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334 篇有关 中产 的页面,用时 0.224秒.

第1页  共217页

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读顾文艳《BC.AD.》

小说来到这个世界上,随其创作者而天然带有不一样的使命:有的写作者执着于做一个“讲故事的人”(本雅明),有的写作者则是“绕过故事找意义”。顾文艳的创作显然属于后者。 正如许多评价所指出的,她笔下那些中产的生活、精英的趣味、形而上的思考……注定了其故事是不甚好看的。甚至可以说,如果我们以生活的逻辑去推敲这些写作,那些为了意义而生发出的故事注定是站不住脚的。比如《BC.AD.》就是这样一个小说,我从没有见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西湖》2025年第2期|顾文艳:BC.AD.(中篇小说)

   ...慢慢恢复了平静。我的日常依旧是雪豹的日常,没有分离。但我依然隐隐感觉有哪个地方不对劲。又过了一周,我发现我的工作计划被这几周反常的日常打乱了——几周以前我接过一个不错的期刊稿约,写一篇关于疫情之后城市中产阶层精神生活的社论,从容的一个月期限,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周时间。我没做任何调查,没有任何头绪。周一早上送完雪豹,我瞪着一双睡眠不足的眼睛呆坐在书桌前,精神涣散,心力交瘁。我无法集中注意力,每隔几分钟就站...

新作品#报刊在线#《西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19938-404700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5分45秒 张定浩:消失的诗人

   ...出的诸多努力。比如,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又比如,组建诗歌小团体,进行各种热烈的思想讨论;以及,甘于物质的清贫,追求纯洁有力的精神生活,等等。他甚至从邮递员阿伟受到感染开始写诗的角度,着力塑造诗人在无形中产生的影响力,仿佛一个盗火者正在黑夜中传递着火炬。 东君在小说中还借主人公之口谈到了对于诗的诸多认知。比如,写诗就是分行;是依赖灵性而非知识,依赖直觉而非逻辑;是天授的职分;是句法破碎之后的重组;是灵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5分14秒 如何认领90年代——兼及思考的视角和方法

   ...常生活的气息,演绎平常的爱恨情仇。最关键的是,这种演绎指向的是盛世的想象,90年代的欲望被置于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它暗示只有在繁华的盛世和强大的国家语境中,个人的欲望和享受才能得到保证。如果说这还是一种中产阶层市民趣味在历史中的投射,那么,二月河在1992年推出的“落霞三部曲”之《雍正皇帝》则直接为历史“翻案”。曾经被目为残暴阴险的帝王被塑造为一个一心为民、坚韧不拔的政治强人的形象,这一写作巧妙地将“革...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4分18秒 顾文艳:不值一提

   ...题,我又为什么要写作呢?在选题这件事上,学术写作和创意写作完全一致——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写,并且只能写自己真心实意关心的事。值不值得一提,值不值得关心,那是视角的问题。 所以我究竟为什么会认为一个中产母亲遇上另一个中产母亲,发疯、发傻的故事值得大家关心呢?原因有点儿绕,但也很简单:因为我真的不确定它是否值得大家关心!有一阵我真的不知道中产阶层的苦恼、危机和生活是否值得一提,是否真的要戏剧化到《BC...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2-404703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28分32秒 怀旧,或一种“晚期风格”——论当下青年写作的一个症候

   ...的危机。 再回到王占黑。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位作家执迷于刻画中老年市民,却将自己的同龄人驱逐至文本外。个中原因并不复杂:老社区的年轻人都是“叛徒”或潜在的“叛徒”,他们总有一天会一头扎入现代都市生活与中产阶级幻梦中,在“卷生卷死”中追求阶级跃升。相反,老一辈缺乏阶级上升的空间,倾向于认同现状、维护现状,是传统生活方式的捍卫者与“昔日”的永恒象征;他们也提供了一种安闲、舒适的情感氛围,用以抵御社会转型期...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3-404687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26秒 马原的 “元童话”,或先锋文学的未来

