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2024年的散文创作有何不足,那就是过于生活化、现实化,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重大问题的关注、思考。在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重大问题不断涌现,新时代的散文理应更富有时代话语、社会话语、个人话语,更关注时代的脉动。因此,散文创作需要在保持紧贴地气、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拓宽创作视野,提升思想深度,经由现实生活的大地,飞向湛蓝深邃的天空,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创作空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8/c404030-404045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8日9时41分12秒 重返虚构与重塑历史——叶兆言《璩家花园》六人谈...是谶语还是疯言?这些悬疑小说常用的导线,在《璩家花园》终化为小桌上的皮肚煮面。 臧晴 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苏州大学“仲英青年学者”,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著有《当代女性文学个人话语研究》(2020),《风格的图谱》(202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各一项。 在叶兆言漫长的写作生涯中,《璩家花园》的位置似乎有些特殊的意味:从近处看,《璩家花园》是叶兆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7/c404030-403969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8日9时43分38秒 宏大时代里的个人传奇:《戴花》的工业劳模再叙事...保住冲天炉、保护工友,不畏生死,勇往直前,但在家庭生活中却萎缩惧内,被妻子挖苦嘲笑。杨哲民在工作中力克难关、开拓创新,在个人感情上却瞻前顾后、谨小慎微。在国家经济与个人生活水平都不高、政治话语严重挤压个人话语的时空里,劳模成长经受着时代政治话语的影响,劳模个人生活面临着诸多无奈与尴尬,劳模道德品行接受着人性弱点的考验。《戴花》里劳模莫正强,不仅外在形象与魁梧、健壮、硬朗无关,而且思想品德也没有达到无私忘我...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24分50秒 在空间中讲述故事——重读《长恨歌》兼论1990年代日常生活美学...,它是主流意识形态逐渐从文学中淡出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与民间意识形态的自动恢复的必然意志。2主流话语、知识分子话语曾经长久地统摄着中国当代文学,而到了1990年代,以上两种话语体系逐渐失效,民间话语、个人话语以及由此而来的日常生活叙事浮出水面。《长恨歌》正是这一转型的代表,小说从细部入手,以民间视角和普通市民的生活为主体,塑造了以王琦瑶为代表的1990年代文学的典型人物。在这里,1990年代城市化、现代化...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18分50秒 重读《孤独者》:“盛装的画像”...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11):169-179. [45] 鲁迅. 风波[M] //鲁迅全集:第1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97. [46]丁文.个人话语与历史语境:论周作人的鲁迅“回忆文”[J].关东学刊,2020,(04):96. [47] 鲁迅. 范爱农[M] //鲁迅. 鲁迅全集:第2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8] 鲁迅. 日...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19384-403582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8时26分18秒 东北亚作家工业文学论坛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行 五国作家共话文学共融互通...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各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历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这个交汇之处就是我们共同的命运体,这是我们寻找到的契合点。” 在中外作家交流环节,五国作家以“圆桌研讨”的形式,分别就“个人话语与公共文化经验”“交流与互鉴:文学作为一种方法”“工业生活与文学表达”三个分话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并与大外师生进行互动。 今年6月,辽宁省作协依托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资源和地域优势,与大连外国语大学联合成立...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5/c403994-403540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5日8时31分37秒 散文本质的探寻与阐释——再论中国散文研究的新路向...当多富有生长点的议题,也催生出“新散文运动”[18]等醒目的散文现象,是研究当代散文史不能绕过的对象。