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107 篇有关 世俗生活 的页面,用时 0.208秒.

第1页  共156页

“我的汾酒情缘”主题征文启事

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酒不仅是维系情感的纽带,也早已成为承载中华民族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化符号。自古以来,酒也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独特意象,寄寓着文人墨客浓烈的情感,也催化着他们的创作灵感,经典文学作品中,亦不乏与酒有关的名篇金句。杯酒人生,诗酒年华。古往今来,文学与酒构成了一段又一段佳话。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诗中家喻户晓的杏花村,是汾酒文化与历史基...

活动#征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3988-404709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18时55分17秒 如何认领90年代——兼及思考的视角和方法

   ...基于个人的灵魂呼吁,和代表世俗秩序的家庭不发生及物关系。后来的现代派文学和先锋文学更是将这一点推向极端,在莫言、余华等人的早期作品,如《红高粱》《现实一种》中,家庭不过是一种寓言式的工具存在,并不具有世俗生活性,个人大于家庭,甚至通过对家庭伦理的拒绝和解构来获得一种更本质化的个人存在。但是在90年代,家庭成为书写和想象的重心,除了《渴望》,90年代流行的另一部情景剧——《我爱我家》更直观地呈现了这一点,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4分18秒 “奇正相生”——论《去老万玉家》的史传精神与尚奇趣味

   ...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实层面的刺激过于沉重,导致他们的作品往往无法在艺术层面做功课,无法有效提升其艺术和文学含量。换言之,当代文学作品并不缺乏现实的气息和社会的关注,问题在于作家必须突破现实的表象,超越世俗生活的表层细节,从日常琐事和具体经验中“抽离”,以获得一种敏锐的“遥感力”——这种能力使作家能够洞察并传达生命的深层真谛,接触并展现文学的“神性”,进而使作品呈现出更为深刻和复杂的艺术内涵。他进一步指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28秒 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构建的现实规制与逻辑依凭

   ...文化研究,把理论目光聚焦于工人阶级文化、青年文化、女性文化、后殖民文化、日常生活文化,乃至同性恋文化等等。伯明翰学派对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广告、畅销书、儿童漫画、流行歌曲,乃至室内装修、休闲方式等世俗生活的文化研究,聚焦于“大众文化转向”,这与网络文学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大众阅读、通俗消费,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其许多研究成果都可以为网络文学评价及其批评标准构建提供新的思维角度、研究方法和理论观念上的借鉴。“...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27-40469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7时59分12秒 李修文:写作是为了对抗我们的无能

   ...能不能用人和猴的关系,在展现时代进程的同时,又展现人心的一体两面?” 类似这样的故事,李修文心里还装着许多许多。多年间行南走北,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养成了随时随地记录故事的习惯:一面热情地入世,融入世俗生活的热烈;一面冷眼旁观,观察人们的情态,留心人们的讲述。经年累月,各色故事如同石块,垒在心中,有棱角,有分量,而写作近乎一种释放。 “我记下的故事太多,总是没时间写出来。”有一些人物和情节,已经在李修文...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5057-404666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7时57分33秒 AI时代的阅读:既要过眼,也要过心

   ...的变化。根据一种连续性的大历史观,人们只有了解事物在过去的变化,才能知道事物现在如何变化,以及它们在未来会如何发生更大的变化;进而,我们也才能思考为未来做些什么准备。通过阅读,更多的普通人建立起自己在世俗生活之外的“第二人生”。应该说,阅读不是打卡,也不是在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媒体里的点赞、收藏,而是真正投入其中,是用长久的浸泡来构筑一个让自己可以随时直达的精神家园。在自己的这方天地里,也许贾宝玉是你的朋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30-404664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2分46秒 古典与流行,交织“好莱坞”梦幻沉浮

   ...管弦乐主要是对女主角诺玛·德斯蒙德以及过去时代的描绘,半音化、三全音以及充满张力的和声构成管弦乐的主题音乐,在全剧中贯穿式出现,强烈地隐喻了诺玛孤寂、脆弱、敏感的内心世界。爵士音乐和流行音乐则主要表现世俗生活忙碌、奔波,以及充满时代活力的状态。鲜明的音乐风格反差,为男主角乔·吉尔斯的矛盾心理做了最好的戏剧诠释,也最终成就了他演唱的同名主题曲《日落大道》的高光唱段,以酣畅淋漓的戏剧手法,妙语连珠般控诉了好莱...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19389-404651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8时34分0秒 他们是新大众文艺的创造者

