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79 篇有关 中英双语 的页面,用时 0.118秒.

第1页  共19页

奇想国童书荣获博洛尼亚最佳出版商大奖亚洲区奖项

   ...)、新西兰的米拉图书出版社(Mila’s Books)和中国的奇想国童书公司。奇想国童书公司是中国大陆第3家获此殊荣的儿童出版商。 创立10年来,奇想国已出版包括婴幼读物、图画书、儿童文学、科普人文、中英双语阅读、玩具立体书、家教育儿书等多个产品线,共500余种700余册图书。多次荣获国内众多童书奖项及多项优秀童书书单。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4071-404555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10时16分28秒 还原苏东坡“不安分的文学创造力”

   ...译作品,仅有一些中国学者有限的翻译以及一本美国汉学家华兹生选译的薄薄小册子《苏轼诗选》,这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系教授艾朗诺看来“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知名汉学家,艾朗诺这几年正在编译中英双语版苏轼选集,计划四册。“当下译成英语的东坡作品非常少,这很可惜。苏东坡的作品若能被好好翻译介绍,相信会被很多英语读者‘立刻爱上’。他既有思想又颇具幽默感,是很容易让人与他共情的。” 近日在复旦大学的讲...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03994-404527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10分7秒 为何一条黄浦江藏着半部上海史

   ...,一江一河,一外一内,构成了上海城市发展的主旋律。 在首发现场,城市纪实摄影家陆杰结合珍贵影像,以光影为媒介,从时间和空间上呈现黄浦江从“吴淞口”到“三泖”脉络,讲述其中的“变”与“不变”。 全书配以中英双语对照文本,以国际化语态讲述上海故事,今年3月曾亮相2025年伦敦书展。与该书配套的展览《浦江奔流——历史与焕新》,作为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起的《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第二季伦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3994-404509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7时59分24秒 专访《小屁孩日记》作者杰夫·金尼 经典畅销书作者的写作秘诀

   ...第三次来中国,跟之前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吗? 杰夫: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本身就非常大,刚开始来中国的时候,我会有一些陌生感,但现在感觉更自在了。 《出版商务周报》:我读的第一册《小屁孩日记》是《鬼屋创意》(中英双语版第1册),几乎一口气读完,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您的书会在全球广受欢迎。阅读的过程中,我脑海里会闪过《老友记》《成长的烦恼》等经典美剧的影子。我很好奇,在您的书中,有多少故事素材是来自您的童年生活?您是...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72-404223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10时5分2秒 首个非遗春节,近700家海外书店启动“阅读中国”全球联展

   ...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系列介绍风筝、中国结、拼布和刺绣等,广受海外读者欢迎;健康和自然之道系列旨在让读者通过东方哲理、中医文化和理疗等寻求别样的生活方式;儿童绘本是颇受海外家长和小读者欢迎的一大系列,主要以中英双语为主,并形成多个子品牌,比如十二生肖、中国节日、中国英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名胜古迹、情感培育等等。英语版的部分儿童绘本实现新品种纸电同步上市,海外读者可以通过亚马逊、GOOGLE商店,APPLE 商...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04090-404170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8时58分36秒 蛇年新春,在近700家海外书店“阅读中国”

   ...受欢迎的极具中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如风筝、中国结、拼布和刺绣等;健康和自然之道旨在让读者通过东方哲理、中医文化和理疗等寻求别样的生活方式;儿童绘本是颇受海外家长和小读者欢迎的一大系列,主要以中英双语为主,并形成多个子品牌,如十二生肖、中国节日、中国英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名胜古迹、情感培育等。丛书英语版主要在欧美市场销售,目前英语版品种授出的小语种出版版权已覆盖13个语种。英语版部分儿童绘本实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8/c403994-404146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8时34分15秒 原创精品图书登陆近700家海外书店

