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59 篇有关 主体价值 的页面,用时 0.134秒.

第1页  共8页

轻轻的安慰——汤成难小说集《子弹穿越南方》六人谈

   ...法上,除了常见的现实主义叙事方式,汤成难还尝试将悬疑、科幻等元素纳入其中,生成了多维度的美学体验。在处理具体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节奏时,汤成难习惯以动物为切入口,既从生态伦理角度关注动物所代表的不同生物的主体价值,又从人与动物的关系角度观察人类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家园,形成了丰富的文学世界。 乡村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曾是汤成难长期关注的对象,她常会借助动物的形象突出乡村的风貌。《蓝色泪滴》中失去至亲的玉珍通过一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4030-404562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9时8分59秒 “有情的书写”——谈侯志明的抒情散文

   ...地贴近了时代主潮或者说“事功的历史”。他在《行走的达兰喀喇》“跋”中自述写作的缘由:一为感恩,二为梳理自己的成长史,三为确认自我的存在价值,四为引导晚辈,这样的写作目的决定了他虽然从“有情”出发以确认主体价值和身份认同,但不会局限于自我的小世界,而是有所升华,从而具备了某种“事功”的特性。这也是阿来所说的“书写经验,行文中又争取超越经验”[14]的意义所在。 朱自清在考释“诗言志”时认为“言志”就是抒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30-404547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9时11分47秒 汤汤《小鱼大河》:脆弱的生命如何突破局限

   ...文体的审美直觉,以及对中国文化中与童话气质相契合的部分的智慧提取与艺术再造。 以“小”见“大”,贴着“物性”写 汤汤的童话个性主要表现为想象奇特,物象形态万千,尊重“故事”本体价值,尤其关注对微小生命主体价值的开掘与表达。汤汤的童话美学是以“小”见“大”,以生命微澜洞悉宇宙本相。新作《小鱼大河》从题名始,即以精致简约的意象对比生成意义张力,见微知著,从“小”与“大”、“鱼”与“河”出发,延展思考二者间更为...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8/c404072-404279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8时38分10秒 经验、逻辑与关怀:文学现实感的三重建构

   ...察和理性反思,既是对现实经验的精准描摹与深刻体悟,也是对现实经验之外人的生存及社会发展更多可能性及延展性的积极探索与艺术想象。 就显性逻辑而言,文学创作往往紧密围绕作者所亲历或感知的现实经验展开,结合主体价值判断和逻辑思考,对日常生活细节进行敏锐捕捉与深刻提炼,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建构,还是典型环境的描绘,都有赖于此。在这个逻辑思考过程中,文学创作主体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对广袤驳杂的...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19351-404134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9时22分44秒 怀乡书写的总体脉络和主要特色

   ...怀乡书写具有鲜明的文化认同意识。 “返乡”和“留乡”是当下怀乡书写的两个基本面向 现代以来,大部分作家对于乡村所代表的农耕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又深知乡村的现代化是无可避免的历史趋势。怀乡书写因此体现出主体价值与历史理性之间的矛盾。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矛盾的思想意识体现的是西方现代化模式:乡村不以个体的情感与意志为转移,必然要被动地汇入城市化的历史洪流之中。不过,当下的作家开始表现乡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怀乡...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33-404065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10时10分38秒 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文化建设既要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作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又要把确证和增强人民群众在劳动创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作为文化建设的旨归,服务于实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价值。此外,文化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劳动者个人层面,也彰显于民族国家层面。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依赖于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这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文化...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6/c407521-403551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6日9时38分27秒 重组 重建 重塑——略谈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评论变革

   ...要时时记得回望文艺评论的初心使命。文艺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文艺评论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自我确认,是人类自我表达的权利,是实现人类精神的完满的重要途径。这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人的本体功能和主体价值须臾不可忘却和丢弃。因此,不必害怕会被媒介取代,没有“人”的文艺评论也不能称之为文艺评论。文艺评论要做的,是担负起自己的文化责任,站在智慧山顶,鸟瞰文艺风云,擂起社会进步的鼓点,敲响人类文明的钟声。 ...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4/c419351-4035388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4日21时58分57秒 恋地情结——朱鸿人文主义地理散文书写的原点