将学界对“文化散文”与“新散文运动”等的研究放置在一起进行对照,有助于将当代散文创作与研究的特点、个人话语方式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显现出来。 首先,关于命名与概念。 不可否认的是,概念界定与类型研究总是吃力不讨好的。每种对研究对象概念、范畴的界定必然都会存在缺漏,特别是当代文学的研究对象又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4/c404030-403269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4日10时12分13秒 “夏可为事件”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出路”问题...长被纳入到组织化的秩序中,其结果便是孕育出了“顺从青年”和“反抗青年”两种青年角色。 因而,夏可为事件,可以视作青年在20世纪50年代一次不成功的个体价值和主体性的伸张,这种伸张以过于强烈而稍显稚拙的个人话语面世,引发了青年出路、职业选择、名利观、个人主义等话题的大规模争论。但要注意的是,“夏可为事件”中志在成为作家的青年主角,以及作为该事件延续的《互作鉴定》《卖烟叶》中的热衷于文学的青年群体,具有这样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4/c404063-403128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4日11时24分38秒 朱国华 陈开晟 :文学研究该如何作业?...候,就采用他们那种碎片化的写作技术。我只是建议思考这样一种写作态度的可能性:就是在忠诚于材料的客观性和逻辑的可靠性基础上,如何拒绝让自己变成全知全能真理的代表?如何让具有某种个人印记的、肯定有其局限的个人话语的公共表达得以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一些写作中,尤其是最近的一些文章中,会将某种具体的生活细节、个人的感受带进学术话语中,这是为了帮助读者挫败阅读中可能会出现的纯然客观必然的透明性幻觉。当然,我会在...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7/c405057-402381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0日7时47分47秒 《故乡慢慢明亮》:对乡土题材散文创作的突破和超越...亮程的系列散文《一个人的村庄》,在文学媒介和评论界的推动下,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和特定的题材领域,以特定的形式再度扭转了这种逆转之势。乡村从散文创作中暗淡后退的趋势得到了遏止,一种以孤立的个人形象和淡定的个人话语在乡村生活情境下演绎所谓“诗意地栖居”的散文创作形态,开始大规模流行。对乡土社会和乡村生活背景进行再度美化的散文写法蔚然成为时尚。与此同时,小说和影视等文艺品种对农村和乡土社会暗黑荒僻一面的表现却依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2/c404030-401576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2日9时8分39秒 《杜晚香》与晚年丁玲的时代意识...在表现。相关论者将这五个词语与“五四” 时期丁玲的思想进行勾连,认为“无政府、无纪律、浪漫、疯狂、歇斯底里”正是“其早年创作小说集《在黑暗中》的主题”,从而将丁玲所说的历史遗留问题指认为“无政府主义的个人话语”的全面复苏[18]。问题在于,能否脱离历史语境,仅就语词上的相似做出思想勾连的判断?上述判断忽略了晚年丁玲对这一问题的持续思考。换言之,丁玲在《访美散记》和复信中表达的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隐患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0/c404064-4014343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0日23时34分32秒 时代的巨变和批评的风采——孟繁华的文学批评与1990年代...”整体上描述为“启蒙的故事”,认为这一“文化启蒙”在精神向度上是“世纪之梦的延续,“寻根文学”是新时期文学“国家话语”终结的最后仪式,也是文学“圣化”的最后努力,其落潮标志着文学从“国家话语”走向了“个人话语”的时代。经他分析,“寻根”思潮过去被忽略的“既反抗又认同的背反心态”得以显影,其兴起与落潮的原因及影响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寻根”作品也得到了准确的定位和公允的评价。 如果说孤立来看文学现象的纷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7/c404030-4014083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7日22时22分33秒 李洁:阎真小说叙事世界的伦理建构...性知识分子人性之美善与人文精神被欲望所吞噬,他们将满足自我性欲上的需求建立在伤害女性的基础之上。与秦一星不同,《活着之上》的聂志远的人文精神失落来自于他难以维持对精神信念的坚守,面对巨型话语的挤压,其个人话语的力量几近消失。“我捏着笔在那份试卷上转来转去,像一只苍鹰在草原上空反复盘旋。”教师本该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而聂志远在主导话语的裹挟下,不过是成为了金钱与权力游戏中的工具罢了。 比喻修辞表面虚化了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1/c404030-4012304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1日22时5分42秒 在不断越轨中搭建青春的异托邦——读郭爽《换日线》...总爱说些空虚的“大的东西”,都是“废话”。前男友认为世俗意义的成功是唯一价值,而令羲心底信奉孝顺和爱国。裴盈盈说,我们“像他的上一辈人”,这并不指向孝顺与爱国的过时;价值与信仰若从宏大话语中解脱而来到个人话语层面,就没有什么可以被判作陈腐。