛条例》。(述先儒治经之法。) (丙)子部源流,《庄子·天下篇》、《淮南子·要略篇》、江瑔《论子部之沿革兴废》、(明诸子之所自起。)太史公谈《论六家要旨》、江瑔《论九流之名称》、(明九流十家之派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夏曾佑《严评老子序》、章炳麟《齐物论释序》、柳宗元《辨列子》、陈三立《读列子》、江瑔《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陈三立《读荀子一》《读荀子四》、(...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2/c404063-3255721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日9时5分30秒 《聊斋志异》与文学革命时期的新旧之争...龄所著相同,于文学上实无大价值,断不能与《水浒》《红楼》《儒林外史》诸书相提并论也。”[42]然而实际上,钱此处对唐代小说及蒲松龄的否定,继承的是其师章太炎《与人论文书》中的观点: 又小说者,列在九流十家,不可妄作。上者宋钘著书,上说下教,其意犹与黄老相似,晚世已失其守。其次曲道人物风俗学术方技,史官所不能志,诸子所不能录者,比于拾遗,故可尚也。(宋人笔记,尚多如此,犹有江左遗意)其下或及神怪,时有目...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07/c404063-3230148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7日9时3分51秒 从《天下》篇到《汉志》...构呢?如果说“九流十家”的区分是向歆父子的基于自身立场的理论建构,那么,其对诸子学的建构与前代学者究竟又有什么不同呢?关于这一问题,除了胡适正面批驳“九流十家”之说外,民国以来的其他研究者虽然意识到“九流十家”之说所存在的问题,但还是或隐或显地承认了以“九流十家”之说区分先秦思想的合理性,如梁启超从历史分期的角度将先秦诸子分为四期:第一期分南北二派,第二期分孔、老、墨三宗,第三期分儒、墨、名、法、阴阳、道...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15/c404063-3225453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5日8时55分4秒 五论“新子学”...一样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预判。本来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久已有“九流十家”之框架,而西学又从横向切过来,简直把垂挂着的诸子“面条”切成了一寸一寸的碎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正是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的“九流十家”思维模式共同作用到子学研究而导致的碎片化倾向,致使具有整体性思维观照的古典学研究范式严重失语。 因此,当今的诸子学研究,必须要求有整体性的视野,正视西学与诸子学之间互动的历史过程,从历史的整体联...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26/c404063-3168805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26日8时41分23秒 朱刚谈苏轼:中国人的“灵魂工程师”...的“灵魂”,主要因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人生思考”。只要一翻他的集子,就能感受到这个特点,而读者自然就会在“人生观”的层面受其影响。 再深入一点说,则跟其丰富性有关。中国的文化传统本身是极其丰富的,九流十家、儒释道三教等等,内部包含了许多差异。所谓“有容乃大”,没有这么多内部差异,这个文化就会缺乏应变能力,不能发展得如此壮大,不能绵延数千年不绝。但是北宋以降,中国又是个君主集权的帝国,帝国秩序的单一性与...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10/c405057-3128694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10日8时37分49秒 蔡骏vs葛亮:悬疑将庸常生活置于非常情境下,激发出人性更具张力的部分...,它和我们中国的另外一类文体是壁垒分明的——就是诗。我们一直讲诗言志,它是居于庙堂之高的。张大春老师有一本分析中国小说的专著叫做《小说稗类》,“稗”就是田间的杂草的意思。一开始它就是这种街巷异谈,所谓九流十家,小说家还是不入流的,就是民间的东西,他没有受到官方重视,同时也拥有了在乡野恣肆发展的空间。我们看中国的小说脉络,从唐传奇到宋话本,然后到明清小说,首先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有很明确的喜闻乐见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913/c405057-3028991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13日7时50分10秒 晚清“新小说”辨义...来, 小说家具有操控一世人心的能量, 在改良社会、引导人群进步上可以发挥最大影响力, 小说家也因此成为最尊贵的头衔。 与之相关的是小说的等级。小说为“小道”, 乃古代中国最流行的说法。小说家虽列入九流十家中, 但与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这九流在地位上并不平等, 班固即称:“诸子十家, 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家已被认为不足观而遭排除。到康有为, 才又续上刘歆《七略》的“十家”说, 尊之...
理论#学术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28/c404038-2989458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3月28日17时37分53秒 24册小书,一条中华文化静美的路...制度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古代政治与民族的《王霸之道》与《四海之内》;从文化的空间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地理观念和地域风俗生活的《赤县神州》与《风土人情》;从文化的学术传承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思想源头的《九流十家》;从文化信仰出发,设计了介绍儒释道三教的 《内圣外王》《莲花净土》与《抱朴归真》;从文化的精神创造成就出发,设计了介绍中国古代诗文、小说、戏曲、书画、音乐、生活美学、妇女生活的《文苑英华》《今古传奇...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430/c405057-29246019.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5月1日9时39分43秒 刘荣林: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碰撞和现实生活的悖逆...了。《双手合十》是写佛家佛教的;《乾道坤道》是写道家道教的;加之于他以儒家儒教为主色调的“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天理暨人欲》和《青烟与白雾》,恰恰就是我国儒、释、道三位一体的融合多重类文化(如九流十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艺术再现。而到了如今的《人类世》,就其文化展现而言,它以“三教寺”为“点”和“典”,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儒、释、道”的文化及其对当今复杂而矛盾社会对立的窘迫态度,并且更是...
专题#专题#新作锐见-《人类世》#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10/c407571-28766332.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10日14时52分5秒 稷下学宫:文明史上的奇观...极大地影响了东、西方不同学术思想与文化传统的形成,共同为构筑丰富多元的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曾满怀激情地描述战国百家争鸣的情状说:“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如春雷一 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非特中华学界之大观,抑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并认为这是“前空往劫,后绝来尘”的历史绝 唱。梁先生的话,也实际评价了作为百...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9-17/253528.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9月17日7时41分1秒 墨家的“自称”与“儒家”的命名——兼与余秋雨商榷...家为“道家”,却依然称“儒”为“儒者”,称“墨”为“墨者”(也许“家”当时并不是一个褒义词)。直到了《汉书·艺文志》里,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的说法才真正定了型。班固(公元 32~92)对其诸子给予了“九流十家”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的界说。即:儒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阴阳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从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小说者家流。《艺文志·诸子略》里,班固还对“九流十家”的...
原创#其它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09/2009-12-24/32550.shtml 发布日期: 2009年12月24日7时34分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