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授郭英剑分析了中国学者在文学、历史、社会学、哲学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强调了比较文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重庆大学教授毛凌滢以“从宇文所安《沧浪诗话》的英译看中西诗学的深层对话”为题,探讨了中西诗学之间展开深入交流的可能性。 据悉,本届年会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主办,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3994-403586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11时38分36秒 从鲁迅出发,向鲁迅回归...谭老师您好!自您进入学界后,研究趣味不囿于一隅,关注的领域涉及母题研究、宗教研究、中外诗学比较研究、鲁迅研究等多个方面。其中如《长篇小说与母题文化》《现代中国佛教文学史稿》《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研究》《记忆的诗学——鲁迅文学中的母题书写》等著作及其贡献,学界已有颇多讨论。请问,在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学术活动中,是否有“主轴”存在?而您最看重的,又是哪一领域的研究呢? 谭桂林:确实,自从19...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05057-403264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4日7时26分36秒 曹顺庆:中西视域下的文艺理论交流互鉴...身的传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我们也要在构造自身话语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中西双向阐释,在就相似的诗学问题进行平行阐释的同时,兼顾以西释中、以中释西,最终达到范畴交错、杂语共生的对话状态。在2021年的《中西诗学对话》一书中,笔者就与众多学者携手,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诸多范畴出发,尝试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现象学、西方阐释学、西方接受理论、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等对话,...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1/c419351-402904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日9时36分33秒 纪念 | 乐黛云先生学术年表... 1993年 在突尼斯参加主题为“从不可见到可见”的国际研讨会,发言题为“意义的追寻”,讨论了中国古诗从“不可见”到“可见”的追寻。 在湖南参加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4 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中西诗学对话中的话语问题》,该文载入1994 年出版的《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并为该书写了《比较文学新视野》(代序),提出比较文学的真义就在于跨学科、跨文化……冲决一切人为的、曾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界限,在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31/c404064-402891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1日8时15分24秒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害问题。当务之急,是推动诗歌由“内循环”向“外循环”、由“小循环”向“大循环”转型。为此,我们要扩大诗学视野,重新激活被很多诗人忽视已久的民间诗歌资源。 在新时期以来的诗歌语境中,我们认为新诗是“一个中西诗学交流产生的婴孩”(郑敏:《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将中国古典诗学与西方现代诗学作为哺乳新诗的两种主要诗学资源。但生命力更为蓬勃、传统更为悠久的第三种诗学资源——民间资...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8/c404033-402112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8日7时47分38秒 不凋的智慧之树——怀念周珏良先生...了语言、格律,又阐明了旨趣。正因为珏良先生没有追求宏大叙事的野心,他才能像诗人一样准确地向中国读者传达英诗中的审美和情调。 珏良先生的文章之所以有意义,让人读起来觉得有意思,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不断在进行中西诗学的比较,而不是用本质主义的方式下结论。在《中国诗论中的形式直觉》一文中,他先后列举了宋代诗人陈与义所说的“生”于“眼底”而有待“安排句法”的《春日诗》之一;济慈的那篇在星空中的崇高的诗篇“huge c...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6/c404063-4005125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6日8时26分7秒 现代汉诗的“语言问题”——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的语言问题》献疑...诗人、学者、翻译家,其《中国诗学》一书是比较诗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作为一个在海外受过系统比较文学学术训练的学者,他在这本书中展现出宏阔的视野和细致的分析方法,纵论古今中外,发人深省。尤其是他对中西诗学的异同和“模子”的汇通的探索,对古典诗歌的哲学背景以及“视镜”的分析,对翻译中的语言转换问题等方面的论述,已经成为比较诗学领域的典范,笔者也深受启发。《中国诗学》一书中也有不少涉及汉语新诗的内容,《中...