   ...学深度参与他们的生活,为他们带来精神愉悦、情感慰藉以及成就感,并成为同他人联系和交流的纽带。温雄珍通过诗歌认识了很多朋友,去北京送女儿上学时,她还见了北京的诗友,正是这样相隔万里的精神共振,让她超越了世俗生活。疾病让瓦力退出正常的学习生活,成为一个“局外人”,如果没有网络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精神的出口,他也许会长久地被封闭在身患疾病的身体里。对于温雄珍、曾为民、王瑛、黄立明这样的写作者来说,即使文学没有为他们...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3994-404627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8时31分26秒 马钧 :交会于曲噶塘的石窟

   ...难到达的地方建造其巢穴。有的人在裸露的山岩中挖凿他们的隐身之处,其他人则栖身于在山上用木头建筑的如同大燕窝一般的僧房中。插在山岩上的几块木板成了他们上上下下的阶梯。有一名此类佛教徒隐修士则完全放弃了其世俗生活,自愿放弃与其同类的任何交往,一个用长绳子挂着的袋子,成了为他送去喇嘛和当地牧人们布施的手段。(此译文是在参考耿昇翻译的基础上根据法文原文调整了部分内容) 片段二是古伯察在1845年所看到的当时贡本曼...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18-404571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47分51秒 毕飞宇:几乎没有同行怀疑过他,阿来是真正的作家

   ...溜达到公路下面的沟沟岔岔端详某种植物。他手机里存有各种各样花花草草的照片几万张之多,有的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呈现,有的恐怕还深藏于他庞大的创作计划之中。” “阿来是一位具有精神超越性的作家,他笔下有精彩的世俗生活,但如果文学只有世俗性没有超越性,就会陷落、匍匐在地面上立不起来。超越性就是相信世界上还有不朽,还有值得用生命追求、为之绚烂的东西,这是阿来作品中非常响亮的主题。”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3994-404591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51分58秒 《西部》2025年第2期|汗漫:荷戈图

   ...挺立一棵松树。 天山下,一年间,松树随处可见,红松、落叶松、白皮松、青松……松涛如海潮,震撼人心。江南虽也常见到松树,往往是孤零零的一棵、三五棵,占主流的植物是玉兰、柳树和香樟。天山内外,松树广泛介入世俗生活,伐倒后,可铺成栈道,构筑桥梁、房屋,燃烧出浓郁的松香和火焰,陪伴边地人民度过寒冬,完全是壮烈士子舍身赴难的形象。在《伊犁日记》《万里荷戈集》《百日赐还集》中,洪亮吉屡屡写松,其实就是在写理想中的自己...

新作品#报刊在线#《西部》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19009-404570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39分39秒 《山西文学》2025年第4期卷首语及目录

   ...乎宿命般,饮下了一杯杯因果迭起的苦酒。另外,索南才让在访谈中,由情真生活,至意切写作,娓娓道来,也是本期的一个看点。 无疑,青年作家们的写作,充盈着真气与诚挚,他们敢于对当下、对自我、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世俗生活,进行清晰而邈远的自我剖析,值得钦佩。《出发去比赛》《暗夜访寻记》《是我在笑》,几个短篇各具特色又相互映照,犹如一支支带着浓烈青春气息的歌谣,交织成追忆与憧憬,亲情与爱情,失落与找寻的无边吟唱。通过对...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19827-404580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15时11分34秒 师道为人,学以为己——论苏炜散文的“师说”新语

   ...的话语来表他,便是‘不厌不倦’”(3)。诚哉斯言,要做到不厌不倦,非有积极之意志不可。“师道之不传”的风险,时不时会出现。历史上,时而师道昌隆,时而师道落魄,而今,随着人与手机的合而为一,人工智能进入世俗生活指日可待,人的主体性根基摇摇欲坠,教书育人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如何做到“不骄不倦”,确实是师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难题。要在师者群里寻找“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大概是很难的。践行者不少,迎难而上者不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30-404512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9时21分38秒 徐则臣:我有一个比较坚定的、对理想中的好小说的想象