   ...开启的这股文学观念的激烈变革,将以现实主义为核心的文学样式彻底击毁,取而代之的是“纯文学”观念的深入人心。尽管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先锋文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迅速回撤,转向了日常生活叙事,并与这个商业时代的中产阶级美学趣味合流。但不可否认的是,先锋文学的艺术实验为此后文学观念与技巧的变革,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普及工作。在“纯文学”观念的烛照之下,“文学性”成为我们今天评价文学的重要尺度。而在此之中,叙事革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0-404687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15秒 程皎旸《打风》:这些故事的创作,伴随我跌宕的香港职场之旅

   ...次滋养了我的写作。 很快,这一学年结束了。我尚未想好下一份职业是什么,决定为自己放一个暑假,却遭遇香港史上最高温的夏天。也许酷暑使人癫狂,骇人事件逐渐发生。在2023年炎夏,我写了《狂夏夜游》,一个新中产女性在香港西贡的魔幻之旅——直到此刻,我依然觉得,这是我最爱的作品,所以我将它放在《打风》的第一篇。 除了“白领”系列,我也书写“传奇”。2017年,我打了两份工。白天,我坐在办公室,夜晚,我为“VI...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32-404658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5分31秒 巴尔加斯·略萨:写作之为命运

   ...界。虽然《城市与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传体小说,但若将之与略萨写于1990年的回忆录《水中鱼》互相参看,我们便可窥见这部小说的内在肌理。小说中绰号“诗人”的阿尔贝托身上,带有青年略萨的影子,他同样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同样被父亲强制送入军校,同样在军校中以写作闻名。不同之处在于,小说里的“诗人”在面对严酷现实时选择了逃避,他梦想成为和父亲一样在世俗层面成功的人,离开军校时,他下定决心:“我一定用功读书,当...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91-404654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4分7秒 从小说到电视剧的叙事增值与损耗

   ...了当代家庭中“看不见的劳动”这一社会议题。刘丽娜的困境在于,她的付出被家庭系统性地忽视与贬值。无论是作为知识分子的公公,还是身为丈夫的沈青,都将她的家务劳动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这种下意识的漠视,反映了中产家庭中全职主妇普遍面临的价值疑虑。当刘丽娜最终突破“家庭妇女”的束缚,她的转变已然逾越个人成长的范畴,成为对传统性别角色的一次有力质询,甚至升华为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典型形象。 《我的后半生》在探讨人生...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04-404626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8时20分15秒 在歧流的岔口,触抵真实

   ...较重要的人物还承担了“镜像”的作用,主人公能从他们身上照见自己,这一点相信读者也能感受得到。比如“月龙老师”,她的个人经历其实是主人公命运的一次预演;“杨克森”是主人公假设的境遇——如果出生在一个城市中产之家会怎么样;“安迪”其实是主人公内心活动的显化,他想要成为那样的人,且必须成为那样的人。 但这些人物也不是工具人,他们是怎么来的,和“我”怎样产生交集,和“我”分开之后他们的生活落在何处,我也会尽力...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5057-404626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8时2分1秒 《多出来的人》:“都市怪谈”的可能性

   ...别于当代作家“致敬蒲松龄”的乡土“志异”写作,也迥异于架空玄幻叙事的地方,在于作品中具体的都市情境与流动的都市经验。小说中人物停留或穿行的地点,奶茶店、咖啡馆、酒店、写字楼、小区地库、电梯间,都是城市中产日常的典型场景,也是被当代生活秩序所切割出的规整空间。开头有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我看了一眼微信消息,关了手机屏幕,给操作台上的不锈钢台面喷上新的泡沫清洁液,继续用湿毛巾往下擦。”这里的“不锈钢...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5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35分33秒 文艺青年、“80后”写作与“自我”的历史动能——周嘉宁小说论

