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由中国美术学院与赵无极基金会共建的赵无极研究中心未来将聚焦赵无极及其艺术,开展研究出版、展览展示、公共教育、宣传推广、国际交流等相关工作。同时,赵无极研究中心还将通过与国际艺术机构建立联系,打造中西文明互鉴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和“融汇中西”的展示窗口,积极参与世界艺术史新格局的塑造。 (所有赵无极作品:ⓒ赵无极-ProLitteris,苏黎世)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03-404678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8时18分58秒 来故宫,赴一场园林雅集...有大量异域风格的建筑小品。其中的中式宝塔据传参照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为此地平添了一份典雅如画的意境。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收藏的油画《邱园中的塔和桥》,系英国画家理查德·威尔逊1762年所绘,体现了中西文明在园林中的交汇。 诗意栖居 静修涤心 “从古典到当代,从东方到西方,园林始终是人类对理想栖居地的永恒探索,既是物理空间的营造,更是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的镜像。”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19390-404598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7时54分17秒 拓宽“大中文”视野,王元化的人文火种照亮至今...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 作为王元化嫡传弟子,中文系教授胡晓明以“不安分、不枯干、不现成”三组关键词,诠释了恩师思想遗产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不安分”体现为打破学科壁垒的“大中文”视野,首场讲座聚焦敦煌这一中西文明交融的象征,正是对其理念的践行;谈到“不枯干”时,他追忆王元化晚年仍不懈追求学术研究的热情,强调在工具理性泛滥的当下,保持“生命的润泽”与“文学的初心”极为重要;至于“不现成”,他认为这是解决时代困境...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3994-404590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48分1秒 师道为人,学以为己——论苏炜散文的“师说”新语...界,作者集神话、历史及现实为一体,于天大地大中树立人之大,是难得一见的奇书与大书,其貌及状,有如在赤水及昆仑之间遗失的玄珠”,《迷谷》得遇天赋极高、语言能力极强的翻译家温侯廷,因翻译而被重新发现,“为中西文明之通,提供极佳的文本”(1)。《米调》《迷谷》《磨坊的故事》可视为苏炜书写历史的“三部曲”,另有《渡口,又一个早晨》《远行人》等小说,在美学境界、文体及叙事手法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准,经得起时间的考...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30-404512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9时21分38秒 让传统回到日常...的两三年里,我有幸结识了石峻先生等中国哲学界大家。1972年,我重返燕园,开始为学生以及各地前来进修的老师讲授中国哲学史。 上世纪80年代,学界曾掀起一场关于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讨论。这促使我深入思考中西文明的差异。其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对我启发颇深:真正的现代化并非趋同,而是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我们应当大力发扬中国文化的特点与优势。 起初,我认为西方文化侧重向外探索客观世界,而中国...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18-404448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8时24分12秒 中国文字的古典品性...系统。从更深层次上讲,语言文字建立在对客观自然以及万物的认识与理解之上。不同的民族,因为对万物的认识角度、理解层面、表达方式相对不同,会衍生出不同的语言与文字,从而发展出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明类型。 中西文明的深刻差异,首先根植于并表现在各自语言文字系统的不同。如果进一步考察,中西方“文字”在形态、性质、功能和形式方面,一开始就走上了不同的路。 二 西方在远古时代有自己的“象形”刻画符号,但始终没有演化出...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2/c442005-404443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7时42分55秒 师道为人,学以为己——论苏炜散文的“师说”新语...界,作者集神话、历史及现实为一体,于天大地大中树立人之大,是难得一见的奇书与大书,其貌及状,有如在赤水及昆仑之间遗失的玄珠”,《迷谷》得遇天赋极高、语言能力极强的翻译家温侯廷,因翻译而被重新发现,“为中西文明之通,提供极佳的文本”(1)。《米调》《迷谷》《磨坊的故事》可视为苏炜书写历史的“三部曲”,另有《渡口,又一个早晨》《远行人》等小说,在美学境界、文体及叙事手法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准,经得起时间的考...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30-404412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9时55分44秒 东方之珠尽显文化交融之美...也有现代科技带来的沉浸式观演体验……本届艺术节会聚了1300余名海内外艺术家,他们在这个中西文化汇聚的大舞台上,让艺术之花尽情绽放。中西合璧、古今融通,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尽显文化交融之美。 舞台上的中西文明交响 3月2日晚,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内座无虚席,这里正上演古希腊悲剧《希波吕托斯》。舞台上,希腊国家剧院的演员们倾情演绎着一幕幕关于爱与伦理的人性故事,引人深思。 富于奇思妙想的是,剧中饰演爱神阿弗洛...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03-404409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7时48分34秒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习近平主席去年12月亲临澳门,深刻阐释“一国两制”的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为我们赋予了新的奋斗坐标。新时代澳门要明晰发展定位、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优化治理体系,建好制度、经贸、人才等平台,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窗口,宣介“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续创澳门特色“一国两制”实践新伟绩。 聂鑫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发言说,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须在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上有所创新。建议充分利用经...
专题#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要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60131-404350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6时48分52秒 姚风:舌尖上的盐粒(九首)●主持人语 诗人、翻译家姚风,来自中西文明汇合、多元文化荟萃的澳门。他的诗歌写作展示出国际性的开阔视野和异质混成的审美取向,清新、有力的口语,冷峻的叙述,杂糅反讽、质疑、悖论、幽默等多种修辞手法,锻造出强健、含混且富有批判意识的诗意内核。他的诗以短见长,“图穷匕见”,直指人心。奉上他的一组诗歌作品《舌尖上的盐粒》,以飨读者。(飞廉) 舌尖上的盐粒(九首) ◎姚 风 在郎木寺 在郎木寺,一位年老的喇嘛 拒...
