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比较文学原理》《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和西方》《中西比较诗学》等新课,出版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原理》等专著,还陆续主编了《世界诗学大辞典》、“中学西渐”和“跨文化个案系列”丛书。被季羡林比喻为“ ‘当春乃发生’的及时好雨”。 她深感东西方的文化交融与观照的必然性。“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3994-403960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6分26秒 曾艳兵:我与乐黛云先生的二三事...06年才正式出版。这期间我们还有过一次作者座谈会,地点选在一家古色古香的餐厅。当时参会的除了乐老师外,还有孟华教授和钟玲教授。这套丛书出版后在海内外颇有些影响。2007年3月30日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中学西渐”丛书出版座谈会,丛书主编乐黛云和著名学者汤一介等出席了会议。这套丛书策划出版历时5年,与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推出的一套由汤一介先生主编的《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丛书交相辉映,形成了学术图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5/c404063-403136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5日9时22分10秒 纪念 | 乐黛云先生学术年表...。 参加神话研究会议,并发表《评苏童的〈碧奴〉》。 参加上海第2 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发表《西方的文化反思与东方转向》。 参加澳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发表《中国应建立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 主编《中学西渐个案丛书》。 主编《跨文化沟通个案丛书》。 主持建立“跨文化交流网”(http://transcultures.org/)。 出版专著《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 编写《20 世纪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31/c404064-402891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1日8时15分24秒 中国书香何以香飘世界?...50多万字,展现了汉学家眼中的书香中国。那么,汉学家是以怎样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的?书香中国,何以评析他山之石,助推中学西渐,实现归异平衡,最终香飘世界? 8月22日,中国故事英语传播三部曲”——《中学西渐》《他山之石》和《归异平衡》在上海书展一同亮相。赵彦春、肖维青、张曼、耿强、李志强、钱屏匀和李志良等学者出席发布会。黄友义、张西平、许钧、查明建、赵稀方、刘洪涛、谭惠娟、黄忠廉、季进、周领顺、李正栓、...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3/c403994-4006244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3日15时38分2秒 海派文学及海派文化三题...帘。”这大概是较早描写外滩西洋建筑群景观气象的中文。 而王韬与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的故事,这才刚刚拉开序幕。无论是之后参与“西学东渐”,还是协助汉学家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等,王韬在清末“西学东渐”“中学西渐”两个不同领域均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如果说上述阶段的所作所为,多少还带有被动和协助性质的话,那么,参与创办《循环日报》和中华印务总局等、撰写西方诸国简史和《普法战纪》等,他以一种引领时代知识、思想风气...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6/c442005-400145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6日6时56分56秒 海派文学及海派文化三题...”这大概是较早描写外滩西洋建筑群景观气象的中文。 而王韬与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的故事,这才刚刚拉开序幕。无论是之后参与“西学东渐”,还是协助汉学家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等,王韬在清末“西学东渐”“中学西渐”两个不同领域均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如果说上述阶段的所作所为,多少还带有被动和协助性质的话,那么,参与创办《循环日报》和中华印务总局等、撰写西方诸国简史和《普法战纪》等,他以一种引领时代知识、思想风气...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1/c404030-4001092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1日11时21分54秒 从“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谈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熊秉辉等,旅欧作家通过各种“在地”的方式(翻译、演出中国古典名著,用旅居国语种创作、出版小说、戏剧等),让西方认识、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及其生命力,也让中国文化对话于西方“文艺复兴”后的文化,拉开了“中学西渐”的大幕。他们的创作,呼应着北美大陆的容阂《西学东渐记》(1909年英文版,1915年汉语白话译本)在赤诚的爱国热情和世界关怀中记录的“西方学问在东方逐渐开展”,也呼应着“天南之地”㉘的邱菽园在19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1/c404030-3263382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日9时53分12秒 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本土优秀译者的培养是关键11月26日,“翻译中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国际传播高层论坛暨《他山之石》与《中学西渐》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师范大学西部会议中心召开。百余名专家学者以“翻译中的中国文学”为主题,就“汉学家与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中国文学的海外受众与文明互鉴”等5个议题深入探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方法和路径,为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献计献策。 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01/c431803-3257847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日8时44分48秒 中国文学如何扩大国际“朋友圈”?学者沪上围谈中外文明互鉴...世界上建构了关于中国文学文化的想象空间。“中学西传需要考虑多维度的要素,需要斟酌选译对象,需要汉学家,更需要有文化担当的中国双语学者和译者,同时还应兼顾政治和市场因素。” 苏州大学季进教授认为,《中学西渐》《他山之石》和《归异平衡》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从译介和研究层面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进行探讨,是深耕中国文化海外传播集大成式呈现。“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具有复杂、多时段以及多面向的特点,要深化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30/c403994-3257739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30日8时22分14秒 文化建设的第四种视角...下来谈论今天的中国文化建设,有助于我们吸取历史经验,明确建设方向。 国际文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化建设盛行国际化的趋势。那时候在中国有“西学东渐”的潮流,在欧洲有“中国风”的余波,或者“中学西渐”的反流。20世纪20年代留学德国的宗白华就承认,自己卷在东西对流的潮流中,受了反流的影响。包华石(Martin Powers)更是指出,西方的现代文化,是在吸收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8/c419351-3256138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8日9时56分30秒 李根利:徐光启与他的时代...总结阶段,李时珍《本草纲目》、朱载堉《乐律全书》、茅元仪《武备志》、宋应星《天工开物》等名著纷纷成书,可以说这一时期东西方的科学与文化成就同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东西科学文化交流可谓适逢其会,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同时双向发生,徐光启和利玛窦则是沟通东西科学文化的先驱和杰出代表。 