专题#专题#文学新苏军·批评有力量——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专栏#李章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1/c457811-4003333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17时27分30秒 2022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生是一种阔达的“天地境界”,既是对现实人生的超越,更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有效介入和必要补充。 (二)重要学术话语的价值重估 在重要学术话语重释方面,罗钢认为,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方能准确理解中西诗学中“比兴”和“讽寓”两个重要观念“言在于此而意在于彼”的内涵及其历史、文化差异。过常宝认为,“诗言志”在先秦时期还不是一个诗学概念,从儒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到教化诗学的施行,“诗言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
专题#专题#2022年度文学概观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57538-3269498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7时51分17秒 用理性召唤人文精神重回诗歌...。“新性灵”以明清的性灵派为理论基石,认为性灵是性情与智性的结合,强调后天学养的修炼,推崇闪电式的顿悟与哲性思考是其创作倾向,不做无病呻吟之作、追求更为高远的立意是其内容导向。“新性灵主义”是龚刚会通中西诗学的生动呈现,不仅是对中国性灵派的修正,还融会了西方新浪漫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精粹,如新浪漫主义中的“感情疏离”,在“新性灵”诗歌中会通为“冷抒情”的创作观念;超现实主义对超真实世界与神秘诗学的关注,以及...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0/c404030-3264737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0日9时20分39秒 臧棣:对植物的辨认,源自对生命本身的感受...的契合中去感受一种贯通古今的汉语气质。它们更接近于一种精神的致敬。古典诗歌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有段时间,我故意想全然忘记小时候已经记诵的诗句,以避免它们对现代的诗歌语感的渗透。但说到底,特别是深谙中西诗学的差异之后,我知道,这辈子只能做一个汉语诗人。 宋 晗:我了解到这部诗集收录的作品写作时间跨度有30余年,就好像您有一个小植物园,在里面不断种植陌生的植物,园里永远有新生,您也永远有新认识。当代社...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1/c405057-3263350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日8时7分37秒 2022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生是一种阔达的“天地境界”,既是对现实人生的超越,更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有效介入和必要补充。 (二)重要学术话语的价值重估 在重要学术话语重释方面,罗钢认为,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方能准确理解中西诗学中“比兴”和“讽寓”两个重要观念“言在于此而意在于彼”的内涵及其历史、文化差异。过常宝认为,“诗言志”在先秦时期还不是一个诗学概念,从儒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到教化诗学的施行,“诗言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0/c403994-3260310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0日8时4分56秒 钱锺书先生怎样选诗读诗?...时异世歧见丛生,审美的多异性和政治干扰的无常频频发生,钱先生意识到,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个又一个的知识体系、一个又一个的思想结构,都有其历史局限性,一切现成的学术定论与理论框架都不可完全依赖,只能在中西诗学的交汇点上探索洞微烛隐的“文心”所在,也只有一颗渊雅浩博的“文心”才能构成与古往今来的生活沟通连接的核心。 [参考综合周绚隆《钱锺书选唐诗》(《读书》2020年11月),《钱锺书、杨绛两先生与人文...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25/c404064-3194477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31日23时56分12秒 古代文论现代转化的成绩及经验...说来,在思想大解放的80年代,美学热少不得与西学热相互交织,相关古典美学的思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学的强势影响,生搬硬套的痕迹还很明显。这种弊端很快就显示在“失语症”和“现代转化”的语境之下,由此启发了中西诗学、美学比较的学术热点,并带动学者们向着中西文化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的纵深去挖掘。进入新时代,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当前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的讨论方兴未艾,器物美学、书画美学和美育实践研究受到重视,...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30/c404034-3253785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30日9时35分8秒 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统文论话语中可能孕育的生机,实现中西文论的整合。2021年,由曹顺庆、王超等人所著的《中西诗学对话》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将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进行系统比较。这本著作分为两大板块,其中上篇阐述了中西诗学对话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并以海德格尔、福柯、德里达和布莱希特的文论思想为例,从影响关系入手,实证研究当代西方文论的中国元素,分析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如何实现“他国化变异”,影响和改变当代西方文论发展进程...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14/c404034-3252587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4日15时2分35秒 刘阶耳:晚节渐于诗律细——从雷霆两首“近作”管窥其“弃绝”的告白...氤氲着相应“纵深”迈向的可能。但是,所谓的“苍苍”又无非因“叶”所簇拥而为“木”制造的知觉“表象”(或曰幻象),“光斑”之于“溪面上”所闪烁的的光影,更是间接地和“叶”拉近了可视的距离;朱自清先生综合中西诗学传统,为五四阶段“象征派”大胆实验的新诗特质以“远取譬”来概括,无疑具有深远的启迪。所以,所谓的“光斑”若是反过来追溯其意兴注入的浑涵意蕴,那也无非因“叶”居间的意指链接所转化的。 “萌动”之谓,...
