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8498 篇有关 田间 的页面,用时 0.144秒.

第1页  共425页

大地赞歌·劳动的诗篇

   ...人迅速在笔记本上画下示意图,有人提出可将AI算法预测运用到其中。大家“争论不休”,桌上放着的外卖餐食一直没动。这种“头脑风暴”——思维和灵感的碰撞,恰是科研工作中最让人激动的瞬间。 我们的劳动或许不像田间挥锄的汗滴动人,不比工地焊接的火花夺目,但那些在仿真模型前熬红的双眼、为0.1dB信号增益较真的执着、将论文成果转化为产业应用的坚持,同样在诉说着“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 在“五一”这个...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2/c404018-404724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2日8时29分31秒 《芙蓉》2024年第6期|陆春祥:富春江山水志

   ...第九首《插秧》: 晨雨麦秋润,午风槐夏凉。溪南与溪北,啸歌插新秧。 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我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 小麦旺,槐花繁,初夏之风习习,而天目溪河谷两岸的田野上,田边人们唱着小曲挑秧丢秧,田间人们弯着腰不停地插着秧,农人虽万般辛苦,劳动场面却也是嬉笑谐侃,玩笑照样开,种的秧却一点也不含糊,笔直不乱行。而这个时候,那楼县令,亲自下田来了,他推着秧马(宋朝发明的如木头船的坐具,上面堆满秧,用手...

新作品#报刊在线#《芙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18986-404700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8分7秒 《大河的歌谣》:乡土经验与童年生命

   ...来,麻雀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儿白藕跟着爷爷老白来到了黄河滩放羊。朦胧的晨雾弥漫在河滩上,把河滩渲染得似一幅展开的水墨画卷”。通过这种远景与近景的交替,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田园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仿佛能感受到田间的微风、听到鸟儿的鸣唱。另一方面,语言风格的大道至简与朴素自然。作品不依赖复杂的技巧,而是以简朴的语言娓娓道来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它通过平实的叙述,描绘了人与候鸟之间的深厚关系,用细腻的描写,展...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72-404688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56分59秒 《雨花》2025年第4期|陈先发:烧造

   ...弃拙而逐巧,讲究装饰性,汉气大体已毁,虽后来多次“摹宋”,像乾隆甚至自己动手画样,以宋为师,终如久病者想入禅定,却止不住地喘着粗气,不复得其真味。 有一年暮春,和王志伟一块儿在田野考古。龙泉窑址附近的田间,青禾涌伏,春风沁人心脾。春雨过后,用脚在山道或田埂上用力一踢,往往就有宋元瓷片翻出。这些瓷片凝光聚色,在黝黑春泥间,格外惹眼。弘历曾有句,“火气全消泯,泑光益润滋”,形容瓷器的润泽。王志伟从技术角度...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9885-404633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3分4秒 用大众语言传递时代脉动

   ...让农民能尽快从千百年的贫穷落后中摆脱出来。” 在赵树理看来,创作不仅要源于群众,还要让群众看得懂、喜欢看、受教育。山西省文联主席葛水平指出,赵树理的文学魅力首先藏在他的语言里。他笔下的大白话像极了农民田间地头的家常唠嗑。这些带着土腥气的方言一出口,读者眼前立刻浮现出庄稼汉蹲在墙根儿聊天的画面。他不用华丽的辞藻,却能用最简洁的句子刻画出活灵活现的人物。 由此,葛水平认为,当人们今天重读赵树理,或许能从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3994-404698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50分48秒 当“山药蛋派”遇见短视频

   ...在实现他“让普通劳动者成为文化创造者和传播者”的理想。 如果赵树理穿越到今天的数字时代,这位“农民作家”定会欣喜地发现,他当年孜孜以求的文学理想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实现——他或许会扛着智能手机走进太行山的田间地头,用短视频记录新时代“小二黑”和“小芹”们生动的婚姻故事,用直播还原当代“李有才们”充满智慧的幽默板话。这绝非空想,因为在全民创作的自媒体时代,赵树理毕生追求的“让普通人成为文化主体”的理想,正通...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3994-404692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12时32分14秒 读科学发展的壮丽史诗,也读普通人的传奇