而与利玛窦相比,生长于闭塞“天朝”的徐光启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更显难能可贵,“迄今甄明西学者,必称光启”(阮元《畴人传》卷三二《徐...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31/c404063-3184277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31日9时4分45秒 被历史遗忘的陈季同...家卓越的译品;但若就中书西译方面就显得贫乏许多,但后者的意义显然更来得重要些,它是一种文化的输出工作。而要能担当此重任者,其中西文化的根底要极其深厚,而非只是语言能力足够就行,因此辜鸿铭就曾被视为近代中学西渐的第一人,而在他之后,也仅有林语堂可以当之。 辜鸿铭这位满清遗老在一九二八年风雨飘摇中死去,他的辫子、他的守旧,逐渐为人所淡忘;但他所译的《论语》《中庸》被介绍到西方去,再加上他的西文著作,曾引起...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24/c404063-3136884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4日7时52分57秒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这就是说,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自信并非简单地立足于固有传统,而是在变革的基础上的自信。 直到18世纪,中华文化的确因其古老、完备而为世界羡慕,一度还出现了“中学西渐”的局面。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随之涌入,中华古老文化的过时性暴露出来。伴随着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反思和怀疑传统文化的当下...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204/c403992-28923400.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4日10时11分59秒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这就是说,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自信并非简单地立足于固有传统,而是在变革的基础上的自信。 直到18世纪,中华文化的确因其古老、完备而为世界羡慕,一度还出现了“中学西渐”的局面。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随之涌入,中华古老文化的过时性暴露出来。伴随着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反思和怀疑传统文化的当下...
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204/c404036-28923367.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4日9时46分52秒 《燕南园往事》...学位。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之桥》、《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主编有《世界诗学大辞典》(主编之一)、《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十四卷、《中学西渐丛书》八卷。 汤丹: 汤一介、乐黛云之女。十六岁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八年之中下过田、做过饭、管过账。返京之后考取北京大学分校图书馆学系,一九八二年毕业。其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获得计算机科...
阅读#新书推荐#Y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627/c405086-28499119.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7月8日22时46分50秒 《燕南园往事》...学位。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之桥》、《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主编有《世界诗学大辞典》(主编之一)、《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十四卷、《中学西渐丛书》八卷。 汤丹: 汤一介、乐黛云之女。十六岁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八年之中下过田、做过饭、管过账。返京之后考取北京大学分校图书馆学系,一九八二年毕业。其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获得...
文学新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ook/2014-09-11/4446.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9月11日15时12分52秒 2012年文学理论:发现新的理论动向 更新文学批评话语...估当代文学的价值。莫言是第一位用汉语写作的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认为这不仅是莫言个人的荣誉,也在思考它对 中国文学具有什么意义,它被看成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成就在国际上赢得了关注”,“是‘中学西渐’过程中的一个醒目路标”。莫言获奖也启示人们:中国文 学应该如何与世界文学对话。有批评家认为,中国文学首先要有一个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平台,还要使西方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只有当中西方建立起没有落差的 ...
综述#年度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2-04/153594.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2月4日8时48分10秒 2012年文学理论:发现新的理论动向 更新文学批评话语(贺绍俊)...估当代文学的价值。莫言是第一位用汉语写作的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认为这不仅是莫言个人的荣誉,也在思考它对 中国文学具有什么意义,它被看成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成就在国际上赢得了关注”,“是‘中学西渐’过程中的一个醒目路标”。莫言获奖也启示人们:中国文 学应该如何与世界文学对话。有批评家认为,中国文学首先要有一个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平台,还要使西方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只有当中西方建立起没有落差的 ...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2-04/153593.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2月4日8时47分43秒 2012年文学理论:发现新的理论动向 更新文学批评话语...重估当代文学的价值。莫言是第一位用汉语写作的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认为这不仅是莫言个人的荣誉,也在思考它对中国文学具有什么意义,它被看成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成就在国际上赢得了关注”,“是‘中学西渐’过程中的一个醒目路标”。莫言获奖也启示人们:中国文学应该如何与世界文学对话。有批评家认为,中国文学首先要有一个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平台,还要使西方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只有当中西方建立起没有落差的文化...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3-02-04/67886.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2月4日8时18分46秒 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中国经验与当代长篇小说新变...复兴,而且会对西方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他将21世纪称之为“中学西渐”的年代。 “中学西渐”显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它是一个漫长的、渐行渐远的进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愿意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看成是“中学西渐”进程中的一个醒目的路标。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从莫言身上看到,中国的当代文学给西方带来了新的元素,他们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hallucinatory realism”。中国的新闻媒介在第一时间接收到这一...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2/2012-11-06/145892.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11月6日9时25分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