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47 篇有关 中古文学 的页面,用时 0.134秒.

第1页  共8页

“史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观点,又加入了自己作为中古文学专家的新的阐发:在鲁迅指出魏晋文人“与酒与药”关系这种奇异现象之后,“为甚么在这时期会发生这个现象,以及它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怎样的联系”。因此,它不同于一般文学史,在描述中古文学诸现象时,更致力于对其现象“予以审慎的探索和解释”,做出“合乎实际历史情况的论断”(10)。有学者还特别强调,虽然《史论》属于断代史的整体性研究,但该书又显然是“通过对重大现象的揭示来突出中古文学的总...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3-404625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19分26秒 陈引驰:在自我的封闭圈子里无法看清自己

   ...书馆馆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理论、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近现代学术思想、海外汉学等。著有《文脉的演进》《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中古文学与佛教》《庄学文艺观研究》《庄子讲义》《〈庄子〉通识》《〈文苑英华〉与近世诗文思潮》等,译有《唐代变文》《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等,主编“中华经...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05057-404384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4日7时58分49秒 王瑶与王元化的学术友谊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三次反思,关涉反思五四和反思卢梭《社会契约论》两大重要公共命题。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第三次反思,就没有作为思想家的王元化。 其次,两人有着相似的学术趣味和学术理念。王瑶以《中古文学史论》名世,对魏晋玄言沉潜往复,从容含玩。魏晋玄学辨名析理,善作概念分析与推理。而王元化的文心雕龙研究以及各类思辨札记,与之也不无关联。两人为何皆服膺“魏晋风度”? 除了学问与言辞之外,可能更重要的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5/c404063-404257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5日9时49分1秒 译注版《贝奥武甫》出版

   ...诗《贝奥武甫》位列欧洲中世纪四大史诗之首,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第一座丰碑。《魔戒》作者托尔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等前辈学者都曾译注过这部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本书译注者冯象是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耶鲁法律博士,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他于1987年开始翻译《贝奥武甫》,其译注成为学界经典权威的译本。30年后,冯象重新修订旧译本,2025年1月由浙江文艺...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31803-404054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0日10时8分50秒 《文脉的演进》新书出版座谈会:一课三十载,文脉五千年

   ...质。引驰教授是最有优厚的条件来讨论中国文学史上各个时代的问题的。这是因为:第一,他有很好的家学渊源和很好的教育背景;第二,他有过人的天资和过人的用功。他的庄子研究、隋唐文学与佛教研究都有多种专著;他对中古文学下过很大功夫,出版了很有分量的论文集。有广阔的视野和湛深的功夫,体现在这本书中,多有细密的功夫与通达的眼光。”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认为,复旦文学史写作有传统,尽管文学史课每人只上一段,但...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3994-403854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10时24分45秒 袁一丹:迫近的诗意——与王瑶先生晤对

   ...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王瑶画传》旨在经由视而可见的学者风姿,抵达言不尽意的精神世界。 王瑶先生的藏书中有一册刘邵《人物志》,1943年元月购于昆明,是他撰写成名之作《中古文学史论》的重要参考书。宋人阮逸为《人物志》作序云:“人性为之原,而情者性之流也。性发于内,情导于外,而形色随之”,我们可依据人物外露的形色“观情索性,寻流照原”。《中古文学史论》论及魏晋玄学与清谈之风,...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04063-4038161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11时43分56秒 缓之:离开南开的日子

   ...建师大穆克宏先生信,彼谈及近日正在从事之科研课题,谓‘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学’,春节前可成书,云云。因此事与贤弟有关,顺告。”穆克宏先生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从体例到内容,与我的《中古文学文献学》迥然有别,并行不悖,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在此前9月24日的信中,罗先生曾说: 跃进贤弟:九月十六日信悉,欢喜无限。弟之学业,已臻上乘之境界矣。杭州与北京,两从名师,深得治学之门径,来日未可限...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4/c404063-403752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1时5分4秒 作为精神史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追认,但“释古”的确是一时风气。王瑶的同窗赵俪生,就对闻一多的《周易》研究有类似评价,尤为推崇其综合社会经济、民俗、训诂、金石之学的做法,颇能说明蔚然的风气25。王瑶对闻一多治学理路的模仿、学习,在《中古文学史论》中有鲜明的体现。其《小说与方术》一章,在论述方术、方士的起源之时,就广泛采用了有关民俗、社会经济、训诂之学的资源、视角,模拟了闻一多《周易》研究的做法26。 除此之外,鲁迅的治学思路对王瑶也可以...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7分35秒 余小惠谈枕边书

   ...么快,一天就读完了?又换?”我便笑着说:“一夜,白天要上课。” 但我的读书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只是读故事、读氛围、读人物,这样的读法使我对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社会、人物有了一些形象上的表面了解。从中古文学的但丁的《神曲》、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还有十七、十八世纪的莫里哀的《伪君子》《悭吝人》、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以及十九世纪之...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5057-403589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3日9时15分36秒 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学生存权和话语权

   ...如何处理和应对关于既有的女性话语的传统规范,是被动地顺从、激烈地反抗、还是巧妙地操纵传统,为己所用?这背后更根本的问题是:中国文学中女性文学话语的既定传统和规范是如何形成的?一本名为《弃妇和闺怨:早期中古文学中女性话语的构建》(下文简称“《弃妇和闺怨》”)的学术著作进入了记者的视野。为此,《中华读书报》记者专访了哈佛大学文学博士、纽约市立大学学者、《弃妇和闺怨》作者胡秋蕾。 哈佛大学文学博士、纽约市立大...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1/c405057-4034375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2日7时49分8秒 陶渊明笔下的声音世界