   ...,当下,需要以体系化、机制化、法治化手段,努力构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阅读文化生态。作为出版人,我们肩负内容供给与精神滋养的双重使命——既要以纸质图书“铺就城乡书香路”,更要用思想价值“浸润百姓心田间”,尤其要最大限度地激活和释放主题出版呼应国家之需、时代之需的强大思想力和引领力。 本次论坛上,嘉宾们围绕主题共同分享出版、创作与推广经验。“表现时代主题,回应人民关切,又在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上为大众...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3994-404691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32分29秒 《现代汉语诗歌》:在历史长河中寻找生命的刻度

   ...社会变迁史,更是一部民族情感的史诗。 新诗诞生于1917年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以白话为刃,破旧立新。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以“火中涅槃”象征民族觉醒,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土地苦难中注入个体悲悯,田间的《给战斗者》则以短句如子弹般迸发抗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郭小川的《祝酒歌》与贺敬之的《回延安》以豪情书写建设热潮,诗歌始终是社会变革的镜子,既介入现实,又重构历史。百年新诗从未停止对生命本质的探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0-404687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15秒 我的藏书和用书

   ...,我在北京出席全国诗歌创作座谈会时与梁上泉结识。不久,他到沈阳开会曾到我家做客,我从书柜里把他这本诗集拿出来给他讲其来历。 1962年我带着魏巍编选的《晋察冀诗抄》走进了人民解放军的军营。这本诗选中有田间、邵子南、方冰、孙犁等多位诗人的诗,特别是有我背诵过的陈辉的《为祖国而歌》《回家去吧》《卖糕》等作品。当过兵的人都知道,那时连队战士是没有枕头的,所谓枕头就是一块白包袱皮,用别针别起的一个小包袱,里面...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18-404680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5分44秒 科尔沁农家女的阅读力量:从田间到书海 打破边界 照亮生活

   ...慢品出其中回甘,对书的痴迷也与日俱增。” 王玉秀在自家院中翻阅书籍。吕志敏 摄 每年年初,王玉秀会给自己定下至少读完50本书的目标。同时,她还在手机上下载了微信读书APP,边劳动边听书,她戏称其为“田间听书法”,听书时长累计近两千小时。“那些书中的故事,陪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忙碌的农事时光。有时劳作疲惫不堪,书里的文字给我带来很大的力量。” 王玉秀自己看书,也不停地给孩子买书,不知不觉中,家里大箱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3994-4046619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44分50秒 桃花又见一年春

   ...沌无识无序,依偎戏耍在山的怀里。谁又能说混沌不是一种大境界呢!像这善陀人家,只守着自家的老屋,守着一种不变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儿育女,修房造屋,抽几口旱烟,看几朵云彩,心里平和着,吼几声地头田间的秧歌,咂出一些活命的滋味来,你能说这不是一种幸福?幸福,难以倾诉,也不可理解。就像这云一样,云起云落,都是平常。 云与人一样,同是一段生命的过程。坐看云低,仿若洞见一段生命的无为和无知。云的家园是山...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18-404659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7时37分1秒 《山花》2025年第4期 | 强雯:暮云长

   ...处理比较好,但是小黑猫只是在水泥地上不停地翻滚。 撒娇,只要乐意,原来每只猫咪都可以做到。 这是难得的七月清凉的早晨,露水还在接骨草叶上残留,池塘里发出青蛙的鸣叫声,听上去闷闷的,却是一种原本属于夜晚田间的欢乐之声,蟋蟀也在灰藜丛中密集鸣响,这七月的声音,让人想到尚不知人世深涩的童年。 城市忙碌的噪音渐起。 拿着热包子、豆奶的人行色匆匆,汽笛声蜂拥而起,红绿灯一板一眼。新的一天是属于人类的一天。而猫咪...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8988-404632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7时36分9秒 《长城》2025年第2期|盈余:一直到水穷处(节选)

   ...。 分别后,阿俞跑回家,在水池冲完手,就坐在餐桌前打开电视,看动画片。饭菜端上桌,阿俞又听着父母谈论往日重复提起的拆迁,东一棒子西一榔头,绕着拆迁旋转,乡间并没有太多新闻。 他知道尹玉的父亲搞养殖,在田间修了几排鸭房,位置正靠着工厂群,中间就隔了两排杨树一条国道。这次修路肯定会占到她家的耕地,赔偿金商议数周,阿俞父亲说现在谈到十五万八,只是尹玉她爸觉得不够满意。但这房子修在耕地违反规定,耕地只能用来种...

