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代”——胡学文乡土小说略论》,《小说评论》2024年第4期。 [12] 张学昕:《丰盈或落寞的乡村即景——刘庆邦〈鸡的悲喜剧〉读札》,《长江文艺》2024年第21期。 [13] 张志忠:《对中国乡土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之一》,《文艺争鸣》2024年第10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2分50秒 重读赵树理,我们读什么?...的把控能力,可以说“把生活吃透了”,这让他在构思和表达中都能深入浅出。“乡土文学的精神,不单纯是乡土精神,而是文学与乡土结合后焕发出的强大而生生不息的力量。”当代作家要多向经典的乡土作家作品学习,开掘中国乡土文学的新要素,争取书写更优秀的乡土作品。 “长期以来,我一直热爱写作,生活中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外卖诗人”王计兵在讲述自己的文学生活后说,真正怀揣写作梦想的人,也不能忘记热爱自己的生活。赵树理提倡写作者...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3993-404679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8时43分47秒 冉正万 杨献平:时代及文学或者新乡土写作... 我们早已开始面向全新的生活,窃以为,是否乡土一点也不重要,写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感受才是每次写作必须面对的问题 杨献平:说到新乡土,必须从旧的乡土谈起。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从鲁迅先生开始的中国乡土文学写作影响至今,现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仍旧基于农耕时代的乡村背景,作为一位有着乡土生活与文化背景,且在写作上具备了独特性与鲜明个人艺术追求的作家,对于新的乡土,尤其是在当下年代,一个作家如何看待新乡土写作?...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28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14时19分40秒 回来的决心——读肖睿《暖阳和他的花雕马》...土。那里有不同于农耕社会但同样丰富多彩的乡土风俗,有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草原小说以其广袤无垠的草原为背景,既聚焦游牧文明的乡土,又与侧重农耕文明的传统乡土小说相互补充,共同丰富着中国乡土文学的版图。 日前由《中篇小说选刊》选编、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独角马中篇轻读文库”之《暖阳和他的花雕马》,便是一本聚焦当下草原现实的佳作。作者肖睿是生于内蒙古草原的优秀作家,长期投身草原小说创作,出版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4030-404363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7分12秒 新乡土写作与“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赓续与弘扬...小说流派’”。这是一种很敏锐的观察,可惜大多数文学史家当然也包括乡土文学作家,在谈论乡土书写时只重视其“浓郁民族特色”,而对乡土书写的这种“世界性”与同步性,往往不是付之高阁,就是言不及义。 二 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历史,从来就是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条是乡土写实,一条是乡土想象。这两种路子都发源自鲁迅,最初在鲁迅那里是兼容的,后来各自发展,各有成就,形成了现代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势。乡土写实倾向于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30-404322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9时25分0秒 马金莲:小说为我们提供精神的避风港...向着经典学习的过程,我在跟前辈们取经,我在借助他们寻找属于自己的路。谢天谢地,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我感觉自己摸到了那么一条河流的一缕脉络,这河流一直通往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写作之初,这是那时候就开始的中国乡土文学的精神之河,我在其中涉水走了一趟,我似乎看到了自己接下来要走的方向。于是,我带着一点迷茫和更多的信心,一头扎进了写作当中。 主持人:您的长篇小说新作《亲爱的人们》笔法却是《红楼梦》式的,注重日常生活质...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7/c405057-403970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8日9时45分31秒 文学创作新气象:媒介参与和深度追求...”。味道,乃是“追寻人生的一种境界”。 从书写的空间而论,当下的乡土文学和城市文学都在呈现新的气象。城乡问题是中国乡土文学的元问题,城乡文明融合下的新乡土叙事,致力于构建日常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当下的中国乡土文学,更多地被放在城乡文明的双重结构中来理解。在“向城涌进”“在城望乡”之外,当代乡土文学重点关注“城乡融合”。可以说,作家已经观察到城乡融合语境下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从而让乡土文学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姿态。...