   ...一)。陶渊明诗意地栖息于声音世界当中,“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欣然走过四时,坦然面对生死。他的声音观和他对声音的叙写,是他人生旨趣与生命哲学的真实显现,也从某个侧面体现出他对中古文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作者:张巍,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42005-403384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8时14分28秒 陈平原:客厅里的陶渊明与鲁迅

   ...月病逝于上海,在这中间,王先生总共只出版这两本书。说来也巧,这一今一古,前者凸显鲁迅榜样,后者表彰魏晋风度,正是王先生的治学路径与精神追求。 1986年北大版《中古文学史论》是将1951年上海棠棣版《中古文学思想》《中古文人生活》《中古文学风貌》三书合一,虽略有补正,主要工作是改竖排繁体为横排简体。这是此一代名著的“正身”,写作因缘及经过,参见初版“自序”与“后记”。值得关注的是,该书起码还有四种“变体”...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4/c404063-403266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4日7时53分28秒 重建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尊严

   ...现这个时代“运动着的美学”,呈现文艺现场、思想现实和精神状况? 一 今年是现代文学研究大家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钱谷融先生诞辰105周年。两位先生生前被尊称为“北王南钱”,王瑶先生以文学史家名世,《中古文学史论》和《中国新文学史稿》两本名著展现了一种学贯古今的大历史、大视野的文学史写作传统;钱谷融先生以文艺批评家蜚声文坛,《论“文学是人学”》虽是“各方面的一再动员和敦促下”的产物,但在关键时刻擎起人性论...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6/c404033-402931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6日8时1分12秒 清华文学会与北平左翼文学运动

   ...琛,笔名古顿、狄恩、浦溶等,1933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因擅长理论文章而享有“小胡风”之称。卢沟桥事变后王瑶困居家乡平遥多日,后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复学,成为一名杰出的学者。虽然其后来主要作为中古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学科的开创者而名世,但奠定其精神底色的,是青年时期的左翼文学运动。冯宝麟,即后来成为哲学家的冯契,在当时是笔名“提曼”的诗人、散文和小说作家。此外还有赵俪生、王逊等人,后来分别成为著名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1/c404063-402757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1日9时4分55秒 陈平原:风雨读师四十载

   ...修订,否则只列初版;记录各书页数,目的是让人一目了然该书的篇幅: 1)《中古文学思想》,上海:棠棣出版社,1951年,194页; 2)《中古文人生活》,上海:棠棣出版社,1951年,134页; 3)《中古文学风貌》,上海:棠棣出版社,1951年,167页; 4)《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310页; 5)《鲁迅与中国文学》,上海:平明出版社,1952年,181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9/c404063-402742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9日9时26分48秒 王瑶先生丰碑之间

   ...,更何况中国现代文学刚从沸腾转为历史,要想开拓处女地,这需要把握多少第一手资料、多么新锐的眼光和原创性框架呀! 但统而观之,两座学术丰碑又有一脉相承之处,这就是王瑶先生一以贯之的历史感与时代感。他在《中古文学史论》自序中坦言:不同时代的文学盛衰,“也自有它所以如此的时代和社会的原因,而阐发这些史实的关联,却正是一个研究文学史的人底最重要的职责”。 《中古文学史论》一书的研究重心正在于:“时代的差异多于作者...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4/c404064-402702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4日6时58分47秒 “省域文学史”的底层规则与时代进展

   ...,这类文学史常常折中地依照时间维度将“省域文学史”设置为若干“编(卷)”,而现当代文学则是其中一编(卷),如《湖北文学史》(王齐洲、王泽龙,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就设为五编,分为“上古文学、中古文学、近古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开篇即强调“湖北上古文学体现了令人景仰的荆楚精神”,“荆楚精神是湖北文学的精神之源”10,闻一多、余上沅、废名则作为“第五编 现代文学”的组成部分,而与第四编的樊增祥...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4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8时29分47秒 经典作家专刊——王瑶

   ...(1987),刊于《为清华十级(1934-1938-1988)纪念刊》 现代文学学谱的根基与学科的大树 □刘勇 王瑶先生的学术研究视野宏阔,以历史性的眼光贯通古典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王瑶先生以中古文学特别是魏晋文学为研究的起点,他对魏晋文人、文论、文学史的考察,不仅以具体的文学现象为依据,而且注重发掘文学复杂枝蔓背后的规律性,这段研究中古文学的经历形成了王瑶先生研究现代文学特殊的底蕴和视野。事实上...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9/c404064-402457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9日8时49分26秒 缝密历史的针脚 留下文学的魅力

   ...的才能使他在说故事方面比较成功。这种独具魅力的文学慧心,使得王瑶先生的文学史研究透过历史的针脚,留下了作家作品耐人寻味的文学魅力,文学之为文学,到底是与作为科学的历史研究有所不同的。 事实上,即便在《中古文学史论》和《中国新文学史稿》的框架和体例下,王瑶先生在缝密历史针脚的同时,也发挥了他对于作家作品的体贴,展现了文学之慧心。例如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他很大程度上借助了读者欢迎与否的角度来论述巴金小说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9/c404064-402457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9日8时30分59秒 现代文学学谱的根基与学科的大树

   ...是我们学界同仁永远感佩和敬重的!今天我们纪念王瑶先生,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方面看,有三点特别值得关注。 古今之通 王瑶先生的学术研究视野宏阔,以历史性的眼光贯通古典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王瑶先生以中古文学特别是魏晋文学为研究的起点,他对魏晋文人、文论、文学史的考察,不仅以具体的文学现象为依据,而且注重发掘文学复杂枝蔓背后的规律性,这段研究中古文学的经历形成了王瑶先生研究现代文学特殊的底蕴和视野。事实上...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9/c404064-4024570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9日8时30分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