新作品#报刊在线#《黄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30/c426204-3251532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30日16时34分36秒 王东东:中国现代诗学中的元诗观念...如马拉美、波德莱尔、瓦雷里之类的高深莫测的法国诗人更显亲切,拉近了他们与新诗写者之间的距离,也因此而让他的中国同行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与自身传统决裂之后重新与之和解。”[22]与梁宗岱一样,张枣对中西诗学“趋同”的论述中也蕴含着一个矛盾,更不要说其中的折衷了;读者可以发问,是西方的“二元超验主义思想”被扬弃从而接近了中国的“一元固有论”呢,还是中国的“一元固有论”被扬弃从而接近论西方的“二元超验主义思...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20/c419351-3237930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1日8时57分44秒 再论文艺的“摹仿”和“摹仿论”...摹仿论”,成为中国诗学研究中颇有争议的话题。顾明栋在中西诗学差异性的基础上,探究中西诗学发展的共同规律,认为“摹仿论”是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诗学。顾明栋以西方诗学的概念“能指”命名,改造其“所指”,以建立中西诗学的具体规律,由此曲解了中国诗学中理论命题的真正涵义,使得中国诗学理论的自身价值被遮蔽。顾明栋将“摹仿论”视为涵盖中西诗学的普遍性的理论,就是这种比较诗学研究的结果。事实上,由于中西方观物方式与真实观存...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08/c419351-3236953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8日9时42分43秒 再论文艺的“摹仿”和“摹仿论”...山大学学报》和《文学评论》等书刊上发表了专门探讨摹仿和摹仿论的长文,在《江苏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及其他不是专门讨论摹仿论的文章中也有所涉及,这些结果不久前收入本人的英文新著之中,成为本人20余年研究中西诗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最近,《湖北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顾明栋“摹仿论”诗学问疑》的文章,对我的“摹仿论”研究提出全面否定的批评。本人认为,学术乃社会大众的公器,学术问题见仁见智,我十分认同新批评...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02/c419351-3236285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日1时48分29秒 闻一多:闪耀世界诗坛的一颗星...和精神归属,跨越近百年,其爱国情怀闪耀至今。《七子之歌》只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不少诗作在中外读者心中都具有恒久的魅力,这与他既深谙中国诗学传统,又从西方现代诗歌潮流中得到启迪息息相关。 融汇中西诗学理论 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美国新诗运动出现“中国热”潮流。闻一多正是这一潮流的助推者,回国后,他还将意象派的影响扩大至中国诗坛,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闻一多于1922年7月赴美留学,...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5/c431803-3215836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5日8时48分18秒 闻一多:闪耀世界诗坛的一颗星...和精神归属,跨越近百年,其爱国情怀闪耀至今。《七子之歌》只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不少诗作在中外读者心中都具有恒久的魅力,这与他既深谙中国诗学传统,又从西方现代诗歌潮流中得到启迪息息相关。 融汇中西诗学理论 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美国新诗运动出现“中国热”潮流。闻一多正是这一潮流的助推者,回国后,他还将意象派的影响扩大至中国诗坛,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闻一多于1922年7月赴美留学,...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5/c404064-3215807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5日7时59分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