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0 篇有关 中国纪行 的页面,用时 0.279秒.

第1页  共2页

继往开来,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学发展路径

   ...要不同群体同心协力,例如凉山彝族民间文学史料的收集与研究是在彝族知识分子、汉族社会调查工作者、外来学者多方合力下完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阿比古丽·尼亚孜提出,应不断发掘以波斯文《中国纪行》为代表的域外文献在研究多民族共同体历史中的价值,它们是展现古代中国社会风貌的“异域之眼”。在研究民族文学的历史传承方面,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米彦青举例分析,清代文学史折射出对传统“华夷之...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8/c404034-4034835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8日8时46分28秒 四十年前,水上勉一行的中国之旅

   ...》,是日本桐原书店1984年5月25日出版的日文书,由中日两国作家合著,但以日本作家为主,共收文章33篇。封面素雅,上面印着漓江山水,中间印作者姓名及文章题目,下面是红色书带,上写:五位作家独具特色的中国纪行。 这是1983年9月12日,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水上勉率领作家中野孝次、井出孙六、黑井千次、宫本辉和秘书长佐藤纯子访华后回国出的书。那次访问,虽然成功,但并不顺利。 团中的这五位作家都是得过芥川、直...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04018-4033492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1日9时10分56秒 四十年前,水上勉一行的中国之旅

   ...》,是日本桐原书店1984年5月25日出版的日文书,由中日两国作家合著,但以日本作家为主,共收文章33篇。封面素雅,上面印着漓江山水,中间印作者姓名及文章题目,下面是红色书带,上写:五位作家独具特色的中国纪行。 这是1983年9月12日,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水上勉率领作家中野孝次、井出孙六、黑井千次、宫本辉和秘书长佐藤纯子访华后回国出的书。那次访问,虽然成功,但并不顺利。 团中的这五位作家都是得过芥川、直...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04090-403349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34分6秒 陈喜儒:四十年前,水上勉一行的中国之旅

   ...》,是日本桐原书店1984年5月25日出版的日文书,由中日两国作家合著,但以日本作家为主,共收文章33篇。封面素雅,上面印着漓江山水,中间印作者姓名及文章题目,下面是红色书带,上写:五位作家独具特色的中国纪行。 这是1983年9月12日,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水上勉率领作家中野孝次、井出孙六、黑井千次、宫本辉和秘书长佐藤纯子访华后回国出的书。那次访问,虽然成功,但并不顺利。 团中的这五位作家都是得过芥川、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04063-403349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18分6秒 复叠印象与纠结情感 ——近现代外国作家的北京想象

   ...军等译,中国书店2010年版,第49 页。 21_24_44_ 德富苏峰:《中国漫游记》,刘红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1、79、81页。 [22][52]内藤湖南、青木正儿: 《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王青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年版,第123、124页。 [23]张鸿声:《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25][38]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秦刚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30/c404063-403312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30日8时5分53秒 不驯服,更理解:与女孩们聊文学和电影

   ...955年,波伏娃与萨特到中国,待了40天,去看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做了大量采访和调查。当时,她跟负责接待的中国作协提出要见丁玲,如愿以偿,还到了丁玲家中吃饭、聊天。回国后大概两年,波伏娃写出了《长征:中国纪行》,这本书包括了当时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记给我的启示是,一个女人、一个人,如何才能不固步自封、不断打开自己。比如,到了50岁时,波伏娃认为自己不可能再被别人爱,也不可能爱上别人了,内...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7/c403994-3264623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7日8时57分38秒 鲁迅和近代以来日本人访华游记

   ...出版热潮中还出版了哪些游记呢?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12月,《支那人气质》一书由东京博文馆出版。据张明杰先生整理的“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及其他资料,在此前后,日本国内有多部访华游记出版,如《北中国纪行》(曾根俊虎,1875年)、《栈云峡雨日记》(竹添进一郎,1879年)、《观光纪游》(冈千仞,1886年)、《燕山楚水》(内藤湖南,1900年)等。其中,和《支那人气质》同在博文馆出版的有内藤湖南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219/c404064-3203142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9日20时48分48秒 丁玲:与世界文学同行

   ...激进的女性主义者,在东西方冷战格局已然形成、新中国被封锁围堵时,为了了解中国的“真实面目”,于1955年9月和萨特一起访问中国,考察了40多天,回国后又做了大量的文献调查,两年后出版了题名《长征》的“中国纪行”。《长征》包括了作者所观察的中国社会的很多方面,从农民、家庭到工业、城市,宛如一部小型的中国百科,其中屡屡提到丁玲。在“前言”里,她说:“如果我没有见过中国的农村和农民,我就不可能那么深刻地理解丁玲...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17/c404064-3213234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17日7时45分5秒 波伏娃读丁玲

   ...,波伏娃阅读了丁玲的部分作品,还将这些作品的相关内容,引入自己著述,作为解读中国社会的证据。 透过文学作品看 彼时中国社会 回国后不过一年多时间,波伏娃出版了一部研读中国,厚达五百多页的“中国纪行”——《长征》(作家出版社2012年中文版,胡小跃译,以下引文除特别注明外,采自此译本)。著述1957年在法国出版,其引证了大量资料、数据,还有作者亲身行走获得的直观感受印象,这些对当时西方世界还颇为...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05/c404064-3192040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5日15时37分32秒 他乡的“故知”

伯顿·沃森。 资料图片 《苏东坡诗选》伯顿·沃森译本。 资料图片 《论语》伯顿·沃森译本。 资料图片 《我的中国梦:1983年中国纪行》。 资料图片 读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伯顿·沃森的著作《我的中国梦:1983年中国纪行》,跟随他的足迹“畅游”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多地,品味他记录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感受“他乡遇故知”的欣喜。正如沃森在书中所写:“过去,我读中国文学作品...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15/c404092-3163214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15日7时7分54秒 希腊文学家卡赞扎基斯:跨越山海的行者

   ...并将此行的见闻记录成书。20年后,他再次受邀访问中国,并计划撰写新书《二十年后》。遗憾的是,由于淋巴系统异常,他在返回时感染病菌,终因救治无效去世,未能完成《二十年后》。2007年,卡赞扎基斯所著的《中国纪行》一书在华出版,书中前半部分是首次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了作家对人生、国家、民族的深邃思索;后半部分是由他的夫人海伦·卡赞扎基斯汇总了当年访问中国留下的笔记,记载了作者20年后重游中国的情况,弥...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16/c404090-3158900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16日9时6分10秒 什么是真正的“报告文学”?