   ...受欢迎的极具中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如风筝、中国结、拼布和刺绣等;健康和自然之道旨在让读者通过东方哲理、中医文化和理疗等寻求别样的生活方式;儿童绘本是颇受海外家长和小读者欢迎的一大系列,主要以中英双语为主,并形成多个子品牌,比如十二生肖、中国节日、中国英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名胜古迹、情感培育等。丛书英语版主要在欧美市场销售,目前英语版品种授出的小语种出版版权已覆盖13个语种。 英语版的部分儿童绘...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8/c403994-404146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8时19分33秒 以文学为纽带增进民心相通

   ...精短作品外译工作,对省级以上文学期刊发表的小小说、散文、诗歌、童话等短小精悍的作品,用16种语言翻译,推广至10所海外“孔子学院”和期刊、网站等媒体;与《少年大世界》杂志合作,开设辽宁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中英双语专栏,同时出版中英双语绘本系列推向海外。 江苏省作协:依托世界文学之都,提升江苏文学世界影响力 2025年,江苏省作协将通过建立国际文学交流机制、邀请国外汉学家来江苏交流、推动翻译与出版、开展文化交流...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4/c403993-404081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4日7时12分1秒 新的一年,开启阅读之旅

   ...,是中国文化研究与普及的集大成之作。现代出版社带来的《中国文化的历史基因》,是作家梁晓声的最新作品,宏观描述了中华文化形成和演变的历程,堪称一部个人版的“中国文化史纲要”。 “《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中英双语手绘动画,旨在通过艺术家中国风的表达,讲述中国二十四节气故事,向全球传递中国古老智慧与自然哲学的精髓。”顶端新闻总编辑朱琨在订货会现场说。该动画是“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国际传播项目的一部分,由中州古...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6/c403994-404029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8时15分53秒 《替补:哈里王子自传》

   ...会会员,资深翻译家,2024年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悉尼大学荣誉文学博士、西悉尼大学荣誉文学博士。1968年起从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翻译英美澳大利亚文学、历史、文化著作六十余部。 陈鲁豫,媒体人、中英双语主持人。从事主持专业三十年,累计采访政界、商界、文化界等各界精英一万多人次。她主持的人物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迄今已经完成了四千余集节目制作,堪称中国焦点人物影像志。

书汇#新作快读#T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0/c405081-403924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15时51分4秒 一家有剧院的养老院

   ...馆推出古埃及文明大展的同时,其中一艘“上博号”聚焦“从尼罗河到黄浦江”且与展览联动,不仅在船上设有古埃及风情歌舞,还在候船大厅里专卖埃及展文创,成为最受欢迎的主题邮轮之一。关键还在于船上的互动国际化,中英双语接待让中外游客能够欣然游览。 文化要交融老少要搭伴 国际化理念,自创办养老社区之初,就贯穿在沈慧琴的思路里。她最初是到荷兰去考察养老机构的。她目睹了一位98岁的荷兰老人,举办了一场欢乐的“生前”派对,...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6/c404019-403829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10时10分59秒 “马兰花”为何风吹雨打都不怕

   ...丰富了小猴首次撒谎的心理层次。1990年,当演出音乐剧版本的《马兰花》时,她又探索运用富有韵律感的形体语言强化人物性格,以适应音乐剧的形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马兰花》又排演了2001版和2016版。中英双语的版本以及90后演员的加入等都为这部经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60年院庆时,参演过《马兰花》的所有儿艺演员上台合影,偌大的中国儿童剧场竟空了大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几代演员全都簇拥在马兰山的...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8/c419389-403846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10时0分4秒 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 | 2024年第二期入围书单

   ...植根于信仰与虚无的对抗,是极具体的细节和极高远的玄思的结合,其诗作使用独特的诗歌手法,展现了语言的冷酷、纯粹,其作品主旨最终却都是对生活的肯定,充满了同情、爱、怀疑和讽刺。 《合作农场的冬日食谱》(中英双语版) 作者: [美] 露易丝·格丽克,范静哗 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3 推荐语 本书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生前最后一部诗集。诗集包含15首诗(其中有两...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29168-403735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0时52分20秒 陈人杰《喜马拉雅》为西藏献上深情颂歌

   ...委副书记、校长金永兵出席并致辞。多位诗人、诗歌评论家、出版人及当地高校师生与会研讨。开幕式由西藏文联副主席次仁罗布主持。 陈人杰创作的900余行长诗《喜马拉雅》发表于《人民文学》2024年第5期,将以中英双语由外文出版社推出,是向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中央对口援藏30周年的献礼之作。 施战军表示,《喜马拉雅》以人民立场和史诗品格为追求,礼敬英雄、赞颂家国,为时代画像、为时代...