   ...作家对日常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和描摹,同时还是说作家的写作,能穿透琐碎的日常,从而写出背后复杂的人生况味。 徐则臣:是这样,尤其到了现代小说,经过现代主义的锤炼、沉淀和熏陶以后,你还只是一味写烟火人生,写世俗生活,很难抵达形而上的高度。现代以后,完全写实的作品很难成为伟大的作品。 3 科幻是当下中国纯文学写作的一个新的、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生长点 记者:你也写烟火人生、写世俗生活,但从一些细节刻画,能见出你有...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5057-404491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7时55分43秒 时代叙事的诚与真

   ...吴桥老丁的经历时提到了旧时天桥艺人群体“八大怪”,在编校过程中我们就不同代“八大怪”的名号问题请教过建功老师,建功老师回复给我们以确认的都是他曾经直接采访过本人的“第一手资料”。 对北京传统民俗文化、世俗生活方式的观察,对传统家庭中人情人性的体验,以及对北京人幽默、宽容的生活态度的感受,对作者的创作观念及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贯穿在建功老师创作过程中的“京味儿”气质:北京方言、俚语俗谚以及...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0/c404004-404498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0日9时12分10秒 纸短情长,陕西作家手稿和那些珍贵的文学故事

   ...的时候,才能把那一声声鸟鸣记在你的文字中,记在你的语言里。所以这么多年,我的很多散文都是手写的,因为我一直认为手写的东西才能把天地自然的灵气融入语言当中,也从而让自己的语言锻造得更具灵气,远离快节奏的世俗生活。” 张军峰手稿 与范墩子不同,“70后”的陕西作家张军峰现在已经几乎完全通过手机和电脑写作了,而此次展览的他的手稿也都是他之前的作品。不过张军峰坦言,对他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经历过一个艰难的过渡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3994-404434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9分0秒 师道为人,学以为己——论苏炜散文的“师说”新语

   ...的话语来表他,便是‘不厌不倦’”(3)。诚哉斯言,要做到不厌不倦,非有积极之意志不可。“师道之不传”的风险,时不时会出现。历史上,时而师道昌隆,时而师道落魄,而今,随着人与手机的合而为一,人工智能进入世俗生活指日可待,人的主体性根基摇摇欲坠,教书育人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如何做到“不骄不倦”,确实是师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难题。要在师者群里寻找“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大概是很难的。践行者不少,迎难而上者不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30-404412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9时55分44秒 数字现代性:中国新媒介文论话语范式

   ...。它把丰富的角色组合、扣人心弦的闯关设计等游戏元素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逼真细腻的影音制作等电影元素完美交融,造就出一种具有独立品质的新媒介文艺形态——影游。作品进一步反思了《西游记》原作中得道皈依与世俗生活、一统秩序与个性自由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天命人”闯关主线贯穿了《西游记》原著中众多人物故事,并进行了较高艺术水准的改编,无论是神仙还是妖怪,基本都做到了情节设置与人物性格的协调统一。即使去掉打斗闯关环...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19351-404363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2日9时26分1秒 破立之间: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的“迷信”书写

   ...题,但实际上“近代宗教迷信话语的建构是在权力直接干预下完成的”[17],“迷信”与“反迷信”话语的建构和实践过程与“现代中国的兴起”紧密相关[18]。“反迷信”这一思潮表面口号简单干脆、内里实涉信仰和世俗生活极其复杂的现代转型。清末时的蔡友梅,并未意识到“反迷信”之下的复杂暗涌,就主动自觉地投身于这一“反迷信”大潮,这一反迷信的态度一直持续到1920年左右。他曾自言“对于种种的迷信,我是一扫而空之”。[1...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42005-404332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10时3分14秒 《天涯》2025年第1期|李晓君:无侣之鹤

   ...只白鹤,无侣之鹤。 有时,我会想草书的意义——在超越实用之上的——一个热爱草书的人,本质上是一个陷入内心主义的独语者,假如楷书承担着宫廷庄重文书的起草、行书履行着书信交流工具职责的话,草书则坚定地走到世俗生活的背面,走到空无、禅、梦幻一边。除了草书家自己,并没有人真正理解草书的意义。因此,草书是作者向自己致敬的诗篇。那么多草书赞歌,除了献给前人张旭、我以及必然存在的后者,都无一例外地只是描摹草书的表相,而...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8/c418992-404282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8时16分38秒