新作品#报刊在线#《长城》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8987-404613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7时26分43秒 庆祝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西海固“新大众文艺”“新乡土文学”交流研讨活动在木兰书院举办

   ...书院举办庆祝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西海固“新大众文艺”“新乡土文学”交流研讨活动。全市文学社团、文学自媒体平台、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者代表20余人参加活动。 当日上午,以“诗·歌里的春天”为主题,在杨河村田间地头和红梅杏林带,朗诵爱好者激情满怀朗诵了本土诗人和外地诗人书写西海固山乡巨变的文学作品,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为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增添了文学新载体,拓展了文艺新平台,注入了文化新动能。 随后,文艺管理工...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3994-404646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11时21分22秒 长篇小说《天下良田》新书首发式暨座谈会在郑州举行

   ...为桥 传递时代强音 与会嘉宾还认为,《天下良田》的诞生,既是文学与农业的深度对话,也是出版业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生动实践。在出版过程中,作家出版社和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从选题策划阶段深入田间调研,到编辑过程中反复打磨细节,从邀请改稿的专家把关内容专业性,到设计封面的精神,可以说每个环节都体现出了出版人对内容为王的坚守与时代美学的精神。 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许华伟、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南...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3994-404646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11时20分24秒 谷雨种大田

   ...设施农业外的“大田”,仍从这个时节开种。岁月,已经将老耲耙、扣地犁杖、敷土拉子、点葫芦、粪筐子等一起带进了博物馆。 谷雨一到照例开犁时,农家人给农机合作社主席打个电话,约定时间,只需你把种子、肥料送到田间,随后再发个大田位置,合作社的免耕机便开进了你家的地里,然后就任由农机手发挥了——GPS导航,大面积小面积,按预定时间全部搞定,且保全苗、保增产、保增收。如今,通过现代化的设施与灌溉技术,水已经能按需...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18-404626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6分19秒 《散文百家》2025年第3期丨敖斯汀:母亲的情书

   ...”我很配合她的出行,从脸上挤出镇定的表情。母亲安排好我,关上门,消失在冬天里树叶渐渐变得金黄的黄葛树下。那是一棵不知道什么年代栽下的巨树,几乎比我们院子的历史还要久远。 母亲走过一片枯索的丘陵。几个在田间燃烧麦草的人把烟雾送上了天空。这是一个辽阔的山湾,在烟雾袅袅上升的时候,母亲藏蓝色的棉服成了一个小点。她喜欢蓝色,而不是大多数农村女人喜欢的大红大绿。这说明她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女人。好比她和父亲的婚姻...

新作品#报刊在线#《散文百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29302-404594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4分42秒 为烈士陈辉扫墓

   .../无比崇高的“赞美词”//我高歌/祖国呵/在埋有我的骨骼的黄土堆上/也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 陈辉的诗,收入魏巍编的《晋察冀诗抄》,收入萧三编的《革命烈士诗抄》,还收入一本《革命诗抄》;更多的,是在田间写了“引言”的陈辉诗集《十月的歌》里展现出来。 1961年,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读到了陈辉这样豪迈壮美的诗,得知他英勇献身的壮烈事迹后,我对陈辉和他的诗无比崇拜和景仰。我决计要当兵,要像陈辉那样,做一...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18-4045747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52分30秒 守护刻在崖壁上的文明

   ...的监控,还能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开展工作。这种“人防+技防”的双保险模式,为千年石窟的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川渝共谱“文物保护协奏曲” “川渝石窟一脉相承,不同于北方常见石窟造像的庄严疏离,这里的石像在田间地头与村民比邻而居,仿佛在与大家话家常。”资阳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室教师曾娣在分享交流石窟保护利用经验时特别提及川渝地区石窟的独特之处。 调研组有着同样的感受,这些造像或“藏”在竹林里、或“蹲”在田坎...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19392-404617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20分58秒 “回到人的日常状态”——李约热小说创作论

   ...”是必然的结果。三是属于李约热的困惑:于故乡有什么用?故乡在李约热这里不是从城里回望的诗意精神原乡,而是“被过度榨取的土地”,是那些“为我们勒紧裤腰带的人们”。他的“回到人的日常状态”,可以化约为回到田间地头那一群故乡人中。正是在这样多重困惑的夹击下,李约热无法不告别“老戈”,他不停地反思自己。在《幸运的武松》中,李约热借黄骥之口嘲讽“我们这个群体,是这个社会最没有用的群体”,甚至没用到回广西种地(《...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101-404610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10分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