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2009 篇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 的页面,用时 0.217秒.

第1页  共601页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若干思考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的传承性决定了文明的延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这得益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与西方传统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重心是对人、社会、伦理和政治的理解,精华部分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治理理念,为现代经济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来源,这是中...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3/c419351-402623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3日16时21分37秒 《南行记》:中国文化走出边界的新选择

   ...将愈发懂得巴蜀生存的苦闷和压抑,而生活在巴蜀的人们又是多么需要、多么羡慕那真正的强劲和坦荡。艾芜的《南行记》是理想的和传奇的,但理想和传奇同时也是对巴蜀文化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补偿,当然,它同时也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匮乏的部分。 所以说,《南行记》式的突围体现了内陆文学寻找自我的一种新的可能,即反叛中的历史建构。 学界普遍认为,文学区域特色就是一种历史传统继承发展的结果,这当然不失为一种方式,但是在四川我们也看到...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4/c404064-402624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4日8时7分31秒 图博会中外展台成亲子阅读打卡地

   ...经理、总编辑胡隽宓说:“《小学必背古诗词轻松学》作者冷林蔚师从著名文化学者康震,她在中国古典诗词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并且多次带领少年儿童行走北京等地的文化路线,提出‘行知笔记’的概念,知行合一,践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面对读者,胡隽宓说,希望孩子们能在这套书中感受中国古诗词的语言之美、中国文化之美。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4/c403994-402624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4日8时4分58秒 当代台湾散文创作与研究的路径

   ...与林语堂、梁实秋、钱锺书对台湾散文的影响,指出“台湾及香港的幽默散文所继承的中国现代幽默散文传统主要不是那种社会批判锋芒甚强的‘硬幽默’,而是以调侃性、戏谑性为特点的‘软幽默’。”庄若江的《台湾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初论》《台湾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再论》与王进的《论台湾散文的传统文化情结》《浅论儒家美学对台湾散文创作的影响》都试图梳理台湾散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是大陆学者在台湾散文精神内涵探索方面的深化。199...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1/c404030-402613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1日9时24分20秒 展现跨越两千年的牡丹文化艺术史

   ...通百姓,对牡丹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荣宏君老家是山东曹县,从明朝开始就引进了牡丹种植,他本人对牡丹也有着深厚感情。二是作者本人长期从事艺术史研究,其著作基本都是以艺术史为主线,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如书画、诗词、戏曲甚至民俗、建筑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我想还是以我擅长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作为主线,来介绍牡丹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顾恺之的绘画到近现代艺术,以河南项城著名的爱国收藏家张伯驹收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1/c403994-402610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1日8时8分36秒 《十竹斋密码》研讨:创新形式书写文化传承

   ...西非常到位,在这个题材上是重大的突破。” 《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说,《十竹斋密码》里塑造了大量的文人群像和工匠群像,传达了文人精神和匠人精神,“给我留下很多启示,我们的文化产业、制造业,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设计师、作家陈卫新表示,通过阅读,可以真切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脉。“书里除了十竹斋以外还有很多地名地标,都是标志性的,这些书写也让我们看到在不同的时段内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更广...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9/c403994-402599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9日11时54分47秒 “70后”作家的风景书写与叙事嬗变

   ...爬满半墙”[11]“河边滩地上铅笔画一般纤细的柳枝在雨中一日日丰润起来”[12]等。在这些描写中,氤氲着中国山水画的清幽秀谧。“70后”作家未必都学过绘画,但在提取记忆中的环境轮廓时,必然浸润着其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笔下的原乡景致蕴含着“山水画”“山水诗”之意境,即便偶有跳脱也很快便会归位。徐则臣的《紫米》(2006)因大量运用鲜亮色彩而近于油画,如“银杏树叶开始变黄,耀眼的金黄”[13],但很快他回...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8/c404030-402590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8日9时36分7秒 第十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发布!15位海外翻译家、出版家和作家获奖

   ... (阿尔巴尼亚) Petrit Ymeri 阿尔巴尼亚知识出版社社长,阿尔巴尼亚出版商协会主席。长期致力于促进中阿出版合作和文化交流,推动中阿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出版作品有《红楼梦》《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传统文化》。 索尼娅·布雷斯勒 (法国) Sonia Jeanne Bressler 法国丝路出版社社长及创始人,曾数十次前往新疆、西藏、甘肃少数民族地区考察访问,出版发行60余部横跨不同文化和学科背景的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9/c403994-402594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9日7时40分27秒 暑期档新片你看好哪部

   ...,为了各自的目的掀起一场异能大战。《一人之下》漫画曾连载8年,深受年轻观众喜爱,去年播出的电视剧版《异人之下》也获得了较高的热度和好评。乌尔善接手这部国漫电影版的原因与《封神》系列片相同,将这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设定和情节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吸引年轻观众关注。他表示:“如果说《封神》系列片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尊重,那《异人之下》便是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片中,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元气等以时尚...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8/c419388-402593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8日21时48分27秒 徐刚谈枕边书