   ...地诞生了一种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新文体。“报告文学”由此诞生。 基希先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来过一次中国,推介过他的文体理论与实践经验,并且根据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完成了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中国纪行》。当时正值中国知识分子探索寻求“中国出路向何方”的救国热,所以一批文学家通过各种文体形式,进行关于民族与个人自身的探求摸索。革命家与革命作家兼于一身的瞿秋白因为向往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模式,...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722/c404032-3124746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7月22日8时37分47秒 何建明:什么是真正的“报告文学”?

   ...地诞生了一种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新文体。“报告文学”由此诞生。 基希先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来过一次中国,推介过他的文体理论与实践经验,并且根据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完成了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中国纪行》。当时正值中国知识分子探索寻求“中国出路向何方”的救国热,所以一批文学家通过各种文体形式,进行关于民族与个人自身的探求摸索。革命家与革命作家兼于一身的瞿秋白因为向往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模式,...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604/c404033-3111907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4日9时11分20秒 徐则臣《北上》:一条不息生命与精神的大河

   ...、不遮蔽大运河的丰富? 没想到,一开始读徐则臣的《北上》,我就嗅吸到大运河的泱泱水气,看完很久,我的耳边仍隐隐传来大运河“哗哗”的涛声以及大鱼“欻”地跃出水面的声音。100多年前,因为马可·波罗的中国纪行迷上大运河的小波罗从意大利来中国旅行,与他雇用的向导、随从、保镖一起,同吃同住于一艘小船,从大运河逆流“北上”。从杭州到北京,于沿途的热闹商埠和往来运河的各色人等中,既见证大运河最后的辉煌——1901...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412/c404030-3102671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12日9时4分24秒 “我相信血液的神奇歌曲”

   ...他笔下,中国不单是俗套的那几个符号:竹子、灯笼、吴道子、道德经、《生活的艺术》之类,而是眼前的山水、人物及战天斗地的行动——这是一个瑞典人眼里的,1954年的中国。 隆德克维斯特在1955年出版了中国纪行《改变了的龙》。厚厚一本书,其中的一些内容可撷来作为组诗的注脚。 他和夫人参观完东北重工业区,来到北京参观殿堂庙宇和居民集市。既看到黄河水,也看到长江巨浪和珠江波影。他到天津、西安、成都、上海、广...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15/c404092-30340906.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15日8时38分15秒 德译本《红楼梦》的前世今生

   ...误解,竟然将宝玉当作了女子——是可忍孰不可忍!据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李福清考证,1943年,俄国人柯万科(А.И.Кованько) 用 德 明 这 个 笔 名 在《祖国纪事》(第二十六期)上发表自己的《中国纪行》第九篇,作为附录,他节译了《红楼梦》第一回的部分文字。同年,就有人将其转译为德文发表,这是《红楼梦》德译之始。如同其母本俄译一样,这段德译文几乎被人遗忘了。 之后半个多世纪,除了个别学者的零星介...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09/c419387-3013440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9日8时30分21秒 随莫理循重回1894年的中国

   ...军用地图进行核实,其严谨的态度可见一斑。此外,为了让读者对书中所涉及的事物有更直观的印象,译者还为此书选用了作者同时代人拍摄的和译者自摄的精美照片近50幅,也使此书更趋精致与完美。 (《1894,中国纪行》,【澳】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著,李磊译,中华书局2017年3月出版)

报刊#文艺报#第五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628/c405173-29367114.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6月28日9时1分1秒 茶的西游记

   ...茶叶的西游记,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当阿拉伯商人在东土大唐购买丝绸的同时,也带回了神奇的茶叶,并把它们运往波斯。几乎与此同时,土耳其商人也在中国边境以物易茶。公元851年,北非商人苏莱曼在《印度中国纪行》一书中专门写到了茶。可以说,茶叶通往伊斯兰世界的路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威尼斯作家拉马司沃撰写了《中国茶》和《航海与旅行记》,首次把茶文化介绍到欧洲。次年,第一...

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09/c404018-28762263.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9日9时15分22秒 宗教,起源于苦难

   ...1]袁珂:《神话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4页。   rn   [2]任继愈:《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712-713页。   rn   [3]阿列克谢耶夫:《1907年中国纪行》,阎国栋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6-100页。

原创#杂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6/2016-04-13/162998.s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4月13日14时29分58秒 何建明:中国非虚构文学应该问鼎诺贝尔奖

   ...现在是中国非虚构文学发展最好的时期,作家要和这个国家、时代融入,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尼克斯·卡赞扎基斯是希腊最著名的现当代作家,有“希腊的鲁迅”之称,曾在上世纪30年代两次来到中国,写下了著名的《中国纪行》。何建明说:“他在北京破败的皇城根下看到困苦的中国人,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尼科斯依然说,世界未来的希望在中国。” 何建明认为,中国的非虚构作家要有这样的方向:其一,客观反映当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

新闻#作协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10-26/256351.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0月26日18时31分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