   ...称朱鸿此类散文为人文主义地理散文,以跳脱文化散文的宽泛归类,作出更精确的指称。 除了共同关注人地关系命题,朱鸿的散文观与段义孚的学术思想还共享着现象学、理想主义、存在主义等人文主义哲学基础,都强调人的主体价值的回归,在自我认知中探寻生命的意义,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勾连。朱鸿认为“散文基于作家自己非凡的体验和感受”,“它可以从容地叙述、抒情和议论,并以彼此杂糅为妙”10,段义孚指出“人不仅是生物有机体,还是一...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5时43分17秒 存在的政治:穆旦末期诗歌的人称结构及现代性精神

   ...未堕入虚空,在诗歌最后一节中“我”发觉,“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智慧”是人之为人的智性,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之所以感到这些分裂的“它”的来源。这种自我意识在过往的失败中将当下的存在显化,肯定了人的主体价值。显然,穆旦末期诗歌的主题就是“我”,这个“我”的特点是静态的、向内的,且不再是从前那个矛盾分裂并与时代紧密相连的“我”。正如前文所述,诗人站在回忆的立场上,如果说“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赞美》194...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8/c404064-403339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8日7时18分35秒 领悟一封中年信

   ...生活内部通向精神处境的秘道。 在这个意义上,《晚安》又是一部中年心态的瞻前顾后的书。没有中年的阅历,很多生活材料似乎不成其为最佳的文学内容;没有中年的心境,很多同情、理解、原谅和慈悲不会成为整部小说的主体价值与色彩;没有中年的“老”,如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失眠的第三个夜晚》是个很有趣的短篇,久失个人生活的我突然空出几个夜晚,我居然斗胆想恢复约老情人、见老兄弟的乐趣,结果自然是溃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8/c404030-403154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8日9时24分21秒 中国网络文学的“世界想象”

   ...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作品,日本文学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等,都是可供参考的相关案例。当然,在对此话题的研究中,也要注意在“中国故事”的基础上,尊重既有文化体系与故事传承,注意共同体价值与中国文化主体价值的统一。相信随着中国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及其海外传播不断深入,这一问题也会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2/c404027-403110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4日9时54分52秒 打造优质文化产品 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优质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切实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关键在于坚持人民主体价值理念,坚持内容为王,自觉将创作生产融入时代洪流,致力于展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通过作品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力量。 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7/c407521-403070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7日9时33分41秒 主体建构·香港性表达·身份困境——论葛亮小说《燕食记》中的三幅地图

   ...押道“十八行”的红火与传续、陈五举的女徒露露对于观塘“十八行”的生存与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甚至超越了原本就带有“入赘”身份的陈五举(这种身份安排似乎也在暗示着传统依附关系的扭转以及女性主体价值的体现)。厨师界尤盛重男轻女之风,但女厨凤行却在卢押道“十八行”以“本帮西施”的名头出道。新店初始,凤行从容应对来收保护费的“古惑仔”并最终使其知难而退;为了自家本帮菜和“十八行”的传承,出嫁前说服陈...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28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6时30分25秒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读者维度的建构

   ...现有史料的阐释限度,从数据中发现新的事实和规律,以及呈现可视化、确证性的历史轨迹[30]。 总之,传统文学史研究或囿于研究理念的惯性,或受困于史料与技术的局限,难免对读者的文学史存在状态、读者的文学史主体价值有所遮蔽。因此,以往的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文学史,或许可以称为“半部文学史”。“文学危机”的现实理论背景与数字人文研究的兴起,为“读者文学史”研究提供了问题意识与技术支持。将来的读者研究与“读者文学史”...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2/c404057-402763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2日8时36分4秒 以多义性的叙事策略和隐喻表征展现原始本能