   ...披一件父亲的旧衣服,跑两里多去上学。 您有反复重温的书吗? 徐刚:我经常重温古典文学,《诗经》《古诗源》《易经》《庄子》《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和《乐府》。还有海德格尔的作品。 直到现在,您写作时仍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比如您在写《守望山川》时还在一遍遍读《古文观止》——写每本书都要这样吗? 徐刚: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林林总总,每读一遍都会有收获。比如《易经》。我不读怎么算命,当然这里也有科学——我喜欢它...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05057-402582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4时1分46秒 文化主体性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世纪的中国,始终处于变革之中。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经过百余年发展到今天,对待传统的态度,也有着很多的变化。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曾经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曾经有过一个激进的反传统姿态,与传统文化决裂,这是一种“更新”。此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要对传统文化形成一种...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19351-402583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4时59分16秒 论徐可散文书写中的历史、现实与主体性

   ...入自身的散文书写,而是——恰好相反——将其当作一系列尚待重新诠释、重新吸收的写作养料来看待。 譬如,在“漫话古代文人系列”散文中,徐可通过追溯、爬梳古代文人的“狂”“痴”“闲”“雅”“癖”,不懈地寻找中国传统文化鲜为人知的另面,譬如,“狂”(狷)背后的浪漫,“痴”(迷)背后的执着,“闲”(适)背后的达观,“雅”(趣)背后的俊逸,“癖”(疵)背后的操守,等等。或许,正是这些被长久遮蔽的另面才塑造了古代文化传统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7时34分47秒 略论文学研究中的文学观

   ...知道优秀文学之优秀所在,才会了解更广泛的的思想观念、审美风格、艺术个性,让我们拥有更宽容和多元的文学观念。这当中,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不可或缺。文学要获得独特的深度价值,需要加强与本土精神文化传统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呈现出与西方文化不一样的理路和方式,特别是哲学文化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当今世界现实和未来的独特认知,为人们的心灵和生存困境寻找到解决的途径。传统文学审美也具有非常高的成就...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7时33分48秒 修辞:东北大地的生命传奇

   ...建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一生的追求,这也就使他成为一个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写作的叛徒’。”7无疑,《比喻》将个体的命运,升华到人类历史及精神的宏大叙事之中,将中国现代性启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结合起来,虽不乏动荡、喟叹、惶惑和沧桑,但却有一种慎思、求索,淡泊沉静、近乎庄禅的精神况味,涌动于其间。 注释: 1 [美]海登·怀特:《话语的转义:文化批评论集》,董立河译,北京出版社2011年...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3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7时33分18秒 《时代文学》“与人民同行”“深扎”实践活动在深圳举办

   ...为中心创作出有时代质感,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活动期间,作家们参观了华逸雄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旗下的华逸雄工业园区和广东十三行酒业,实地了解了生态园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以及十三行酒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参观了万景楼、中国蚂蚁玉雕第一人张志川大师的玉雕作品展、非遗传承的铠甲制作及展览,了解了深圳沙井万丰村的发展历史,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参观了深圳市人才公园、深爱人才馆、沙头角“中英街景区”和罗...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03994-402581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9时53分39秒 王彬《丰泰庵》:传统历史小说有了新写法

   ...历史背景中描绘历史人物;第二,要进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简之,要拂去时间尘埃,敲开古人窗口,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感同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悲、所乐。这是对历史小说创作者的基本要求。王彬多年致力于叙事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北京地方文化研究,在他的笔下,即使是四百多年前的历史小说,也是建立在可以考察的史料基础上的。《丰泰庵》游刃有余地将笔触伸向了其时的语境,涉及了宫廷建筑、服饰、器物、食品、官职、礼仪、风俗,将故事情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04030-402581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9时26分33秒 善用文化遗产资源 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开讲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男”“女”“人”“木”等中文字体从古至今如何演变,车上来自美国的青年学生都听得很入迷。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美国师生,置身北京新老地标,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感受更加真实多元立体的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显现活力与生机,在让我们自豪、兴奋的同时,也让世界感受更多其深邃隽永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07521-402580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9时21分58秒 在器与道之间,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包浆》这部小说的核心所在,东南大学教授张娟认为,《包浆》是借助器物回应着中国古代的名物传统,也呼应着当代的时代语境,“徐风借助紫砂壶承载着的文化江南的精神气脉,也借助紫砂壶在当下这个时代的境遇,书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向世界讲述着具有独特民族形式的中国故事,他的紫砂壶写作是典型的中国表情和中国表达。” 关于“包浆”这个书名,《钟山》杂志编辑部主任李祥对此进一步阐释,“它是一种柔和、内敛、灵动、润泽的光,...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6/c403994-4025750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6日10时13分22秒 新时代文学不是小圈子的文学,而是不断敞开的文学

   ...学评论》编审刘艳说,新时代文学是能够把握与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与社会生活的发展的文艺作品。新时代文学创作当然强调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但同时具备多元性、丰富性。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时代文学能够很好地接续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文学资源。在这过程中,文化的主体性很重要。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形象,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上海大学副教授谢尚发说,新时...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04034-402564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9时36分16秒 音乐剧“国潮热”如何避免同质化

   ...然而,随着这一趋势的兴起,不少作品在主题、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趋于雷同,缺乏创新和个性。因此,避免音乐剧同质化,是目前艺术家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至少需关注以下三点。 首先,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思想和意境上的“临摹”,提升作品的思想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等,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为音乐剧创作提供了广阔天...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04004-402562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8时30分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