   ...文化史的意义上对“文艺青年”展开知识考古是一项复杂的功课。在现代中国,我们至少可以上溯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制造出的“文学青年”;就近,则需要在1990年代市场化的资本活力与阶层重组中,考察“小资”向“中产阶级”的变化过程。诞生于“世纪之交”语境的“文艺青年”,阶级属性含混,对这个群体的划分依据,大多基于他们的阅读品位与精神取向,他们敏感、忧郁、不切实际的气质,尤其是他们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在21世纪的媒...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5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26分27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选择,当然也意味着可以对它们进行历史重构。 新世纪文学大讨论列举了大量文学“新”表现。如出现了以市场运作为手段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化文学),以网络传媒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80后”作家、自由写手、以及中产化文学、青春文学、打工文学、底层文学、城市文学,还有关于当代文学环境、体制、消费、传播与阅读等一系列的变化。但从引发这些变化的底层逻辑来看,基本都会回到全球化(中国与世界百年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市场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1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28分26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选择,当然也意味着可以对它们进行历史重构。 新世纪文学大讨论列举了大量文学“新”表现。如出现了以市场运作为手段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化文学),以网络传媒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80后”作家、自由写手、以及中产化文学、青春文学、打工文学、底层文学、城市文学,还有关于当代文学环境、体制、消费、传播与阅读等一系列的变化。但从引发这些变化的底层逻辑来看,基本都会回到全球化(中国与世界百年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市场化...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51-404614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44秒 《民族文学》汉文版2025年第4期|钟二毛:东江纵队(长篇小说 节选)

钟二毛,瑶族,湖南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协会员。在《当代》《民族文学》《中国作家》等文学期刊发表大量作品,并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出版有长篇小说《小中产》《小浮世》,中短篇小说集《回乡之旅》《旧天堂》等10余部。曾获《小说月报》百花奖、《民族文学》年度奖,入选《青年文学》城市文学排行榜等。 第一章 书生扛枪 国民党军官香港“嗨皮” 日军乘机登陆大亚湾 从弥敦道出发,先轮渡,...

新作品#报刊在线#《民族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18928-404563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48分46秒 国家行动中的个人意志——读刘庆邦《花灯调》

   ...或者‘了解预设’。有时候,这种观看或了解只被赋予了作者。有时候,作者又以或明或暗、时断时续的方式,把主观化的‘视点’赋予了某个人物。”无疑,《花灯调》属于后者。向家明看待高远村的目光很大程度上属于城市中产看待深度贫困地区的目光,也是我们多数人的目光。她有不适应,有小心思,遇到困难有时先去依赖别人,还有几次委屈大哭、情绪崩溃;她喜欢猫猫狗狗,又害怕狗、怕老鼠,无法完全接受艰苦的条件。这是多么正常,多么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6/c404030-403062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2时52分24秒 新大众文艺:对传统文艺的“兼旧汲新”

   ...源之水”。新大众文艺能够“枝繁叶茂”的“根”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之中。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是新大众文艺的情理渊源 新大众文艺往往能深入地调动接受主体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调动,不仅体现为大众在文艺作品接受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共鸣,还体现为大众在文艺接受外做出的与之相关的情理行为。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热,引发大众自发重复购票,助其冲击全球电影票房历史排名。这一热潮,正体现了优秀的大众文艺作品带来的情绪共鸣...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4033-404601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8时57分57秒 新城市文学:在分裂、寻找、突围中形成新的美学范式

   ...食记》通过饮食唤醒记忆,以美食为介质“绘制出一幅岭南百年风情画”,又用广州糕点与上海本帮菜的跨地区渊源,加深了两个城市的历史底色。潘向黎短篇小说《荷花姜》里,荷花姜的精心制作与丁吾雍的精致生活,是城市中产阶层的生活美学。张忌长篇小说《南货店》书写了江南小镇的商业伦理变迁。张悦然长篇小说《茧》以考古学家李佳栖串联起家族秘密与北京城市记忆。林棹长篇小说《潮汐图》的雌性巨蛙的奇幻视角解构澳门殖民城市的权力话...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4030-404488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10时4分5秒 何田田:上海没有海(中篇小说)

   ...的云是兜不住心事的,江水向东,它也向东,一叠浪卷着一簇云,是化了冻的春水。如此周而复始,承托了人世无尽的沧桑,又亘古蓬勃着春的朝气。 瓯江是这座城市的稀缺景观,所以有了瓯江路这样的地方,专供这座城市里中产以上的富人打发流水似的光阴。沿江一排的建筑总是湿漉漉的,远看像蒙了一层灰。晨曦微露的时刻,它通常还未醒,只听江潮拍岸,一声一声地回荡,天光黯淡的时刻,它大多仍睡着,夹岸的灯光如春雨,绵延无尽地下。有时...

新作品#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17-404415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9时12分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