民族文艺#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4/c404098-403532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4日8时40分51秒 陈人杰长诗《喜马拉雅》创作交流分享会举办

   ...用的国际书展等重要机会,加大此书的国际传播,让尽可能多的国际读者看到此书,读到此诗,发挥效能。 施战军表示,陈人杰用心用情用力创作的900余行长诗《喜马拉雅》发表于2024年第5期《人民文学》,并将以中英双语在外文出版社隆重推出,长诗得到了诗歌界的广泛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全诗对青藏川藏公路建成通车、西藏民主改革历程和中央对口援藏事业的书写,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文化内涵,大美西藏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5/c403994-403392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5日8时26分30秒 沈庆利:“中外”名目下的传统文化观之争

   ...而对东西方文化精髓及其传统特性均颇有省察。立足于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特殊立场,他们不仅更容易萌生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也更敏锐捕捉到了自身文化传统的独特风貌和价值。一个颇为典型的鲜明例证,是熟谙中英双语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反复宣称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中文的美是唯一的”,与英文或其他西方语言主要为拼音文字相比,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本身更具形象意蕴,“譬如你写个雨字,中间四点就好像有那个感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9/c404063-403164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9日18时28分25秒 用“术语”向海外传播中华思想文化

在今年举行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会期间,一本围绕95个关键词,用中英双语介绍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要素以及世界遗产知识的小册子被分送给各国友人,受到广泛好评。它就是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写,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组织翻译和出版,并纳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北京中轴线保护...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5/c404090-403135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5日8时48分54秒 第二届“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对话”创意写作工作坊启动:在诗歌中寻找心意相通的答案

   ...也可以使文化传承得到崭新的渠道和面向。育邦通过中美诗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诗歌意境上的遥相呼应,认为中美两条文化河流的碰撞,使中美诗歌获得了一个新的力量。 对谈结束后,由南京文学作品翻译资助计划出版的新书中英双语诗集《麒麟的凝望——南京当代 12 人诗选》正式发布。诗集汇集了当代12位长期在南京生活与工作的诗人的代表性短诗,以诗歌蕴含的独特魅力展现南京的文明回声。 新书发布现场,鲁羊、朱庆和、胡弦、马铃薯兄弟...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0/c404090-403024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0日11时24分51秒 让文学与光影同行共舞

   ...小说时,选取合适的切入方式至关重要。“在创作中,我会选择餐桌来作为观察和描绘家庭生活的窗口,它不仅能够展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还能反映出更广泛的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 颜歌常年生活在国外,用中英双语进行写作。她表示,自己在创作时更关注具体的、个人化的细节,无论身处何地,都致力于呈现个人化的独特经验。这种对具体性的坚持,促成了她写作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此外,在创作过程中,颜歌注意到中文和英文叙事在...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7/c403994-402939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7日8时23分13秒 独家 | 青年写作赋予诗歌哪些新质与可能?

   ...的写作” 与前辈诗人相比,无论在生活的还是创作的意义上,新一代诗歌写作者大多是更加剧烈的现代化进程的亲历者。享有全球化资源的同时也意味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写作诗歌之外,沈至还从事艺术、诗歌译介,这些使用中英双语创作的经验促使他更多接受了“新的语言”的介入,进而倒逼了对“什么是汉语性”以及如何表现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差异的思考,他认为,“具备对英语的把握能力之后,对汉语理解的更新将为诗歌创作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9/c429168-402881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0日8时0分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