   ...弹吉他、骑摩托等日常生活中伴其左右,甚至在二郎被胡老板带人群殴的时候,纵身一跃破窗而入,拯救孤军战斗的二郎。黑狗作为一种他者的力量,突破了传统人与动物的二元论结构,进一步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在强调动物主体价值的社会意义。第三,在文化意义表征层面,“二郎神”和“哮天犬”属于天界的“神”,承担着维护神界以及神、人之间社会秩序的责任。影片中的二郎和黑狗则以“破局者”姿态,不断挑战当下社会规范与秩序。作为打狗队队...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1/c419388-402678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日8时40分3秒 陈英雄:以电影艺术言说东方文化

   ...子还是你的厨师?”多丹沉思片刻回答说:“我的厨师。”两人十指相扣,会心一笑,银幕外的观众眼泪决堤。 人生若只如初见。在女人生命的终点,她和她的爱情都还是最初的模样。因为,贤妻或良母都无法体现一个女人的主体价值,而厨师是他们相见时两人关系最初的模样,也是欧仁妮的这趟生命旅程作为独立个体实现的最高价值。她始终是她自己,贤妻或好厨师,她都不需要来自他的肯定,他能懂她就够了,她此生的修为在他之上。 《法式火锅》视...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19388-402564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9时1分31秒 一部北方少数民族非遗史诗的生命之歌

   ...不仅牢记伊玛堪真传,还将之活学活用于致富实践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引领赫哲人向未来发展,这是本剧赋予尤满江形象的独特而深刻的思想价值和审美特质。 其四,创造诗意的有声空间,突出赫哲人创造非遗生命的主体价值。剧情开始,三个“部落”阴森凶险混乱的场景,象征着赫哲族种族生命及伊玛堪精神财富双重价值的深重危机,葛常胜用伊玛堪唤醒、引领族人顽强抗争,与抗联携手拼命守护,体现出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命运与共...

民族文艺#影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9/c404102-402458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9日8时56分7秒 一部北方少数民族非遗史诗的生命之歌

   ...不仅牢记伊玛堪真传,还将之活学活用于致富实践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引领赫哲人向未来发展,这是本剧赋予尤满江形象的独特而深刻的思想价值和审美特质。 其四,创造诗意的有声空间,突出赫哲人创造非遗生命的主体价值。剧情开始,三个“部落”阴森凶险混乱的场景,象征着赫哲族种族生命及伊玛堪精神财富双重价值的深重危机,葛常胜用伊玛堪唤醒、引领族人顽强抗争,与抗联携手拼命守护,体现出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命运与共...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9/c404004-402455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9日8时8分22秒 “炸裂”的文本,反思自身与世界的尺度

   ...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冰山消融、气候变化、灾难频发、技术失控等现实问题面前,人类似乎再一次身处亟待变革的临界点,新的危机接踵而至,旧时经验已不再适用。如何在新一轮的时代危机中继续延续人类自身的主体价值、摆脱“过时的人”的身份?这或许需要在全球视角下重新进行一次超越技术性的自我发现,而《人坐在世界的边缘,笑》为此提供了一次兼具审美性与警示性的仿真体验。 (作者系复旦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北京大学比较文学...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4/c404092-402423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4日7时38分21秒 童话,用迷人的故事呈现生命的永恒意义

   ...容地置于一个浪漫美好的精神世界中,童话思维为我们打开的永远是全新的世界。 汤 汤:童话将万物平等、包容地置于一个新鲜的世界,以此抵抗现实的坚硬、粗糙、功利和平庸。我创作的许多童话的底色都是对微小生命和主体价值的尊重和关切,我希望孩子们能在这些故事里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平凡和微小,也看到自己的光芒和力量,内心变得开阔和乐观,面对世界有更多的勇气、向往和担当。我写过一颗门牙的童话故事《门牙阿上小传》,牙齿的物...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5/c404071-402237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5日12时17分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