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4/c419351-403751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0时10分23秒 凤凰文学之夜·第三届凤凰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南京举办...,写一个家庭两代人的人生和命运。小说塑造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母亲形象,她以她的“爱”与“怕”折射了一个匮乏时代中国人特殊的生存境遇和不屈的生命原力。这部作品既是胡学文对自己已有写作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中国乡土文学写作的重要收获。 鉴于此,特授予本作品第三届凤凰文学奖首奖。 潘向黎《人间红楼》—— 几十年悉心研读、最终成就,潘向黎的《人间红楼》引领读者重新领略经典作品的魅力,探索《红楼梦》的人际交往与情感关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7/c403994-403480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7时41分25秒 在中国作协十届四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代性、针对性、前瞻性,强化价值引领,推动创作繁荣。举办“绿风诗会”,深入探讨新诗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诗歌领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举办“推动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引导新时代文学弘扬中国乡土文学优良传统,积极融入乡村全面振兴伟大实践,更好地书写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进一步繁荣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充分发挥《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作家网等文学评论阵地作用...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0/c403993-4036524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8时18分49秒 中国作家协会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论。大家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作为新时代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秉承中国乡土文学优良传统,立足当下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实践,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新史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社、作家出版社承办。 摄影:王纪国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5/c403993-4019677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5日12时12分42秒 2024年第七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揭晓,青年作家魏思孝凭《土广寸木》摘得首奖...位入围作者均获得由宝珀提供的两万元人民币润笔费,以鼓励青年作家持续创作。 许子东代表评委团致首奖颁奖词:“以村庄而非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为主题,采用细密写实主义手法继承《生死场》的传统。在空间上深化发展了中国乡土文学主流,在时间上则不仅写前几十年《活着》《平凡的世界》时代的农民叙事,而是‘与时俱进’描写农村的新气象:拖拉机收玉米、庄稼人上社媒、乡镇竞选、农民疗养院。在农村的变化中反省其中的不变,即费孝通《乡土中国...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2/c403994-403443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5日7时50分6秒 《京西故事集》:大地伦理的深挚书写...润着作者的文学观念,他以温和、内敛的创作姿态,沉稳、谦逊的笔触缓缓叙述,倾心传达对京西大地的深挚爱意。《京西故事集》正是这样一部充盈着作者对京西大地悉心探索和对乡土命运热切关怀的大地伦理记录。 作者对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脉络有着清晰的认识,在《京西故事集》中,他努力超越单一的叙事方式,避免对乡土进行片面判断,而是选择从土地的内在出发,“先做土地上的亲人,再做对土地书写的文人”,以文化理性和悲悯之心自然地呈现大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3/c404030-4034574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22时7分50秒 从生活语言到写作语言——评钟兆云、钟巧云的方言写作...承的生活文化”27。民俗在长期的发展与传承中逐渐沉淀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文化印记。生活中独特的民俗文化能够为作家书写地域文化提供丰富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一直以来,中国乡土文学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众多乡土作家把风俗看作是增添地方色彩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其中当属鲁迅最为典型,鲁迅对文学创作中民俗书写的重要性是有自觉认识的,其作品常将民风习俗与小说情节、人物、主旨相结合,以此揭...