新作品#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4020-404201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7时19分3秒 《随园食单》的文化价值与译介传播...:2025年2月 董晓波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江苏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涉外法治与“一带一路”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中西文明交流史、法律语言与翻译、区域与全球治理、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两项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中英文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广...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2/c431803-404235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2日8时58分4秒 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 | 2023年第二期入围书单...、印度洋、阿拉伯海等,打拼海外市场的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作者以贯穿中西的视角,结合行走、回忆与历史讲述,追溯长沙彩瓷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恢弘历程,既探秘中国制造远销海外的文化和经济因素,也描绘出一部数千年中西文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交流的历史图景。 《无尘车间》 作者:塞壬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3 推荐语 东莞是知名的制造业城市,这里林立着成千上万家工厂,无数的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4/c429168-326783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11时47分33秒 赓复与重构:文化哲学视阈下美学乡村的三重逻辑...愿或尘封已久的单边想象,而是生成性的范畴,是以文明的结晶引导现代人的价值指向。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乡村的文化与艺术美学并不陶醉于农耕社会的乡情礼俗,而是以文明积淀的创新引领一种艺术般的生活方式,在古今中西文明的汇聚中醇化乡土风情与社会时尚。它以日常生活为蓝本,在乡民心中播撒现代文明的种子,演绎水村山郭、竹篱古道、伐薪荷锄、赏菊把饮的审美韵味,在“内在性平面”(plan d’immanence,德勒兹语)上...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19351-404207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3分7秒 做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准提供者...入探讨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和方法。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长江文艺》主编蔡家园谈到,杂志将推出专栏“唐诗传”“茶道行”“艺文志”“江畔记”,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中西文明互鉴、民间文化的诗性书写等角度出发,探索中国故事的新表达,拓展非虚构写作空间,推动文体创新。此外,还将推出“00后新写作专号”,发掘文学新质素,推出文学新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4/c403994-404182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4日7时52分12秒 埃及汉学家、翻译家阿齐兹:“中华文化包孕着世界性意义”...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上,阿齐兹结合中外文明交流史上的典型案例,难掩赞叹之情地谈道:“正是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让人类的文学遗产更加丰富多样,互相融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他认为,中西文明尽管在地域上相隔甚远,但其实自汉代起,中国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一直保持着对话交流,这种对话交流不仅体现在商品交易的互利互惠上,在文学艺术层面上也激发了多种文化传统之间的相互启鉴。 阿齐兹尽管早已著作等身...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3/c431803-404073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8时13分21秒 “我一直惦念着这里的发展和全体居民的福祉”...开放力度,促进同葡语国家全方位互利合作,积极投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国际‘朋友圈’,打造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的桥头堡”“用好中西荟萃的文化优势,促进国际人文交流,讲好澳门故事、中国故事,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一国两制”,“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 10年前,习近平主席来到澳门,强调“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是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包括港澳同胞在...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2/c403991-4038714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2日8时42分0秒 “多元互鉴与文学谱系:中外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与会专家从东西方文明互鉴和人工智能发展等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研究核心和学科发展。四川大学教授曹顺庆指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肇始于西方文明的冲击,后期发展受制于西方中心论的主导叙事,他呼吁加强文明互鉴,重视中西文明的平等交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建军强调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不仅在于对具像个体的比较,更在于比较思维和观念间的差异;浙江工商大学教授蒋承勇深入探讨了“文明互鉴”与“现实主义”两个关键词,指出比较文学更是多...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03994-403743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日10时55分58秒 向世界传递文学共识,中外作家论坛闭幕...论。 论坛八大主题包含人类发展、社会发展、文学发展、文明演进等时代命题。 从“中外作家眼中的丝路文明及文学交流与互鉴”到“中外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文学互鉴中的传承与发展”,从“中外作家眼中的城市文学创作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再到“网络文学与东西文明交流互鉴”,每位作家的发言都让本届良渚论坛主题“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含金量持续上升。 闭幕式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以文学凝聚全球共识 文学是时代价值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03994-403701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9时32分3秒 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篇章...人士的采访,对美方的双标做法进行了理直气壮的回击。中国新闻网国际传播《东西问》专栏通过深度报道和高端访谈,挖掘中国文化的内在基因,引导受众建立对当代中国的全面认知,有效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对推动中西文明交流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主任申勇,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领军人物,带领团队致力于融合传播,不断创新栏目,形成立体报道模式,打造全域传播格局。 福建发布微信公众号重大主题报道《互动视频...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8/c403991-403565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8日7时53分1秒 吴志良:遇见...世间所有的故事,无论是悲是喜,皆源于遇见。而遇见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自然与刻意之别。澳门是中国与西方相遇之地,也是中外相碰、相交、相知之所,看似偶然,却也必然,难以避免。其间种种故事,编织出近五个世纪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曲折历程和轮廓,诉说了中华民族面对外力的坎坷探索和悲欢。蕞尔之地,也成为各方英豪风云际会之所,成为文人骚客笔墨淋漓之地,“抚烟霞之变幻,慨邦国之废兴。览潮汐之涨消,纾胸襟之积悃”,令人心动,...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3/c404018-403381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3日10时17分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