“上一辈”恰恰反映出这一辈的价值失范,整体的形而上道德沦落,取而代之的是实用的、世俗的形而下道德。令羲半开玩笑地对裴盈盈说,破坏一切吧,这样你也能做真正的自己。种种表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8/c404030-4009789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8日9时35分19秒 晚近40年乡土小说“语言问题”再认识...,进入小说的“话语”也不断发生变异,继而同当代中国的思想实践产生共振。其次,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作家个人的立场、观念、态度同样是故事生成“话语”的重要原因。作家关于特定对象的体认、解读、阐释,也都会以“个人话语”的形式参与到具体的文学实践当中。因而,关于“话语”的讨论,自然构成讨论乡土小说“语言问题”的重要维度。乡土文学实质上是现代知识分子站在现代性的立场和视角,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审美“发现”。在此意义而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7/c404030-4009698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7日9时28分14秒 《父亲原本是英雄》——为了铭记与疗愈的纪念...洁”的深层历史文化本源,以期寻找推动历史前进和文化更新的内在力量。 三 报告文学,尤其是以某一人物为中心进行书写的作品,因为题材和社会价值的重大性往往容易被植入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国家话语与个人话语的分离。这也使得报告文学作品往往形成阅读的两极分化状态:在专业读者领域被盛赞的作品,不一定,而且常常不被普通读者所热衷。那么如何创作出能将两种话语系统很好叠合,形成互相成就的指数倍价值增效,成为报告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9/c404030-4008076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9日9时1分2秒 我们与小镇的距离...侃起自己,更是强调小说的虚构本质。经由提醒,读者的注意力,不断从情节中被拉出,被引向更广袤的真人现实所暗蕴的更大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话本小说的艺术传统里,说书人无所不知的匿名性的声音,代表的从来不是个人话语,而是一种民间集体意识与普遍生活规范。《平乐县志》中的说书人反复强调的,无外乎万般皆是命、善恶终有报、戒贪嗔痴妄慢疑、本分做人知足常乐等道理。颜歌夸张化地援引了各式各样的警语箴言,试随意捡几个例子: ...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03/c404030-4006957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3日9时49分24秒 《团圆》绘出志愿军崇高精神面貌...回来。’战士听见念信,忽然揩了一下眼睛。” 无需赘言,《团圆》正是巴金亲历朝鲜战场的产物。 人物原型是众多战斗英雄的集合体 “《团圆》是巴金关于抗美援朝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巴金成功地将宏大叙事转换成个人话语,并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周立民说,1961年7月20日巴金在上海完成了这部作品,8月5日在《上海文学》刊发。 在周立民看来,小说对部队生活等的描写,正得益于巴金两次入朝的真实生活和采访见闻,他...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2/c403994-4004853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日7时48分37秒 语言、经验与新现实主义创作——徐则臣论...这次写作离开了“花街”和“北京”,专注于大运河的故事。当然,《北上》是一部关于河流的小说,仅在此方面,它就拥有独特的阐释空间,而这里要强调的是它在创作上的探索意义。1990年代以来,许多新生代小说家因个人话语的叙写而崭露头角,但也因走不出个人经验叙事的拘囿而黯然退场。徐则臣则不同,他实施了一种爆发式的突破。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创作中的一种思考力量。在我看来,《北上》是徐则臣对“花街”和“北京”经验进行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1/c404030-4004068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1日9时11分58秒 臧晴代表作...。书写若不能在深度上进一步挖掘,那至少也要把眼光放得更宽一些,这是出于不愿被定型的自我更新与创造,也是每一个自省的写作者都会有的自我要求与期待。【详细】 (原载于《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4期) 个人话语的犹疑与消解 ——论“重评路遥现象” 近年来,路遥的尴尬位置逐渐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路遥极早地获得了官方的认可。作为曾经以《平凡的世界》鼓舞了一个时代青年的作家...
专题#专题#文学新苏军·批评有力量——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专栏#臧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4/c457815-4003615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7日14时10分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