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908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7时46分9秒 湖岛会记住一切——评房伟的长篇报告文学《太湖万物生》...一个村子几乎都成了“三保”村,即村民大都成了保洁、保姆和保安。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实际上,是世代传统的终结。 如果将《太湖万物生》同时放在中国乡土文学的背景上考察会发现许多新质。中国乡土文学是以漫长的农业文明为文化基因的,它的叙事路径基本上依赖于中国传统血缘关系的家族与家庭结构,而权力话语则生长于乡村自治的“小传统”。因此,中国的乡村变革是缓慢的,也是自下而上的。但是,当生态也成为中国乡...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6时57分4秒 叙写西北广袤大地上的中国故事...难,而是用心用情描写乡亲们对新生活的渴望、期盼以及倔强的生存意志,让读者感受他们质朴、善良、勤劳、可爱、可信的精神品质,真切描绘出西北广袤大地上的山乡风情画,也生动书写了当代农民创造生活的心灵史。 为中国乡土文学添加当代农民形象 在西北土地上出生和成长,一直深耕乡土题材的马金莲认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就是坚守乡土,“为中国乡土文学的人物画廊添加新时代的农民形象,是我应该追求的写作方向”。她以人物命运发展变化为叙事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03994-4029909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5日8时35分21秒 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揭牌仪式暨新时代文学论坛在长沙举行...验梳理”“清溪村:文学助力打造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村庄的实践经验”等议题展开研讨。会上,专家们梳理并分析了当下时代的三种乡村书写模式及其传统,并尤其肯定“具有启蒙性质的乡村书写模式”。大家表示,21世纪中国乡土文学走向“新城乡文学”,书写新现实、新民俗文化和新农人形象。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时刻,作为周立波山乡巨变书写的原型地,在湖南举行新时代农村题材创作研讨会具有标本意义,有利于发挥新中国以来农村题材创作...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30/c403993-402888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0日15时7分18秒 《文学里的村庄》新书济南首发...江到黄河,从渤海之滨到太行山上,从黄土高坡到江南水乡,从湘西边城到秦岭古镇,从吕梁山到洞庭湖,从清溪到漫水……” 杨又华说,乡土中国,是最大的中国,百年巨变,乡村是最鲜活的现场。策划此次选题,旨在透过中国乡土文学,对百年乡土中国作一次深情的回望。参照中国乡土文学代表性作家笔下的“文学原乡”,对应它们今天发生的惊人变化,无疑是记录中国百年乡村巨变的最好范本。而这些文学原乡,对于读者来说,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村庄。 ...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9/c403994-402875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9日8时24分9秒 百年乡土文学视域下的农民形象嬗变小论...跟她告状其丈夫沉迷于赌博这一细节不难猜想到“留守”在家的乡村男性们的空虚与无聊。在月娥的家庭中,夫妻关系、母子关系乃至婆媳关系、祖孙关系都与乡村社会中的传统家庭伦理关系有了不同。 从对192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文学中的典型农民形象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农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具有不同的面貌,也被作家赋予了不同的价值与意义。“五四”新文学中的农民作为被启蒙的对象,是愚昧、麻木的,即使是具有反抗意识的个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9/c404030-402813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9日16时18分13秒 另一种史诗:《有生》的乡土经验、女性书写和抒情变奏...在、力量、意义的内转化思考。总之,在民族话语、文学语境和时代事件三个维度上都处于百年变局的交点上,《有生》通过祖奶乔大梅曲折传奇的百年人生和她作为“接生婆”接引上万人到世间的经历,呈现出的是一部有别于中国乡土文学传统的万物众生相,也是一部回归生命主体、而非历史发展定义下的“内转化”叙事,在个人史、地域史、心灵史、民族史的递进中展开了一次关于史诗化叙事的突围,特别是在乡土经验的视角、女性意识的呈现、抒情变奏的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1/c404030-402757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2日9时0分23秒 另一种史诗:《有生》的乡土经验、女性书写和抒情变奏...在、力量、意义的内转化思考。总之,在民族话语、文学语境和时代事件三个维度上都处于百年变局的交点上,《有生》通过祖奶乔大梅曲折传奇的百年人生和她作为“接生婆”接引上万人到世间的经历,呈现出的是一部有别于中国乡土文学传统的万物众生相,也是一部回归生命主体、而非历史发展定义下的“内转化”叙事,在个人史、地域史、心灵史、民族史的递进中展开了一次关于史诗化叙事的突围,特别是在乡土经验的视角、女性意识的呈现、抒情变奏的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9/c404030-4027430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0日8时58分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